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任华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人。韦肇子。擢明经第。德宗时,历迁左补阙、翰林学士,密政多所参逮。帝尝至其院,韦妃从,会绶方寝,学士郑絪欲驰告之,帝不许,时大寒,以妃蜀襭袍覆之而去。晚感心疾,罢还第。官终左散骑常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登明经第,历东都留守从事。
德宗建中四年(783)中拔萃科。
贞元元年(785)任华阴令,七年以左补阙充翰林学士,十六年因心疾,以右散骑常侍致仕。
生平附《旧唐书·韦贯之传》、《新唐书·韦贯之传》。
全唐诗》存诗1句,《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全唐诗补逸
韦绶字子章,京兆万年人。建中中为长安尉,朱泚乱,走奉天,拜华阴令。后为翰林学士。诗一首。(《全唐诗》无韦绶诗,仅载诗句一句而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朔人,号彭城子。好任侠。家境贫寒。因酒杀人亡命,会赦乃出,遂折节读书。曾为韩愈门客,持愈案上金数金而去,曰:“此谀墓中人所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后游齐、鲁,不知所终。工为歌诗,风格犷放,然有险怪晦涩之病。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叉,又作乂、义。河朔(今河北一带)人。少任侠,因酒杀人,亡命于外,遇赦得出。流于齐、鲁,折节读书,工歌诗。闻韩愈善接天下士,步行归之,赋《冰柱》《雪车》诗,一旦居卢仝、孟郊之上。后因争语不能下宾客,持韩愈金数斤离去。曰:“此谀墓中人所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遂复归齐、鲁,不知所终。生平事迹散见于《新唐书·韩愈传》附《刘叉传》、李商隐《樊南文集》卷八《齐鲁二生》及《唐才子传》卷五。诗风大胆、旷放,不为传统格式所限,然有险怪晦涩之病。有《刘叉诗集》,《唐百家诗》本作3卷。《全唐诗》存刘叉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
唐诗汇评
刘叉,生卒年里贯均未详。自称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好任侠,因杀人亡命,遇赦乃出。元和中客洛阳,结识孟郊。九年左右入京,识韩愈、姚合。十四年,韩愈眨潮州刺史,叉有诗寄之。后莫知所终。又旷故不羁,诗亦如之。有《刘义诗》二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新唐书•刘叉传》
(叉)能为歌诗……闻(韩)愈接天下士,步归之。作《冰柱》、《雪车》二诗,出卢仝、孟郊右。樊宗师见,为独拜。
韵语阳秋
刘叉诗酷似玉川子,而传于世者二十七篇而已。《冰柱》、《雪车》二诗,虽作语奇怪,然议论亦皆出于正也。
《后村诗话续集》
卢仝、刘叉,以怪名家。
唐才子传
工为歌诗,酷好卢仝、孟郊之体,造语幽蹇,议论多出于正。《冰柱》、《雪车》二篇,含蓄风刺,出二公之右矣。
《唐诗品》
刘叉朔气纵横,侠心不死。观其凌驾退之,亦一奇士。《冰柱》、《雪车》似卢仝诗,其余似孟东野,气类相从,皆狂狷之流也。
《诗源辨体》
卢仝、刘叉杂言极其变怪,虽仿于任华,而意多归于正。
刘较卢才实不及,故佳处亦少。
一瓢诗话
卢仝,刘叉,教外别传。
《石园诗话》
刘叉《冰柱》、《雪车》诗,人谓出卢、孟右,才气甚健。然径行直遂,毫无含蓄,非温柔敦厚之旨,少讽喻比兴之情。其《自问》诗云:“酒肠宽似海,诗胆大如天。”信乎,诗胆之大也!
《湘绮楼论唐诗》
卢仝《月蚀》、刘叉《冰柱》,皆滥觞乐府,运以时事,自成格调,参衡李、杜,俯视韩、张矣。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程垣,字务实,号逸士,龙岩(今属福建)人。
工诗,自比贾岛。
刘克庄跋其诗集,拟于任华、卢仝。
有诗集七卷,已佚。
事见《后村集》卷三一《跋程垣诗卷》、《江湖后集》卷一四。
今录诗十四首。
张烛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烛,字叔明,山东青州府寿光县人,军籍。
山东乡试第六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三甲第一百五十三名进士。
同年任华亭县知县一职。
调任宝坻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区)人,字建猷。
乾隆举人。
历官云南寻甸州知州、丽江知府。
去官后曾任五华书院事。
有《滇南闻见录》等。

人物简介

维基
舒鸿贻(1867年—1947年),其名一作鸿仪,字冰茹,一字彬儒。
祖籍安徽怀宁,生于安徽安庆。
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舒鸿贻生于一个贫寒家庭,父亲是位塾师,舒鸿贻在兄弟三人中为长兄。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舒鸿贻中乙未科进士。
后任兵部武选司主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舒鸿贻赴西安光绪帝、慈禧太后之行在求官。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军机章京记名引见。
不久改任刑部郎中。
后来,舒鸿贻历任清朝巡警部员外郎、民政部郎中、东三省银元总局总办。
光绪三十二年四月(1906年)间,巡警部员外郎舒鸿仪、巡警部委员章兰荪到日本考察警政,在东京员警学校考察期间,将课堂笔记积累成为《东瀛员警笔记》。
自日本归国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1907年)记名以御史用。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东三省银元总局总办舒鸿贻奉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之命创办奉天电灯厂。
宣统二年四月(1910年),舒鸿贻被任命为首任直隶巡警道。
宣统三年二月(1911年),直隶巡警道舒鸿贻因受到顺直咨议局弹劾而离任,由田文烈署任直隶巡警道。
不久转任直隶通永道。
中华民国成立后,舒鸿贻曾任奉天都督府秘书长、北京政府内务部民治司司长、奉天道道尹。
民国四年(1915年),舒鸿贻回到安庆。
民国7年至9年(1918年至1920年),舒鸿贻任安徽省烟酒印花税局局长。
民国九年(1920年)9月,舒鸿贻倡办安庆电灯厂。
民国十三年(1924年),舒鸿贻集资新建安庆电灯厂厂房,并个人投资创建农工银行、宜园等。
舒鸿贻还在宜园的西北面建了一座楼房,以创办菱湖小学,并在该小学内建义丰织布厂、庭园(供种花种菜用)。
农工银行、义丰织布厂倒闭之后,舒鸿贻将宜园交给女婿胡子穆接管。
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至10月,任安庆道道尹。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初,任安徽省禁烟督办,任职数个月后便去职。
抗日战争开始后,舒鸿贻携家赴四川。
当时许世英在重庆任行政院赈济委员会委员长,乃任命舒鸿贻为赈济委员会委员。
舒鸿贻的老朋友王揖唐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邀请舒鸿贻任职,遭舒鸿贻拒绝。
抗日战争结束后,舒鸿贻回到安庆蓬莱街的旧居继续居住。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舒鸿贻逝世。
江古怀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江古怀 (1880年—1958年),字伯修,晚号却痁,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
晚清名士,中国近代诗人,书法家,法学家。
一生作诗千首,留有手抄诗作《却痁楼诗抄》。
江古怀是清朝光绪癸卯(1903年)举人,曾留学日本,专攻司法,日本私立政法大学毕业,获最优等生称号。
宣统二年(1909年)参加清廷为留学生设立的游学毕业生廷试,成绩最佳,被授予法政科进士,又领旨授翰林院编修。
他是中国近代同光体诗派的重要诗人,也是陈衍开办的说诗社重要成员。
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
回国后任福州法政学堂教员。
辛亥革命后任福建都督府外交部秘书,福建福安、建瓯、古田等县知事。
后在福州执行律师业务。
1933年后任甘肃绥靖公署军法处少将处长,省政府秘书主任。
1937年抗战爆发后参加日本傀儡政权。
任华北临时政府行政院秘书。
1939年4月任维新政府司法行政部参事。
1940年4月至1945年2月任汪精卫政权的监察委员。
1945年2月又任汪精卫政权的立法委员。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84.2.27-1957.10.9,字诚之。
汉族,江苏常州人。
我国近代“史学四大家”之一,十二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了解中国历史。
16岁自学古史典籍。
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
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
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
1951年院系合并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生教授。
史学代表作品:《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为代表的四部断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刘海粟(1896-1994) 原名盘,字季芳,号海翁。江苏武进人,祖籍安徽凤阳。著名画家。十七岁时创办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任校长。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有《海粟丛刊》等。
黄鹤楼志·人物篇
刘海粟(1896—1994) 画家、美术教育家。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1912年与乌始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名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9年任校长,后历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委。绘画兼擅油画、国画,中晚年潜心于泼墨法、泼彩法,成就非凡。曾获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欧洲棕榈金奖”。自撰自书楹联一副,悬挂在黄鹤楼正面大门两边的圆柱上。
人物简介
1896.3.16-1994.8.7 。
祖籍安徽省凤阳,生于江苏省常州。
原名槃,字季芳,号海翁。
自幼酷爱书画,1912年11月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 画美术院”任校长,并取苏轼“渺沧海一粟”词意,改名“海粟”。
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被责骂为“艺术叛徒”,但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
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回国后创办天马会。
193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学院讲授中国绘画 “六法论”,举办“刘氏国画展览会”。
后又在巴黎克莱蒙画堂举办旅美画展,作品《卢森堡之雪》为法国亦特巴姆国家美术馆收藏。
回国后,在上海、南京等地举 办个人画展,后又先后应邀在德国、英国、印尼、新加坡等国举办画展。
1938年应中华书局之约,写成八十万言的巨著《海粟丛书》六卷。
1940年主持中国 现代名画筹赈展览会,并在雅加达、吉隆玻等地展出。
1947年在上海“中国艺苑”举行个展。
1949年后历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一 级教授。
1952年任华东艺专(现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并致力中、西绘画。
1957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刘海粟油画国画展览 会”,1979年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刘海粟美术作品展览”。
1981年意大利国家艺术学院聘任为院士,并颁赠金质奖章。
1988年在上海美术馆 举办“刘海粟十上黄山画展”。

人物简介

梦松风阁诗文集
1901-1986,字声越,嘉善魏塘镇人。
自幼酷爱文学。
14岁入嘉兴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学习文字、音韵、训诂、考證和词章。
入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文史部读书后,又从王瀣、吴梅习诗、词、曲之学。
所作诗词,受著名学者柳诒徵激赏,称许为“清隽苍老,卓然名家”。
20岁后攻读外文,通英、法、德、意、俄、西班牙六国文字。
22岁大学毕业后,曾为中学教师10馀年。
30岁后,又学世界语,并用以翻译、写作,向外国介绍中国的古典名著和新文学作品,增进外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所创作的世界语诗歌,曾流传于国内外,被选人世界语诗人喀洛卡伊编的《九诗人集》和苏格兰诗人奥尔德编的《世界语诗选》。
l939年入浙江大学执教。
解放后院系调整,转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又为《辞海》编委。
1982年华东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后,任所长,并被聘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成员。
l984年后任华东师大古籍所名誉所长。
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
有《唐诗宋词选》、《汉魏六朝小说选注》、《三家注李长吉歌诗》、《敦煌变文集校记补正》及《再补》、《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诗文选》、《梦松风阁诗文集》等。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