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契此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73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
混沌鸿濛中,伊谁作主尸。
洪河出龙马,清洛浮神龟。
有文粲以别,实惟天所为。
悟彼阴与阳,契此偶将奇。
大圣发深智,运意画两仪。
生生之谓易,变化无崖涯。
宇宙岂云大,弥纶靡有遗。
如何千载馀,图象閟莫知。
卓哉弄丸子,探源溯希夷。
从兹识姬孔,还应见伏羲。
伊闽有遗编,学易真吾师。
山月未出,海云忽飘。
瞑目而坐,归路迢迢。
布袋里头无长物,许谁胡蝶梦溪桥。
丰干禅师降猛虎,布袋和尚愚小儿。
老夫见画未亲见,唯喜寒山拾得诗。
跋:今有二异僧,一虎随之入城市,一曳布袋引群小儿,民间不鼎沸喧哄乎。以人情观之,书本相传如此,既未亲见,不可信也。惟寒山、拾得有道之士,实有其人,有其事,有其诗数十百篇。如秦楼有美女,杂佩何珊珊;鹦鹉花间养,琵琶月下禅;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常如此,芙蓉不耐寒。诗律精妙,尾句有开有阖。朱文公深赏之,愚亦赏之,故作如是题。
同游皆净侣,契此林下居。
翳翳半峰影,空院生寒初。
迷方未云指,尘迹遂来疏。
阿堵于今日以纷,临风荷(原本作荇)叶舞轻云。
空囊自笑长汀子,何处逢人乞一文。
其十四 五代十国初 · 契此
碧水映孤峰,寒潭迎皎月。
尔我不知宗,须弥足底越。
汝水若还清,汝身被水溺。
汝柴若还燥,汝身被火燎。
燎溺病同途,大梦原未觉。
汝能鞭起悬,空灵觉心反。
覆看渠非深,奥神光独耀。
性真常现成,公案方知道。
便能稳坐毗卢,顶上吹清调(以上十一首,均见《卐续藏经》本《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附元释广如撰《布袋和尚后序》。除「圆觉灵明超太虚」、「关非内外绝中央」、「汝水若还清」三首外的八首,又见于《明州岳林寺志》卷三。)
临灭偈(题拟) 五代十国初 · 契此
弥勒真弥勒,分(《布袋和尚传》作「化」)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布袋和尚传》作「世」、《鸡肋编》卷中作「识世」)人,时人终(《鸡肋编》作「总」、《五灯会元》作「自」、《布袋和尚传》作「俱」)不识。
按:以上诸首均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五灯会元》卷二、《卐续藏》本《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元人昙噩作)。
其一 五代十国初 · 契此
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肠须(《布袋和尚传》、《明州岳林寺志》作「皮常」)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明州岳林寺志》作「放开笑口暗消磨」,《布袋和尚传》「笑口」作「泆日」,似误)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布袋和尚传》、《明州岳林寺志》作「能使此心无絓碍」),自然证得六波罗。
其二 五代十国初 · 契此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布袋和尚传》作「打」)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其三 五代十国初 · 契此
吾有三宝堂,里空无色相。
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
学者体不如,求者难得样。
智慧(《布袋和尚传》作「者」)解安排,千中(《布袋和尚传》、《明州岳林寺志》作「古」)无一匠。
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
⑴ 《明州岳林寺志》作「有」
共 73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