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辅国

相关人物:共 24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引用典故:鸿雁
安稳高詹事,兵戈久索居。
时来如(一作知)宦达岁晚莫情疏。
天上多鸿雁(一作河)足鲤鱼。
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诸将五首 其四 (766年) 唐 · 杜甫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天王
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一作不)全销。
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一作良)翊圣朝(钱谦益曰:“此深戒朝廷,不当使中官出将也。杨思勖讨安南五溪,残酷好杀,故越裳不贡,吕太一收珠南海,阻兵作乱,故南海不靖,李辅国以中官拜大司马,所谓殊锡也。鱼朝恩等以中官为观军容使,所谓总戎也。炎风朔雪,皆天王之地,只当精求忠良,以翊圣朝,安得偏信一二中人,据将帅之重任,自取溃偾乎?”)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歌紫芝 白环 忆鲈鱼 一苇 攀龙附凤 功大心常小 河清颂 破竹 葡萄宫 青袍白马 洗兵 萧丞相 银瓮 张子房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一作夜,一作夕)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一作儿)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山在平凉县西)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广平王俶)功大心转小,郭相(中书令郭子仪)谋深(一作猷)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一作枝)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一作驾)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一作蛇)晓。
攀龙附凤(一作世)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加封蜀郡、灵武元从功臣,肃宗独厚郭湜、李辅国辈)
汝等岂知蒙(一作象)帝力,时来不得誇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时张镐代房琯为相,故下专言之)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歌紫芝曲,词人解(一作角)河清(一作清河)
田家望望惜雨乾,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⑴ 郭子仪领朔方军,屡破贼,拔卫州,进围邺城
⑵ 回纥以骁骑三千助讨安庆绪
⑶ 李光弼加检校司徒
⑷ 王思礼迁兵部尚书
⑸ 谓杜鸿渐,肃宗至平凉,鸿渐悉录军资储廥上之。上喜曰:灵武,吾之关中,卿乃萧何也
⑹ 谓李泌,时求归衡山
⑺ 时杨炎辈争献灵武受命、凤翔出师颂之类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杜鹃(766年) 唐 · 杜甫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一作南)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一作喧)
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行飞与跪乳,识序(一作又)知恩。
圣贤古(一作吾)法则,付与(一作之)后世传。
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
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旧注:上皇幸蜀还,肃宗以李辅国离间,迁之西内,悒悒而崩。此诗感是而作。但首四句有无互见,不知何义。夏竦谓是诗序,亦无解,黄希、吴曾引乐府郭东亦有樵,郭西亦有樵,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谓甫正用此格,诗体则然,义终难辨,至王谊伯分指当时刺史,尤穿凿可笑)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二千石 廊庙之具 四岳 银钩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一作比)流。
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一作珩)悬清秋。
自从相遇感(一作减)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
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分忧
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一作丝,一作缣)裘。
霜雪回光锦袖,龙蛇(一作蛟龙)动箧银钩
紫衣使者辞(一作辟)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
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
⑴ 《英华》此句下有“遥忆书楼碧池映”七字
忆昔二首 其一 (764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骄子 天王 坐御床
忆昔先皇(谓肃宗)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
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李辅国,闲厩马家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
至今今上(谓代宗)犹拨乱,劳身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一作兵出)整肃不可当(一作忘)
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⑴ 程元振数谮郭子仪,遂解兵柄。乾元后数年,邠凤西北尽陷蕃戎,代宗幸陕。诗盖指此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纪事》云:“明皇为李辅国迁于西内,曾咏此诗。”)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灵武受命宫颂 唐 · 杨炎
四言诗
臣闻享天降命。惟德也。戡难奉时。惟圣也。必有非常之运。是兴拨乱之功。以苍生为忧。不以濡足为患。以宁济为业。不以修身为道。此陶唐所以舍而不畏。舜禹所以受而不疑。灵武旧宫。皇帝跃龙之所。日者奸臣窃命。四海荡波。我圣皇天帝探命历之数。启龙图作受命之书。付与我皇帝。皇帝方游崆峒。以求至道。于是偫公卿士。负玉旒金玺。望气于芒砀之野。三进于阊阖之中。曰。臣闻在昔蚩尤连祸。大盗中国。神农氏兵莫能胜。天降元女敕轩辕氏。大定其灾。厥后尧有九州之害而命禹。禹以四海之功而受舜。陛下主鬯大位。十有九年。精爽者皆美德馨。乾坤也必闻幽赞。元德上达。景福有归。六圣睹命历之期。兆人有临难之请。陛下畏灾运而不取。弃黎元而不顾。以至仁为薄。以大宝为轻。臣等若不克所请。与亿兆之众。将被发拊膺。号于天而诉于帝矣。皇帝唯然改容曰。岂人心欤。丁卯。广平王俶太尉光弼司徒子仪尚书左仆射冕兵部尚书辅国与北军将士西土耆老万五千人。排闼以诉帝曰。今豺狼穴居宫阙。陛下兆庶为饵。宗庙为墟。若臣等诚恳未通。是高祖不歆于太庙。且陛下涉渭则洪流涸。回銮则庆云见。布泽而川池广。勤道而嘉禾生。灵祇髣髴。元贶幽感。臣闻符命待圣而作。天运否终而会。葳蕤肸蚃会也。睿武英明圣也。臣等敢昧死上闻。帝乃洒斋宫。启金匮。呜咽拜受诏。有司大赦天下。改元曰至德元年。尊圣父为文武大皇帝。是日烟云变作。士庶踊跃。黄龙见于东郊。紫气满于天门。翌日也。数百里衣裳会。兼旬也。数千里朝贡会。踰月也。天下兵车会。浃时也。四方戎狄会。以一旅成百万之师。率胡夷平社稷之难。礼郊祀。戴圣皇。与人合诚心。以气消夭疠。动罔不吉。歆无不报。是以白鹿扰于王庭。灵芝产于延英。化动而功成。渊默而颂声。言禅代者。陋苍梧易姓之名。语嗣守者。羞陶唐积善之辱。述戡定者。叹四纪而复夏。美中兴者。嗤四七而灭新。于戏。神祇之所归往。品物之所法象。鼓飞龙于尺水。仗大义而东向。矢谟发号。实在兹都。愿篆石宫庭。以垂万古。俾过山泽知风雨之奥。穷造化识天地之蕴。臣炎稽首。敢献颂曰。
赫赫河图,启天之祜。
云从亿万,皇在九五。
惟昔陶唐,克传舜禹。
濩也武也,夫何足数。
彼妖者勃,惟暴惟贪。
天实即命,人将不堪。
皇曰内禅,于再于三。
尽武之善,去汤之惭。
兵车百万,汹汹雷震。
横会九州,为行为阵。
恃力者踣,从命者顺。
孝以奉天,神而抚运。
至德唐尧,崇功大禹。
皤皤北叟,垂白而睹。
沛邑空歌,周原已古。
排律颂声,永介兹土。
李勉玄卿,惠王之孙。
沈雅清整,好学有闻。
调开封尉,俗厖难治。
摧奸抉隐,已为能吏。
扈从灵武,乃擢御史。
笑语哗纵,维时崇嗣(大将管崇嗣)
勉劾不恭,帝叹以云:「自吾有勉,朝廷乃尊」。
关东献俘,百人且死。
中有叹者,过问所以。
「被胁而官,非敢辄反」。
入言寇污,天下且半。
虽欲澡心,厥路无繇。
驱以助贼,殆非良谋。
愿勿尽杀,帝嘉其意。
驰骑完宥,归者日至。
连擢少卿,欲柄用之。
辅国之骄李辅国,讽使下己。
勉终不肯,宁为刺史。
江西部人,父病为蛊。
埋书勉名,掘验不诬。
是孝于父,纵释不诛。
入尹京兆,不谄军容(鱼朝恩)
前尹(黎干)治饷,我独不供。
节度岭南,盗贼负险
残十馀州,至皆讨斩(遣将李观率容州刺史王竑斩之。)
西南夷舶,岁四五至。
谁为苛谨,困此讥视。
勉既絜廉,又征不暴。
明年共来,四十馀柁。
居官之久,清静自敕。
器用车服,未尝抆饰。
迨其召归,至于石门。
尽搜其家,所畜犀珍。
投之江中,囊笥一贫。
时谓清节,可辈三人(宋璟、卢奂、李朝隐。)
部人叩阙,请为立碑,以颂其德,代宗许之。
徙节滑亳,不威而治。
诸帅暴桀,皆所尊畏。
灵耀之奔(李灵耀),勉缚以献。
忠臣(李忠臣)之逐,诏移治汴。
襄城失守,援兵莫至。
溃围东出,未足为愧。
帝尝问勉:「卢杞奸邪,朕顾不知,其故谓何」?
勉曰:「杞奸,闻于天下。
独帝不知,是奸邪也」。
对则甚韪,然益见疏。
为相二岁,辞位以居。
勉之少贫,尝在逆旅。
诸生且死,出金以与。
「为我葬馀,君可自取」。
勉诺既葬,置金棺下。
其家来谒,启墓付之。
将相奉赐,亲党是遗,没无赢藏,其清若兹。
礼贤下士,善终如始。
幕府有卒,宴必沃馈。
每遣戍兵,存问家室。
视其资粮,人得死力。
鲠亮廉介,在廷所少。
七十二终,为宗臣表。
⑴ 番禺贼马崇道、桂叛将朱济时负阴为乱。
千载鹤栖万岁松,霜翎一点碧枝中。
四时有变此无变,愿与吾皇圣寿同。
按:金王寂辽东行部志曰得海山文集乃辽司空大师居觉花岛海云寺时所制也故目其集曰海山师姓郎名思孝蚤年举进士第更历郡县一日厌弃尘俗祝发被缁已而行业超绝名动天下当辽兴宗时尊崇佛教自国主以下亲王贵主皆师之尝锡师号曰崇禄大夫守司空辅国大师凡上章表名而不臣兴宗每万机之暇与师对榻以师不肯作诗先以诗挑之云云师和之云云二相谓杜令公刘侍中也后题松鹤图云云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