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尹任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9 首
闵侯讳季良。字德佐。骊兴大姓。国初都评议使讳开。是我献陵元敬王后季父。有子讳不贪。赠参判。于侯为高祖。曾祖大司宪章节公讳骞。祖迎曙察访讳礼达。考奉先殿参奉讳球。妣东阳申氏。副司果永保之女。即高丽元勋壮节公崇谦之裔。侯三岁失怙。服慈训。能自力习学。数奇不第。晚以门荫登仕。历典狱署,永崇殿社稷署参奉,敦宁府,济用监,缮工监奉事,掌乐院直长。升主济用监簿。再入宪府为监察。践内赡寺,汉城府判官,永平县令。最后拜牛峰县令。以年满七十递来。家食七岁。以万历七年九月己酉。考终于京第。距其生弘治己未。得年八十有一。越三月十一日甲寅。葬于广州庆安里军月罗山子坐午向之原。侯配淑人。曾卜其左。就而合窆。侯资和易。不设崖岸。遇逆境不色愠。追远以诚。至老不摄。喜赈施穷族贫友不靳。此人所难也。淑人昌平曹氏。佥使淑衡之女。训鍊都正汉孙之孙。赋性温惠。承君子。理家室。无违道。先侯十年隆庆庚午六月丁酉殁。享年六十三。生三男三女。男伯曰淑。宣务郎。仲曰混。季曰浚。辛酉进士。甲子文科。今为平山府使。女婿长苏克善。次县监尹时忱。次李汝佖。苏,李皆士人。伯有一女。归进士庆箕畴。仲之男曰友仁,友圣。季之男曰友颜,友孟,友冉,友仲。女适李竑。次适沈说。馀内外孙男女幼者九人。珥于侯家为外属。与浚少时同游学。且联一榜。玆凭侯从子闵正字善之状。叙始终。系以铭。铭曰。
物无忤,宜寿则不忒。
职无旷,宜达而反窒。
惟其有种,后必有穫。
粤稽中宗仁宗两大王继陟。壬人窃国柄。迄明庙末年。士不踣于桁杨接摺。则亦荆棘魑魅尔。当其时名完人者。或长往远逝。以成其完。或时踬时起。仅得其完。若履顺居正。望实兼隆。享用五福。考终于位。不期完而自完者。唯我外王父参赞公其人哉。钦获罪于天。早失怙恃。外王考妣提而鞠之。承训于庭者盖十祀矣。公殁四十三年。而丽牲之石始具。公之诸子姓谓钦齿宅相之列。而曾忝太史。庶几为不朽图。钦谨标公行业。纪之神道。其系牒官历曰。公姓宋氏。讳麒寿。字台叟。号秋坡。其先肇于恩津。有讳明谊。官司宪执端。二世而愉有隐德。号双清堂。高祖曰继祀。司宪府持平。曾祖曰顺年。礼曹正郎。赠弘文馆副提学。祖曰汝谐。安东府使。赠礼曹参判。考曰世忠。加平郡守。赠吏曹判书。皆公推恩也。判书公为权贵所齮龀。宦不达。妣曰李氏。璿派也。朱溪君深源女。朱溪敦学饬行。为燕山所害。李氏亦有士操。胚胎前光。启庆于公。公以正德丁卯生。中辛卯司马。甲午文科。入艺文馆检阅,待教,奉教,赐暇读书。自是践扬馆阁。若侍讲院之司书,文学,弼善,辅德司宪府之掌令,执义,大司宪。议政府之检详,舍人,左右参赞。弘文馆之修撰,校理,应教,典翰,直提学。司谏院之大司谏,吏曹之佐郎,正郎,判书。皆其历也。若承旨则自同副至都承旨。若刑,户,工,礼则为参判判书。若西枢则为同知知事。若京兆则判尹。若经筵春秋成均义禁则皆兼绾。而或一再。或累经。若外藩则为京畿,江原两道观察使。乙巳。以承旨例参卫社勋。丁丑。见镌降秩。俄复之。万历辛巳。终于正寝。正月初三日也。春秋七十有五。讣闻。上辍朝。赐吊祭。官庀襄事。越三月某甲。厝于怀德食藏山坤坐之原。公配平康蔡氏。高丽太师松年之后。大司宪忱之女。有型阃之范。有肥家之德。孝慈而勤俭。贞静而塞渊。媲美于公。并受丕祉。当夫人之世。数闺媛之贤者。必归于夫人。夫人生于正德庚午。殁于万历癸未。得寿七十有四。葬与公同原。育三男四女。男曰应溉。文科司谏院大司谏。娶士人沈镜女无后。曰应泂。文科黄州牧使。先娶郡守李宗孝女。生三男二女。再娶宗室成川守女。生一男。曰应洵。文科弘文馆副提学。娶府使安彦铢女。生四男二女。女长适韩克昌,宗亲府典簿。生五男三女。次适申承绪。开城都事。生二男二女。次适金瞻。文科弘文馆校理。生二男二女。次适俞大脩。文科安东府使。生二男四女。直长兴祚,县监敬祚,郡守荣祚,郡守裕祚,士人李𦭎。牧使之出也。一女夭。敬祚出后大司谏。护军硕祚,别坐孝祚,进士显祚,郡守赵景禛,县监朴就章。副提学之出也。监察楫,博士戭,学生戬,翊赞𢧳,学生𦐂。大司宪尹寿民,郡守姜紞,县监李瑱。典簿之出也。议政府右议政钦,刑曹参判鉴,生员任庆基,坡原都正应福。都事之出也。正字诚立,察访正立,参赞李庆全,士人朴焞。校理之出也。进士景曾,寺正学曾,判决事李愖,参判李尚信,察访金善馀,士人洪卓。府使之出也。内外曾高孙男女至累百人。不可殚记。其制行履迹曰。公弱不好弄。嗜学如不及。乐与先生长者游。旁通诸子百家。有志圣贤之学。与成东洲悌元友。非礼不履。时己卯祸惨。以学为讳。公探索益力。遂为通儒。暨释褐。名论日起。权奸金安老欲兜搅公。饵公以名香龙墨。公以宵人之遗。受以置墙壁间。安老已瞯之矣。嗛其不附已。以事斥免之。安老伏辜。始得用。仁庙养德春官。僚属妙选一世。论者以公为第一。乙巳。仁庙大渐。夜召大臣。宣末命。传位于明庙。明庙践阼。冲幼不及政。文定王后垂帘视事。尹元衡,李芑构尹任起大狱。士林赤矣。公以母夫人年老。不得不趋列。而实与时冰炭。出按京圻。丁岁大侵。又值国恤。诏使相望。赖公施措。民忘其役。公忧愤成疾。疽发于背。阅岁愈剧。丁未。堂兄圭庵公遘祸。临殁贻公书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子女托之。公见而痛伤之。疽乃溃裂。绝而复苏。犹以送终恤孤为念。力疾经纪襄葬无憾焉芑党至欲窜公母夫人废寝食忧之。公引范滂子母事为解。明庙于己未年间。厌元衡所为。擢士流中人置台阁。公其一也。斥永川守沈义俭怙势之状。直邑子受诬者。辛酉。明庙御禁苑设科。典选者取倖臣子及王子君之婿。公抗章罢之。李梁败。公秉宪论。其党长第科罪。士论快之。明庙违豫。公力赞李相浚庆定国本。元衡黜死。公乃当铨。一时名胜。悉加收用。朝野想望。以为太平可期。明庙疾革。宣祖大王将缵大统。诸卿杂议入承仪节。公曰。传云入自端门。万姓咸睹。嗣君当以乌帽白袍。小舆入光化门西侠。群议乃定。退溪李公滉。公所契许。宣祖初载。经筵讲学。多咨于公。三司请复柳灌等爵。削乙巳勋。公亦力陈之。湔枉伸诬。此为之兆也。公姿容玉雪。大耳耸峙。望之如神仙中人。清标拔俗。趣好高洁。早从师友。践履笃实。而深自韬晦。以近名为耻。不为厓异边幅。芬华趋竞。居第服食。一循俭素。事亲尽其爱敬而著于愉色婉容。追远竭其虔诚而形于革恑悒嗳。虽居名宦。恒有超举物外之想。遇山水会心处。辄悠然忘返。仕罢却扫。不憧憧世故。晚以美疢即闲。而忧喜以国。教子弟必以忠孝为先。长姊孀居。事之如母。每痛圭庵无嗣孙。力劝立之。俾不绝世。郭司谏珣。公之石交也。死于乙巳。尸在旅邸。公收而殓之。平生手不释卷。家无媵嬖之私。见子婿登显仕。诸孙满前曰。吾靡德以堪。忌溢戒得。此吾所佩也。取欹器鼎铭。为图自警。书出师表,归去来辞,四箴。朝夕寓目。不以桑榆自画也。公之交游。先辈则有若郑文翼光弼,金慕斋安国。朝著则有若李相国浚庆,金大谏鸾祥。问学则有若李退溪滉,成东洲悌元,郑北窗𥖝,赵龙门昱左右之。东洲曰。天性纯粹者其惟某乎。慕斋曰。端重贞亮者此人也。文翼曰。非但远到。必为福人云。公历事四朝。终始一节。富贵寿考。其卒也上自公卿下逮走卒。莫不嗟悼。岂非全德君子令闻令望。天锡纯嘏者耶。钦当稚昧。睹公坐堂上。鼎茵甚盛。晨昏唱喏。进退日数十人。而皆子姓也。佳辰令节。侍陪欢宴。簪笏拱揖。烂然盈庭。幼妇童孙。袨衣舞䌽。指不胜屈。观者艳叹。咸以为汾阳万石。复见于千载下。盍睹夫水之源于河委于海。山之峙于昆峛于岳乎。有德者有祚。其有自也而然乎。若不肖孙钦之窃禄于朝。以有今日者。亦藉垂荫之馀。铭曰。
种不必穫,成不必全。
公则有之,实得之天。
秩秩而积,用之也裕。
渊渊而淳,发之也度。
享嘏于已,垂祚于后。
身名俱泰,盖壤同久。
惟神其爽,不与魄藏。
铭此贞珉,以垂无疆。
清波足荡漾,况是可人船(船为吾友仲来读书舫,特遣迎予。)
击楫平生意(仲来刻有《击楫篇》。),乘槎直上天(仲来自颜舫曰「浮槎」。)
苇照明霞秋水平,相呼相应趁和鸣。
同居个个无猜忌,真是人间好弟兄(芦雁)
旅骑三冬不肯行,渔阳腊雪太纵横。
春来合向金鹅馆,消受花间一鸟鸣(花鸟)
题林逋诗帖卷五叠前韵(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五诗二札逋翁迹,札作册方诗卷曲。
同弆石渠最上乘,璧合珠联两结绿。
即今携以随南巡,对景坡诗六赓玉。
卷三王(世贞鸿世懋绪)跋册七家,要皆法眼非流俗。
我诗卷册乃并书,如火传薪灯引烛。
其分其合总听之,所咏胥随无不足。
便使分为各一脔,享照千秋同鼎肉。
缕陈颠末识珍重,七言当记仍亲录。
林为夷清苏尹任,宫商虽别原同曲。
幸哉孤山山之阴,又得重来抚松竹。
却惜柴桑未经到,泉明孤醉东篱菊。
⑴ 谢升孙李陈颀沈周东阳吴宽张渊程敏政轼石渠宝笈旧藏林逋诗卷手书七言近体诗五首苏长歌极为推许后有王世贞等三跋又裘曰修得林逋二札装为一册呈进有谢升孙等诗跋诸人皆元明以来赏鉴家非漫为推许者逋人品高卓遗墨流传宜加宝护况此卷与册壁合珠联不期而会尤为艺林嘉话余自丁丑南巡题句至今甲辰复携以随跸凡六叠苏轼韵中间缕陈巅末以识珍重爱慕盖不啻三致意云
① 此诗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难得神交好弟兄,照颜古道最分明。
天留香雪旗亭壁,诗咏同袍范叔情。
两袖清风馀鹤俸,十年旧雨感鸥盟。
遥知此去河阳县,桃李花开春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