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承祐

相关人物:共 87 位
共 3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侵明收郡县,安国育贤材。
南讨朝鲜和,北伐蒙古徕。
更获玉玺瑞,天意佑昭回。
俯允舆情敦,即位告郊台。
建国曰大清,改元崇德开(天聪十年四月诸贝勒大臣外藩蒙古贝勒台吉及满洲蒙古汉人文武各官捧表上言国逆皇上承天眷佑应运而兴爱育群黎辑宁诸者以兵威之顺者以德抚之征服朝鲜混一蒙古更获玉玺符命昭然请上尊号曰宽温仁圣皇帝太宗初未允从臣工固请再三始庙筑俞所请乃于四月十一日祭告天地太坛于德盛门外曰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乃有朝鲜使,不拜志独乖。
知为假守礼,激我戮其侪。
明谕赦弗诛,抉心惊色灰
丙子遂亲征,惟扬我武恢。
南汉肉袒降,称臣永服哉。
立碑三田渡,沐德纪无涯
肇启景运皇,丕基万载培。
⑴ 谕群太宗既受尊号叩礼宣臣皆行三跪九惟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不拜国王太宗谕曰朝鲜使臣无礼处难以枚举是皆朝鲜有意搆怨欲朕先启衅端戮其使臣加朕以背弃盟誓之名耳朕从不肯逞一时之小忿如此琐屑即两国已成仇敌争战之际以事遣人亦无即戮其来使之理况朝会乎其勿问寻使遣其使臣归以书诘责朝鲜王复谕其臣曰尔王若自知悔罪当送子弟为质不然朕即举大军以临尔境虽悔何及乎
⑵ 崇德元年十二月等率太宗亲统师征朝鲜先遣大臣马福塔兵三百为贾人装往围其国都李倧遣副将等率精兵六十馀人拒战悉斩之李倧遣其妻子入江华岛自遁入南汉山城太宗统大军径渡漠江直抵南汉城西驻营二年正月等赍敕太宗环视南汉山城形势遣户部承政英固尔岱往谕李倧复书请和其巡抚总兵合兵赴援我军追及乘其未觉击败之时我护送火炮等车将至临津江渡口水已尽解忽阴紧雨雪交作寒甚冰复合纵车既至临津数万众坦然径渡太宗曰此天意也之李谕书往复再四李倧称臣乞降岛获太宗怜而许倧逡巡不敢出迨我军克江华其王妃及王子二阁臣侍郎各一并群臣眷属等复以人民敕往谕之李倧知妻子被俘南汉受困旦夕垂破四散各道援兵皆败乃率文武群臣献明国所给敕印于汉江东岸三田渡筑坛太宗亲临受降宥其前罪厚加抚慰遣其谕以一心尽忠李倧感悦叩拜如礼乃并第赐宴归国止留其长子□次子淏为质其妃三子及群臣眷口等悉遣还遂班师李倧乃于三田渡立碑以纪恩德马
白山黑水本灵区,勿吉七部原同俗
东方云气生异人,端重善射炳智烛。
以此诸部渐归附,素衣朱襮从于沃
适值辽政渐不纲,混同迎战似神告。
女真满万不可敌,至是其言验如卜
建国称帝遂号金,败辽达噜穷追逐(太祖既屡胜辽群臣固请称帝乃以乙未正月朔即皇帝位国号大金辽遣使议和不从太祖自将攻辽黄龙府辽遣骑卒二十万步卒七万戍边屯田为长久计太祖闻之率众趋达噜克城登高望辽兵若连云灌木状顾谓左右曰辽兵心贰而情怯虽多不足畏遂趋高卑为阵穆哩库以右翼先驰辽左军左军却洛索尼楚赫冲辽中坚陷阵力战尼玛哈以中军助之辽兵遂败金人乘胜追击会日暮围其营辽军溃围出金人逐北至阿噜冈辽步卒尽殪并获其耕其数千)
一百廿年帝业开,天相抑亦由人勖。
⑴ 金之先出靺鞨部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勿吉有七部曰舒穆尔曰伯苏曰倭彻库曰乌捏曰赫舒曰黑水曰白山黑水部附属于契丹部分南北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曰生女直后改称女真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⑵ 金之始祖居完颜部八传而至太祖当辽道宗时有五色云气屡出东方大如二千解囷司天孔致和窃谓人曰其下当生异人建非常之事天以象告己而大祖生幼时举止端重成童即善射及长算无遗策知人善任人乐为用
⑶ 辽主淫酗怠于政事每岁徵索无艺女真厌苦之太祖乃建城堡修戎器以备且召所属曰辽人知我将举兵集诸路军备我我必先发制之因徵诸部兵得二千五百人以辽之罪申告天地传挺而誓至辽界与辽兵战大胜而还辽主遣都统萧嗣先等往击太祖率兵禦之会夜方就枕若有扶其首者三寤而起曰神明警我也即鸣鼓举燧而行黎明至混同江辽人方坏凌道太祖选壮士十人击走之因率众继进登岸与辽兵遇会大风起尘埃蔽天太祖乘风奋击辽兵溃将士多死其获免者十有七人辽人尝言女真兵满万则不可敌至是始满万云
⑷ 达噜即达噜克急读之则为达噜
当年石马后世诏,永示艰难意深妙。
翁仲之间立两龙,曹霸丹青逊曲肖。
尔时西伐常兴师,卧榻岂容鼾睡为。
况有大恨不共戴,凛然明告千秋垂
沈阳辽阳取次第,矢在弦上奚容置。
太祖丕显太宗承,本以仁而行以义。
建都称帝徕远人(既得太祖辽沈遂诸贝定议迁都沈阳制度略备至臣以太宗天聪十年勒大臣及蒙古汉人文武群太宗承混一天眷佑应运而兴爱育群黎辑宁诸国征服朝鲜蒙古更获玉玺以昭符瑞请上尊号乃祭告天地崇德太庙筑坛恢宏即皇帝位建国号曰大清改元规模日渐遂肇万载丕基矣),松山之战乃躬亲。
立破明兵十三万,指挥计授诸荩臣。
兵贵乘机更贵断,鼻衄力前神弗乱
二马御圣安吉行,出险曾无衔橛难。
唐宗六马陵道间,受伤痕迹想血殷。
岂如二马靡少害,是诚全胜得之难。
千秋小白与大白,较彼唐骏增光色。
独予景仰缅昔年,未能躬睹滋太息。
⑴ 所害太祖以戴乃景祖大恨显祖皆为明誓不共以七告天征明以七太宗嗣统善继征讨先志大恨未雪屡议
⑵ 豪格太宗遣睿郡王多尔衮肃郡王攻宁远明总督洪承畴集援兵十三万于松山二王以敌兵甚众奏患鼻太宗闻之即亲统六师往讨启行时适衄因行急衄益甚三日方止请贝勒请徐行将潜大宗谕曰行军制胜利在神速恐敌人间朕亲至遁若不逃破之如纵犬逐兽易于拾取惜无翼可飞岂宜迟缓乃画夜疾驰六日而抵松山太宗环松山而营敌兵来犯击败之追至塔山而还夺其积粟浚濠断杏山松山路凡太宗度明兵必遁分遣诸王大臣设伏截击十馀处算掩预设机宜明兵果皆奔窜所出之路悉如者甚睿击穷追歼殪明兵计五万三千馀赴海死众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我十三太宗之神谋勇略制胜出奇指顾间破明兵万如摧祜拉朽云
题画松 明 · 胡闰
五言绝句
幽人无俗怀,写此苍龙骨。
九天风雨来,飞腾作神物。
《精忠就义类编》:元末胡先生闰,授徒讲学长沙王庙,尝奋笔画松庙壁,题曰「苍虬出壑」,复题「幽人无俗怀」一绝。吴王下饶州,见先生诗,召见。越八年即皇帝位,郡举秀才,一见即曰:「此秀才是题诗鄱阳庙者。」授都督府都事。
真人兴白水,屡迁此开基
近远多景从,建号始于兹(又得太宗功德隆盛混一蒙古征服朝鲜玉玺符瑞于是诸贝勒大臣外藩蒙古台吉及汉人文武各官奉表请上尊号再三请始得俞允乃于天聪十年四月筑坛德盛门外即皇帝位建国号曰大清改元崇德遂肇亿万年鸿业焉)
复雠兴义兵,鼓勇同趋时。
蒙古称北臣,朝鲜质东夷。
入关据正统,安民勤文思。
劳每筹茅檐,逸宁耽绣㮰。
百年久升平,继述予所司。
眷言怀故京,来巡辽水湄。
兵民诚富庶,农桑带郊畿。
几馀揽芸编,因赓文皇诗。
⑴ 取辽太祖初建都兴京其后阳因筑城建宫室迁居之名曰东京天命十年路皆太祖以沈阳形胜地西征明北征蒙古南征朝鲜便易且采于山材木不可胜用又水多鱼原多兽以时渔猎不可胜食乃定议迁都是为盛京规模遂大备矣
李唐乘隋乱,迥殊汉创基
庆善虽成功,未足方今兹。
我祖崛兴此,天命与人时。
名正则言顺(我显祖太祖以所害景祖共皆为明誓不戴乃以七大恨告爱育天征明复仇雪耻实为名正言顺太宗嗣服群黎辑宁诸国顺者怀之以德逆者威之以兵征服朝鲜混一蒙古群臣再三请上尊号乃即皇帝位于沈阳建国号曰大清自古创业帝王得天下之正未有如我朝者),内安而外夷。
陪都建斯地,故国兴来思。
惟是廑肯构,匪曰侈华㮰。
护卫仍众仆,脩饰仍百司。
如山之有堂,如川之有湄。
富矣加之教,弦诵达邦畿。
是用识本末,彬然成此诗。
⑴ 唐高祖本隋藩镇以太宗劫父叛君乘隋变乱起兵晋阳事由逆取视汉高之起自泗上亭长尤多惭德
兵器 北宋 · 陶弼
五代乏真主,奸雄纷僭伪。
横磨阔刀剑,白日相篡弑。
我宋有神祖(四库本作皇太祖),潜德动天意。
故天意若曰,往为我之嗣。
神祖拜稽首,乃即皇帝位
不惠兆民乐,不怒诸侯畏。
颠倒执玉帛,奔走恐后至。
大商国三分,一朝有其二。
太宗以义抚,真宗以仁治。
王道竹箭直,诵声金鼎沸。
独有阴山戎,时时寇边地
天子赫斯怒,大警巡澶卫。
射杀右贤王,遂斩匈奴臂。
狼心帖然服,结好同昆弟。
自此两河间,寂寂无戎备。
卒闲喜夜歌,将老贪春睡。
自此为太平,恍逾三十岁。
戎昊乘我间,南驰贺兰骑。
阳关久夜开,枢朽不可闭。
阵云起秦雍,杀气横泾渭。
使臣股栗奏,宰相瞋目议。
佥曰亟发兵,竖子坑甚易。
仓皇筑边垒,未战力先瘁。
遇迫开库兵,土蚀锋芒脆。
防秋采旧屯,推毂谋新寄。
旧屯老且死,少者无实艺。
良由不训练,手足迷击刺。
新寄将家子,从小生富贵。
六韬未曾读,口但知肉味。
师复从中御,进退由阍寺。
权轻号令冗,两战无遗类。
曹公弃七军,晋人获三帅。
吾兵自此丧,有诏新其制。
此器不预设,一旦从何致。
朝廷急郡县,郡县急官吏。
官吏无他术,下责蚩蚩辈。
耕牛拔筋角,飞鸟秃翎翅。
簳截会稽空,铁烹堇山碎。
供亿稍后期,鞭朴异他罪。
愁氛壅太虚,霁景昼冥晦。
我闻郭汾阳,料敌多奇异。
单箠谕突厥,蕃酋双膝坠。
又闻李西平,临戎有英气。
身著红锦袍,怀光肝胆碎。
是知用兵术,在人不在器。
君耳舜高听,君目舜明视。
愿采谋略长,勿倚干戈锐。
⑴ 四库本、式本作堇,旧钞本作莹
梁主是朱温,篡唐都汴宋。
友圭及末帝,灭于李克用。
庄宗克用子,灭梁又称唐。
明宗与悯潞,灭于石敬瑭。
敬瑭晋高祖,其子号少主。
虏为负义侯,契丹入中土。
晋亡汉始立,知远实姓刘。
传子称隐帝,二世遂为周。
周家有太祖,姓郭乃名威。
世宗及恭帝,仅能十载期。
共五十三年,天命遂有归。
共 3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