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侠累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0 首
叔夜千载人,生也当晋魏。
君卑臣寖强,骎骎司马氏。
幽愤无所泄,舒写向桐梓。
慢商与宫同,惨痛声足备。
规模既弘阔,音节分巨细。
拨剌洎全扶,他曲安有是。
昌黎赠颖师,必为此曲制。
昵昵变轩昂,悲壮见英气。
形容泛丝声,云絮无根蒂。
孤凤出喧啾,或失千丈势。
谓此琵琶诗,欧苏俱过矣。
余生无他好,嗜此如嗜芰。
清弹五十年,良夜或无寐。
向时几似之,激烈至流涕。
素考韩皋言,神授托奇诡。
别姊取韩相,多用聂政事。
近读清真序,始知石函秘。
贤哉许阿讷,自言家有此。
文君昔宝藏,人亡琴亦废。
荷君重然诺,写谱远相寄。
按拍三十六,大同小有异。
此即名止息,八拍信为赘。
君远未能来,我老从此逝。
何当为君弹,更穷不尽意(自注:韩文公《听颖师弹琴》诗几为古今绝唱。前十句形容曲尽,是必为《广陵散》而作,他曲不足以当此。欧公以为琵琶诗,而苏公遂檃括为琵琶词,二公皆天人,何敢轻议,然俱非深于琴者也。丁卯夏秋间,尝有一词,谩录呈,所谓激烈至流涕者也。正声第一拍名《取韩相》,第十三拍名《别姊》。又一本序五拍,亦有名,第一拍名《井里》。《史记·刺客传》:聂政,轵深井里人也,刺杀韩相侠累,有姊曰荣。韩皋知叔夜之托于神授以避祸,而不知名拍以聂政事,又以见古有此曲也。鲜有知者,故及之。)
侠累死,袁丝僵,近时裴公亦被创。
臣岂不念存与亡,丈夫许国能自臧。
况闻君王旰未食,思政殿前还叹息。
不才幸备鼎趾臣,岂惜微躯化为腊。
江西湖南献各寝,头上神明方懔懔。
金吾两导夜逶迤,臣有丹心为君尽。
挠法全身臣岂忍。
七叠韵寄梦湘伯棠 其四 (乙未三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格天偃月事如何,满目蓬莱变浅波。
似报韩人雠侠累,未闻郑伯减宣多。
讴歌恐不讴歌汝,笑骂还由笑骂他。
祇合颍川归洗耳,免听野哭与夷歌。
嵇叔夜能作广陵散,史氏谓叔夜宿华阳亭,夜中有鬼神授之。韩皋以为扬州者,广陵故地,魏氏之季,毋丘俭辈皆都督扬州,为司马懿父子所杀。叔夜痛愤之怀,写之于琴,以名其曲,言魏之忠臣散殄于广陵也。盖避当时之祸,乃托于鬼神耳。叔夜自云:「靳固其曲,不以传袁孝尼。」唐乾符间,待诏王遨为季山甫鼓之。近代大定间汴梁留后完颜光禄者,命士人张研一弹之,因请中议大夫张崇为谱序。崇备叙此事,渠云:验于琴谱,有井里别姊、辞卿报义,取韩相投剑之类,皆刺客聂政为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之事,特无与扬州事相近者。意其叔夜以广陵名曲,微见其意,而终畏晋祸,其序其声,假聂之事为名耳。韩皋徒知托于鬼物以避难,而不知其序其声皆有所托也。崇之论似是而非。余以为叔夜作此曲也,晋尚未受禅,慢商与宫同声,臣行君道,指司马懿父子权侔人主,以悟时君也。又序聂政之事以讥权臣之罪,不啻侠累,安得仗义之士以诛君侧之恶,有所激也。不然,则远引聂政之事,甚无谓也。泰和间,待诏张器之亦弹此曲,每至沈思、峻迹二篇,缓弹之,节奏支离,未尽其善。独栖岩老人混而为一,士大夫服其精妙。其子兰亦得栖岩之遗意焉。
湛然数从军,十稔苦行役。
而今近衰老,足疾困卑湿。
岁暮懒出门,不欲为无益。
穹庐何所有,祗有琴三尺。
时复一弦歌,不犹贤博弈。
信能禁邪念,閒愁破堆积。
凊旦炷幽香,澄心弹止息。
薄暮已得意,焚膏达中夕。
古谱成巨轴,无虑声千百。
大意分四节,四十有四拍。
品弦欲终调,六弦一时划。
初讶似破竹,不止如裂帛。
忘身志慷慨,别姊情惨戚。
冲冠气何壮,投剑声如掷。
呼幽达穹苍,长虹如玉立。
将弹怒发篇,寒风自瑟瑟。
琼珠落玉器,雹坠渔人笠。
别鹤唳苍松,哀猿啼怪柏。
数声如怨诉,寒泉古涧涩。
几折变轩昂,奔流禹门急。
大弦忽一捻,应弦如破的。
云烟速变灭,风雷恣呼吸。
数作拨剌声,指边轰霹雳。
一鼓息万动,再弄鬼神泣。
叔夜志豪迈,声名动蛮貊。
洪炉煅神剑,自觉乾坤窄(窄 原作「穿」,据渐西本改。)
钟会来相过,箕踞方袒裼。
一旦谮杀之,始知襟度阨。
新声东市绝,孝尼无所获。
密传迨王遨,曾为山甫客。
近代有张研,妙指莫能及。
琴道震汴洛,屡陪光禄席。
器之虽有声,鍊此头垂白。
中间另起意,沈思至峻迹。
节奏似支离,美玉成破璧。
为山亏一篑,未精诚可惜。
我爱栖岩翁,翻声从旧格。
始终成一贯,雅趣超今昔。
三引入五序,始作意如翕。
纵之果纯如,将终缴而绎。
嵇生能作此,史臣书简策。
又谓神所授,传自华阳驿。
韩皋破是说,以为避晋隙。
张崇作谱序,似是未为得。
我今通此论,是非自悬隔。
商与宫同声,断知臣道逆。
权臣侔人主,不啻韩相贼。
安得聂政徒,元恶诛君侧。
上欲悟天子,下则有所激。
惜哉中散意,千古无人识。
⑴ 谮 原作「诸」,据渐西本改。
严仲怨韩相,避之轵深里。
顾盻屠酤间,聂生为知己。
百金何当道,片言杀心起。
老母既以归,为君报睚眦。
阑入白刃林,瞥然刺侠累
皮面不可迹,欲以存其姊。
人间捐生士,殉名安足齿。
行酤有纪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北风侵我肤,强援赖呼酒。
徵赀市果脯,纸裹携之走。
断残史公书,片楮等覆瓿。
磊奇刺客传,聂政隐奉母。
何哉严仲子,意气辱知友。
舍身斩侠累,刃落如屠狗。
严聂吾不希,足激薄者厚。
可怜世愈下,即此便无有。
遂使腐迁文,不复出吾手。
吾忧迁未经,迁笔熟吾口。
悲来不能诵,耳热歌击缶。
一尊向轵深,兼酹龙门叟。
余读太史公所著刺客传意独取聂政谓养母而不以身许人孝也母死而后捐七尺以殉所知烈也弁髦百镒之金而却之廉也取万乘之君若相于夹铍之中若承蜩勇也死而皮面决眼使不可识以全其姊弟也其姊盖深知之故捐脰以伸其名于后世虽然政非特欲全姊也意实欲全严仲子于何知之其言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之言也所以皮面决眼使不可识者此也嗟乎使豫让之捷若政必能快意于襄子以下报智伯荆卿之谋果若政必能轻身以刺祖龙而匿燕丹之遣惜哉前乎此而未有政也后乎此而政不作也据史刺侠累因并韩哀侯传误
韩国嬖大夫,轵深里中客。
车马委巷过,贵贱不相敌。
长跪觞母前,别致金百镒。
为母隐狗屠,未敢轻七尺。
惟有径寸丹,耿耿桂其臆。
母死服已除,慨焉欲有伸。
大夫不共天,侠累相且亲。
偻行至韩国,仗剑入其闉。
长戟五百队,戢戢若鱼鳞。
傍睨陛楯间,眇若无一人。
挺刃不三挥,立斮其君臣。
所当悉糜碎,愤血射青旻。
皮面屠出肠,顷刻捐其身。
法当购主名,千金尸诸市。
亲友皆避匿,乃独惊其姊。
抚尸独呼天,是轵深井里。
聂姓以政名,心借严仲子。
捐躯为其友,毁形为其姊。
弟昔从母生,姊今从弟死。
仲子愿已酬,株累亦可矣。
安能顾区区,千秋掩贤弟。
我欲竟此曲,一曲酒百卮。
宁如豫与荆,身殁有余悲。
代挽宋教仁联 清末至民国 · 吴恭亨
对联
岑彭刺客为敌,侠累刺客为仇,君奚而被祸;
革命英雄不生,成功英雄不死,予滋欲无言。
列士轻七尺,由来殉知己。
知己问为谁,濮阳严仲子。
白刃起睚眦,行游报侠累
平生所食客,缓急难可恃。
顾盼求贤豪,乃在轵深里。
政也方鼓刀,辱此卿相轨。
捧觞意何长,肝胆向君委。
独行谢车徒,匕首入韩市。
鹰击无完肤,馀勇自屠毁。
慨意酬所知,雄名付其姊。
遐哉壮士规,宁为百金死。
仲也何所云,所贵得兹士。
三叹令心哀,九原不可起。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刺客部
聂政 当代 · 卢青山
轵有勇士曰聂政,素著虎誉闻者震。
濮阳仲子挟仇恶,百金遂以卖躯壳。
值以母累不遽行,俟时待契磨戟兵。
府中衙卫拥侠累,直上宰首如无人。
抉目屠肠坏其身,固为有姊尚藏存。
吾嗟聂政未为士,堪堪仅得一利豕,唯于孝字差可齿。
烈哉人间有此姊,涕然长哭竟共毁。
地下若许重相见,聂政直应复羞死。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