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大颠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1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得菩提一乘。嗣达摩正统。志其修證。俾人知方。则有大师法名义中。俗姓杨氏。为高陵人。因父仕闽。生于福唐县。年十四。宋州律师元用剃发。二十七具戒。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禅那。大师幼悟法印。不汨幻机。日损薰结。元超冥观。先依百岩怀晖大师。历奉西堂百丈石䂮。后依大颠大师。宝历初到漳州。州有三平山。因芟薙住持。敞为招提。学人不远荒服请法者。常有三百馀人。示以俗谛。勉其如幻解脱。示以真空。显非秘密度门。虚往实归。皆悦义味。知性无量。于无量中。以习气所拘。推为性分。知智无异。于无异中。以随生所系。推为业智。以此演教。證可知也。大师一日病背疽。闭户七日不通问。洎出。疽已溃矣。无何。门人以母丧闻。又闭户七日不食饮。武宗皇帝简并佛刹。冠带僧徒。大师至于三平深岩。至宣宗皇帝稍复佛法。有巡礼僧常肇惟建等二十人。刺史故太子郑少师薰俾蒇其事。旬岁内寺宇一新。因旧额标曰开元。于戏。知物不终完。成之以裨教。知像不尽法。约之以表微。晦其用而不知其方。本乎迹而不知其常。咸通十三年十一月六日。宴坐示灭。享年九十一。僧腊六十五。讽自吏部侍郎以旁累谪守漳浦。至止二日访之。但和容瞪目。久而无言。徵其意。备得行止事实。相见无间然也。问曰。周易经历三圣。皆合天旨神道。注之者以至虚而善应。则以道为称。以不思而元览。则以神为名。达理者也。经云隐而显。不言而喻。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后之通儒。有何疑也。异日又访之。适有刑狱。因语及。师曰。孝之至也。无所不善。有其迹乃匹夫之令节。法之至也。莫得而私。一其政则国之彝典。其于适道适权又如此。言讫颔之。不复更言。今亡矣夫。强拟诸形容。因为铭曰。
观迹知證,语默明焉。
观證知教,权实形焉。
体用如一,曷以言宣。
太素浩然,吾师亦然。
观其定容,见其正性。
不阅外尘,朗然内净。
智圆则神,理通则圣。
师能得之,随顺无竞。
吾之行止,师何以知。
得性之分,识时之机。
达心大师,邈不可追。
潮州五首 其三 访叩齿庵(2006年4月) 现当代 · 傅义
七言绝句
未闻叩齿未知禅,异代无从问大颠。
欲乞灵光医俗骨,馨香满抱是轻烟。
按:传说有人向大颠法师问法,师辄叩齿三声以应。
更少颠师号 明 · 徐渭
五言律诗
古月大颠师,君颠颠亦稀。
当年曾付钵,此日也留衣。
白拂悬墙敝,乌巾罩发微。
相过今几日,日日醉如泥。
毡拍板,无孔笛。
省要乞一言,虚空轰霹雳。
临机不解,转身又却。
随他声色非声色,洞庭湖外千峰碧。
天地神祇不可诬,小人君子费分疏。
我无其事初何恤,自揆于心或未如。
岂是大颠留乃服,只闻刺史造吾庐。
谁能脱略形骸外,孟简尚书谩寄书。
① 来南海,始得见湘文老前辈于合河中丞节院。留宿,授琴于同学诸子。琴罢尊开,辄陪言笑。出此命题,率尔序述。时道光元年四月朔日,五星聚宝壁间逾月馀日也。
达摩手提一只履,踏遍阎浮参佛祖。
无端安壁自障碍,一面十年何自苦。
贱子飘蓬心,颇谓尚平贤。
偶闻罗浮佳,便到炎海边。
要追师雄饮绿萼,那作退之寻大颠
有客罗浮山下住,携琴却过珠江渡。
一弹高山思窅然,日观云峰指间遇。
囊中更出仙山图,红泉翠磴交盘纡,岩下老衲独跏趺。
收卷相为言,彷佛存故吾。
犹忆少壮年,侍从承明庐。
乌府赤油管,朱轓绿缇车。
驰驱三十载,出入万里馀。
吾生行归休,林壑固足娱。
以彼止观法,息此尘劳躯。
何必斤斤问五岳,无数好山皆奥区。
青鞋倘肯从我逝,曳杖蜡屐卬当须。
聆琴读画意已畅,纵酒剧谈神觉王。
不是逃禅苏户郎,竟成入社陶元亮。
曹溪辛苦事薰修,何似安期汗漫游。
碓觜一花开已了,蒲根九节倘堪求。
郢书更欲为燕说,事业名山待开辟。
循徽试与奏云门,昨夜五星方聚壁。
共 16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