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武宗

相关人物:共 67 位
共 2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三 (846年) 唐 · 李商隐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象鸟
莫验昭华琯(一作管),虚传甲帐神。
海迷求药使,雪隔献桃人。
桂寝青云断,松扉白露新。
万方同象鸟,举恸满(一作净)秋尘。
引用典故:尺素
暌离已是十秋(一作年)强,对镜那堪重理妆。
闻雁几回修尺素,见霜先为制衣裳。
开箱叠练先垂泪,拂杵调砧更断肠。
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
会昌季年,武宗大剪释氏,巾其徒且数万人,民隶其居,容貌于土木者沈诸水,言词于纸素者烈诸火。分命御史承驲走天下,察敢隐匿者罪之,由是天下名祠珍宇,毁撤如扫。天子建号之初,雪释氏之不可废也。诏徐复之,而自湖已南,远人畏法,不能酌朝庭之体。前时焚撤书像,殆无遗者,故虽明命复许创立,莫能得其书。道林寺,湘川之胜游也。有释疏言,警辨有谋。独曰:「太原府国家旧都,多释祠,我闻其帅司空范阳公,天下仁人。我第往求释氏遗文,以惠湘川之人,宜其听我而助成之矣。即杖而北游,既上谒军门,范阳公果诺之,因四求散逸不成蕴帙者,至释祠而不见焚而副剩者,又命讲丐以补缮缺漏者。未几,凡得释经五千四十八卷,以大中九年(855)秋八月,辇自河东而归于湘焉。喜释氏之助世,既言之矣。向非我君洞察理源,其何能复立之!即既立之,且亡其书,非有疏言识远而诚坚,孰克洪之耶!吾嘉疏言奉君之令,演释之宗,不惮寒暑之勤,德及远人。为叙其事且赠以诗。诗曰:
湘川狺狺兮俗犷且很,利杀业偷兮吏莫之驯。
繄释氏兮易暴使仁,释何在兮释在斯文。
湘水滔滔兮四望何依,猿狖腾拿兮云树飞飞。
月沈浦兮烟暝山,樯席卷兮橹床闲。
偃仰兮啸咏,鼓长江兮何时还。
湘川超忽兮落日晼晼,松覆秋亭兮兰被春苑。
上人去兮几千里,何日同游兮湘川水。
薛阳陶觱篥歌(873年9月) 唐末 · 罗隐
平泉上相东征日,曾为阳陶歌觱篥。
乌江太守会稽侯,相次三篇皆俊逸。
桥山殡葬衣冠后,金印苍黄南去疾。
龙楼冷落夏口寒,从此风流为废物。
人间至艺难得主,怀抱差池恨星律
邗沟仆射戎政闲,试渡瓜洲吐伊郁。
西风九月草树秋,万喧沈寂登高楼。
(一作老)篁揭指徵羽吼,炀帝起坐淮王愁。
高飘咽灭出滞气,下感知己时横流。
穿空激远不可遏,髣髴似向伊水头。
伊水林泉今已矣,因取遗编认前事。
武宗皇帝御宇时,四海恬(一作怡)然知所自。
扫除桀黠似提帚,制压群豪若穿鼻。
九鼎调和各有门,谢安空俭真儿戏。
功高近代竟谁知,艺小似君犹不弃。
勿惜喑呜更一吹,与君共下难逢泪。
⑴ 平泉为李德裕,曾作《薛阳陶觱篥歌》,苏州刺史白居易,越州刺史元稹并有和篇,此言乌江,恐是吴江,乃苏州也
得菩提一乘。嗣达摩正统。志其修證。俾人知方。则有大师法名义中。俗姓杨氏。为高陵人。因父仕闽。生于福唐县。年十四。宋州律师元用剃发。二十七具戒。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禅那。大师幼悟法印。不汨幻机。日损薰结。元超冥观。先依百岩怀晖大师。历奉西堂百丈石䂮。后依大颠大师。宝历初到漳州。州有三平山。因芟薙住持。敞为招提。学人不远荒服请法者。常有三百馀人。示以俗谛。勉其如幻解脱。示以真空。显非秘密度门。虚往实归。皆悦义味。知性无量。于无量中。以习气所拘。推为性分。知智无异。于无异中。以随生所系。推为业智。以此演教。證可知也。大师一日病背疽。闭户七日不通问。洎出。疽已溃矣。无何。门人以母丧闻。又闭户七日不食饮。武宗皇帝简并佛刹。冠带僧徒。大师至于三平深岩。至宣宗皇帝稍复佛法。有巡礼僧常肇惟建等二十人。刺史故太子郑少师薰俾蒇其事。旬岁内寺宇一新。因旧额标曰开元。于戏。知物不终完。成之以裨教。知像不尽法。约之以表微。晦其用而不知其方。本乎迹而不知其常。咸通十三年十一月六日。宴坐示灭。享年九十一。僧腊六十五。讽自吏部侍郎以旁累谪守漳浦。至止二日访之。但和容瞪目。久而无言。徵其意。备得行止事实。相见无间然也。问曰。周易经历三圣。皆合天旨神道。注之者以至虚而善应。则以道为称。以不思而元览。则以神为名。达理者也。经云隐而显。不言而喻。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后之通儒。有何疑也。异日又访之。适有刑狱。因语及。师曰。孝之至也。无所不善。有其迹乃匹夫之令节。法之至也。莫得而私。一其政则国之彝典。其于适道适权又如此。言讫颔之。不复更言。今亡矣夫。强拟诸形容。因为铭曰。
观迹知證,语默明焉。
观證知教,权实形焉。
体用如一,曷以言宣。
太素浩然,吾师亦然。
观其定容,见其正性。
不阅外尘,朗然内净。
智圆则神,理通则圣。
师能得之,随顺无竞。
吾之行止,师何以知。
得性之分,识时之机。
达心大师,邈不可追。
谪宦山州自训童,因求书籍有遭逢。
偶收毛郑古诗义,认得欧虞旧笔踪。
南郡携行心不足,西斋送去手亲封。
尘侵烟染尤堪重,年号标题武宗
⑴ 自注:此本自解梁徵回,便合纳上,寻值侍郎入圣上幕府,不敢私谒,遂携去滁、扬二州。
⑵ 原缺,据孙本、赵本、经锄堂本补
西枢经纬才,慷慨遇真主。
文学中甲科,风云参霸府。
直躬在密勿,未始畏彊禦。
凭案读古书,箕踞视太祖。
泽欲浸生民,化将还邃古。
拆寺遇武宗,排佛如韩愈。
尽发群苾刍,使之艺禾黍。
兵威遂强盛,人力不耗蠹。
世宗征淮甸,委任当留务。
马前拜侯伯,阶下列椹斧
叱咤气生风,将校汗如雨。
手筑太平基,胼胝不辍杵。
具瞻人有望,衰运时不与。
修短天难忱,歼夺民何怙。
恩深与小敛,抚椁甚悲沮。
云亡复殄瘁,前哲非虚语。
世岂乏贤良,才难具文武。
历象过羲和,文章敌燕许。
可能随众人,冥寞归尘土。
子孙虽众多,必复事未睹。
谁铭迁客诗,高揭王公墓。
⑴ 原作人,据孙本、赵本、经锄堂本改
武宗惟雄俊,有臣委用专。
德裕才略大,感恩罄所宣。
是时岩廊上,六合气可吞。
论兵决胜负,万里在目前。
一平回鹘凶,再洗上党昏。
杨弁不知时,乃敢盗太原。
岂信明光甲,遣人斩其元。
廷谋昧知几,唯有君相然。
成立三大功,慷慨在一言。
风霆运不测,日月朗高悬。
李唐势已去,至此岌复缠。
外内已息兵,崇卑定乾坤。
遂令河北师(豫章本作帅),弭耳如孤豚。
事书史册上,读之快心魂。
千载若信宿,凛凛风烈存。
世人多说剑,不见斫伐痕。
玩弄反自伤,何用饰玙璠。
迂哉贾生饵,果尔房琯奔。
施为贵寔效,讵主(豫章本作止)衒空文。
假哉神宫,神宫有侐。
惟时吉蠲,登升翼翼。
歌钟锵煌,笙磬翕绎。
昭肃恭,灵釐来格。
于穆文献,景炎发祥。
启兹皇运,垂庆无疆。
篚币有陈,式昭肃庄。
神之格思,如在洋洋。
共 2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