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代宗

相关人物:共 201 位
共 20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为僧。
隶京兆大兴善寺。
开元中。
不空三藏。
名重天下。
一时贤士大夫。
莫不钦仰。
光因依附焉。
及不空西迈。
光亦随往。
具历艰险。
抵师子国。
属尊贤阿阇黎。
建大悲胎藏坛。
光偕慧𧦬。
同受五部灌顶法。
天宝六载。
复偕不空。
东回京师。
仍获参议翻译事。
未几。
不空告寂。
代宗待光。
以不空礼。
诏脩功德于五台山。
会天台学者湛然师。
领江淮僧四十馀人。
游五台。
适与光接。
然师从光。
问西域事。
且曰。
我此一宗。
西域亦尝有知之者否。
光曰。
有甚以此宗。
为得止观之妙。
嘱使翻译以寄。
且南印土盛宗龙树。
是于智者。
尤不相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56 【介绍】: 唐宗室。肃宗第三子,封建宁郡王。英毅有才略,善骑射。安禄山乱,从玄宗幸蜀,途中劝谏太子(后为肃宗)往河西图兴复,为玄宗所接纳。终因性忠謇,为张良娣、李辅国所谮,赐死。代宗时追赠齐王,追谥承天皇帝。
全唐文·卷一百
倓。
肃宗第三子。
天宝中封建宁郡王。
授太常卿同正员。
元宗幸蜀。
百姓遮留太子。
倓因劝趣河西。
收河朔军谋兴复。
遂从肃宗北上。
渡渭日数十战。
常身先。
三军属目。
至灵武。
肃宗即位。
议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
左右固请广平王
乃更诏倓典亲兵。
张良娣与李辅国交构。
图危皇嗣。
倓忠謇。
数言之。
反谮其有异志。
遂赐死。
代宗立。
追赠齐王。
大历三年。
诏以倓当艰难。
首创大谋。
中兴有功。
进谥承天皇帝。
裴珣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
裴宽弟。
玄宗时明经及第。
天宝末,为河内太守。
安禄山反,以执父丧,将投阙庭,恐累其母,诣河东节度使诉诚而退。
后丁母忧,又陷史思明,授伪官,密使弟裴朗奉表疏至上京。
代宗朝,官左司郎中、兼侍御史、河东道租庸判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0 【介绍】: 唐时日本国人。玄宗开元五年随遣唐使来华,慕中国之风,留不去。改汉名朝衡,亦作晁衡。肄业太学,以成绩优异,任左春坊司经局校书,历左补阙、卫尉少卿、秘书监。与诗人储光羲、李白、王维等相结识,酬唱不绝。天宝十二载回国,途中遇险,误传其死,李白诗哭之。同年,再入唐。肃宗上元中,擢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后卒于长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8—770 一作朝衡。
日本国人,原名阿倍仲麻吕。
玄宗开元五年(717)随遣唐使团来唐,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字巨卿。
仕历左补阙、仪王友。
与李白、王维、储光羲等交往。
天宝十二载(753)返日本,途中遇大风,复返长安。
代宗上元中,擢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
卒于中国。
事迹见新、旧《唐书·东夷列传》。
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全唐诗续补遗
晁衡,一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部仲麻吕。十六岁留学长安,在唐朝历任校书、左补阙、秘书监等职,与李白、王维、储光羲等为友。五十馀岁时与鉴真和尚同时渡海回国,鉴真历险到达日本,晁衡却漂流海上,幸在中南半岛登岸,两年后重返长安,任镇南都护。大历五年在中国逝世,年七十三岁。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王氏。蜀之简州金水县人。冲孺谢俗。立行孤峻。天宝之季。上幸成都。驾以童子。诣行在所。求落发。上异之。为得此名。寻结庐石城山。中俄辟为寺。始额云顶。上之入蜀也。尝登武檐东台。见卿云佳气。又梦。神人姓李曰。予自石城来。愿为陛下扈从。至是驾间侍上燕。上从容问驾所居。驾以对。上悟曰。朕固识之。因易额慈云。且赐神号玄孙。以其玄元苗裔云。驾竟示灭于此寺。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待驾。
俗姓王氏。
金水县人也。
冲孺出家作为诡异。
其父立名待驾。
当天宝末也。
练行精进时号头陀。
及玄宗巡幸。
果自诣府剃䰂为僧。
至是待驾得度。
其言信矣。
驾去县邑二十里开径芟茅独居山顶。
后成一寺。
此山绝多灵迹。
初名石城。
迨明皇至剑门山。
神见形迎驾。
称姓李氏。
敕赐与玄孙之称。
后陟武担东台远望。
祥云紫气盘结空界。
问左右曰。
此何处对曰。
名城山。
乃悟山神扈卫之意。
遂改云顶为慈云寺也。
驾后卒干此寺。
又福州楞伽寺释怀一。
景龙中锐意于爱同寺东造精舍。
相度地形无水济用。
方拱手而去。
忽山禽击斗于地。
一异之命工穴。
深尺馀甘泉沸涌。
此后伏腊而无加耗。
寺中每有休咎。
必暂减耗。
候以知之。
风俗谓之灵泉焉。
以永泰二年归寂。
弟子超悟奏乞代宗题寺额。
上首曰智恒。
次行弼。
越州刺史皇甫政为碑纪德。
襄州节度使于頔书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崔氏。
江陵人。
父任陕之灵宝县。
不幸而卒干官下。
空居忧。
乃投回銮寺沙门恒超出家。
以报罔极之德。
未几试经合格。
听习敏利。
因入嵩少寂禅师法会。
而获记莂焉。
州帅元公。
颇知归向。
召之。
屡以疾辞。
代宗皇帝
闻其名。
诏居京师广福寺。
朝廷倾信。
久之终于寺。
春秋七十八。
大历八年九月四日。
遂迁全身于塔。
宋高僧传·卷第九 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慧空。
姓崔。
江陵人也。
家世儒雅奕叶缨緌。
父任陕服灵宝县。
空丁艰天属。
坚请入空门庸报乳哺重恩。
乃投回銮寺恒超下。
授受经业三载诵通。
及格蒙度听习敏利。
因入嵩少遇寂师禅会。
豁如开悟。
乃回三峰于仙掌间。
有道流绸缪论道。
薄暮方散非止一过州帅元公。
颇知归向召之。
多以疾辞。
或至必登元席。
代宗皇帝闻其有道。
下诏俾居京师广福寺。
朝廷公卿罔不倾信。
后终于寺。
春秋七十八。
大历八年癸丑九月四日。
全身坚固而迁塔焉。
次南岳东台释元观。
姓袁氏。
长安人也。
父为河中府掾。
母兄为沙门甚敦道化。
见观幼龄聪慧风标秀举有成人之度。
因劝其出家。
乃投兴善寺。
诵经通利。
五年得度。
乃于律部俱舍二本涣然条理。
后出游方登诸禅会。
明悟真性如醒宿酲。
遂趋衡山于东台而止。
其道弥昌冥有所感。
恒得神人密送供施。
随其众寡不闻有阙。
忽一日神现形再拜曰。
我是此山檀越。
常送薄供者。
我身是也。
观问汝何业所致。
曰我前身曾称知识。
体悟匪全妄受信施。
坐此为神。
偶师居此。
我曹馈粮粗副私愿。
今二十年已足。
得遂超度。
故来决别也。
观化缘斯极。
嘱累禅徒而终。
春秋七十九。
太和四年十月二日迁塔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7—781 【介绍】: 唐华州郑县人。以武举累迁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玄宗时安禄山乱,为朔方节度使,败史思明于河北。肃宗即位,官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以功擢中书令,后封汾阳郡王。代宗时仆固怀恩叛,联回纥、吐蕃攻唐。子仪驰数十骑说回纥,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立,尊为尚父,罢兵权。世称郭汾阳,亦称郭令公。卒谥忠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7—781 字子仪,华州郑(今陕西华县)人。
约玄宗开元末中武举科,天宝中累迁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十四载(755)安禄山反,诏为朔方节度使,率本军东讨。
肃宗至德元载(756)加兵部尚书,拜相。
至德二年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收复二京,封代国公。
乾元元年(758)进中书令,二年失兵柄。
代宗宝应元年(762)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
广德元年(763)吐蕃据京师,诏为关内副元帅,率军逐之。
其后累镇河中、邠宁等。
德宗即位,召还朝,赐号尚父,进太尉。
建中二年(781)卒,谥忠武。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二
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人。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安禄山反。进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以本军东讨。以功加御史大夫。肃宗即位。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载进司空。充关内河东副元帅。两京平。加司徒。封代国公。上元三年进封汾阳郡王。广德元年赐铁券。图形淩烟阁。德宗立。摄冢宰。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薨。年八十五。赠太师。谥忠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0—781 【介绍】: 唐河东人,祖籍太原祁县,字夏卿。王维弟。连举草泽及文辞清丽科。少好学,与兄维俱以文名。累授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安史之乱时任太原少尹,佐李光弼守太原,以功加宪部侍郎,迁兵部。代宗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南副元帅。与维均奉佛,不茹荤血,晚年尤甚。性贪冒,招纳财贿。元载获罪被杀,缙以附载贬括州刺史。终太子宾客。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0—781 字夏卿,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
王维弟。
少好学,与兄俱闻名于世。
开元七年(719)登文词雅丽科,十五年又登高才沉沦草泽自举科。
历仕侍御史、武部员外郎。
天宝七载(748)任大理丞。
安史乱中,任太原少尹,因功加宪部侍郎。
乱平,入为国子祭酒,历仕凤翔尹、工部侍郎、蜀州刺史。
广德二年(764)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行营。
翌年,拜河南副元帅。
大历五年(770)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齐国公。
建中二年(781)卒。
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一六。
工诗文,善书法。
曾奉代宗命裒集王维遗文,编成《王维集》10卷。
全唐诗》存诗8首。
唐诗汇评
王缙(700?—781),字夏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中,遂登草泽自举及文词雅丽科。天宝中,累授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安史乱起,选为太原少尹。以守太原功,加宪部侍郎。入拜国子祭酒。改凤翔尹、秦陇呤御使、蜀州刺史。历工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出为河南副元帅,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未节度、营田观察等使。归朝授门下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坐附元载,眨括州刺史,移处州刺史。大历末除太子宾客,留司东都,卒。缙与兄维俱有文名。《全唐诗》存诗八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
缙字夏卿。本太原祁人。举草泽及文词清丽科上第。历工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进侍中。拜河南副元帅。大历三年领幽州卢龙节度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营田观察等使。归朝以本官复知政事。坐附元载贬括州刺史。移处州。十四年除太子宾客。留司东都。建中二年卒。年八十二。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缙)少好学,与兄维俱以名闻。举草泽、文辞清丽科上第。
《载酒园诗话又编》
“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静无尘。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一高旷尽之,“声名不问十年馀,老大谁能更读书!林中独酌祁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更觉英英不群,有笼罩一世之概,视卢象之“环堵蒙笼一老儒”,真孤凫介双鹄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下阶欲离别,相对映兰丛。含辞未及吐,泪落兰丛中。高堂静秋日,罗衣飘暮风。谁能待明月,冂首见床空:置之乐府无辨。不愧难兄,又不专效阿兄,因笑苏公动称家法之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9 【介绍】: 唐时回纥首领,药罗葛氏,名磨延啜。
怀仁可汗骨力裴罗子。
玄宗天宝六载称葛勒可汗。
剽悍善用兵,岁遣使者入朝。
肃宗立,使者来请讨安禄山,遣其子叶护将四千骑来,随广平王收复两京。
乾元初,肃宗以幼女宁国公主下嫁,册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寻卒。
韩颖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2 【介绍】: 唐人。
善步星。
肃宗时上言《大衍历》或误,帝疑之,以颖为太子宫门郎,直司天台。
乃损益旧术,每节增二日,更名《至德历》,乾元元年用之。
乾元间,待诏翰林,位司天监。
与宦官李辅国昵甚,进秘书监。
及李辅国为代宗所杀,颖流岭南,赐死。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颖。乾元元年知司天台事。
共 20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