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晟

相关人物:共 24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原夫真空无相。劫火销而性相何来。妙法有缘。元气剖而因缘何起。造化莫能为关键。元黄不可为种根。乩乎十号之尊。出彼三祇之劫。增莫知而减宁睹。讵究始终。望不见而名无言。孰明去住。不有中有。不空中空。匪动匪摇。常寂常乐。拘留孙之过去。释种圆明。毗婆尸之下生。元符合契。繇是修行道著。相好业成。爰授记于定光。乃度人于摩竭。自是一音演说。二谛宏宣。开八万法门。化三千世界。大乘六而小乘九。慧业难基。欲界四而色界三。昏波易染。所以兴行六度。接引四生。求真者竞洗六尘。修果者咸超十地。尽使昏衢之内。俱萌舍筏之心。大荫人天。俾居净土。其后衣缠白氎。屣脱金沙。示无住之身。现有终之理。于是迦叶结集。阿难證真。递付心珠。住持法藏。象教远流于千辇。觉花遍满于十方。马鸣兴护法之功。龙树显降魔之力。师师相受。法法相承。大化无穷。不可思议。而自我祖承运。明帝御乾。符圣梦以西来。图粹容而东化。金言玉偈。摩腾行首译之文。鹿苑鸡林。佛朔遂身游之化。迨于魏晋。迄至隋唐。达理者甚多。得道者非少。其如历帝历代。有废有兴。未若当今圣明钦崇教相者也。伏惟睿圣文武隆德高明宏道大光孝皇帝陛下德参覆载。道合照临。叶九五之龙飞。应一千之凤历。承帝喾有尧之庆。鸿业勃兴。体下武继文之基。圣功崛起。每念八纮纷扰。九土艰虞。耀干戈弧矢以宣威。救生灵涂炭。用声明文物而阐教。致寰宇雍熙。栉沐忘劳。凿大禹之所未凿。造化不测。开巨灵之所未开。庆云呈而甘露垂。嘉谷生而芝草出。其于儒也。则石渠金马。刊定古今。八索九邱。洞穷渊奥。其于道也。则探元抱朴。得太上之妙门。宝箓灵符。授虚皇之秘诀。于几暇既崇于儒道。注宸衷复重于佛僧。是妙奉三宝于虚□福万民于寰宇。绀宫金刹。在处增修。白足黄头。联辰受供。而乃频彰瑞感。显应昌期。矧以韶石奥区。曹溪胜地。昔西来智药三藏。驻锡于曹溪。曰一百七十年后。当有无上法宝。肉身菩萨。于此兴化。学道者如林。故号曹溪曰宝林也。二十八祖之心印达摩东传。三十三代之法衣祖师南授。洎六祖大师登正果之后。所谓学者如林。天下高僧。无不臻凑者矣。大慈云匡圣宏明大师者。则别㯋一枝也。大师澄真不浑。定性自然。驰记莂之高名。蹑迦维之密行。慧灯呈耀。智剑发硎。六根净而五服清。不染不著。四果證而三明朗。自悟自修。启禅门而定水浤澄。搜律藏而戒珠莹澈。水上之莲花千叶。清净芬芳。空中之桂魄一轮。孤高皎洁。机无细而不应。道有请而必行。故得百福庄严。万行圆满。尽诸有漏。达彼无为。大师讳文偃。姓张氏。吴越苏州嘉兴人也。生而聪敏。幼足神风。不杂时流。自高释性。才逾丱岁。便慕出家。乃受业于嘉兴空王寺律师志澄下为上足。披经译偈。一览无遗。勤苦而成。依年具尸罗于常州戒坛。初习小乘。次通中道。因闻睦州道踪禅师关钥高险。往而谒之。来去数月。忽一日。禅师发问曰。频频来作什么。对曰。学人已事不明。禅师以手推出云。秦时𨍏轹钻。师因是发明。微而有理。经数载。策杖入闽。造于雪峰会下。三礼之后。雪峰和尚颇形器重之色。是时千人学业。四众咸归。肃穆之中。凡圣莫测。师朝昏参问。寒燠屡迁。昂鹤态于偫流。闭禅扉于方寸。因有僧问雪峰曰。如何是触目不见道。运足焉知路。雪峰曰吽。其僧不明。举问师。此意如何。师曰。两斤麻。一疋布。僧又不明。复问何义。师曰。更奉三尺竹。僧后问于雪峰。峰曰噫。我常疑个布衲。其后颇有言句。繁而不书。乃于众中密有传授。因是出会。游访诸山。后雪峰迁化。学徒问曰。和尚佛法付谁。峰曰。遇松偃处住。学徒莫测。偃者则师之法号也。遗诫至今。雪峰不立导。未届于曹溪。旋谒灵树故知圣大师。(如敏长老)以识心相见。静本略同。俦侣接延。仅逾八载。丁丑。知圣忽一日召师及学徒语曰。吾若灭后。必遇无上人为吾茶毗。及戊寅岁。知圣大师顺寂。恰遇高祖天皇大帝驾幸韶阳。至于灵树。敕为焚爇。果契前言也。师是时奉诏对扬。便令说法。授以章服。次年。又赐于本州为军民开堂。师据知圣筵。说雪峰法。牧守何希范礼足曰。弟子请益。师曰。目前无异草。是日问禅者接踵。其对答备传于世。师尔后倦于延接。志在幽清。奏乞移庵。帝命俞允。癸未。领众开云门山。搆创梵宫。数辇而毕。莫不因高就远。审地为基。层轩邃宇而涌成。花界金绳而化出。晓霞低覆。绛帷微衬于雕楹。夕露散垂。珠网轻笼于碧月。匼匝尽奇峰秀岭。逶迤皆泼黛堆蓝。泉幽而声激珠玑。松□而势拿空碧。由是装严宝相。合杂香厨。抠衣者岁溢千人。拥锡者云来四表。庵罗卫之林畔。景象无殊。耆阇崛之山中。规模匪异。院主师传表奏造院毕功。敕赐额曰光泰禅院。至戊戌岁。高祖天皇大帝诏师入阙。朝对有容。因宣问曰。作么生是本来心。师曰。举起分明。帝知师洞韫元机。益加钦敬。其日欲授师左右街大僧录。逊让再三而免。翌日。赐师号曰匡真大师。延驻浃旬。赐内帑银绢香药。遣回本院。厥后常注宸衷。频加赐赉。寻伏遇中宗文武光圣明孝皇帝缵承鸿业。广布皇风。廓静九围。常敬三宝。复降诏旨。命师入于内殿。供养月馀。仍赐六铢衣钱绢香药等。却旋武水。并显赐塔院额曰瑞云之院宝光之塔。师禅河浩淼。闻必惊人。有问禅者。则云正好辨。有问道者。则云透出一字。有问祖师意者。则云日里看山。凡所接对言机。大约如此。了义元远。法藏幽微。化席一兴。岁华三纪。师于生灭处。在色空中。来若凤仪。作僧中之异瑞。去同蝉蜕。为天外之浮云。于屠维作噩之岁。四月十日。寝膳微爽。动止无妨。忽谓诸学徒曰。来去是常。吾当行□□命侍者奉汤。师付汤碗于侍者曰。第一是吾著便。第二是汝著便。亟令修表。告别君王。乃自札遗诫曰。吾灭后。不得敩俗着孝衣哭泣。备丧车之礼。则违我□□□也。付法于白云山实性大师志庠。其日子时。瞑目怡颜。謺足而化。呜乎。化缘有尽。示相无生。端然不坏之身。寂尔归真之性。惠海虽乾于此界。法山复化于何方。风云惨澹以低垂。众鸟悲鸣而不散。学徒感极。瞻雁塔以衔哀。门客恋深。拜禅龛而雪涕。以当月二十有五日。诸山尊宿。四界道俗。送师入塔。寿龄八十六。僧腊六十六。香飘数里。□□一隅。护法龙神。出虚空而闪烁。受戒阴骘。现髣髴之形容。其后诸国侯王。普天僧众。闻师圆寂。竞致斋羞。而后一十七年。我皇帝陛下应天顺人。垂衣御极。顺三灵而启圣。绍四叶之耿光。大振尧风。中兴佛法。至大宝六年岁次癸亥八月。有雄武军节度推官阮绍庄。忽于梦中见大师在佛殿之上。天色明朗。以拂子招绍庄报云。吾在塔多时。汝可言于李特达。(秀华宫使特进李托也)托他奏闻。为吾开塔。绍庄应对之次。惊觉历然。是时李托奉敕在韶州。于诸山门寺院修建道场。因是得述斯梦。修斋事毕。回京奏闻。圣上谓近臣曰。此师道果圆满。坐化多年。今若托梦奏来。必有显现。宜降敕命。指撝韶州都监军府事梁延鄂。同本府官吏。往云门山开塔。如无所坏。则奏闻迎取入京。梁延鄂于是准敕致斋。然后用功开凿。菩萨相依稀旋睹。莲花香馥郁先闻。须臾。宝塔豁开。法身如故。眼半合而珠光欲转。口微启而珂雪密排。髭发复生。手足犹软。放光于方丈。晃耀移时。兴瑞雾于周回。氤氲永日。即道即俗。观者数千。灵异既彰。寻乃具表闻奏。敕旨宜令李托部署人船。往云门修斋迎请。天吴息浪。风伯清尘。直济中流。俄达上国。敕旨于崌崃步驻泊。翌日。左右两街。诸寺僧众。东西教坊。四部伶伦。迎引灵龛。入于大内。螺钹铿锵。于玉阙。幡花罗列于天衢。圣上别注敬诚。赐升秘殿。大陈供养。謺启斋筵。排内帑之瑰珍。馔天厨之蕴藻。列砌之骊珠斛满。盈盘之虹玉花明。浮紫气于皇城。□灵光于清禁。圣上亲临宝辇。重换法衣。谓侍臣曰。朕闻金刚不坏之身。此之谓也。于是许偫僚士庶。四海蕃商。俱入内庭。各得瞻礼。瑶林畔千灯接昼。宝山前百戏联宵。施□□□不可殚纪。以十月十六日乃下制曰。定水澄源。火莲发艳。夙悟无生之理。永留不朽之名。万象都捐。但秘西乾之印。一真不动。惟馀南祖之灯。韶州云门山證真禅寺匡真大师。早契宗乘。洞超真觉。虽双林示灭。十七年靡易金躯。只履遗踪。数万年应回葱岭。朕显膺历数。缵嗣丕图。洎三朝而并切皈依。乃一心而不忘回向。仰我师而独登果□在冲人而良□叹嘉。宜行封赏之文。用示褒崇之典。可赠大慈云匡圣宏明大师。證真禅寺宜升为大觉禅寺。重臣将命。乳奠坤仪。太常行礼于天墀。纶诰宣恩于云陛。固可冥垂慈贶。密运神通。资圣寿于延长。保皇基于广大。师在内一月馀日。圣泽优渥。七宝装龛。六铢裁服。颁赐所厚。古今难伦。当月二十九日。宣下李托部署。却回山门。有参学小师双峰山长老广悟大师赐紫竟钦温门山感悟大师契本云门山上足小师应悟大师常宝等。同部署真身到阙。亦在内庭受供。恩渥异常。其诸上足门人常厚等四十馀人。各是章衣师号。散在诸方。或性达禅机。或名高长者。在京小师悟明大师都监内诸寺赐紫常一等六十馀人。或典谋法教。或领袖沙门。臣才异披沙。学同铸水。虔膺凤旨。纪实性以难周。愧匪雄词。勒贞珉于不朽。乃为铭曰。
于穆大雄。
教敷百亿。
亭育二仪。
提携八极。
不灭不生。
无声无色。
卓尔神功。
昭然慧力(其一)(一章)

化无不周。
道无不备。
法既流兮。
教既布矣。
爰未灭乐。
归乎妙理。
宝性真宗。
枝分风靡(其二)(二章)

祖祖传心。
灯灯散烛。
诠谛腾镳。
圣贤交躅。
种种津梁。
门门杼轴。
正觉广焉。
寻之不足(其三)(三章)

厥有宝林。
重芳一叶。
布无上乘。
登无上楫。
法炬曈昽。
尼珠炜煜。
拯溺迷津。
救焚尘劫(其四)(四章)

南北学徒。
抠衣朝夕。
无醉不醒。
无昏不释。
示其生焉。
来彰慧绩。
示有灭焉。
归圆真寂(其五)(五章)

湛然不动。
塔韫宝光。
玉□弥赫。
金相弥庄。
时乎未来。
我则晦藏。
时乎至矣。
我则昭彰(其六)(六章)

爰于明朝。
现兹法质。
如拨障云。
重舒朗日。
瑞应皇□福隆帝室。
圣览祯祥。
恩颁洋溢(其七)(七章)

三翼沿溯。
千里请迎。
迎来丹阙。
设在三清。
金银罗列。
琼璧堆盈。
俄生紫气。
潜覆皇城(其八)(八章)

日陈供席。
夜奏笙歌。
施亿宝贝。
舍万绮罗。
神倾薝卜。
天降曼陁。
前佛后佛。
显应斯多(其九)(九章)

明明圣君。
仁仁慈主。
圣比和风。
慈同甘雨。
祚与天长。
教将地固。
勒之贞珉。
永芳千古(其十)(十章)
谒献陵 明 · 杨士奇
七言律诗
海宇洪熙戴至尊,愚臣殿陛最蒙恩。
常依黼扆承清问,每荷纶音奖直言。
万古兹山藏玉剑,九霄何路从金根。
馀生莫罄涓埃报,血泪横膺不忍论。
洪熙诏下体群臣,七十归休旧典伸。
眼底同年人去尽,自怜犹是未归人。
璿四川人性孝谨年十二时祖母患烦渴思螺汤时严冬家人遍觅无所得璿乃戚然携篚走南冲塘破冰探索得数十枚归作汤奉祖母病遂愈人以为孝感所致为作感螺诗卷美之洪熙秋璿为户部主事持以求诗为赋此
蜀山突兀高嵩衡,蜀江浩渺连巴荆。
储精毓秀产多士,中有孝子璿其名。
方当龆龄家居日,祖母遘疾乖天和。
参苓屡进莫一瘥,荐加烦渴思田螺。
田螺自是泥中物,僻沼荒池深汨没。
矧维冬冷尽蛰藏,挟贝囊金何处鬻。
慈严戚戚璿心伤,携筐独走南冲塘。
塘深水阔冻已合,玻璃万顷生寒光。
璿兮遽掷风前履,踏碎水花蹴泥滓。
迥旋探索穷塘坳,忽有群螺来触趾。
且欣且拾登筠筐,恍如坐获千明珰。
持归便促家人馔,苾芬香味闻高堂。
高堂老母思正切,一歠烦扃若开鐍。
百骸九窍生清凉,二竖三虫走颠蹶。
吁嗟如此岂偶然,实由诚孝通于天。
天通故俾螺冬出,螺出须令母疾痊。
孟宗乞笋号霜竹,王祥求鱼卧冰渎。
二贤孝行谁与伦,千载惟璿继芳躅。
况璿蚤已穷经史,射策金门拜天子。
只今列职民曹郎,卓卓能声在人耳。
愿言自此加勉旃,惟忠惟孝期两全。
我虽老钝不能为尔制佳什,尚当拭目看尔云路高飞骞。
天骄未能绝,古人重守边。
刍粟既飞挽,士卒仍屯田。
何为肉食人,此法日弃捐。
兹行理军实,重见洪熙前。
吾闻塞下议,诏许司徒专。
得志贵一时,成功论百年。
丁宁诫边吏,中国方晏然。
大明太祖都南京。我国越海朝聘。谓天朝为江南。太宗迁于北京。而仍以江南称。盖狃于旧也。今而哀之。作此赋。
赫圣祖之首出,期五百而应箓。
呈灵符以效瑞,有朱衣之投药。
失怙恃于遘厉,乃潜龙于皇觉。
属四海之云扰,天既厌于夷德。
悯烝黎之涂炭,思救焚而拯溺。
赖滁王之馆甥,果协吉于珓卜。
来三八以影附,总丰沛之英特。
既戮陈而擒张,终二狐之走北。
爰用夏以变夷,复中华之旧俗。
明日月以并行,一天地而新涤。
垂鸿猷于来许,庶永休于千亿。
何继述之无君,计不出于磐石。
白帽加于王顶,悲月儿之流落。
歼忠节于一刃,戮亦及于九族。
偏黄里于僻隅,昧帝王之中宅。
拂人心而自用,始斲丧乎国脉。
洪熙之少康,年不永而短促。
誇太平于宣德,笑十日之燕乐。
许忠肝与义胆,宠金貂之贵客。
厌皇居而要屈,甘白龙之鱼服。
彼正统之幼冲,得王振而尤惑。
轻万乘于孤注,辱一俘于土木。
幸天顺而复辟,亦贻讥于骨肉。
诛肃悯以何罪,死无负于社稷。
治成化之不纯,盖无臣以辅翼。
皆万岁之阁老,反不及于阿丑。
繄弘治之贤主,符戊申之圣作。
惜蔽聪于阉宦,米黄白之千百。
矧正德之放荡,亦何足以明责。
二大老之既去,独西涯之今哭。
应河清以生圣,俗将跻乎封屋。
欸肃皇之笃孝,信谄谀于璁萼。
元初改于隆庆,仅得享于年六。
有圣子而传祚,将万祀而一历。
初虽美而鲜终,晚幸酒而慕色。
吾东土之一域,实偏蒙乎帝力。
劳王师以远救,扫七年之逋贼。
国犹活而民苏,恩欲报而罔极。
逮泰昌之嗣位,望至治而拭目。
痛万姓之无禄,才一月而礼陟。
惟天启与崇祯,兄及弟兮似续。
务苛细以作聪,无远图以经国。
政柄归于司礼,称国老之定策。
视朝绅于奴隶,弄禾绢于掌握。
内壅蔽于宫掖,外总制于方岳。
万竖刀以适君,非一高之指鹿。
世混浊而渎货,金在市而手攫。
苞苴塞于道路,走无胫之珠玉。
极侈靡于上下,犹未充于其欲。
民怨咨而莫恤,日崇信乎掊克。
弃礼义而自肆,人不异于禽犊。
捐廉耻之日甚,士皆同于蹠蹻。
嗟世道之至此,果谁尤而谁谪。
天虽高而鉴临,岂得已于庸释。
不念祸于萧墙,忧外寇之孔棘。
舟中人之皆敌,起蜂虿于肘腋。
惨月晕于台城,已天崩于荒谷。
戮妃嫔兮何算,王子行兮衣白。
壮九重之丹碧,忽一炬而焦黑。
飘吴宫之巢燕,棘晋门之铜骆。
岿武英之独存,傍凝碧之太液。
思景象之惨怆,恍在前而目击。
坐御床兮何者,寔渔人之双获。
纷满朝之簪缨,举屈首而臣仆。
褚衣冠而循发,混黔首而皆秃。
无一介之男儿,孰岁寒之松柏。
道既否而回泰,物无往而不复。
念祖宗之积德,岂十世而斩泽。
望东南之佳气,想龙凤之天属。
森旧物之犹在,岂重恢之无略。
地佳丽于江南,势龙蟠而虎伏。
初定鼎而宅兹,等周家之卜洛。
苟得贤而养民,鉴前车之既覆。
按旧都而改辙,复何难于禹绩。
山东西之将相,燕赵鲁之才淑。
多慷慨而悲歌,亦习礼而知学。
讵甘心而屈膝,再尊主乎奇渥。
日夜望于官军,思一洒乎耻辱。
抑天定之如何,仰苍苍而漠漠。
揽余涕而抒哀,窃敷衽而精祝。
① 铜罐上刻云洪熙元年熬造古刺水一罐净重八两罐重三觔
哀牢九隆汉所开,唐代六诏争喧豗。
玉斧画河段氏立,阿𧞔殉节梁王摧。
濠梁真人设郡县,炎徼西南俱革面。
分司古刺始羁縻,贡琛莽怕旋来见
取宝船回恤远夷,万方辐辏仁宗时。
此香不减芬陀味,此水应超苏合池。
甲煎百和花盈缶,六一泥封篝火后。
斑衣染麝鐻耳酋,珠络挈瓶马郎妇。
熬成细字镌青铜,进入春风生六宫。
一洒罗衣长不灭,氤氲愿与君恩终。
可怜债帅如香尉,购得朱门媚权贵。
分宜遗臭塞两仪,当时压倒龙涎气(籍没严氏有洪熙宣德古刺水十三罐)
枕顶馀芳世庙修,御衣小炷纯皇留。
南都谱记春桥顾,勋戚方传恭顺侯。
华胥旧事无人识,流落江南并江北。
金仙铅泪一函中,梦破香销弹不得。
⑴ 永乐四年大古刺土酋泼地那浪入贡立宣慰司又立小古刺长官司
⑵ 洪熙元年底马撒宣慰司署古刺司妹婿跌倒莽怕入贡
古剌为西南极远蛮部西与缅甸邻见明史八百媳妇传南与佛郎机邻见缅甸传明永乐三年遣给事中周让与中官杨瑄招之入贡置宣慰司二曰大古剌曰底马撒长官司五曰小古剌曰茶山曰孟伦曰底板曰八家塔见周让传然置司之次年大古剌已并孟伦底扳八家塔三部矣(亦见周让传)野获编云洪熙元年底马撒宣慰司摄大古剌司事尝入贡明史干厓传又云永乐五年设古剌驿隶干厓则又与干厓接境也终明之世得见于土司传者祗茶山长官司无恙而孟伦见并于南甸若大小古剌则属缅甸缅甸传云缅酋莽纪岁死其子瑞体逃匿洞吾洞吾之南有古剌滨海割马革地与瑞体瑞体乃举众尽夺古剌之地是也滇缅录云晋王李定国尝乞师于古剌则又复国矣野穫编云古剌水为龙涎之亚在苏合蔷薇之上宫中极重之予考之左侍郎诗则其水可饮盖取以和酒最香冽不仅薰沐之用也若北平别有古辣乃地名其泉煎之足为折伤刀兵之药此与西南夷所贡各殊左诗引玉泉芦沟之水以为缘起似误合二水为一不知北平之水不可饮亦不任薰沐也
文皇高飞上帝畿,通道八蛮人九夷。
历大古剌小古剌,西南远赴风教齐。
五长官司两宣慰,周夕郎功著驿鞮。
滇王何处北汉大,五千里外增藩篱。
梁州地灵最崛奇,禹贡二川所分釐。
南金沙会岷江出,北金沙引黑水驰。
桑经郦注愧未尽,大荒为待博物稽。
此其大者配九山,更有馀润成土宜。
难河之水清涟漪(大古剌有南难河),诸峒异香怪陆离。
龙脑鸡舌并麝脐,苏合兼车如江麋。
烟煴百和醇且旨,芳馨一直沁心脾。
贡之天子入内府,浴罢一杯便啜醨(见唐氏天启宫词)
县官元气正旁魄,神膏醍醐过五齐。
洞天三十六宫天浆饫,福地七十二府地泽怡。
以通神明疏渣滓,酿出乾端与坤倪。
浓于崖蜜甜于饴。
犁庭三出威绝域,此水曾偕玉食携。
贮之铜瓶志铢两,岁月进奉均留题。
太素色映黄琉璃,袭以古剌锦襹褷。
守成令辟首仁庙,六服岁见无差池。
摩挲署书考时代,犹识纪元在洪熙
在昔西南记职贡,昆明有露曰蔷薇。
妙香尚出此水下,妃子千群洒里衣。
遐方异物虽不贵,要亦王会所会归。
圣心诚如玄酒淡,万国争饮醴泉嬉。
土官兼并不可诘,缅甸干厓世羁縻。
我抚此水三太息,考證遥遥拾坠遗。
接境已亡底马撒,近界但闻佛郎机。
谷洛门馀淮汝竭,九庙黄流涸辙悲。
莱阳侍郎坐圜扉,谁投一盎慰朝饥。
引领长陵不下咽,哀吟清泪纷淋漓(见左侍郎诗)
可怜崎岖皭火投,南徼诸公中泥中露歌式微。
折足生还邓都督,曾记包胥九顿仪(邓诏)
弃馀流落归好事,足补故宫文献资。
三百年来废兴感,拟之渭流涨水脂。
题李时勉诗笺 清 · 永瑆
七言律诗
每抚诗笺感昔贤,墨痕满目意凄然。
金瓜事惨洪熙世,木校身危正统年。
指鹿朝廷谁直道,多鱼将帅竟生还。
诸生亦见何蕃辈,肯为孤臣伏阙前。
岭南荔支词 其五 (己卯) 清 · 阮元
七言绝句
红云宴罢有降王,马上珠鞍入大梁
此果竟难降得去,自应也号小南强(十国春秋南汉中宗本纪乾和十四年周遣使来聘帝欲盛誇岭南之强馆接者遗使者以茉莉文其名曰小南强盖讥之也宋时后主入汴诸臣不识牡丹有朝臣谓之曰此名大北胜盖报之也)
⑴ 十国春秋南汉后主本纪大宝三年帝命荔支熟时设红云宴以乐后宫岁以为常宋史刘鋹传太宗蒋讨晋阳召近臣宴鋹预之言朝廷威灵四方僭窃之主今日尽在座中旦夕刘继元又至臣率先来朝愿执梃为诸降王长太宗大笑
⑵ 御批通鉴辑览鋹性巧绝其宝货燔爇之馀尚存美珠四十六瓮尝以珠结鞍勒为戏龙之状极其精妙以献宋主谓左右曰鋹好工巧傥能移于治国岂至灭亡哉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