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孟棨

相关人物:共 22 位
共 5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联舟渡汾水,驾言访玄同。
夜静促肩舆,得与合簪共。
逶迤历修轸,徘徊转遥葑。
羡君敞三径,愧我非二仲。
剪烛语疑契,对酒乐哦诵。
寒飙袭轻裙,白露泫以重。
河横天宇清,南斗仰初中
旷怀释百虑,灏气寂群动。
欲别闻晨难,役役悲倥偬。
翘首骈萝堤,叹息如寐梦。
授徒山寺 清末至现当代 · 洪存恕
五言排律
“大跃进”之际,苦于故乡人事纷扰,特往廿里外山中族人家收教补习生。一时失学青年来听讲者众。甫及周年考取高初中升学去者居其半,而来者弗辍焉。适时近山寺兴办学校,余被聘为教师,只得将学生带入新校。
馆我群山里,禅宫无半存。
废梁生木耳,裂砌出花根。
龛冷梵音歇,门荒樵迹繁。
连岗攒石乱,近涧走泉喧。
坡断常疑路,林深少见村。
居人耕狭壤,暇日辟荒原。
纵获仓箱实,徒充府库源。
食衣真大患,礼义乃虚言。
不举先人祭,宁供嘉客餐。
蝇头较盈绌,雀角闹朝昏。
俗陋童难化,道衰师岂尊。
犹甘备脯薄,胜叩富儿门。
送梦芙入校{店前初中(1963年) 现当代 · 刘凤梧
七言律诗
当年曾记别庭帏,负笈登程怅远违。
堕泪漫怜红袖湿,回头空望白云飞。
今看乳燕初翔去,尚冀骊珠早探归。
山色苍黄人不见,怆怀倚杖对斜晖。
四百峰头紫气浓,相期跨鹤御泠风。
脂车自是王程急,卧辙还怜野老同。
吹笛关山秋正半,绕枝乌鹊月初中
临岐欲驻彝门驾,可向江头问桂丛。
云脚重。山雨欲来风送。
拍岸花飞波浪涌。海昏天入梦。

雨过薄寒初中。涧水奔腾声鬨。
倚杖原头看螮蝀。四围山种种。
夏吷厂评:凝重。
① 从善及其父祖三世皆以辰年登进士故名
衣冠三叶重吴人,捷报相承似罕伦。
金榜有名初中甲,青阳无岁不逢辰。
韦编业在专门久,华扁题成杰构新。
定见奇男光父祖,考工才力正当春。
唐 · 法达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按:见《景德传灯录》卷五、《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吟怀 清 · 许箕
五言律诗
此亦一空空,何须计拙工。
未尝摹汉魏,曾不问初中
梧叶松巅雨,桃花柳外风。
一觞兼一榻,随地是鸿濛。
送僧元皓东游(812年)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律诗
予策名二十年,百虑而无一得,然后知世所谓道,无非畏途,唯出世间法可尽心耳。繇是在席砚者(繇是在席观者),多旁行四句之书,备将迎者,皆赤髭白足之侣,深入智地,静通还源,客尘观尽,妙气来宅,内视胸中,犹煎鍊然。开士元皓,姓陶氏,本丹阳名家,世有人爵,不藉其资,于毗尼禅那,极细密之义,于初中后日,习总持之门,妙音奋迅,愿力昭答。雅闻予事佛而佞,亟来相从,或问师隳形之自,对曰:「小失怙恃,推棘心以求上乘,积四十年有赢,老将至而不懈,始悲浚泉之有冽。今痛防墓之未迁,涂刍莫备,薪火恐灭,诸相皆离,此心长悬。虽万姓归佛,尽为释种。如河入海,无复水名。然具一切智者,岂惟遣百行。求无量义者,宁容断闻思。今闻南诸侯雅多大士,思扣以苦调,而希其末光。无容至前,有足悲者。”予闻是说已,力不足而悲有馀,因为诗以送之。庶乎践霜露者听(一作聆)之有恻。
引用典故:传灯
宝书翻译学初成,振锡如飞白足轻。
彭泽因家凡几世,灵山预会是前生。
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璎
并引:始余谪朗州,尔时,是师振麻衣,裴然而前,持文篇以为僧贽,唧唧而清,如虫吟秋,自然之响,无有假合,有足佳者,故为赋二章以声之。距今年遇于建平,赤髭益蕃,文思益深,而内外学益富。既讯已,探械中出前与诗阅之,纸劳墨瘁。与我同来,因思夫冉冉之光,浑浑之轮,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乃至一謦欬,一弹指,中际皆具,何必求三生已异身耶?然而视予之文,昔与今有莛楹之别;视予之书,昔与今有钧石之悬;视予之任,昔与今乃唯阿之差耳,岂有工拙之数存乎其间哉?盖可勉而进者,与日月而至矣。彼倘来外物,虽日月无能至焉。是岁,师告予游江西,复为赋七言以为游地耳。
禅客学禅兼学文,出山初似无心云。
从风卷舒来何处,缭绕巴山不得去。
山州(一作川)古寺好闲居,读尽龙王宫里书。
使君滩头拣石砚,白帝城边寻野蔬。
忽然登高心瞥起,又欲浮杯信流水。
烟波浩淼鱼鸟情,东去三千三百里。
荆门峡(一作硖)断无盘涡,湘平汉阔清光多。
庐山雾开见瀑布,江西月净闻渔歌。
钟陵八郡多名守,半是西方社中友。
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一作伫听)高斋(一作声)狮子吼
共 5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