人物:秦仲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① 今陕西甘肃二省大部分
《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一章)

阪有漆,隰有栗。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乐,逝者其(二章)

阪有桑,隰有
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三章)

按:车邻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六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君家好兄弟,圣主自知之。
周爵推秦仲,虞官举伯夷。
万方天浩荡,五采凤威蕤。
宣室虚前席,苍生属论思。
秦吉了,盖如鹦鹉能言而不离。
飞鸟虽效人,言初不知人意。
岂有并通百鸟语之道,香山谓其弗达鸡燕之苦于凤凰,盖有激于哀冤民,而为朝官者弗达之。
于其君君莫晓,虽然余有后言香山非朝官乎,岂可自解以非言职而视如藐拾遗补过之。
谓何余固不能无疑于此老,诗人托兴比喻无不可以理论之。
鸟兽通人语及诉童仆善恶之事(见异苑载张华事),皆属怪诞不经邻轻佻,向为杂说辨以详兹不复云文可考(尝谓古人有识禽言兽语者是妄而非真如葛卢之事由左氏之浮夸秦仲之事由史迁之好奇或别有踵之者皆不足信因證以哨鹿者不过察鹿声之高下刚柔而随机以应使鹿声中有语则哨者实不能为鹿语以应其声且禽兽豢养熟或能识人语断无各有其类之语之理详见向所作杂说)
维唐十二叶。皇帝纂大统。建大中。始初清明。敷佑下土。稽四征六服之理。阅先正宗臣之籍。流庆斯复。遗风可怀。繇是博陵上谷列侯二千石元僚司武从事亚旅。上其故府太师贞武公功德。请铭于碑。以示厥后。乃诏小司徒臣德舆。因地域之名物。酌军师之宪令。举而叙之云。公讳孝忠。字孝忠。其先燕人。八代祖奇。北齐右北平太守。封右北平王。齐季丧乱。寔开边隙。代有长技。轶于外区。曾王父靖。乙失活部落节度使。王父逊。部落刺史。父谧。早袭先职。来朝上京。星环北极。输君长之贽币。鹏变南溟。发边关之导译。拜开府仪同三司。他日以公之勤。累赠至户部尚书。公雄姿正志。沈毅英达。传兵符于百胜。袭王爵于九代。年未弱冠。入侍明庭。才为异伦。射必命中。以日磾之信爱。受秦仲之车服。自他有耀。至是来归。时元宗御天下四十馀载。习文事而去武备。人不知战。恬于已然。幽陵首祸。谷洛恇骇。公迹染污俗。心坚本朝。岂求生以害仁。将蹈难以明义。史羯继乱。犹居劫中。质其所恃。无路自奋。閒道旁午。密陈嘉猷。俄而成德军节度李宝臣锡姓抚封。同信臣之任。就义若渴。推心于公。综其都军。以壮支郡。乃策崇勋。累居大官。凡军师之禁令。攻守之奇正。成德之重。必咨于公。邻帅猖蹶。皇赫问罪。公出自上谷。觇于贝邱。冠徒六万。将犯中冀。乘辕外向。方阵而前。公以驷介千数。飙驰急击。深入其阻。夹攻其坚。敌人力屈。昏夜引去。迁御史中丞。封范阳郡王。寻拜易州刺史。加太子宾客。以军之辑睦移于郡。以郡之班制叶于军。文理武毅。交修四畅。师贞人和。为列郡表仪。初公与宝臣。感慨于少年之场。周旋于多难之际。迎导善气。切劘良规。若骖有靳。如热斯濯。异时自代。前定于公。且曰。舆师之心。勋力之冠也。俄而寝疾。瘖不能言。犹以手指北。瞠然注目。既而恶子阻命。阴交匪人。因丧以干纪。专地而图祸。公骤谏不入。飞章上陈。请以州兵。首遏乱略。优诏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恒州刺史成德军节度使。一人注意。四履专征。纠合诸侯。连收城县。败之于束鹿。走之于常山。以至斩首。且无遗策。转兵部尚书易州刺史易定沧等州节度观察使。锡军号曰义武。时三分恒阳之地。录功有差。而偫帅侈心。或怀觖望。太行而东。疆埸日骇。且有从约。皆为假王。公居其腹心。守正持重。玉立于磷缁之际。鸡鸣于风雨之中。静柯劲草。在我而已。彼朱滔者。以燕啖公。夸大煽结。诪张指斥。公乃出和门以莅众。援皦日以誓心。义利之閒。死生不惑。且曰。县官之所以赋军宿兵。下尺一之诏者。在排难捍患而已。吾徒之所以乘坚驱良。佩丈二之组者。在毕力致命而已。碎首涂地。吾无悔焉。一心事君。四面受敌。俄属京师急变。銮辂时巡。时太师西平王以禁兵自魏来援于我。于是与公决策。赴行在所。公素约以伯仲。又申之婚姻。分锐师。选良将。授以赴蹈。使居颜行。断金之契。匪石不转。定山东为已任。坐制偫疑。清毂下为前筹。行戡大憝。赤诚相照。血涕交颐。西平繇是建大勋。立大烈。而公亦静深以制动。贞厉以代谋。使其徒散约。而无亡矢遗镞之费者。公之功也。前此拜尚书左仆射。至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贞元元年就加司空。凡受律行师。十有一岁。承宁诸侯。减黜不端。动有节制。人斯爱戴。赡助其供养。赙补其礼丧。拊循接礼。劳徕安辑。辅以正德。而不怵于邪。济以守忠。而不回于利。章灼卓异。有初有终。其居凉国太夫人忧也。手植松槚。倚庐于墓。感致瑞祉。诏旌其门。终身之哀。加人一等。不遗故旧。皆以器使。戏下多善吏。庭中无留事。虽古人之威怀。无以过焉。春秋六十二。以七年三月。感疾薨于位。德宗皇帝不视朝三日。册赠太傅。诏郎吏吊祠。礼赙有加。其后累赠太师。易曰贞武。追封上谷郡王。易之大有曰。信以发志。礼之中庸曰。诚之不可掩。惟公推本于是。闇然而彰。德宇宏大。色容厉肃。长才经武。奇表出伦。乔枝戛云。以直上雄。剑发匣而耀颖。始以天宝十载。受诏即戎。授范阳郡洪源府右果毅。破九姓突厥。改上党郡漳源府折冲。乾元初转左领军卫翊府左郎将。实镇飞狐之地。宝应中拜左武卫大将军。加金印紫绶。历左金吾大将军兼太仆卿殿中监。以至于专席宾护。剖符建牙。载居六官。乃进左揆。燮和鼎饪。平理水土。真食大封。异姓而王。积功伐以崇厚。履信顺而光大。壮武之后。远继公台。富平之门。时推德器。岂徒然哉。嗣子今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延德郡王茂昭。以全才休绩。保大宣力。戴翼天子。抚征诸侯。常以工部尚书建旟博陵。以刑部尚书循方伯之职。特诏所理郡为大都督府。经历右仆射司空。丞居代官。南北军卫。爪牙上将。同气分职。宠冒一时。侯王则银黄相映。子弟乃金埒对起。流光贻训。其信矣乎。二十年。延德王以介圭四牡。来朝京师。德宗沃心嘉叹。燕喜蕃锡。如韩侯申伯故事。顺宗继明。崇德报功。及居台宰。进掌邦教。敦喻还镇。涕洟就涂。今皇帝以道御天下。烛明理本。间岁再入觐。为守臣龟龙。乞留京师。以奉朝请。坚若金石。激以肺肝。服勤王家。丕赫宸眷。感念勋节。顾怀义方。直以郑武公桓公汉韦平父子。古先懿铄。举集公门。二邦幼艾千夫长百夫长。沐浴风烈。怵惕慕思。是仪古式。以永光耀。斯不朽之事也。拜君命之辱。而传信焉。铭曰。
天秉日星,亦有风霆。
君用文德,亦资武力。
太师矫矫,生我王国。
时或艰屯,师惟壮直。
大蹇朋来,其心不回。
好谋而成,义路乃开。
博陵上谷,地直析木。
既夷狡童,则理长毂。
威谋抗励,命赐渥缛。
回回盗泉,皦皦嘉玉。
凡我所履,与之丰福。
士皆贾馀,人以仰足。
雕戈衮章,裕此一方。
追锡吊祠,礼优职丧。
司徒袭庆,道叶仁圣。
三朝戴君,皆受四命。
觐礼煌煌,嘉猷洋洋。
湛露彤弓,威仪有光。
甘棠蔽芾,邵伯所憩。
缁衣改为,郑国之诗。
仍代洪烈,邦人戴之。
永言寘怀,乃刻斯碑。
城南与君十日游,柳条拂盖花迷舟。
穹窿上方青未了,点缀时见双飞鸥。
花深湖曲不肯住,直欲寻源过湖去。
军装小妓起清歌,争看风流汉都护。
亭台已荒麋鹿走,笑指吴王□□□。
纷纷往事何足论,冉冉流光暗中度。
小年看花花在眼,只今看花花隔雾。
故园树树开东风,油幕金铃有谁护。
人言花落春与归,未省春归在何处?
纵令剪䌽强留春,不禁青天走乌兔。
古人秉烛良有以,行乐及时恐迟暮。
明朝满地绿阴多,青草池塘吠蛙怒。
我歌君饮君鬓黑,我衰强欢须酒力。
颠秦蹶刘且勿言,翻云覆雨何由测。
人生所贵肝胆倾,有酒不饮难为情。
有酒不饮难为情,杜宇苦向春山鸣。
秦仲对雨 元末明初 · 张端
七言律诗
雨多檐溜响潺潺,矮屋深窗面面关。
秉烛襟期怜昼短,看花心绪恨晴悭。
银塘水满鸥先下,翠幕春寒燕未还。
执戟扬雄今白发,久无梦到紫宸班。
湘山之阳湘水阴,鹧鸪声中雨涔涔。
此君一别知几载,别后桑田变沧海。
客来今雨重相看,岁寒风节依然在,馀事不须多感慨。
太学周石鼓,予考为秦襄公十年癸酉,襄公之兄犬丘世父所作。按《诗经·秦风》诗序曰:驷驖,美襄公也。始命又田狩之事,园囿之乐焉。《史记·秦本纪》曰:周宣王召庄公昆弟,兴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复兴秦仲后,反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庄公子三人,其长男曰世父。世父曰:戎杀我大父,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让其弟襄公为太子。襄公代立。二年,戎围犬丘世父,世父击之,为戎人所掳。岁余复归世父。周避犬戎难,襄公以兵送周平王东徙雒邑,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歧以西之地,乃用骝驹、黄牛、羝羊祠上帝西畤。十二年伐戎,至歧卒。子文公元年,居西垂宫。三年,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卜居营邑。考平王元年为辛未,当秦襄公八年。后二年为癸酉,石鼓文有癸字,上有阙残,当曰唯岁在癸,即秦襄公十年癸酉也。石鼓文有“中囿孔■”囿,或释园,犹秦风北园也。石鼓文有“■■自鄘”当云𨖍来自虏。鄘为虏之繁文。盖世父为戎所虏,岁余复归,故曰吾来自虏。又,石鼓文有“徒驭孔庶,鄘■宣搏”。《秦本纪》明言岁余复归世父,显见秦戎媾和,戎送世父归。其归后,有戎虏相从不去,为世父徒驭游猎宣搏耳。襄公自八年祠白帝,作西畤,至是岁十年癸酉,而田猎园囿,经营始备。十二年伐戎,至歧而卒。子文公元年仍居西垂宫。文公三年东猎。四年至汧渭,卜居营邑。是文公四年以前,襄公、文公均未至汧渭。《正义》引《括地志》据《帝王世纪》云:秦襄公二年,徙都汧,当是文公四年之误。襄公、文公之间,作原作畤,襄公实未履其地,宜有重臣亲贵代诸其事,非世父其谁欤。石鼓有“嗣王来■”,又有“公谓大▲”。盖世父称平王与襄公之语,玩文究义非世父之作而谁乎。平王元年乃秦襄公八年,襄公始列为诸侯,受爵命,故世父以襄公伯兄之尊,复有让国之贤,奉祠西畤,得用宫车彤矢。襄公既未尝至此,则西畤告成,作鼓纪事,非世父又谁属乎。况在襄公八年至十二年,相距五年中,而十年适为癸酉,是则石鼓为秦襄公十年犬丘世父所作,可断定无疑。石鼓作自何时,从多臆度,予据经史另有考正,辄用顺庵此调,倚声纪之。不与韩韦苏梅诸子长歌争美也。十八年己巳初冬,燕台归后,记于天蚃楼。
重轻遑问,禹鼎亡矣,何人能守。
周石鼓、秦襄时制,当在十年岁癸酉。
孰作者、犬丘秦世父,祠帝三牲鬯卣。
故篆曰𨖍来自虏,想见西戎归后。

沔沔汧水中何有。
济舫舟、鱼草杨柳。
惟丙日、车工马简,彤矢角弓骖左右。
驭六辔、导阴阳原隰,持射殴其雉兽。
既献享、师徒孔庶,卅里亟除中囿。

应记地赐岐丰,铭十鼓、三原初搆。
笑从来、椎拓纷纭,书矜史籀。
更那省、嗣王谁某。
数典忘宜臼。
看墨气、蟠郁蛟龙,沆瀣遥通岣嵝(中段全用石鼓文本字。)
太行之势高倚天而险拔,地鸿蒙磅礴不可以涯际兮,中原万古之名山。
山中之路不知何年始开辟,羊肠萦纡孰得以形状,险巇可畏惊尘寰。
下瞰涧壑微茫之天井,上拥峰峦缥缈之云鬟。
商来贾往迤逦而不绝,梯危磴绝劳跻攀。
嗟予乘蹇十步五步一下,时见草腥而木恶,土老而石顽。
搴衣扶杖以登顿,远望俯视黄河之在目,微如潦水澄一湾。
山家诛茅斩木作旅馆,小如蜗舍蔽风雨,衣食之资何其难。
一尺树根不出土,凿臼舂米于道左兮,行人为叹生涯悭。
流民负戴襁褓者,吾亦悯其妇寡而夫鳏。
青林仰不见白日,中无人兮不可以久留,三日之路万曲而千弯。
惟有珍禽奇鸟得所乐,惺忪巧语和绵蛮。
石城之畔几蹭蹬,石苔树藓苍斓斑。
黄崖之巅雨中过,行不可行,立不可立兮,使人睥睨凋朱颜。
欲下未下更回首,不数马陵之道居庸关。
卓卓仙李英华秦仲裔,梁栋之梓非茅菅。
往返相送五百里,我独东去君西还。
翩翩文采不忍别,双鹄飞入青云间。
传道授业有师在,愿加雪窗萤几之功兮,寸阴莫使成虚闲。
后日南宫战艺想得隽,玉笋并列枫宸班。
送君有诗无好句,芜词正望重加删。
吾尝读无衣,为雪西戎耻。
秦仲为大夫,诗人乃赋此。
猃狁胡为者,内侵逼京邸。
薄伐惟尹吉,爰以六月美。
蠢尔蛮荆族,犯顺扰南纪。
方叔出将兵,于是有采芑。
奉命征淮夷,辟疆南海抵。
诗人作江汉,实惟召公以。
吾于公本末,流连不知几。
厉王出居彘。
宣居襁褓里。
十有四年间,共和天下理。
如器未坠地,攲侧视所倚。
出手从容正,既正徐徐起。
呜呼旦奭后,庶几追负扆。
尝闻立孤事,成难死易耳。
程勉为其难,公孙瞑目死。
他孩代赵孤,义声犹磊磊。
何况匿公家,己子代太子。
千秋婴杵心,盖自召公始。
乳养史皇孙,狱门闭不启。
丙吉贤矣哉,去公尚千里。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