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镇芳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沈云沛(1854年—1919年),字雨人,又字雨辰,江苏省海州直隶州(今属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人。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第二甲第八十六名进士出身。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二十四日授农工商部右参议,十二月十九日改左参议,右侍郎。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农工商部左参议,正月二十七日升农工商部右丞,八月四日署右侍郎。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农工商部右丞,二月九日署邮传部右侍郎,二月十三日帮办资政院开办事务。
宣统元年(1909年),任农工商部右丞,署邮传部右侍郎,帮办资政院事务,帮办津浦铁路大臣。
宣统二年(1910年),改农工商部右丞,帮办资政院事务,七月十四日署理邮传部左侍郎,九月二十七日改以候选侍郎署邮传部左侍郎。
十二月六日署吏部右侍郎、暂署邮传部尚书。
宣统三年(1911年):正月二十七日授吏部右侍郎,三月十二日病假,五月二十三日以病免职。
闰六月二十日任奕劻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
民国后任参政院参政。
民国四年(1915年)9月1日参政院代行立法院开会,与周家彦、马安良、杨缵绪等人请愿改变国体。
9月19日梁士诒等组织“全国请愿联合会”,沈云沛被推选为会长,那彦图、张镇芳为副会长。
9月24日请愿团向参政院总请愿,反对召集国民会议解决国体。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张伯驹(1898-1982) 字家骐,号丛碧、春游主人、好好先生。
河南项城人,张锦芳子,过继伯父张镇芳
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称“民国四大公子”。
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
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有《张伯驹词集》、《丛碧词话》、《红毹记梦》等,与黄君坦合著《清词选》。
人物简介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北洋军阀元老张镇芳之子,是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的表弟。
书画家,收藏家,对戏曲,诗词各方面都有登峰造极的水平,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合称民国四公子。
一生致力收藏古董文物,为了不让国宝流落国外,不惜倾尽家财,变买房产,甚至夫人的首饰,从文物商贩手上购回不少稀世国宝字画,包括被尊为中华第一帖的晋陆机(平复帖),国宝中之国宝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传世最早的卷辐画,还有宋黄庭坚(诸上座帖),赵佶(雪江归棹图卷),李白(上阳台帖)。
他购古文物绝不是待价而沽,他认为金钱有价,国宝无双,绝不能落入洋人外邦手中。
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愿当官。
解放后,他先后将平生购下的珍贵文物捐献给回国家收藏。
可惜的是这位倾囊捐献的张伯驹,也难逃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被打成了当然的牛鬼蛇神,发配到农村去劳动改造。
遗憾的是他最终没有得到国家相应的回报,1982年2月,张伯驹患病进了北大医院,被院方认为不够级数,拒绝为他更换到较舒适宽敞的病房疗养。
这位千金散尽为国藏国宝的大收藏家鉴赏家终于离开人世。
据说张伯驹死后,有人跑到医院门口叫骂:“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是国宝!
你们说他不够级别住高干病房?
呸,我告诉你们,他一个人捐献给国家的东西,足够买下你们这座医院。
”近代著名学者,红学家周汝昌对张伯驹的词推崇备至,在丛碧词写跋说道:如以词人之词而论,则中国词史当以李后主为首,而以先生殿后,把他与李后主相提并论,可见将他词放在何等崇高地位。
其序云:欲识先生之词,宜先识先生其人,词如其人,信而可徵。
我重先生,并不因为他是盛名的贵公子,富饶的收藏家。
一见之下,即觉其与世俗不同,无俗容,无俗礼,讷讷如不能言,一切皆出以自然真率。
其人重情,以艺术为性命。
伉爽而无粗豪气,儒雅而无头巾气。
当其以为可行,不顾世人非笑。
不常见其手执卷册,而腹笥渊然,经史子集,皆有心得,然于词绝少掉书袋,即此数端,虽不足以尽其为人,也可略觇其风度了。
因此之故,他作词,绝不小巧尖新,浮艳藻绘,绝不逞才使气,叫嚣喧呼,绝不短钉堆砌,造作矫揉,性情重而气质厚。
品所以居上,非可假借者也,余以是重其人,爱其词。
伯驹先生的词,风致高而不俗,气味醇而不薄之外,更得一“整”字,何谓“整”?
本是人工填词也,而竟似天成,非无一二草率也,然终无败笔此盖天赋与工力,至厚至深,故非扭捏堆垛,败阕百出者之所能望其万一。
如以古人为比,则李后主,晏小山,柳三变,秦少游,以及清代之成容若,庶乎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