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皇士

共 4 首
讽谏诗 西汉 · 韦孟
四言诗
《汉书》曰:孟为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作诗讽谏曰: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
黼衣朱绂,四牡龙旗。
彤弓斯征,抚宁遐荒
总齐群邦,以翼大商
迭彼大彭,勋绩惟光。
至于有周,历世会同。
王赧听谮,寔绝我邦。
我邦既绝,厥政斯逸。
赏罚之行,非繇王室。
庶尹群后,靡扶靡卫。
五服崩离,宗周以队。
我祖斯微,迁于彭城。
在予小子,勤诶厥生。
阸此嫚秦,耒耜以耕。
悠悠嫚秦,上天不宁。
乃眷南顾,授汉于京。
于赫有汉,四方是征。
靡适不怀,万国逌平。
乃命厥弟,建侯于楚。
俾我小臣,惟傅是辅。
竞竞元王,恭俭净壹。
惠此黎民,纳彼辅弼。
飨国渐世,垂烈于后。
乃及夷王,克奉厥绪。
咨命不永,惟王统祀。
左右陪臣,此惟皇士
如何我王,不思守保
不惟履冰,以继祖考。
邦事是废,逸游是娱。
犬马繇繇,是放是驱。
务彼鸟兽,忽此稼苗。
烝民以匮,我王以偷。
所弘非德,所亲非俊。
唯囿是恢,唯谀是信。
睮睮谄夫,咢咢黄发。
如何我王,曾不是察。
既藐下臣,追欲从逸。
嫚彼显祖,轻兹削黜
嗟嗟我王,汉之睦亲
曾不夙夜,以休令闻。
穆穆天子,临尔下土。
明明群司,执宪靡顾。
正遐繇近,殆其怙兹。
嗟嗟我王,曷不此思。
非思非鉴,嗣其罔则。
弥弥其失,岌岌其国。
致冰匪霜,致队靡嫚。
瞻惟我王,昔靡不练。
兴国救颠,孰违悔过。
追思黄发,秦缪以霸。
岁月其徂,年其逮耇。
于昔君子,庶显于后。
我王如何,曾不斯览。
黄发不近,胡不时监
⑴ 《文选》作鉴。《诗纪》同。○《汉书》韦贤传。《文选》十九。《诗纪》二。又《类聚》二十四引韦、旗、荒、商、光、同、邦、宁、京、楚、辅、壹、弼、绪、祀、保、考、娱、驱、俊、信、亲、闻二十三韵。《初学记》十八作讽楚元王四言诗。引娱、驱、俊、信、亲、闻六韵。《御览》六百九十引韦、旗二韵。韵补一引同、邦二韵。二引苗、偷二韵。○逯案。昔靡不练。《文选》作时靡不练。《汉书》补注引王文彬云。作时是也。时古作时。与昔形近而误。又于昔君子。《文选》昔作赫。王念孙读书杂志云。韦孟讽谏诗。于赫君子。庶显于后。李善曰:欢美昔之君子。能庶几自悔。故光显于后。念孙案。如此注。李善本本作于昔君子。《汉书》韦贤传亦作昔。李周翰注曰:于赫。美也。言何不美君子之道。庶光明于后代。则五臣本已作于赫君子。昔字俗书作昔。赫字俗书作赫。二形相近。故昔讹赫。于赫美也。古亦无此训。
迪志诗 东汉 · 傅毅
四言诗
《后汉书》曰:毅永平中于平陵习章句。因作迪志诗。
咨尔庶士,迨时斯勖。
日月逾迈,岂云旋复
哀我经营,膂力靡及。
在兹弱冠,靡所树立。
于赫我祖,显于殷国。
贰迹阿衡,克光其则。
武丁兴商,伊宗皇士
爰作股肱,万邦是纪。
奕世载德,迄我显考。
保膺淑懿缵修其道。
汉之中叶,俊乂式序。
秩彼殷宗,光此勋绪。
伊余小子,秽陋靡逮。
惧我世烈,自兹以坠。
谁能革浊,清我濯溉
谁能昭暗,启我童昧
先人有训,我讯我诰。
训我嘉务,诲我博学。
爰率朋友,寻此旧则。
契阔夙夜,庶不懈忒
秩秩大猷,纪纲庶式。
匪勤匪昭,匪壹匪测。
农夫不怠,越有黍稷。
谁能云作,考之居息
二事败叶,多疾我力。
如彼遵衢,则罔所极。
二志靡成,聿劳我心。
如彼兼听,则溷于音。
于戏君子,无恒自逸。
徂年如流,鲜兹暇日。
行迈屡税,胡能有迄。
密勿朝夕,聿同始卒
⑴ ○《后汉书》傅毅传。广《文选》八。《诗纪》三。又《类聚》二十三引勖、复、国、则、逮、坠、逸、日八韵。《文选》四十一论盛孝章书注引日一韵。○逯案。《后汉书》膂力靡及句。膂作旅。注云。陈也。靡所树立句。树作庶。注云。无所庶几成立也。是李贤所见本作旅作庶。与广《文选》、《诗纪》皆异。作膂作树似于义较胜。
三都一序争传赋,借重西州皇士安。
惭愧山图经品藻,苦心留得后人看。
昔郑康成,英聪挺生,擅穷经之妙誉,著飨德之嘉名。
识洞精微,我则惟变所适;
学臻几奥,我则用晦而明。
岂不以温故知新,博闻强识,明先典之奥义,晓圣人之遗则。
足以道并无方,功侔不测。
下帷靡怠,莫穷乎变化云为;
开卷自精,可验乎聪明正直。
岂止夫游心万仞,皓首一经。
爰因学以知道,遂表人之最灵。
阐扬乎黄卷青箱,难迷祸福;
讲贯乎三坟五典,可洞幽冥。
岳岳腾芳,孜孜擅美。
允符得一之义,克配害盈之理。
敦《诗》罔倦,应遵岳降之言;
学《易》弥勤,自合蓍圆之旨。
若夫彼之神兮,于冥漠而足称;
此之神兮,在探讨以为能。
谅咸因于广博,固靡自于依凭。
皇士安之书淫,岂能方轨;
杜元凯之《传》僻,诚宜服膺。
厥号堪嘉,斯言可度。
盖经明之是务,岂石言之有皏。
多文为美,知福善以攸同;
非圣不谈,信依然而宛若。
伟哉斯人,扬名立身。
以学优而既显,将诚感以斯亲。
有同乎周季刘臻,皆称汉圣;
且异夫隋初杨素,止号江神。
是何盛德昭然,遗芬若此!
当一时之攸仰,俾千载而可韪。
神兮神兮,与百神而有殊,吾亦祷之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