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悟真

相关人物:共 25 位
共 2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成都杨氏子也。
性初凶狠。
父母没失。
身佣保中。
后薙落。
隶名福感寺。
然耐劳苦污辱。
每遇二亲忌辰。
则号恸至殒绝。
入青城山。
裸露以饲蚊蚋。
拔耳剜目。
以喂鸷禽犷兽。
曰此内施也。
用以报答劬劳。
顾不可欤。
或劝之。
刺血书经。
化缘以创造伽蓝。
既成号圣寿。
逮老以尝剜目。
行步非扶导必颠踬。
莫知所适。
忽有客。
以善医谒。
因出珠。
内之眶中。
遂能视睹如旧。
未几。
而客见梦曰。
我南天王也。
以师勤脩故。
以目珠还之。
远近闻者莫不骇异。
大中三年。
诏入内供养。
仍许弟子有缘给侍。
六年二月。
表乞然臂。
以酬国恩。
臂已然。
而有诏止之。
众因灭其火。
乃以焦烂死。
有缘表请。
易名建塔。
诏谥觉性。
塔号悟真
今蜀直呼为定兰塔院云。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
释定兰。
姓杨氏。
成都人也。
本阛阓间凶恶屠沽类。
天与厥性悔往前非。
誓预六和化行三蜀。
当尔时也咸归信焉。
造伽蓝一号圣寿欤。
其缘未发。
乃藏于佣保中耳。
而父母早亡无资可以追往。
每遇讳辰兰悲哭咽绝。
辄裸露入青城山。
纵蚊蚋䗈蝇唼咋肤体。
且云。
舍内财也用答劬劳。
蜀中有黑白蟆。
形如粟。
𠯗人口及肉。
而少见者。
次则刺血写经。
后则炼臂至于拔耳剜目喂饲鸷鸟猛兽。
既而行步非扶导而触物颠踬。
后有异人。
掌擎物若珠颗然。
内空眦中。
斯须瞻瞩如故。
冥告曰。
南天王还师眼珠矣。
远近惊骇。
常谓人曰。
吾闻善戒经中名为无上施。
吾愿勤行速要上果矣。
大中三年。
宣宗诏入内供养。
仰其感应之故以优礼奉之。
弟子有缘恒执事左右。
六年二月中。
又愿焚然肩膊。
帝累劝勉。
年耆且务久长修炼。
兰不奉诏。
遂焚焉而绝。
有缘表请易名建塔。
敕谥觉性也。
塔号悟真也。
蜀都止呼定兰塔院。
于今香火不绝云。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长安报恩寺赐紫僧。
文宗至宣宗时在世。
能文善书。
大中五年(851)作诗赠瓜沙僧悟真
事迹见《宝刻类编》卷八、敦煌遗书伯三八八六。
后者存其诗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宣宗大中间长安左街保寿寺内供奉讲论僧。
大中五年(851)作诗赠沙州僧悟真
敦煌遗书斯四六五四存其诗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宣宗时长安报圣寺内供奉僧。
宣宗大中五年(851)作诗赠瓜沙僧悟真
其事迹及诗皆见敦煌遗书伯三八八六,《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宣宗时长安石街崇先寺僧。
大中五年(851)作诗赠瓜沙僧悟真
诗及事迹见敦煌遗书伯三八八六卷。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宣宗时内供奉文章应制僧。
大中五年(851)作诗赠瓜沙僧悟真
事迹及诗皆见敦煌遗书伯三八八六。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宣宗大中间长安石街千福寺内道场应制僧。
大中五年(851),作诗赠瓜沙僧悟真
又与诗人李郢为友。
李郢曾作诗送其游天台。
事迹见李郢诗、敦煌遗书伯三八八六。
伯三八八六存其诗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宣宗时长安右街千福寺僧。
大中五年(851)作诗一首赠瓜沙僧悟真
事迹及诗皆见敦煌遗书伯三八八六,《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宣宗时长安千福寺内道场表白兼应制赐紫僧。
大中五年(851)作诗2首赠瓜沙僧悟真
事迹及诗皆见敦煌遗书伯三七二〇。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七一八
翁葆光,字渊明,号无名子,雅州(今四川雅安)人。
为道教大师张伯端再传弟子,著有《悟真篇注》三卷,对后世颇有影响。
见《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
共 2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