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柷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7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醉歌 西汉 · 商丘成
《汉书》曰:延和二年七月癸巳封。四年。后二年。坐为詹事侍祠孝文庙。醉歌堂下曰云云。大不敬。自杀。
出居安能郁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臣)廷敬尝诵诗见大小雅六月采芑江汉常武皆言周宣王南征北伐兴治拨乱以定四方平天下之功(臣)尝窃叹以为如诗所载可谓盛哉后读柳宗元平淮雅表言宣王之形容与其辅佐由今望之若神人然直以雅之故也(臣)按宗元意以谓宣王定四方平天下苟非其臣尹吉甫召穆公辈作为雅诗传之于今今虽欲望宣王之形容及其辅佐之盛其道无从而宣王定四方平天下之功亦不能赫赫必传于后世乌虖宣王之功后罕匹矣乃推较往古验之方今功德盛隆迈于周雅而适无有尹吉甫召穆公其人播为声诗彰大其道其何以昭宣治绩丕扬成功传之于后然则雅之作厥义重矣哉(臣)伏见皇上文武神圣天锡智勇光宅天下奠安八荒仁威所加率土内外罔不詟服乃有孽臣潜伏伺衅煽搆祸乱震摇我疆圉俶扰我人民皇上赫然一怒命将授钺顷年以来定秦陇降闽海平两粤收巴蜀天兵所向次第告捷而滇逆窃据南楚实为乱首皇上神机中断指授规略埽清湖湘进克黔南破坚摧险直薄滇城之下师久不解朝旨督进军麾一动氛祲消灭皆由庙堂动罔遗策是以疆场举必有功海外怖骇臣黎欢跃太平之会实当今日(臣)尝计滇逆之兴乱干诛也耗糜帑赋私籍甲兵招纳亡命擅行威福尾大不掉反势已成正如汉削七国唐纵藩镇蚤发则易图优容则难拔故三藩之事圣虑先觉不辞大创之劳永奠万年之治(臣)所谓功德过于宣王而大雅不作不胜惑焉顾朝臣至多岂无尹吉甫召穆公其人者以飏大清之盛美于无穷(臣)独何人敢专斯事然(臣)备员法从尤以文章为职业不得以能薄材谫不足以自效为解谨撰平滇雅三篇再拜以献(臣)廷敬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言
岳湖洋洋,我武洸洸。
谓南有藩,无敢撼我疆。
岳湖滔滔,我武嚣嚣。
谓南有藩,无敢阚我郊(一章)
我疆大矣,我圉溢矣。
牙蘖其间,竦棘合猬。
昔我南藩,化为异类(二章)
帝曰大君,以覆以载。
推食以食,解衣以衣。
迁之善地,勿剪勿拔(三章)
彼惟狂昏,狡焉生心。
肆为诛首,启戎于南。
如螳奋臂,如蚋决眦。
首仰臆张,如豕斯鸷(四章)
惟帝咨嗟,惠威是崇。
薄往禽之,孰佐予功。
予矜下民,救此一方。
取其残凶,是类是造。
祃于临冲,楛矢敦弓(五章)
我弓我矢,靡旌摩垒。
兵无遗镞,耕无失耜。
天堑茫茫,限此江水。
既断其趾,且斩其頍(六章)
盗负险阻,距趯跃踉。
翾飞饥啸,羽翅以张。
候在太白,占于天狼。
我泾我陇,是震是惊(七章)
维彼闽粤,波荡海垠。
帝屡下顾,哀此垫昏。
盗往连结,倚以父母。
乃饵乃诱,乃为盗守(八章)
帝援天矛,铩羽截鳞。
岭海革面,蒙羞来臣。
禽𧇭于威,柔肌于恩。
盗失厥助,飞魄殒命(九章)
老雄野死,枭雏栖栖。
巢湖饮江,倾摇于波。
尔居臲卼,我步逶迟。
大袒高骧,贼焉遁逃(十章)
洞庭汤汤,岳阳峨峨。
载驱载驰,爰拔厥家(十一章)
惟人归德,惟帝之谟。
穷经窟宅,是剪是屠。
我武燀耀,式廓鬼区。
百蛮万国,傒我来苏(十二章)
按:第八章谓耿尚二逆助吴逆反也。第九章谓三桂既死,贼势渐衰,而我师以神武临之也。
官也者名器所守,贤也者才谋不群。
当建官而公共,惟任贤而职分。
大则论道经邦,帝赉之猷允著;
小则陈力就列,家食之叹无闻。
王者临万邦之民,列百揆之职,将政理而有截,故抡材而不忒。
示以好爵,惟皇之士攸臻;
致于周行,命世之才尽得。
始其精选不贰,明扬勿休。
察其言之所谓,观其行之所脩。
茍进者不可不慎,待用者予取予求。
劝农勉人,咸委循良之德;
处烦理剧,悉咨浚哲之谋。
岂不以官者一人之股肱,兆民之纲纪。
厥用也虽各司其局,厥功也盖同归于理。
非其人则贻民之忧,得其人则致君之美。
是故每孜孜于仄席,忧在进焉;
俾济济以盈庭,野无遗矣。
盖以非贤不乂,得士则昌。
度其才而后用,授其政而必当。
上以见知人之道,下以见称职之方。
亦如大厦搆兴,惟美材而是取;
良工制作,得利器而允臧。
自然谗邪知禁,惟君子之是任;
政教昭宣,致王业之不愆。
庶绩咸若,群方晏然。
其或未精黜陟,弗辩媸妍,素餐之诮必作,嘉鱼之咏莫传。
曷若我命以钧衡,乃负鼎之明哲;
升乎谏诤,必及霤之忠贤。
大哉!
考古典之训谟,观前王之取舍。
巍巍尧帝,得五臣而洽域中;
赫赫轩皇,用六相而光天下。
故我后法二帝之垂衣,举多贤者。
大哉!
《易》以象设,象由意通。
三材而穷理尽性,重六画而原始要终。
二气分仪,著高卑于卦内;
五行降秀,形动静于爻中。
所以明乾坤之化育,见天人之会同者也。
昔者有圣人之生,建大《易》之旨。
观天之道,察地之纪。
取人于斯,成卦于彼。
将以尽变化云为之义,将以存洁静精微之理。
极其数也,必在乎兼而两之;
定其位焉,由是乎三者备矣。
若乃高处物先,取法乎天,所以显不息之义,所以轸行健之权。
保合太和,纯粹之源显著;
首出庶物,高明之象昭宣
此立天之道也,御阴阳而德全。
又若卑而得位,下蟠于地。
所以取沉潜之体,所以拟广博之义。
寂然不动,既侔厚载之容;
感而遂通,益见资生之利。
此立地之道也,自刚柔而功备。
于是卑高以陈,中列乎人。
刚而上者宜乎主,柔而下者宜乎臣。
慎时行时止之间,宁迷进退;
察道长道消之际,自见屈伸。
此立人之道也,敦仁乂而有伦。
既而明三极之端,知八象之谓。
存拟议而无爽,周变通而曷既。
君子用之而消息,圣人执之而经纬。
亦由璇玑测象,括运动于七辰
玉琯候时,含惨舒于四气。
岂不以《易》之为书也,范彼二仪;
《易》之为教也,达乎四维。
观其象则区以别矣,思其道则变而通之。
上以统百王之业,下以断万物之疑。
变动不居,适内外而无滞;
广大悉备,包上下而弗遗。
至矣哉!
无幽不通,唯变所适。
准天地而容日月,畜风雷而列山泽。
鼓之舞之以尽神,统三才而成《易》。
日表龙姿,高出千古。
妙选瀛洲,学舍千庑。
减膳赈饥,恤民疾苦。
谏比韦弦,虚怀罕伍。
睿藻昭宣,经文纬武。
银河倒泻三峡泉,粉笔划破秋空烟。
临风悄对光莹然,意态绰约花开先。
晓月欲坠凉娟娟,露华皎洁珍珠圆。
乍如宓妃来洛川,凌波微步交回旋。
又如佛子临九天,芬陀利花在眼前。
瑶池昨夜开华筵,空中掷下双玉盘。
素女醉舞青娥颠,六月霜雪霏琼田。
我持杯酒凭雕阑,俯视秋水清且涟。
中央宛在疑飞仙,神游江潭周湘沅。
灵均素质同昭宣,兰汤沐浴清白全。
琼枝玉华成班联,移家宛住西湖边。
两峰凝雪生朝寒,我欲从之劳跻攀。
清晨坐对佳赏延,溪山尺咫精神传。
愿花常好花无言,为花写图徵吟笺,常使香色留千年。
爆竹联句(乾隆丁卯)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腾声韶令布,作势瑞云扶。
捷报平安信(御制),歌传巷陌隅。
砰訇如裂石,错落拟连珠。
迎喜千门启(臣张廷玉),先春万户娱。
晴雷阗上苑,浓霭溢康衢。
节物排年纪(臣高斌),天毫此日濡。
乘阳升暖律,出震奋柔莩。
抃跃儿童竞(臣梁)。(诗正),游观士女俱。
顺时开品类,动物助欢呼。
庆协祈年候(臣阿克敦),吟联珥笔徒。
轰鸣继腊鼓,严禁弛金吾。
更识喧因寂(御制),端知有即无。
肇祥同粉荔,送暖共屠㢝。
螭陛鞭梢警(臣汪由敦),瑶阶锦色铺。
礌硠旋地轴,熚烞发天枢。
周匝三缄口(臣蒋溥),捐糜尺寸肤。
猊烟添异彩,玉屑糁通涂。
迅厉军威壮(臣秦蕙田)昭宣朔气苏。
径围皆邃密,翕辟总苞符。
一响能千应(臣钱陈群),中宏亦外腴。
季畋曾有咏,伯虎未成图。
掩耳香闺怯(御制),牵裾村稚趋。
舞旋看戏玉,击不待援枹。
入听供清赏(臣涂逢震),追欢庆大酺。
左操凭健仆,下策笑阿奴。
取败宁无故(臣雷鋐),热中信有夫。
䌽笺赓糺缦,珂马避騊駼。
瞥眼参生灭(臣嵩寿),章身艳紫朱。
诗豪惭刻划,野仲敢揶揄。
色相终难著(臣嵇璜),机缄静以须。
截筒传旧制,擘纸创新模。
风俗随时尚(御制),韶华验岁徂。
撒空还素手,掣电闪清矑。
馀韵连云豁(臣张泰开),繁喧载路吁。
虹光回碧落,雪片点红毹。
比户争相炫(臣董邦达),孤村戒不虞。
谷虚驰络绎,巷永侦睢盱。
阳候方符泰(臣德保),嘉筵正叶需。
䌽棚招逐逐,灯市走于于。
火叶迎风聚(臣张若澄),烟葩入夜敷。
乍能惊野疠,那更藉神荼。
蓄极发逾盛(御制),腾高落转纡。
堪方心总赤,莫近手应卢。
炼却同丹鼎(臣张廷玉),吟偏忆石湖。
鸣春殊胜鸟,焦爨漫称梧。
达曙开廛肆(臣高斌),连宵赛社巫。
宜年诚乐只,鸣豫在斯乎。
震比昆阳瓦(臣梁诗正),流徵周屋乌。
燄分遥灌顶,烟涨骤随趺。
蛾凤星毬转(臣阿克敦),沉檀甲煎输。
天花纷蒂瓣,仙乐突笙竽。
玉局风流在(御制),青郊气象愉。
寒崖奔列缺,宵砦却于菟。
惯引星星火(臣汪由敦),仍联韡韡柎。
碎来千蝶乱,响彻八音殊。
喜气通葭管(臣蒋溥),严更振挈壶。
高低何杂遝,远近尽模糊。
暗迸灰中栗(臣秦蕙田),光流天上榆。
傍檐回怖鸽,临水飏飞凫。
遗烬燃墙脚(臣钱陈群),残冬起灶觚。
湿薪愁翰苑,瑞叶上蟠株。
臭可醒醽醁(御制),香翻杂鹧鸪。
声中除一岁,梦里警三颅。
金弹丸方弄(臣涂逢震),乌菱角蚤刳(吴中爆竹有为弹丸菱角诸状者)
系悬徒累累,抛掷祗区区。
百子纷相属(臣雷鋐),双声应不孤。
随风惟顷刻,过影只须臾。
裂帛差堪拟(臣嵩寿),飞𩩉讵易摹。
记从荆楚昉,题向歙宣沽。
霜夜回青女(臣嵇璜),霞朝迓紫姑。
殷馀掀百蛰,散处舞春驹。
喜卜田蚕盛(御制),休嗤记载诬。
饰观融白蜡,增值索青蚨。
任性应防急(臣张泰开),程材笑取粗。
横穿林似缬,直坠土如酥。
振德覃陬澨(臣董邦达),惊心一智愚。
曾催风马驭,还导戟辕驺。
幻化宁留迹(臣德保),喧豗洵有孚。
从教光舜陛,不𢾗扇尧蒲。
绘响神难肖(臣张若澄),抽思象岂迂。
岁华增绮丽,和气鼓洪垆。
一线传神筦,千春壮帝都(御制)
瑞粟歌 明初 · 刘琏
臣闻洪濛判而三才之道立,圣人出而天地之功成,此古今不易之理也。钦惟皇上奋兴农亩,君临天下,由武功而致文治,自有载籍以来不能多见也。至于躬览庶务,纤微必求其要领,教诲臣下必本乎道德仁义,虽劳弗倦,是以皇天上帝欣得圣人,克受明命以昭宣其德,每于政事得失之际,必显示其情而告诫焉。去年秋九月,星象示异。皇上惕若恐惧,乾乾靡宁,日新厥德,以格天心。故两浙虽被水潦而其民不敢为奸,京师土木并兴而众庶乐趋其事,海内清宁,雨旸时若,和气凝结,毓为嘉祥,乃洪武十年七月,有瑞粟生圜丘,署近臣拔取以进,一茎两穗者十有馀本,一穗两岐者数本。臣谨按:纬书曰“王者德浃于地则嘉禾生”,又曰“璇星得则嘉禾液”。兹非皇上敬天之至,上帝降鉴之隆,人事理而天道应之验欤?臣琏目睹盛事,喜不能已,谨献歌一首,以寓蝼蚁之忱云。歌曰 :
秋气佳节兮万宝告成。
和风扬飙兮甘雨夜零。
风不鸣条兮雨不破块,皇天降福兮嘉祥以生。
维兹粟之茂实兮秀彼圆丘,异颖同茎兮琼粰翠英。
被沆瀣之华滋兮承日月之光精。
猗丰年之兆兮此其有徵。
昭圣皇之神德兮溥恩泽于遐荒。
握乾符而驭坤灵兮统百职之明良。
圣子神孙兮聿遵厥绪,于千万年兮福寿无疆。
白日常苦短,无方使迟延。
始见出旸谷,忽已沈虞渊。
迫促于生人,无一能永年。
丰质成槁项,鬒发变华颠。
鸡鸣逐声利,夜分未遑眠。
奄化同草木,没没归重泉。
或复自超放,导引求神仙。
乔松在何许,亦若茫昧然。
必当实根祗,尘物皆弃捐。
德性贵纯正,文华在昭宣
道与天地准,万古唯圣贤。
景行不可忘,抒情为此篇。
过司空表圣墓 清 · 李馥
五言律诗
古道瞻遗墓,丰碑纪有唐。
荣华辞黻冕,泉石殉君王。
诗品卑元相,清风慕首阳。
如何长乐老,黄发耐兴亡(表圣评元相诗,比之都市豪估。○表圣处危乱之朝,无宗社之寄,隐居王官谷,被召,阳为衰耄,丐归,后闻哀帝被弑而卒。迹近隐沦,心实忠良也。“泉石殉君王”,移入他人不得。结以冯道反衬,倍觉有力。)
共 7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