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崔璆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725年11月) 唐 · 苏颋
封祀之山。五在中国。泰岳首之。昊穹之命。再集巨唐。皇帝受之。临位十四年。考虞氏岁巡之义。颂周王时迈之什。十月辛酉。步自有洛。十一月戊戌。帐殿斋于岳趾。渊默以清。绎思而照。将纪功布度顺斗承天精享也。己丑。宏观轶区宇。盛仪振开辟。高临建凤。万队张皇以烛山。上御飞龙。百神翕习以扶道。国台二。藩后四。髦士密侍。信臣高位。扈封台。列升陛。不下五十。以圣言冲邈。瑶牒宝书。誓之旨曰。朕获守丕业。恐不克骏命。惟上帝储休。锡苍生无疆之庆。朕之庆也。古则秘之。何哉。属寒驰迅飙。露清终夕。若扫若锄。晏然而巳。庚寅。天官次箓。王制协时。严高祖以配之。嗣高宗以陟之。冕裘立。圭璧序。洁罍俎。调钟吕。倨勾于簨簴。戛击乎柷敔。宝骈瑞兮物焜煌。空薄霄兮音容与。则纤尘不动。和气充塞。日在于观。天为之门。扬日大光。谓小天下。昭以抱戴。见之卿霭。郁郁纷纷。喜气絪缊。当芝检。引紫薰。大紫洞而三辰接。郁苍摇而万岁闻。自下达上徯吾君。君之来兮望如云。端兮晬。圣之门。至尊辛卯有事于社首。以泰折如泰坛。于穆我睿宗。侑而作主。奠献呜咽。天子之孝也。佥以金匮归勋于祖祢。石䃭藏美于乾坤。戒咸秩则司存。癸巳。载大旂。合大乐。三陔崌以帷抗。四亚锵而辂止。朝偫牧。揆千官。厎邦赋。数庭实。华虫辨等。车马来觐。周人随人。二王之宾。戎狄蛮貊。万里重译。必拱于著。执贽奉璋。雍雍昂昂。靡敢怠遑。乃建鸡竿。伐鼍鼓。帝命出。皇恩溥。扬巽风。作解雨。施舍之。荡涤之。宥法罪。除颇颣。澒涌洋溢。周流黮䨴。不崇朝而遍者。与此山俱。畴翳而不拔。胡微而不铺也。亦既称寿。申命宗伯。咨尔颂焉。效古之刻石。臣颋稽首再拜而言曰。臣闻昔在帝尧。臣惟咎繇。聪明之谓圣。迈种之谓德。天若曰。依于巨唐。易姓者李。王于中华。崇功者唐。圣之泽。德之浸也。我唐祚之兴。昌符诞膺。两仪动。六叶承。皇帝宣高祖四宗之景烈。肇开元神武之明号。广矣大矣。莫有不宁。罔有不俾。咸一德之辅。不贰心之臣。偫后抗词曰。臣闻先王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陛下得天之经。得地之义。得人之行。行也者。孝莫大焉。兼三才以为政。孝也者。仁莫大焉。含万物以为性。今三才贞。万物亨。六典平。九功成。官不滔。狱不放。至于刑清。良有以也。因斯而谈。清明在躬。志气如神之睿者君也。四国于藩。四方于宣之美者臣也。有物有则。我君臣保乂之。原所由于前。设其教于后尔。往岁邦危中否。天讨内难。陛下提三尺之剑。羾阊阖。绝勾陈。趋北军。正北辰。然后翼翼乾乾。尊尊亲亲。立我蒸人。圣考所以付天下之公器。蹈汾阳之清尘。唐虽旧邦。其命维新。古者振兵释旅。祠土祈谷。先事也。我是以幸太原。祭汾脽。耀金甲。肃边鄙。虏马詟而不敢南向。解严京师。获宝鼎。献宗庙。戍人归而尽务东作。报福京坻。于是乎爰佐五畤。郊天以奉时。爰崇九室。祫祖而敬思。昭格迟迟。神人允釐。无何。籍三脊。盛六穗。不召斯至。拥休之类。如山则委。曷月而秘。岂非享物降嘉司火也。立浑同度在璿也。陛下姑谓之薄。臣所未谕。且管氏诧齐。帝王凡八十九。湮沦郁没。孰若致美我高宗。勒岱甲子正六十。肸蚃葳蕤。故能应期我神武。惟继代奉业。增高保鸿。缺乎中何也。即先后以权。暂阻于运。二宗绍复。未遑厥功。神闇之契。不在诸子。而当圣躬。固不可辞者审矣。帝曰俞。畏德之不称。而左辅右弼。杂缙绅鸿硕之伦。抱蕝怀书。蒸云吐雾。方集贤内殿。讲议前席以论之。传不云乎。君子勤礼。敬之至也。易不云乎。先王作乐。豫以动也。慎矣哉。礼乐之为用。故执礼者具。删弊则质。宜之自我。变乐者理。去商何害。谦以为臣。二者洽而三让之。制曰可。始严卤簿。腾七萃。启禁关。回九重。以听乎鸾声之雍雍。匪疾匪徐。物有其容。动植赞。华夷观。骈阗总樽。羡漫半散。出成皋。踰荥波。凭滑台。眺洪河。遂并昆吾之墟。徜徉乎大舜之泽。濒四渎二济入于兖。经九一三齐乔于岱。推二旬有六而顿行在。莫不皤皤华皓。如藿倾阳。或牵以饩。或捧之觞。伛偻乎康庄。一以伸神武之今日。一以感乾封之旧章。乃饩归之。觞举之。慈且惠而与之驩。沸渭颉颃。矧国邹鲁。家洙泗。乘汶野而图记可知。指泮林而颂声不坠。以周公之故。将孔子之后。翘然希王者之属车。圣人之清跸。则久及信宿之意。岩岩所瞻。宗神曰天齐王。加一等于三事。户二十。供王祀。环十里。禁人樵。报也大禋。旅之数重。袖成之禄。抚遗氓。赐之复。帝曰吁。夫艰难系王业。休咎牵人事。况天监之。殊祥也。殊典也。不自满而虔巩于位。朕宝臣曰乾曜洎说。有初有终。时乃风。钦哉。汝作朕左右丞相。翳汝忠。益以嘉猷。补衮之阙。罔或怠。遂宏天封。焕天章。篆介邱而旋德阳。大飨乎偫方。程后代。美其律。声其实。坟作四而籍言七也。臣颋不敏。继伯夷之直清。微太史之留滞。聆金奏同百兽之舞。振木铎采万人之诗。敢陈诗以颂曰。
天子圣兮天孙崇,登以封兮报以功。
受命再惟皇代,天之赉人所载。
士马山嶪,戈矛山沓,祯符山杂,灵响山答,天与人合。
我铺衍兮长粹清,太元册兮太一精,休光光我之庆成,舜四朝而禹万国,莫之我京。
圣人在位。
体天法地。
示人以五行。
应天以五事。
修其貌也时雨若。
正其言也时旸至。
彼气象之或乖。
将反身而可致。
皇哉我君。
元德敷闻。
御极而三才交正。
乘时而四序平分。
十有六年。
以至今载。
旬有一雨。
不愆乎晦。
所谓元化之功。
行于太平之代。
粤在春馀。
而乘夏初。
或土官以位。
或火正其居。
土胜于水。
午冲于子。
阳景且曜。
阴风莫起。
当天数之适然。
非岁行之常纪。
惟帝念兹。
闻诸有司。
莫献舞雩之请。
或陈斋社之期。
省而不录。
云夺农时。
直以万乘之贵。
躬亲三日之祠。
王言既出。
圣心惟一。
天昭厥诚。
神降之吉。
霈然为雨。
不俟终日。
明明圣后。
知微知彰。
迪彼炎暑。
化为清凉。
恐二气之相迫。
于兆人而不臧。
以身作戒。
因物考祥。
当是时也。
收其威而雷不敢作。
隐其耀而电不能烁。
昭其令而风不愦愤。
布其和而气不交错。
徒以元默为贞。
清明惟神。
简服用。
兴德仁。
如此者上独感其云行。
下独成其雨施。
六合虽广。
一朝毕被。
其始至也。
希微
雾杂烟霏。
其少进也。
湛覃凌厉。
泉飞飙逝。
惊碎滴于瑶池。
喷悬流于锦砌。
传声竹树之末。
濯色菱荷之际。
乘日月而此多。
仰年丰而可计。
帝乃罢薰风之弦。
奏其雨之篇。
归功于大造。
致美于皇天。
词因喜降。
义以情传。
是礼也。
且高于商武。
斯文也。
复掩于周宣。
非圣德之兼济。
何以臻于此焉。
巍乎圣主。
谦以自辅。
虑其率土。
犹称疾苦。
申命文武。
更求多祜。
又吹之以轩后大风。
又沐之以殷宗霖雨。
润再洽兮恩重溥。
自朝廷兮至草莽。
铄皇篇兮熙帝谱。
于胥德兮振万古。
省试蒲车诗(1027年) 北宋 · 文彦博
五言排律
汉祀精禋洁,云亭禅礼殊。
金泥伸秘检,车毂尚编蒲。
越席侔前制,文茵愧后涂。
软轮同致美,规地用难符。
翠幰芳蕤集,华芝秀彩敷。
升中仪矩盛,备物壮皇图。
青惟五色之首,圭乃六器之俦。
朝日之郊是荐,迎春之礼聿脩。
结绿鸿辉,既肃陈于震位;
出蓝美质,将仰奉于神休。
原夫谷旦前诹,薐威具举。
太史先春而必告,宗伯庀职而攸叙。
青圭之秘宝爰资,苍帝之明灵可伫。
谓物生有象,我则锐其质以协宜;
谓岁起于东,我则莍其方而得所。
无瑕可贵,有美惟珍。
配其色,表盛德之在木;
正其位,彰与物以为春。
异彫楮之奇文,琢工奚取;
侔剪桐之秀彩,寅位斯陈。
讵止温其,宁专瑟彼。
成形自表于瑰器,致用必先于毖祀。
色斯举矣,俯玉按以相鲜;
礼以行之,背金方而致美
岂不以标十德者圭为贵,列四序者春是崇。
将顺时而展礼,故辨方而在东。
葱茜呈恣,禀粹自辉山之石;
虔恭致荐,逆矨从解冻之风。
然则为器之用不同,礼神之功可尚。
名参有邸之义,色异因方之状。
缥华中秘,生成之气候斯迎;
绀䌽外融,温厚之方隅相向。
懿哉!
享兹生物之主,异彼迎秋于西。
神感而登礼必答,时和而迓衡不迷。
用可重焉,且异舜班之瑞;
文为贵也,还殊禹锡之圭。
故得鸿覆降康,太庭锡羡。
祈民福以昭格,授人时而于变。
盖由以方圭总翠之美,欸青郊而可荐。
呀厚地而滥涌者。有河东之瀵泉。
坼阴开窦。沃日浮天。
初泊没圆冲。沸高湍于柔祗之下。
复逶迤远注。散馀波于冯夷之川。
为神龙窟宅之上而致美。为阴阳蓄泄之所而通元。
将海日泓浤而昭此。岂坤仪挺拔以隳焉。
来何所以。去何所止。
始开双瀵。发辉于汾魏之郊。
竟助洪流。归潮于渤澥之水。
借如夜色初升。空光下凝。
繁星映而珠满。新月入而钩澄。
洎乎风骇雾勃。烟涌云蒸。
则有鬼神倏闪以恍惚。蛟螭鼓怒以喷腾。
物之与诡怪。孰可得而备徵。
意以为潜虚洞决。脉流派别。
虽一河有隔。终阴骘以相连。
故数眼分开。涵碧虚而共洁(未见澈字官韵)
是以百尺澄兮四空皛。珠胎明兮沙岸皎。
洗沸烟埃。荡漾鱼鸟。
亦能凉生朱夏。气暖元冬。
守谦下以含道。顺畎浍以利农。
道则以物为宾。水则假利于春。
人有情以利水。水无意以求人。
人之自伪。我岂非真。
故至人以水为德。以心为镜。
镜虽明。不利于人。
水至平。不潜乎性。
故瀵之为泽也广。泉之为鉴也净。
若壅而闭。则泽不能及物。
混而浊。则鉴不能自正。
故选士者象清瀵以含虚。怀才者但明心而未映。
苟能酌宪于兹泉。则可以相盐梅而翼圣。
陪皇甫大夫谒禹庙 中唐 · 严维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为鱼
竹使羞殷荐,松龛拜夏祠。
为鱼歌德(一作致美后,舞羽降神时。
(一作仗)卫瞻如在,精灵信有期。
夕阳陪醉止,塘上鸟咸迟。
君讳聿。字某。京兆杜陵人。六代祖郿城庄公范。有勋力于周隋閒。范之孙机。实居大农。艰贞忠厚。书在国史。机之孙赠太子少保岳。八子为二千石。皆有风绩。生赠太子太师贲。仕至蓝田尉。清方粹远。天爵自修。有才子四人。君为冢嗣。承少保太师祖祢之庆。故延耀发舒于君伯仲之閒。少开敏有才智。通览书记。不为章句儒。天宝中以门子奉清庙斋祠。试言会府。补宣州南陵尉。历扬州天长丞越州兵曹掾。泾原节将表为参军。以廷尉平摄监察御史。未及行。授扬州录事参军。寻为本府荐。拜秘书郎兼殿中侍御史。以官名心瞿。换太子司议郎。俄擢侍御史检校祠部员外郎。皆为淮南从事。贞元十二年徵为水部员外。转比部郎中。德宗召见。赐以金紫命服。俄迁卫尉少卿国子司业。用久次拜右庶子。元和三年九月景戌。以官寿殁于长兴里。春秋七十五。君初筮仕。已辨疑摘伏。全活枉滥。厥后率为守臣荐引。历丞史纪纲掾。皆以理效闻。自簪法冠。赞戎重。或筦府政。以修吏理。若掺⿱(递)钟而挥孟劳。度音触物。非辈类所及。所奉之主。即故居守杜扶风公今司徒岐公其人也。介弟太尉南康忠武王。有大烈于王家。同气致美。士林景行。不乘势以熏灼。每虚怀而坦荡。再为尚书郎。业以修。计部稽百事财用之数。尝欲覆视禁军。董正其簿书。虽事适中止。而闻者竦叹。洎佐师氏。相东朝。克详宪令。以中宜适。朝请休沐。或近郊考胜。汉廷臣贤士大夫。车常接毂。必酾酒理具。欢怡晏晏。交有久要。而言无瑕谪。平夷疏达。造适遗累。有君子之槩焉。与夫拘挛枯槁。扃束于一代者。异日论也。素强力无疹痗。奄忽启手足。庸讵知非五福之康宁。以考终命耶。岐公以元老总国柄。每退朝清问日与君晏言。一旦相失。涕洟怛化。夫人荥阳县君郑氏。某官某之女。淑温仁顺。为六姻法。凡合体若干年。先于君殁者半岁。嗣子行检。进士第。自协律郎移朗州司户。有文业为素艺器干。次子业行修。皆修词与计偕。次某等颛经术。某等尚幼。女子有行者四人。在襁抱者三人。子婿某官某某官某等。皆华宗良干。匍匐会事。行检等令龟揲蓍。得十月某甲子吉。以德舆同辟公府。周知所履。将琢圆石。见咨直书。铭曰。
桂阳之系,郿城之裔。
伊上族兮,亚于大僚。
相彼东朝,介丰福兮。
吉凶糺纆,以息□□斯不淑兮。
直城南偏,即远归全。
覆夏屋兮,兹焉追琢。
以识冥漠,表陵谷兮。
元和元年冬十月。内省少监致仕孙公寝疾。薨于京师广化里私第。享年若干。十有一月。有诏追赠扬州大都督。法赙布绢。各以百数。明年十一月。葬于泾阳县之某原。命妇诸孤。家老故吏。以服劳诏禄恩华庆赏之不可以不识也。请镂丰碑。楬于鲜原云。唯圣唐仁泽汪濊。威灵燀耀。乃法辰象。以严武师。惟肃宗创新军于北落。克靖患难。惟德宗置中护于内朝。而为总制。翊宸严以宣七德。正师律以张四维。勤劳警巡。柬拔忠厚。不失于正。克保其终者。惟公有焉。公讳荣义。字某。其先吴郡人也。轩裳延耀。本冠邦卿。版籍推迁。幸来京毂。今为京兆泾阳人。曾祖翣。皇右金吾卫中候。祖庭玉。赠兖州刺史。父知吉。皇开府仪同三司行右领军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上柱国魏国公。或徼循筮仕。道在安卑。或麾节加恩。义彰追远。以至于先公贵位。名重前朝。宏内省之事任。受大封之徽命。承休袭庆。终践代官。裕蛊教忠。备遵家法。公端良谨重。洁白详明。事无尤违。心必诚信。至德中。策勋至上柱国。起家掖庭局监。转掖庭局丞宫闱局令。再为内谒者局。叙品至朝议大夫。恩锡章服。又加中散大夫。贞元十七年充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判官。才浃辰。迁内常侍。充副使。越翌日。兼右街功德副使。十九年拜右骁卫将军。充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右街功德使。明年有诏知内侍省事。岁中加特进右武卫大将军。封乐安县开国男。德宗弃天下。顺宗谅闇。整训爪牙。勤宣翼戴。进骠骑大将军。益封乐安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今皇帝践祚。以年疾加侵。固辞戎政。重违诚恳。恩礼旧劳。拜开府仪同三司。既积沈恙。累章陈乞。乃下优诏。遂其致政之请焉。初公以大历中奉使交广。裔夷啬祸。有梁氏寻氏聚为寇𣀮。公与守臣决策。潜师尽殪。南服以清。厥猷茂焉。建中中。将军许庭游将命北蕃。公为之介。属张光晟暴毙。其众与阴方为仇。野心烦言。将逞憾以报。才全智免。终靡盬而归。俄而希烈干纪。淮濆不靖。受中旨。合兵符。取桂岭湘川之众。益汉阳夏口之镇。以当剧贼。且护成师。收应山。援安陆。凡鄂之成绩。公有助焉。寻又监庆州行营兵马。皆奋策画。用宁边鄙。暨夫拊循爪士。参赞禁营。乃升副车。超践中尉。讲军志。循武经。比诗人祈父之职。得易象贞师之义。承睿谋以决胜。授偫帅以懋功。肃肃然安人而禁暴。雄雄然由中以制外。积劳不伐。受宠若惊。恩波深而守以慎惧。爵禄厚而不萌侈汰。其或方国问遗。岁时交欢。公曰。有齿以焚。古人所诫。无胫而至。廉士不居。外不易于人。中不易其操。泛然虚受。悉助军实。强力匪懈。推诚在公。或籍在行閒。而法干吏理。苟书所至。必械系送之。心无私焉。直而后已。当亲重之任。护腹心之臣。入近天子之光。出列诸侯之上。岂徒然哉。先魏公信向释氏。薰修心法。尝于邑里奏建宝应众善寺。五代之壤树依焉。至公又请于寺内置无垢净光法华三院塔额。檀施臧获。为净人者十辈。所以修先志。所以崇佛乘。孝子信士。斯为至矣。昔汉室以灌婴为谒者。随何为护军。正伯参珥貂之制。环列据衔珠之重。骠骑仪同。品皆第一。护封益食。事轶常均。及屏去熏灼。翛然恬旷。家居得谢。以至没身。其动也。本兵柄而不可犯。其静也。冥道枢而无所累。纳忠循理。议者嘉之。前夫人郭氏。骠骑大将军赠开府仪同三司全羽之女。克恭妇道。不幸先没。今夫人东平郡君吕氏。柔嘉有仪。昼哭遵礼。奉终诚信。以前夫人祔焉。长子某次子某官某等。棘心雪泣。衔恤无怙。趋承轩禁。嗣续忠劳。公之兄前保寿寺上座内供奉监义大德道系。舍筏之宗。已超学地。在原之痛。犹切孔怀。公之弟某官某等。同气联华。致美有裕。忍哀襄事。先远是图。龟兆告猷。刍灵启路。卜佳城于此室。体魄焉依。转乐石于他山。声尘斯在。铭曰。
大君御极,修理百职。
抑抑乐安,逢时竭力。
超侍轩墀,抱公绝私。
乃将命令,以会师期。
保合诚信,周旋险夷。
韬钤讲贯,印绂葳蕤。
帝座之西,星文昭晰。
钩陈之北,武旅森列。
为之总制,所以关决。
凡在拊循,士皆感悦。
委重三朝,成功九霄。
退身崇让,息偃迢遥。
逝川阅水,截道惊飙。
恩崇幢盖,吹咽笳箫。
泾流汤汤,谷水池阳。
旧邱崇冈,若斧若堂。
宰树如云,仁祠在旁。
刻铭于兹兮,永永不忘。
岌岌高冠。
是加于首。
将服之以入仕。
遂弹之而去垢。
纤埃不染。
知洁巳之为先。
法服是从。
明干禄之非久。
岂比裂之而无用。
挂之而勿有也。
当其贡公不仕。
王阳未荣。
风起缁布。
尘飞玉缨。
积岁月而无色。
混风姿而莫呈。
岂知点缀则价重。
拂拭则光生。
盖以断金之人。
未达于清世。
陆沈之士。
犹劳其赤诚。
是故置之而有待。
褚之而勿营。
洎夫大汉登庸。
伊人有所。
同松茂而柏悦。
将龙翔而凤举。
于是取章甫而言曰。
冠者首之饰。
人之规。
盛服将朝。
此为大者。
结发从仕。
曷莫由之。
吾方策名于丹阙。
委质于彤墀。
顾将尽饰以为美。
岂薄污而见嗤。
及解彼珠缨。
弹于玉指。
彰久要之必信。
表从政之有使。
拂旧彩以增鲜。
振浮埃而暂起。
由是发光耀。
正容止。
朝廷济济。
具瞻夫哲人。
巾栉锵锵。
用表夫君子。
则知硕量之所包。
贤人之与交。
其贱也乐夫伐木。
其贵也同夫拔茅。
则爵位相先者。
以弹冠而自鉴。
金兰合契者。
因弹冠而有感。
故能致美搢绅。
不婴垢氛。
将总会于元发。
期入仕于青云。
岂比夫晏子濯以入朝。
是称贤相。
屈生弹于新沐。
方俟明君。
丽乎天者曰汉。
纪乎地者惟河。
居上善以利物。
顺朝宗而致和。
时否则为灾而独昏垫。
运至则呈瑞以叶讴歌。
岂徒列四渎以居贵。
与百川而随波者乎。
当其布德惟新。
储庆兹始。
浊色既变。
荣光乃起。
乍若烛龙喷焰。
上腾钟岭之云。
又似阳乌回翔。
下落咸池之水。
增华一代。
振耀千祀。
信能陵晏海而比崇。
蔑浴日而专美。
时则纤埃不惊。
和风充盈。
大野初霁。
圆灵始清。
皎且洁兮。
孤明不杂。
焕其炳兮。
五色斯呈。
祥烟敛彩。
瑞日韬晶。
掩轻云而旁属。
拂薰风而上征。
百辟具瞻。
孰云其相照。
一人乃眷。
自合于皇明。
庶品昭苏。
众幽光被。
大哉有国之庆。
赫兮为君之瑞。
朣胧元黄。
熠爚丹翠。
洞鉴龙官之人。
朗见马图之字。
昔在温洛。
致美化于陶唐。
复效灵于我皇。
先后叶德。
今古和光。
比屋观其自化。
遐荒望以来王。
讵比流景集坛。
独作郊天之应。
赤光照室。
空称诞帝之祥而已哉。
客有目观荣河。
心倾圣日。
傥馀光而见及。
庶幽谷之可出。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