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焕章

共 10 首
题英人威士赫演说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柳麟锡
七言绝句
英人威士赫演说。华士陈焕章译之。略曰中国自古以士为四民之首。故其进化为独早。今外人偏欲教育中国。此诚奇怪。欲与中国以新言语新文字新服制新家庭。若中国不拒绝洋人此种意。则中国靡有孑遗矣。非特不拒绝。大开门户。以迎来者。而受他人所谓教育。所弃者非特本身。并其子孙而弃之。釐般学士曰。驱人之学校。乃表示其最闇于儿童及人类之性质者也。夫驱洲教育之法。本为最大学者所排斥。中国安能望以此自救乎。驱法尚贻害于驱人。则其贻害于别国。抑又甚矣。岂可不自爱子孙而被人所欺乎。吾所亲爱之中国也。君苟略察乎君何以失明之故。则知驱洲将归依于孔夫子也。然自弃其圣人。自弃其家。亦独何哉。釐般曰。指示之法所重者强记。所供给者不过器机仅能发达而已。然亦止于是矣。指示不可以为德育。盖道德非强记之结果。乃学习之所以成。孔子之教。乃人伦日用之宗教。岂若欧洲人之宗教。吾人不能依以为生哉。中国苟沉醉于驱化。其险更甚于鸦片。社会主意。披靡于欧洲。而愁惨之气。震动于列国。比之孔教慎独之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为如何乎。若中国欲弃其特质。以易浮虚。亦短见之甚矣。泰西将来之大祸。势有必至。以德育缺乏也。欧洲之社会恐慌。实由指示之法所造成。乃中国效之。以为将来之希望乎。今日欧洲社会之乱象。孔子所已言矣。其曰小人反中庸小人无忌惮。夫非今日之谓欤。时中之道。乃教育之原理。乃所以令人种再生者也。中庸曰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自道方是教育之目的。自道之学。中国万不能。而取法于欧洲。欧洲所有。不过印度所谓物质之觉识而已。非本体之觉识也。虽然如何能由教以造自成。孔夫子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其最要欤。有报告于法国教育部者曰。吾国之教授法。不过继续中世之法耳。彼时凡教训。皆在天主教堂之手。教师据几而坐。训儿童以彼所必须教者。儿童又必须听受师言。如神圣之物。此何等束缚乎。孔子之教则不然。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此乃有秩序之精神。所以为凡百大事之主也。比于欧洲之教法。不诚令中国人勇气百倍也哉。然则由教育以再生之道。果如何乎。中庸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夫妇之合。乃感与觉之合。男子长于觉识。女子盛于感情。男女异性。欧人男女同校。实为种类之毒。吾甚喜中国无此也。中国当无忘孔子造端夫妇之训也。驱洲之道德及宗教。皆视体魄如灵魂之桎梏。故无以道德养其体者。欧洲之所谓德育。其一方面则不过指授之法。而其一方面则游戏耳运动耳。吾不愿见中国之少年。效欧洲少年之不美游戏也。今若中国再建合理之教。如先民之所为。则一人必成一人之才矣。欧人之婚姻。多不过金钱问题。故女子争参政权宜也。若中国妇女。则奚须争此。但有家教以达其天然之才。则彼自然不干预外事矣。中国之教既良。则可助日本以文德。今日本已悔服从欧化之太速矣。若中国又自弃焉。是两国皆将为物质主义之劫掠品而俱死也。苟中国再生。则并可再生日本。而印度,暹罗,波斯,埃及。虽寂然无声。亦盼望中国能之自寤也。总而言之。若中国教育而误谬也。乃在忘记先圣之教法。不以知觉阅历为智育之基也。欧洲教育。全无益于中国云云。○英人有约翰斯顿者。论中国宗教之前途。而于孔教。三致意焉。谓现在中国最要之问题。在中国文明应自西洋之基础。从新改造。或仍自孔教之基础。维持不失中国之文化。犹一树也其在原来地土。中国固自有其滋养之材料。若移植他处。则枯萎死亡。直意中事。然则其不宜妄为移植固可。不俟烦言矣。顾现在确有此种喜新厌故之势力。使非先事预防。则中国在世界中。且为沿门托缺之流丐。不亦可叹耶云云。
中西美恶能看破,厚塞透昭天性真。
我欲向渠三拊背,欧洲廿纪初生人。
北京 晚清 · 李承熙
七言律诗
神州殷庶甲寰中,大陆涵天首府隆。
七雄肇割山河幅,四代连仍帝子宫(金元明清)
明家旧谊匪风感,孝庙深羞逝水空(清曾质我孝庙。至燕始遣还。)
满辫洋髡车外走,我华谁是主人翁。
按:十一日壬辰。国彦,基仁出观京都物华。仍访金主事羽正。(本名益焕。京城人仕北京。)尹秘丞棠(本名胄荣。京城人。梧阴后裔。)来见。详道孔教会事。癸巳作书孔教会长。送国彦,基仁。持干任李时品(字明庶。四川人。)所赠孔教论一册还。陈博士焕章(字重远。广东人。教会主任。)所著也。足见博雅而有苦心。但时有牵合时趣处。亦气数所迫也。
读孔教论 晚清 · 李承熙
七言绝句
亭亭直上我家中,不苟高奇不苟同。
或恐诸君多说话,害他天理本然公。
按:甲午崔主事荣玖(吉州人。今居镇岑。)姜秉烈(长城人)来访。乙未陈重远来见。笔询姓名职业。次书先生仪观秀异。足见学问甚高。此来甚有光于吾教。因请赴讲会。黄元方(龙南人)来。自言曾游郑厚允门。其志颇倜傥。丙申高龙焕(北青人。方游学。)来。十六日丁酉。赴孔教会。由共和门入正阳门。历旧皇宫门。西过中华门。北迤至衍圣公府。(在太仆寺街西单牌楼。乃孔衍圣公京府。)陕西会长宋伯鲁方演讲。讲罢入客厅进茶。龙积之,(名泽厚。广西临桂人。)王伟臣,(名士杰。河南武涉人。)李明庶俱相揖叙话。明庶书先生道高望重。请为案中光。余辞谢。遂与国彦,基仁并录。与重远商确支设事数条。
厓翁使节逮皇明,才向群中得一京
如今学界多禅味,可喜高章薛正清
按:壬寅李议官倬,(京城人。故判书祖渊子。)罗弘锡(水原人)来。弘锡言曾参耶教非本意。今愿从先生赞孔教。癸卯基仁赴孔教会。持支设书还。金君尧璿(长城月坪人。河西后。曾于海参威有旧。)李副尉鸿圭(京城人)来。龙积之亦来。为余谋一馆所于安庆观一房。鸿圭君善为通辞。尹令告归。付家书。甲辰作书陈重远。改承认书面(初作韩溪老先生阁下。)作东三省韩人孔教会。李教官相益(镇川人。参赞相卨弟。)来。道及其伯公同苦事。日已夕。乙巳李镛(本名钟善。北青人。判事俊子。)来叙别来经历。(曾于海参威同苦。)且说延吉府韩人孔教会。(韩人在北间岛。私立孔教会。)与垦民会相轧事。盖垦会多耶教与新学。交府立会。颇成团体。为外人所恶。农民又苦其年金。适老宿诸公立孔会。素嫉新学陵铄。有奸人托其间。合农孔之怒。坏垦会。至呼诉官府。犯上作闹。府官遂以兵迫之。获首杖囚之。流离民族。又相交恶。思之叹息。
⑴ 西厓柳文忠公使明朝。问中国近世道学正宗。皆以陈白沙,王阳明对。文忠公言陈王皆不免禅旨。惟薛文清公可当正宗。有新安人吴京揖而进曰公言是。
⑵ 正清姓薛而主文清之学。其名实符其旨。
箕师东出晓天清,爝火何干太阳明。
中州自有龟书在,皇极篇中至理呈
按:戊申陈重远来询移寓。己酉往谢重远。略论东省韩人设教入籍数事。重远节节首肯。叹政界未暇商确也。次论孔教当设科实施。重远请著论以明之。时衍圣公令贻到京方还。作书付春秋集传一部。夕龙积之来说谨阅理学综要,四礼辑要。益服尊先德道问学冠绝群伦。求之我邦不易得。古语云明德之后。必有达人。今得见先生父子。真此生之幸。
⑴ 洪范五皇极。大明君民之道。此与尧舜二典所载相发。今中国论共和者。不识此书之旨。只以无君为极至之理。故下句及之。
幼孩失母母他人,家姥无言泪满巾。
未知他日生毛羽,能记爷娘有大伦。
按:全议官送意见书求绳削。适患风煽耳鸣。强精点窜。恐误故人勤嘱也。壬申基仁赴孔教会。陈重远请余述作。询及孔祀冠服之制。李南彬送所著四言韵语求评。李相益来致其伯氏参赞书。万里寄情。读之可泪。且言孔教会必自立国土于世界政治之外。此曾临别相确者。顾今欲依人藉力。时之权也。然亦力量不及也。作书寄谢。茫然不能尽心曲。
法源寺 晚清 · 李承熙
七言绝句
皇城处处佛宫豪,却让吾韩一着高
妥灵藏柩仍成俗,枉聚阇梨尽日嘈
按:戊子陈重远来告明发香港行。将见康南海。往返费一月。先生有事。可与李时品相确。匆匆立别。怅然久之。
⑴ 我韩世法。京城不许立佛寺。僧人不许入城。
⑵ 中华近俗人死则迎僧诵经。藏柩于寺。或至屡世浅殡。或仍设灵。使僧上食终三年。
陈重远南海有感 晚清 · 李承熙
七言绝句
八载西还未暇家,只缘孔教我中华重远游学美国业博士。倡孔教会。中华始立。即还北京倡会。过家百里而不入。)
此去细商南海子,纲常不许一毫差。
按:己丑薛正清持新纸所印孔道会讲本来示。仍劝设会此院。请与意中人同参。盖与积之同情也。顾余有未能也。
崇壁严仡仡,围山上摩天。
巨石大盈丈,莹滑工何妍。
筑者所罗门,于今三千年。
城下聚男妇,号哭声咽阗。
日午有数人,曲卷肩骈连。
凭壁立而啼,涕泪涌如泉。
惨气上九霄,悲声下九渊。
始疑沿具文,拭泪知诚悬。
电气互传载,真哀发中宣。
一人向隅泣,不乐满堂缘。
借问犹太亡,事远难哀怜。
万国有兴废,遗民同衔冤。
譬如父母丧,痛深限年旬。
岂有远古朝,临哭旦夕酸。
罗马后起强,第度扬其鞭。
虽杀五十万,流血染城闉。
当时严上帝,清庙金碧鲜。
我来瞻遗殿,华严犹目前。
珍宝移罗马,痛心亦难谖。
正当吾汉时,渺茫何足云。
吾国二千载,亡国破京频。
刘石乱中华,洛阳惨风云。
侯景围台城,一切文物焚。
耶律絷重贵,雅乐遂不闻。
暨至宋徽钦,汴京虏君民。
岂无思古情,颇感骚人魂。
或作怀古诗,亦传哀悼文。
未有凭城哭,至诚逮野人。
妇婴同洒泪,千载恸遗民。
吾迹遍万国,奇骇何感因。
答言祖摩西,奉天创业勤。
艰苦出埃及,转徙红海滨。
帝降西奈山,特眷吾家春。
十二以色列,奄有佐顿川。
大辟所罗门,两王尤殊勋。
拓边大马色,筑庙耶路颠。
武功与文德,焜耀红海漘。
馀波跃耶回,大地遍遵循。
人种我最贵,天孙我最亲。
岂意灭亡后,蹂躏最惨辛。
罗马与萨逊,蹈藉久纷纭。
英暴当中世,俄虐今尚繁。
遗种八百万,飘荡大地魂。
有家而无国,处处逐辱艰。
被虐谁为护,蒙冤谁为伸。
传言上帝爱,我呼彼充瑱。
穷途无控诉,凭城号吾先。
言罢又再啼,四壁啼益喧。
哀哀不忍闻,吾亦为垂涟。
亡国人皆恨,惟汝有教贤。
他国不知愁,同化久忘筌。
汝诚文明民,文明成障愆。
区区此遗黎,艰苦抱守坚。
虽然犹太教,今犹立世间。
吾游墨西哥,文字皆不传。
英哲与图器,泯灭咸无存。
读学皆班文,性俗忘祖孙。
岂比汝犹太,能哭尚知原。
哀哀念远祖,仁孝无比援。
他日买故国,独立可复完。
先咷必后笑,物理固循环。
吾哀犹太人,吾回睍中原。
四万万灵胄,神明自羲轩。
唐虞启大父,禹汤文武联。
孔圣寔文王,制作大礼尊。
圣哲妙心灵,图器文史篇。
后生坐受之,枕葄忘其源。
如胎育佳儿,如酿蕴良醇。
我形胡自来,我动胡自迁。
我识与我神,明觉胡为元。
喜怒胡自起,哀乐胡所偏。
我咏歌舞蹈,我饮食文言。
一一英哲人,化我同周旋。
忘之我坐忘,悟之大觉圆。
一往情与深,思古吾翩跹。
庄周梦化蝶,吾寔化国魂。
若其国竟殇,哀恸不知端。
凡亡非我亡,畸士托古诠。
吾未免为人,多情犹为牵。
吾为有国故,身家频弃捐。
哭弟哀友生,柴市埋冤云。
哭墓已不获,先骸掘三坟。
十死亡海外,谗侮百险煎。
受诏久无功,缠身万苦难。
十载逋亡人,拂逆痛心肝。
我本澹荡人,方外乐谈玄。
胡事预人国,误为不忍缠。
今既荷担之,重远难释肩。
地狱我甘入,为救生民难。
受苦固所甘,忍之复忍焉。
久忍终难受,去去将舍旃。
浩荡诸天游,欢喜作散仙。
天外不能出,大地不能捐。
国籍不能去,六凿不能穿。
犹是中国人,临睍旧乡园。
睊睊涕被席,耿耿伤我神。
愿告爱国者,犹太是何人。
陈重远太夫人寿诗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五言律诗
虚室神明对,清朝梵呗声。
教儿磨错茜,證道止观成。
光寿俱无量,芝兰卜继生。
道人遥顶礼,天姥晚霞晴。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