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傅师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7 首
□□□猷。乍原乍□。
□□□。导遄我𤔲□。
□□□除。帅皮阪□。
□□□草。为世里。
□□□微。𢕂𢕂𠧠罟。
□□□栗。柞棫其□。
□□棕𣓌。祇祇鸣□。
□□□□。亚箬其华。
□□□□。为所斿𡔀。
□□□□。□〃盩导。
二日尌□。□□□□五日。
按:〖薛作庚文。郑作乙文。文五十二。重文三。共五十五字。施云。此鼓乃皇佑间向傅师搜访而得者。每行末仅存四字。故今所传。皆断续不成文。〗
⑴ 一释《右「彳」左「定」字「宀」换「山」》
⑵ 另释「域」「彻」「秩」
海南草树四时绿,至刚独有槟榔木。
刻作仙人九节杖,昆吾之刀削玄玉。
吴人沈傅师,腹撑书与诗。
跫然念我老,赠此珊瑚枝。
入手岂独扶持力,老蛟虽瘦铁作脊。
何况提携指爪间,玄冥侧身避正色。
朝敲邻扉看竹去,邻翁指示三叹息。
此枝曾被猩猩攀,酒痕尚留枝节间。
灵药结作鸡心核,蛮唾噀成花乳殷。
老夫方将东入海,撑拄残骸谒真宰。
就中可有安期在?
杖头挑得枣归来,分饷傅师寿千载。
深衣跨羸骖,杳杳春山路。
入寺君未知,閒看移桂树。
沈碑含秀润,隆画出神奇。
道人那得此,老子乃耽之。
① 在扬州城北宋太祖征李重进驻跸于此敕建为寺
淮南访古难尽论,出郭坦迤马可奔。
忽闻寺擅大宋号,一林黄叶开祗园。
当时李氏此重镇,雕青天子宅相尊。
病龙上升帝命改,战功犹忆超何樊(樊爱能何徽)
比肩事主赵点检,肯为泥首延朝昏。
亲征致烦黄屋驾,禅枝更阅七萃屯。
残碑卧地字暗摸,颓垣掘断无三门。
山僧去后佛火灭,馀愤夜照荒燐痕。
欧史不书韩瞠眼,议论谁复能归根。
圭斋别立三臣传,大快人意釂满樽。
房陵半㐲瞥眼见,陈桥一诏随风翻。
圆通寮中袒背字,重围何术能腾轩
莫言幻境等空寂,纲常足以扶黎元。
⑴ 赞宁续传载云开宝末江州圆通寺旦过寮中有客僧将寂灭袒背以示其徒有雕青李重进三字
钱子藤阴居,居然朱家屋。
惠然乔梓来,投以二像轴。
钓师烟独耕,笛渔月可掬。
烟雨词自填,月波诗可读。
读诗复拜像,静照山水绿。
何啻由拳乡,尽收书画簏。
曝书亭中语,为君拈著录。
我于君家交,宫傅门墙辱。
论诗菘坡叟,朱老膺所服。
未得此二图,对案霁心目。
菘坡每共论,唱和汪(厚石。)与祝(豫堂。)
经义三百签,书库八万椟。
家学与自序,恨不一编续。
宫傅有手言,粤江驰往复(庚寅冬,方纲在广州,犹与宫傅师札,语及访竹垞遗书事。)
不徒木鸡轩(萚石斋名。),屡梦鸳湖舳。
音学陆(法言。)(愐。)溯,实继仓雅躅。
藻采到摭韵,宫商俨琴筑。
何论载酒集,旁兼叶儿曲。
今春吴郎归(谷人。),细论尽灯烛。
勿以浙派区,须信前辈笃。
理学自杨园,例及朱家塾。
莫误高寄怀,诗狂付醽醁。
不矜性情真,本出经腴蓄。
所以语后学,根深戒末逐。
笔耕光万丈,心声珠百斛。
是乃家学编,以补书亭筑。
渊乎该百家,即此图一幅。
如听笛渔笛,重栽竹垞竹。
民情大可见,好恶悉天真。
当时苦苛政,诽谤岂无人?
何以至今日,感戴遍群伦?
可知公道在,益见岁寒身。
春风吹马足,漠漠起征尘。
将与斯民别,黯然伤我神。
所望后来者,修德行其仁。
骊驹门前系,倍切斯民忧。
耕者无沃土,沙砾满小邱。
商贾无馀积,长年逐蝇头。
若逢雨雪足,粗粝尚可谋。
然犹多贫苦,鹄立形如鸠。
偶然值岁歉,哀鸿鸣荒陬。
安得贤父母,未雨先绸缪。
居官戒贪墨,清夜凛冰渊。
财聚则民散,斯言古所传。
况乃边陲地,抚辑为之先。
有如己儿女,好恶无稍偏。
我常持此意,与民相周旋。
虚堂无所蔽,随在见其天。
胡为中道弃,此心能恝然?
在昔韩魏公,客居黄州时。
虽曰无官守,民瘼常念之。
相离四十载,情犹见乎辞。
矧我莅兹土,举目皆疮痍。
抚绥且不暇,时切寒与饥。
今我一云去,重来焉可期。
耕作谁奖劝?子弟谁傅师
灾祲谁捍御?痛痒谁周知?
来朝临歧路,寸心安自持。
去去从此别,愿言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