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令遵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3 首
邑城东南百馀里,穿尽荒山渡重水。
林倾路转大壑开,峭壁崔嵬半空倚。
上无勾连下无根,镌镵难成画难比。
回环岩窦碧玲珑,月华吞吐湖光洗。
石鼓昼鸣云雨垂,金鸡夜斗龙蛇起。
成公说法已千年,事载龟趺尚新美。
嗟予平生慕佛学,空洞忘机造玄理。
暂来福地神愈清,况接高禅挥麈尾。
晋颙悟道天下师,云琏声名自予始。
精蓝际会付三人,净众如归闻法喜
今朝更结名山游,宝阁珠楼同践履。
达了无生无不生,一声猿啸清风里。
五代迭凋丧,江南最偷安。
三世弄翰墨,煜札尤可观。
禅林榜法喜,妙势如飞鸾。
尘埃一藏晦,皴斮脱羽翰。
适逢集仙守,好古将模刊。
振襟自披拂,涂饰粉与丹。
呼僧辨遗像,彷佛存纤纨。
作书究本末,风雨生毫端。
精神还故物,霹雳惊蛰蟠。
幽光亦焕发,令我复长叹。
念彼士君子,穷年抱饥寒。
不及稽古踪,泯默知遇难。
⑴ 原作奇,据道光本改
毕沅并奏荆江一切情形诗以志事(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逼江受害窖金洲,矶筑杨林竭力谋
谕寄仍教趁(去声)机善,奏来略见有功酬(嗣据毕沅奏杨林洲石矶业经抛砌出水长十丈窖金洲露出沙脚被江溜搜刷渐有日消之势因即谕令正可趁此大好机会向前抛砌碎石加高帮阔并黑窑厂裹头亦令遵照朱笔点出处所再行砌筑直截以期溜势日渐挑开兹又据奏杨林洲矶嘴坝现已做出十五丈高二丈馀对面窖金洲嫩沙已刷去东西长三百四十馀丈南北宽三十七八丈黑窑厂裹头已做出水面七丈高一丈九尺对面沙滩亦经刷去长一百二十馀丈宽十二三丈溜势愈觉南趋沙脚日见溃塌可谓著有成效矣)
南坍北涨势成顺,尺进寸前效欲收
伫待正流归大壑,军民安枕庶无忧。
⑴ 荆江上年被水成灾据阿桂奏实因大江中窖金洲一道为萧姓种植芦苇淤沙日涨佔据江面十分之六七以致逼溜溃堤嗣令于杨林洲新添矶嘴堤工俾江溜直趋对岸庶几窖金洲沙脚渐可刷动
⑵ 毕沅又奏称杨林洲矶嘴坝虽原估十五丈黑窑厂裹头虽原估七丈今已如数抛砌但现在亲赴工所相度形势苟可向前进佔得尺得寸仍当极力接砌俾溜势日挑日远以冀浮沙尽去刷动窖金洲老土磡方为妥善等语并据绘图呈览该督所见甚是将来土磡如能渐去江流自必畅顺该郡军民当可永享安澜之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