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武宗

相关人物:共 67 位
共 2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吴江三高祠 陆龟蒙 南宋 · 叶茵
七言绝句
江湖萧散乐平生,夜课图书日课耕。
一段高风犹凛凛,逢人肯说鸭呼名(自注:《文公谈苑》谓:相传陆龟蒙多智数狡狯。有内养自长安使杭州,舟出舍下。童奴驱群鸭出,内养弹其一,折颈。龟蒙遽从舍出,大呼云:“此绿头鸭,有异名,善人言。适将献状本州,贡天子。今持此死鸭以诣官。”内养少长宫禁,不知外事,甚惊骇,厚以金帛遗之,龟蒙乃止。因徐问龟蒙曰:“此鸭何言?”龟蒙曰:“自呼其名。”巧捷多类此。予尝观其传,诵其文矣。龟蒙字鲁望,居甫里,著《吴兴实录》四十卷,《松陵集》十卷,《笠泽丛书》四集。以高士召,不至。躬自畚锸,品茶评水,不与流俗交。升舟则蓬席束书笔床钓具,往来江湖间。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江上丈人。清风素节,凛凛千古。因疑《谈苑》所传之过。况予所居视甫里无一舍远,其地荒僻,眇在松江之东,去驿程犹有数十里,使者无由过之。自武宗暨昭宗凡六十三载,未尝遣内养使杭州。揆之地理,考之唐纪,信其为诬,岂《谈苑》别有所据云。)
恒阳古郡行署旁,一碑屹立支风霜。
纪年建中记永泰,文词渐泐犹能详。
云我亚相秉王命,世有勋禄兼忠刚。
铺敦四凶翊三主,瞿惕威惠怀瀛沧。
千二百言自赡密,謏词曲笔难具量。
渔阳丧乱起安史,夹河州郡沈戎羌。
旄头堕地胡焰尽,余星四散还披猖。
阳和鹰眼偶一化,神狐得夜为妖祥。
淄青魏博洎幽冀,各拥旄盖凭岩疆。
成德一军最悍突,明光十万罗成行。
控弦饮马正南下,百缣一掷催归装。
射堂竟馘朱司徒,此功信可铭旂常。
同功石谶恨不应,幽燕二帝遥相望。
归来据险阻兵甲,蟠屈薛李连田梁。
辅车势成窟宅定,谓可高卧常山冈。
岂知凶德不再世,貙罴生不如封狼。
徒资部曲取旌节,同开大镇康王张。
蛟龙匣毁奸骨朽,巍然片石经沧桑。
独留一事证史阙,题衔特志清河王。
摩挲苔碣百感集,蹉跎国步哀中唐。
代德以还那可道,风尘澒洞昏东方。
威弧不弦斧钺钝,徒恃文物縻豪强。
凌烟图画紫薇券,一一狎视争腾骧。
更勒丰碑纪勋绩,追逐方召参翱翔。
峨峨西平与义阳,庶几无愧桓文襄。
华州曾颂李全谅,成都复纪韦南康。
此外文字仅罗列,何啻中国纷蜩螗。
八纮一裂不可止,颠倒功罪由文章。
陆萧正色拒赵魏,几人岳峙中书堂。
鄦公之铭出吏部,无乃少损日月光。
矧兹幕府颂功德,岂容著手为低昂。
百年运会一分合,燕将语在非微茫。
章武昭肃恢大纲,手持魁柄临八荒。
蔡齐并潞齿神剑,河朔猘子眠如羊。
《淮西碑》付段文昌,《卢龙铭》敕李赞皇。
英卫之勋燕许笔,两朝将相何堂堂。
文石无言任雕刻,谁留秽恶传芬芳。
从来上策在自治,罪言盍忆司勋郎。
孟才人叹 唐 · 张祜
七言绝句
武宗皇帝疾笃,迁便殿。孟才人以歌笙获宠者,密侍其右。上目之曰:「吾当不讳,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愿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以其恳,许之。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及崩,柩重不可举。议者曰:「非俟才人乎?」爰命其榇。榇至乃举。嗟夫!才人以诚死,上以诚命,虽古之义诚,无以过也。进士高璩登第年宴,传于禁伶。明年秋,贡士文人多以为之目。大中三年,遇高于由拳,哀话于馀,聊为兴叹。
偶因歌态咏娇嚬(一作清唱奏歌频)传唱(一作选入)宫中十二春。
却为(一作绝后)一声河满子,下泉(一作九原)须吊旧才人。
武宗挽歌词二首 其一 (846年) 唐 · 顾非熊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龙髯
睿略皇威远,英风帝业开。
竹林方受位,薤露忽兴哀。
静塞妖星落,和戎贵主回。
龙髯不可附,空见望仙台。
武宗挽歌词二首 其二 (846年) 唐 · 顾非熊
五言律诗
苍生期渐泰,皇道欲中兴。
国用销灵像,农功复冗僧。
冕旒辞北阙,歌舞怨西陵。
惟有金茎石,长宵对玉绳。
唐佐四帝十九年。宰相牛公讳某字某。八代祖宏。以德行儒学相隋氏。封奇章郡公。赠文安侯。文安后四世讳凤。及仕唐为中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于公为高祖。文安后五世集州剌史赠给事中讳休克。于公为曾祖。集州生太常博士赠太尉讳绍。太尉生华州郑县尉赠太保讳幼闻。太保生公。孤始七岁。长安南下杜樊乡东。文安有隋氏赐田数顷。书千卷尚存。公年十五。依以为学。不出一室。数年业就。名声入都中。故丞相韦公执谊以聪明气势。急于褒拔。如柳宗元刘禹锡辈。以文学秀才。皆在门下。韦公亟命柳刘于樊乡访公。曰愿得一相见。公乘驴至门。韦公曰是矣。东京李元礼为后进师。隋奇章公仁德禄位。二者包而有之。公登进士上第。元和四年应贤良直谏制。数强臣不奉法。忧天子炽于武功。诏下第一。授伊阙尉。以直被毁。周岁凡十府奏取不下。伊阙满岁。郤公士美以昭义军书记辟。凡三上请。诏除河南尉。拜监察御史。丁母夫人忧。制终复拜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迁礼部员外郎都官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改考功员外郎集贤殿学士库部郎中知制诰。赐五品命服。半岁迁御史中丞。宿州剌史李直臣以赃数万败。穆宗得偏辞于中。称直臣冤。且言有才。宰相言格不用。公以具狱奏。上曰。直臣有才可惜。公曰。彼不才者。无饱食以足妻子。安足虑。本设法令。所以縳束有才者。禄山朱泚。是才过人而乱天下。上因可其奏曰善。赐章服金紫。迁户部侍郎。掌财赋事。上益亲重。欲相之。会中书令韩。宏男公武谋曰。大人守大梁二十年。齐蔡诛后始来朝。今不以财援中外。设有飞一辞者。谁与保曰。公武赍宏书。献公钱千万。公笑曰。此何名为。公亟持去。明年。宏公武继卒。主藏奴与吏讼于御史府。上怜宏大臣父子并死。稚孙将家事。走中使至第。尽取财簿自阅视。凡中外主权。多纳宏货。独朱勾细字曰。某年月日送户部牛侍郎钱千万不纳。上大喜。以指历簿。遍视旁侧曰。果然。吾不谬知人。言讫。殿上皆再拜呼万岁。寻以本官平章事。明年正位中书侍郎。加银青三品。兼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敬宗即位。与武士畋宴无时。徵天下道士。言长生事。公亟谏曰。陛下不读元元皇帝五千言。以清静养生。彼道士皆庸人。徒誇欺虚荒。岂足师法。未一岁。请退不许。连四月日间以疾辞。乃以鄂岳六州建节。号武昌军。命公为礼部尚书平章事为节度使。公始至。问民疾苦。皆曰城土疏恶。岁输䉴竹为苫具。奸吏旁缘。主为侵取。费与税等。岁久。前后政欲画计策。讫无所施。公即除去冗长。用公私钱陶塼甃城。凡五年乃就。明年。文宗即位。就加吏部尚书。明年。急徵拜兵部尚书平章事。重拜中书侍郎宏文馆大学士。郑注怨宋丞相申锡。造言挟漳王为大逆。状迹牢密。上怒必杀。公曰。人臣不过宰相。今申锡已宰相。假使如所谋。岂复欲过宰相有他图乎。臣为中丞。爱申锡忠良。奏为御史。申锡之心。臣敢以死保之。上意解。由是宋不死。大和六年。西戎再遣大臣贽宝玉来朝。礼倍前时。尽罢东向守兵。用明臣附。李太尉德裕时殿剑南西川。上言维州降。今若使生羌三千人烧十三桥。捣戎腹心。可洗久耻。是韦皋二十年至死恨不能致。事下尚书省。百官聚议。皆如剑南奏。公独曰。西戎四面各万里。来责曰。何事失信。养马蔚茹川上平凉坂。万骑缀回中。怒气直辞。不三日至咸阳桥。西南远数千里。虽百维州。此时安可用。弃诚信有利无害。匹夫不忍为。况天子以诚信见责于夷狄。且有大患。上曰然。遂罢维州议。大和六年检校右仆射平章事淮南节度使。经六年至开成二年。连上章请休官。诏益不许。公曰。臣惟退罢。可以行志。夏五月。以兵付监军使。拜疏讫就道。除检校司空留守东都。明年拜左仆射。上恐公不起。诏曰。朕比有疾良已。思一面叙。公不得已至阙下一拜谢。闭门不出。明年检校司空平章事襄州节度使。出都门。赐黄彝樽龙杓凡六品。名出周礼。诏曰。精金古器。用以比况君子。非无意也。襄州七年饶假军人。入赋不一。公至。据地造籍。免贫弱四千万。均入豪强。皆曰甘心。不出一怨言。明年。武宗即位。就加司徒。会昌元年秋七月。汉水溢堤入郭。自汉阳王张柬之一百五十岁后。水为最大。李太尉德裕挟维州事。曰修利不至。罢为太子少师。未几检校司徒兼太子少保。明年以检校官兼太子太傅留守东都。刘祯以上党叛诛死。时李太尉专柄五年。多逐贤士。天下恨怨。以公德全畏之。言于武宗曰。上党轧左京。控山东。刘从谏父死。擅之十年。后来朝加宰相。纵去不留之。致祯叛。竭天下力乃能取。此皆公与李公宗闵为宰相时事。从谏以太和六年十二月十七日拜阙下。实以其月十九日节度淮南。明年正月。从谏以宰相东迁。河南少尹吕述。公恶其为人。述与李太尉书。言祯破报至。公出声叹恨。上见述书。复闻前纵从谏去。謺二怒不一参校。自十月至十二月。公凡三贬至循州员外长史。天下人为公挼手咤骂。公走万里瘴海上二年。恬泰若无一事。今天子即位。移衡州汝州长史。迁太子少保少师。凡四年复位。大中二年十月二十七日。薨于东都城南别墅。年六十九。天子恫伤。不朝两日。册赠太尉。天下善人。执手相吊哭。公忠厚仁恕。庄重敬慎。未尝以此八者自勉。而终身益笃。为宰相急于铨品。凡名清官。不忍持一资以假非其人。以道德谟于天子。每指古义为据。有言机利克迫。必鈲⿰(名刂)使之摧破。三大邦去苛碎条约。除大患。其轻巧吏欲贼公爱恶希向。所为浑然。终不能见。故所至必大治。衣冠单穷。出俸钱嫁其子女。月与食。岁与衣。资送其死丧。凡数百家。李太尉志必杀公。后南谪过汝州。公厚供具。哀其穷。为解说海上与中州少异。以勉安之。不出一言及于前事。镇武昌时。军容使仇士良为监军使。公律以礼敬。暑甚。大合军宴。拱手至暮。一不摇扇。益自俭克。平居非公事不出内屏。周三岁。语言举止。率有常度。仇军容开成末首议立武宗。权力震天下。每言至公。必合手加颡曰。清德可服人。但过吝官财。与人无一毫恩分耳。不肯引誉。不敢怨毁。淡居其中。公始自河南荐乡贡士为郎官。考吏部科目选。三开幕府中丞宰相外。凡取六十馀人。上至宰相。次布台阁。皆当时名士。每暇日宴语寮吏。必言古人脩身行事。旁诱曲指。微警教之。不以己所长人所不及裁量高下。以生重轻。后进归之。承望声光。得一言许可。必自矜重。夫人辛氏。以公封张掖郡。赠仆射秘之长女。士林称为妇师。凡三十年。前公八年殁。五男六女。长曰蔚。监察御史。次曰丛。浙南府协律郎。皆以文行登进士第。不藉公势。次曰奉倩。河南府洛阳尉。二人皆雅齿。长女嫁户部郎中上党苗愔。次女嫁河中节度副使检校郎中范阳张洙。次女嫁河南府户曹集贤校理常山张希复。次女嫁前进士邓叔。次女未笄。一人始数岁。以某年月日葬少陵南某乡某里。铭曰。
道既讹衰
必有以扶。
厥公之生。
以隆其洿。
幽以烛明。
暵以雨濡。
以教其徒。
以佐天子。
灭绝霸駮。
如有枢柅。
摽揭峙倚。
巍乎二纪。
臣宗德老。
钜杰魁礨。
孰为忌畏。
潜去南海。
不校不辩。
旋复显大。
百行浑圆。
邻于及年。
以归其全。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一 (846年) 唐 · 李商隐
五言律诗
九县怀雄武,三灵仰睿文。
周王传叔父,汉后重神君。
玉律朝惊露,金茎夜切云
笳箫凄欲断,无复咏横汾。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二 (846年) 唐 · 李商隐
五言律诗
玉塞惊宵柝,金桥罢举烽。
始巢阿阁凤,旋驾鼎湖龙。
门咽通神鼓,楼凝警夜钟
小臣观吉从,犹误欲东封。
共 2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