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戴安

共 4 首
又赓戴安 元末明初 · 朱元璋
旭日射山岩,岚光如翠色。
鸣凤在高柯,育雏傍崖侧。
风来楸叶红,寒雁起塞北。
江流护周回,天澄云影碧。
碲礴气氤氲,鸿濛太古积。
灵秀峙嵯峨,仰瞻常晨夕。
倚天来何时,孰谓题名籍。
朱湖洞中仙,蟠桃径一尺。
去岁终冬稀见雪,丰徵三白趁春寒。
高人理楫临江岸,却愧寻人欠戴安
越王城头白雪堕,宋公台下朱旗翻。
毛甡抱刺走滑滑,开辕交棨谒者烦。
宋公望见倒屣出,后阁重开雪如织。
瑶裾珠履填满堂,共见毛甡动颜色。
沈沈官舍止且留,恍疑身在蓬瀛洲。
梁园宾客重严马,邺宫饮宴来应刘。
当杯卓斝论今古,睥睨如虹气如雨。
天人要妙多可陈,挽近纷纶少相许。
青箱缥轴万馀叠,世本从头细标揭。
韦相能传楚傅诗,杨公自授关西碣。
清谭满座酒满罍,当前谁是乘时才。
叹生五际大文作,歌成四壁悲风来。
自怜置身苦不早,世事浮云总缭绕。
未识南楼咏里情,徒伤北寺车中草。
逡巡欲退转蹩躠,何幸相依迈前哲。
剡川早有戴安居,南郡将留仲宣辙。
君不见宋公暂止会稽署,将赴临安臬台去。
第五难迟浙上车,寇君不借江东路。
寒风相对饮醇酒,朝发山阴暮湖口。
东西相望去住难,一听清歌一回首。
君不见平台飞雪宾客多,毛甡对酒呼如何。
代挽戴将军安澜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此役自马援南征而后,足令铜柱增光,天声扬大汉威灵,古有名将,今有名将;
问谁挫虾夷西犯之锋,直向铁关鏖战,热血为神州挥洒,成亦英雄,败亦英雄。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戴死于镇南关抗倭之役,其战处曰铁关。
时间:1942年5月26日。
戴安澜(1904——1942),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属武汉会战)、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属徐州会战)、攻克昆仑关/击毙中村正雄少将(属昆仑关战役)等战功,因昆仑关一役获得蒋中正"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之赞誉。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勋章的中国军人。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1939年6月17日,授陆军少将。1942年10月16日,追赠陆军中将。
马援南征:(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曾南征交趾。
铜柱:铜制之柱。 出自《史记·孝武纪》元狩四年:“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此处事本《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援将楼船大小二千馀艘,战士二万馀人,进击九真贼征侧馀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馀人,峤南悉平。唐·李贤注引《广州记》曰:「援到交址,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
天声扬大汉威灵:汉班固《封燕然山铭》:“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天声比喻盛大的声威。威灵,谓显赫的声威。《汉书·叙传下》柔远能迩,燀耀威灵。史迪威评价戴安澜: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
虾夷:为北海道的古称。而虾夷人则是是古代日本的族群之一。此处代指日本。
铁关:见【作者原注】,戴死于镇南关抗倭之役,其战处曰铁关。戴安澜实际逝于缅甸北部的茅邦的克钦山寨,非镇南关,此处与史实不符。
笺:
1. 个人以为此联熔古铸今,以烈写哀,超迈绝伦,可为全篇之冠。
2. 蒋介石挽戴安澜联:
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
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