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恒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4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木之彬彬(1068年) 北宋 · 黄庭坚
曹公所礼三人:孔融祢衡,阳狂嫚侮,操且疑且信,故以衡假手于黄祖,融晚乃覆巢。独杨修材慧,数解隐语,又探其不言者发之,最先得罪,虽其父公雅故,不足以贳死。嗟乎!修黄犊子,有致远材,一怒其臂,死于隆车之辙。曾不知隰子之伐木邪?田常与大夫隰子登台四望齐邑,南向而蔽于隰子之乔木。成子不言。隰子归,使人伐木,斧斤离数创则止之。相室曰:何变之亟也?曰:田子将成大事,恶人知其微。今不伐木,未深忌也;知人之所不言,其忌深矣。故曰:知微者兵在其颈,求福者褚藏其颖。虽然,隰子犹有所未立也,与百里奚策虞公而去之,岂可同年语哉!感二三子行事,作木之彬彬。
木之彬彬,非取异于人。
可宫室则斩则伐,可笾豆则捋则撷。
草之茸茸,非求显于世。
中刍牧则刈则锄,中医和则剥则枯。
非以其材故耶,是非之歧,利害薰蒸。
嗟人道之多患,彼草木尚无情。
吾尝观于若人矣,巧于辨人,拙于自辨。
好动乎天机,不周乎时变。
罪莫惨于德有心,祸莫深于心有见。
罪不在德,心其蟊贼,祸不在心。
见其髡钳之人也,皦皦自鲜,行于众污之前。
峣峣不让,立乎众埤之上。
积小不当,是以亡其大当。
悲夫!
羿注矢以当物,十尝中其七八。
引镆铘以自残,骇兕虎之窃发。
祸集于所忽,怨栖于荣名。
易其言则害智,用其智则害明。
为君子则奈何,独见晓于冥冥。
按:《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二。
邹操(1068年) 北宋 · 黄庭坚
晋人以币交孔子而召之,礼际甚善。孔子将渡河,闻赵简子杀鸣犊舜华,临河而不进曰: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学者常以事不经见,相与献疑,以为鲁哀季桓不足与有明也,公山佛肸不足与有为也。卫以家听南子,齐以国听田常,阳货乱人,原壤之不肖,与之酬酢,雍容礼貌而弗绝也。简子杀大夫,何得罪之深欤?彼盖不知亡国之祥,莫大乎杀贤大夫。无罪而戮一民,士可以舍禄;无罪而杀一士,大夫可以命车。无罪而杀贤大夫,锄国之干也;锄国之干而不得罪于国人,国非君之有也。推此以行,其孰不剪刈?故君子见微,归在邹,作邹操。
归欤怀哉,此邦不可以游。
眷吾车而有柅,非河浒之无舟。
政何君而莫与,君何国而莫求。
岁荏荏而老至,慨时运之不逑。
洋洋乎水哉,丘之不得济也。
昊天不吊,仁者此无罪也。
揽国辟而家擅,几何而不殆也。
心病不可药,手足未有害也。
鸟覆巢于主人,凤摩天而逝也。
求所用生丧其生,吾不忍幪此虿也。
岂曰如之何,然后求诸蔡也。
已乎已乎!
鸟兽山林,则以食也。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归我休矣,奉帝则也。
大同至小,天地德也。
小物自私,智之贼也。
国无知兮,我非伤悲兮。
驺御委辔,四牡驰兮。
心不慊于前驱,又欲下而走兮。
中园有林,斧所相兮。
大厦峨峨,不谋匠兮。
往者不可及,来者吾犹望兮。
按:《山谷全书·外集》卷二○。
① 李雄以晋惠帝永兴元年甲子僭号,特之子也,在位三十一年。立兄荡之子班为嗣,班即位,雄之子期弑班袭位,三年。特弟太傅骧之子汉王寿幽期自立,改成为汉,六年。子势立,四年;晋师破蜀,势降,至建康,封归义侯,穆帝永和三年丁未也。合五世四十四年
前军英武,李雄所以继志也。李氏自巴西迁略阳,至雄父特,偕弟庠、流阴结六郡流民。值赵廞谋据蜀,倚为爪牙。廞杀庠,而特、流袭廞。廞走死,朝廷论讨廞功,特、流皆封侯。及罗尚刺益,纳辛冉之邪说,迫遣流民。特因众怒,攻冉及尚。尚幸而馘特,流与荡、雄收合馀众,卒能转败为功。流谋归降,赖雄力阻,复破孙阜而走尚,李氏之事遂成。荡以战死,流以病终。雄据成都,遂窃帝号。李氏一门,死者死,君者君,迁虏而得众得国,屡蹶屡张,田常之智弗若矣!雄以俭约宽惠得人心,爱其兄子班仁孝好学,舍己子而子之。让国与贤,贤于宋宣、吴祭矣!班既嗣雄,亮阴如礼。雄之子越与期弑班于殡宫,加以戾谥。仁孝之报,固如斯耶?期既立,越为相国,多行不义。汉王寿诛越幽期,然心羡数年天子之荣,违称藩于晋之约。刑杀御下,侈丽居身。子势嗣淫。箕裘若斯,欲不亡国,得乎?桓安西长驱而至,袁江夏拔剑而登略阳,李势叩头死罪,当恨寿不早从臣晋言“主荣臣显”也。然既入建康,侯以归义,不远胜于廞、尚之走死乎?小人之泽,五世而斩。成、汉于晋,不可谓非厚幸矣。成三主、汉二主,皆李氏。皆李氏,何以分成、汉?汉王寿行处士谋,违处士约,幽期自立,因而改成为汉也。寿者何?特弟骧之子;初封建宁王,徙封汉王,皆李氏近属也。处士者何?巴西龚壮父叔为特所杀,壮欲报仇,积年不除丧。寿以礼辟之,壮不应;而为寿谋,发兵奉晋。寿既窃帝,徵为太师。壮誓不仕,后因寿求言,复上封书申前议。寿惭,秘而不宣。遂称聋痹,终身不至成都。天下无王,匹夫蹈道。家愤既雪,臣义卒明。鲁连、田畴,壮何多让焉!此时复有舍人杜袭,作诗十篇,托言应璩以讽;罗、解思明、李演同劝尊晋,寿皆不纳。演且见杀,思明亦坐谏势而死。国之不亡,以数人也。人亡家瘁,李亡自亡也。晋师既还,蜀之遗臣复立故国师范长生子贲,以妖异惑众,旋而授首。助逆之报,真恢恢不漏矣!助逆者谁?范长生也。其助逆云何?范故青城山处士,涪民依之。当李军饥窘,长生资之复振,后诣成都,雄迎门执板,尊为天地太师父。奸天名子,贪天弃能,卒逃天网乎?于戏!巴西、青城,彼亦一处士,此亦一处士也,流连于成、汉之兴亡。感其轶事,遗人以为叹息。
民向其利果何如,巴西得众踵陈施。
赵廞谋窟张牙爪,罗尚为丛迫众离。
始难特流终继殒,前军英武始承基。
七章立法标成李,天地何繇有太师。
执板迎门空礼下,思兄易子反相夷。
岂知仁嗣翻为戾,吴光肠炙乃逢期。
成运将终忽改汉,汉王窃帝倚前资。
举国称藩违夙誓,数年天子仍自为。
漫劳龚壮勤封事,谁省应璩托讽诗。
可怜处士伤心绪,积岁难伸忠孝思。
李势叩头真善俯,袁乔拔剑已登陴。
颇疑妖异长生子,橐首成都谁实贻。
助逆安能希漏网,传家岂得废忠规。
略阳归义须臾变,哲话惟存龚杜辞。
又作短歌 元末明初 · 李穑
麦经四时元气足,稻在五种专水德。
茫茫地势陈高卑,九品出赋知禹绩。
恭惟帝命无彼此,陈常时夏立人极。
朝朝烟火遍区宇,何人闭口能谋夕。
金玉之音资以声,金玉之相资以色。
吐出文章被天下,彝伦粲然照中域。
孽生其间须草薙,飞挽由来少不得。
寻常缓急不可离,策功赫赫钟鼎勒。
谁知义理重于此,呼尔乞人犹不食。
君不见何曾一箸费万钱,西山采薇天地黑。
国学观礼闻雅颂 清 · 沈煌
五言排律
辟雍尊首善,逖迩利观光。
胄教夔初命,宾兴旦再飏。
威仪开万域,耳目耸遐方。
道式先儒重,文随圣代昌。
上丁期合吹,二酉听翱翔。
释菜因周礼,歌芹撰鲁章。
一牢传汉祖,亚献忆唐皇。
肆俎推前席,燔柴降内香。
朱弦流挟瑟,彤管佩循墙。
振步依庭鹄,闻音觌望羊。
耑家求戴圣,释句仰毛苌。
天子虔蒿柱,名臣出柏梁。
篆分白玉署,帘隐紫薇郎。
振鹭西雍洁,鸣鼍东序喤。
耦三延矍相,更五祝胶庠。
兄在通侯侍,师严高弟彰。
中原无弃植,小草总承筐。
启绛欣联郑,解颐争说匡。
性情深诲迪,气运奕柔刚。
虎观忘同异,龙门畴颉颃。
质疑勤负剑,请业敢登堂。
于迈从公饮,陈常遍尔疆。
候尘应执御,濯德讵施觥。
阙里麟游近,尼山豹蔚长。
茆澄圆沼碧,桂拂閟宫黄。
稽古桓荣座,笺经颖达床。
琼花连散髻,羽扇映丝缰。
阶戺纷干戚,边陲静斧斨。
聚奎驱野马,倬汉扫贪狼。
惟有言靡憾,谁云让未遑。
荡平知会极,作述佐垂裳。
玖佩偕鹓鸑,箫韶集凤凰。
金台倘拥彗,石鼓勒星霜。
古风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穑
玄黄一开辟,风气生太虚。
朕兆尚混芒,磅礴仍扶舆。
谁知周之文,粲然还有馀。
星河自耿耿,草木何与与。
陈常立民极,缅想皇王初。
知止堂歌 元末明初 · 李穑
吾家艮隅。有一堂向南三间。附其西厨房一间。自西折而南向东二间。总呼之曰别室。予一日。欣然名之曰知止。发为短歌。
陈常时夏彝伦明,思不出位天下平。
妇姑勃溪父子夷,兄弟阋墙朋友离。
胥戕胥虐大不祥,欲究其说言之长。
祸源只在逞其私,克己寡欲为良方。
私如尘垢心似镜,垢去镜明在俄顷。
形形色色粲可睹,谁复溟濛似烟雾。
欢然相接恩自深,何尝作伪劳其心。
牧翁作歌方永叹,时有黄鸟鸣绵蛮。
题盱江书院壁(己酉) 清 · 翁方纲
我再来盱江,重借琴城宿。
渊源千载意,寤寐筹之熟。
此邦富秀良,天意栽植笃。
山川含粹精,人文聚清淑。
所贵于经术,非为炫巾簏。
必有真光芒,贯丳汗青竹。
古人破万卷,所以日三复。
元气摄混茫,百宝来沐浴。
缅惟直讲公,类稿编更续。
况乎集隆平,何减校天禄。
上接匡刘扬,司徒掾所录。
一禀于儒林,陈常树之谷。
后贤当如何,昆峤日剖玉。
勿矜翘颖选,而忘药石蓄。
敬告乡大夫,祗庸教敦睦。
中和乐职诗,侁侁遍闾族。
风暄讲堂侧,日听弦歌肃。
勉旃以等级,请事有节目。
西江第一郡,陶冶深卷轴。
质厚以为本,箴铭诵山谷。
柯敬仲竹为陈常仲赋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七言绝句
奎章阁下日谈经,曾写幽姿上御屏。
云暗苍梧清泪尽,空教瑶瑟怨湘灵。
幼共从师长五年,暮龄彼此各华颠。
我辞台斗先还笏,君望蓬莱忽引船。
差胜于朝于市者,相携某水某丘边。
老儒未至忘情地,便是瞿聃亦泫然。
⑴ 原作玄,据冯本改
共 4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