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卢仝

相关人物:共 28 位
共 102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刘北山 元 · 周权
七言律诗
匆匆聚散若抟沙,感旧交游两鬓华。
明月停杯谪仙酒,碧云浮碗玉川茶。
人于罕会襟期厚,诗写幽情趣味嘉。
别后北山堂下桂,秋风黄雪几番花。
茗花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七言律诗
先雷顾渚暗惊春,瑶蕊枝头照眼新。
习习疏芬梅弄影,英英芳润玉含津。
色香幽淡如天女,风韵清恬胜酒人。
七碗卢仝心已醉,绿枪早欲酹花神。
自摘黄花插满头,谁怜白发不禁秋。
同年肯过卢仝屋,九日共登王粲楼。
天气政为吾辈设,酒香莫对俗人篘。
渠侬尽把茱萸看,更与渊明风马牛。
宛尔玉川子,萧然独立时。
夕阳开醉眼,野色上吟髭。
九命凭谁问,寸心应自知。
披图还一笑,我亦正含思。
山行 其一 南宋 · 方岳
七言律诗
亦爱卢仝屋数间,野猿皋鹤共跻攀。
才登楼见一溪月,不出门行十里山。
有兴自携残藁醉,无人得似老夫閒。
樵青莫掩柴扉路,留与春风作往还。
三印谁分阳羡茶,自煎蜀井瀹琼花。
数间明月玉川屋,两腋清风银汉槎。
团凤烹来奴仆等,老龙毕竟当行家。
相思几梦山阴雪,搜搅平生书五车。
放歌北亭渔(自注:见卢仝《观孟谏议放鱼》诗。),千古有生气。
当时及物心,岂在坳堂内。
如公有远度,寄此枝上嘒。
定知肤寸云,四海不难至。
应怜风露腹,不受尘土蔽。
宁嫌壤中丸,聊复一引臂。
初如飞鸟扬,下逐游鳞戏。
终然跐清波,振翼出荷芰。
斯须曳馀响,决起望阴邃。
临风赠良规,毋以利昏智。
禽鱼逐甘香,鼎俎芼姜桂。
请观垂天鹏,纤缴安可冀。
① 余近得子,因及之
公不见锦衣白璧谁家郎,春风得意寻春忙。
红云步障三十里,一色繁艳无馀香。
又不见玉川秾李正清绝,夜携仙客通寥阳。
连天剪刻万枝雪,缟裙练帨看明妆。
古来胜赏不易得,况乃花下延舒光。
豪端顿挫役万物,如彼枣叶持针芒。
昔人曲水咏觞处,茂林修竹空宫墙(自注:兰亭今为佛宫。)
骋怀吊古赖何物,曲生风味安可忘。
自怜春色不到眼,归卧北窗书满床。
政成百里自材优,莫厌青袍映白头。
盗散山棚城少闭,渠通田浍水多流。
陆浑庄上鸡鸣午,缑岭祠前鹤去秋。
沽酒更须烦县令,洛中时伴玉川游。
建中靖国元年,以修奉景灵西宫,下吴兴、吴郡采太湖石四千六百枚,而吴郡实采于包山。
某获目此瑰奇之产,谨为赋云:
吴吏采石于包山也,洞庭乡三老趋而进、揖而言曰:「惟古浑浑,物全其天。
金藏于穴,珠安于渊。
机械既发,剖蚌椎矿。
不翼而飞,无胫而骋。
刳山探海,阶世之竞。
乃若富媪赘瘤,则为山岳,茂草木于毛肤,包崭岩于骨骼。
与瓦甓其无间,何于焉而是索
今使者窥复穴、荡沉沙,搜奇礓于洞脚,劂巧势于丘阿。
呼灵匠以运斤,指阳侯使息波。
竖江山之崿崿,积剑阁之峨峨
莫不剔山骨、拔云根。
贞女屹立,伏虎昼奔。
督邮攘袂以相睨,令史临江而抗尘。
虽不遭于醯沃,岂有恨于苔痕。
嗟主人之不见,信羊牧之犹存。
何一拳之足取,笑九仞之徒勤(王韶之《始兴记》:「中宿县有贞女峡,水际有石,似女子。」《幽明录》:「宜都建平界有倚石,如二人。俗谓一郡督邮,争界于此。」《南康记》:「湘源有长濑,其旁石或像人二,人名为令史。」卢仝《赠石诗》:「主人虽不归,长见生人面。」又:「自惭埋没久,满面苍苔痕。」)
既而山户蚁集,篙师云屯,输万金之重载,走千里于通津。
使山以为骨,则土将圮;
使玉以为璞,则山将贫。
煮粮之客,叹终年之无饱;
谈玄之老,持一法其谁论(《神仙传》:白石生煮为粮。)
尝闻不为无益,则用之所以足;
惟土物爱,则民之所以淳。
怪斯取之安用,非野夫之得闻。
敢请使者」。
吏呼而语曰:「醯鸡不可与语天,蟪蛄不可与论岁。
矧齐侯之读书,岂轮人之得议」。
三老曰:「极治之世,樵夫笑不谈王道;
至圣之门,鄙夫问而竭两端。
野人固愿知之」。
对曰:「上德光大,孝通神明。
阐原庙之制,妥在天之灵。
以谓物不盛则礼不备,意不尽则享不精。
故金瑰珠琲,天不秘其宝;
樟楠楩梓,地不爱其生。
而青州之怪,犹未足于充庭,故于此乎取之。
且太行之石英,采谷城之文石,以起景阳于芳林者,魏明之侈陋也;
菲衣恶食,卑宫室以致美乎祭祀者,夏禹之勤俭也。
上方罢后苑之作,缓文思之程,示敦朴以正始,尽情文而事神。
此固上德之难名者矣。
抑尝闻之,西有未夷之羌,北有久骄之虏,顾蹀血之未艾,乍游魂而送死。
方将不顿一戈,不驰一羽,殄丑类于烟埃,瞰幽荒于掌股,庶黄石之斯在,傥素书之可遇。
抑又闻之,三德虽修,不去指佞之草;
万国虽和,犹豢触邪之兽。
盖邪佞之蛊心,犹膏肓之自腠。
惟属镂之无知,顾尚方之奚救?
故将铸采石以为剑,凛竖毛于佞首。
若是,则在边无汗马之劳,在廷无履霜之咎也
抑又闻之,尧不能无九年之灾,汤不能无七年之旱,虽阴阳之或盭,岂闲纵之可缓?
故将放鞭石于宜都,回雨旸于咳眄
抑又闻之,扶耒之子,有土不毛;
抱瓮之老,有茅不薅。
富者侈而贫者惰,游者逸而居者劳。
虽齐导之有素,奈狡焉而是逃。
故将取嘉石以列坐,平罢民于外朝。
抑又闻之,日不蔽则明,川不阏则清,听之广者视必远,基之固者构不倾。
方披旒而出黈,俾伐鼓而扬旌。
盖萧墙之戒,坐远于千里;
朽索之驭,益危于薄冰。
矧四者之无告,尤圣人之所矜。
故将尽九山之赤石,达万县之穷民」。
三老悚然而兴曰:「圣治盖至此乎」!
吏曰:「此犹未也。
若其造化掌中,宇宙胸次,弥纶两仪而执天之行,燮理二气而袭气之母,此包牺之妇所以引日星之针缕,方将鍊五色以补天,育万生于一府。
既无谢于襄城之师,又何惊于藐姑之处?
吾亦与汝饮阴阳之和而游万物之祖矣,又何帝力之知哉卢仝诗:「女娲伏羲妇,引日月之针、五星缕。」)」!
三老稽首再拜曰:「鄙朴之人,聋瞽其知,鹿豕其游,窃亿妄议,乃今知之」。
按:《北山小集》卷一二。又见《吴都文粹》卷六,绍定《吴郡志》卷二九,正德《姑苏志》卷一四,《历代赋汇》卷二三,《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卷一六,山川典卷二八一。
⑴ 《晏子春秋》:灵山以石为身,以草木为毛发。
⑵ 江淹《江上之山赋》曰:「百里兮崿崿。」张载《剑阁铭》:「岩岩梁山,积石峨峨。」
⑶ 《穆天子传》:「天子升于采石之山,取采石焉,铸以成器于黑水之上。」
⑷ 《荆州图副》:「宜都有石穴,穴有二石,俗云其一为阳,其一为阴。旱鞭阳石则雨,雨鞭阴石则晴。」
共 102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