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孔尚则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傅箕孺(?
—1640年代),字帝良,湖广长沙府醴陵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傅箕孺仪容端正。
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人,担任泰兴知县,抓捕狡诈的流氓金刚和其二十多名党羽,令县民称快,因父母去世归乡。
服丧结束后,调任溧阳知县。
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擢任刑部主事,前往云南负责恤刑。
弘光时,迁山西司郎中,和卜象乾、王效通、郑洪猷、潘湛、袁定、刘延禟、朱辂、孔尚则、宋祖乙、费景烷、张万选、张景韶、夏供佑、王质、董祖尝、曾守意、王政敏、陆庆衍、汪铉、陈儒朴、吴伯尚、陈谦、汪姬生、贾应宠共事,很快忧愤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僧。浙江仁和人,俗姓万,字让山,号岭云。住西湖万峰山房。工诗画,善隶书。初游京师,继主南屏。与杭世骏等名流相唱和。有《话堕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篆玉,字让山,号岭云,仁和人。西湖南屏万峰房僧。有《话堕集》。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五
释篆玉,字让山,号岭云。
姓万氏,仁和人也。
年十七,投净慈寺薙染,受戒昭庆,嗣雷岩,传临济第三十五世正宗。
贯通义疏,精研戒律。
清雍正十二年游京师,和硕庄亲王招住海淀法界观心佛堂。
十三年四月,侍郎海望带领引见,奉旨偕永觉超盛,考察智觉法派,时已加封“妙圆正修”之号,帝心仪之也。
还住万峰,禅诵之馀,游情翰墨,雅善鼓琴,工行草书。
时复吟句,生峭自喜。
夫《佛本行经》言,太子方入学,即问师六十四种梵书。
大树王子弹琴对佛,香风萎花,为《首楞严》绝妙好词。
天亲、无著以造论之才,一转而为寒拾。
青萝吠犬,东坡追步,不及张无尽以居士反附契嵩以传。
诗有别才,岂非性海中光明藏哉。
万峰地连,宗镜面对雷峰,旋螺而入,拾级而跻,浮岚暖翠,近挹几筵,玉与诗坛老宿,远瞻頫眺,别构数楹,结社其中,烹葵烧笋,荐伊蒲之馔,施龙天之食,清唫抱膝,韵播蓻林。
虽片席地,与五山十刹,庄严楼阁相耸峙,则诗禅两绝也。
乾隆十六年,德清令李芳榕延住栖水大善寺,当六飞初幸,江浙大府遴高僧十人,迎銮以备顾问,玉在其列,及回銮驭送至碧天桥,垂问謞謞,即遣内臣,赐银锭十,亦异数也。
寺故贫瘠,损衣缩食,为僧众粥饭,犹恐不继,然居寺十载,不萌退志。
二十五年,桐乡令陈虞盛请住秀溪之龙翔,亦犹大善也。
然乐其间,静若将终焉。
乾隆三十二年重九日,作偈曰:“来无一物,去无一物,快恬七九,逍遥自得。
”遂尔入灭,寿六十三,腊四十六。
所著《南屏续志》一卷,《》十卷,葬南屏,杭世骏为之铭。
宋祖乙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宋祖乙(?
—17世纪),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宋祖乙是崇祯六年(1633年)的举人,次年(1634年)成进士,历任唐县和永年县知县,禁止驿马签富户,并擒拿大盗荣居赐。
不久调任祥符,招徕一万七千家人前来恢复产业,升官刑部主事,弘光年间和卜象乾、王效通、郑洪猷、潘湛、袁定、刘延禟、朱辂、孔尚则、傅箕孺、费景烷、张万选、张景韶、夏供佑、王质、董祖尝、曾守意、王政敏、陆庆衍、汪铉、陈儒朴、吴伯尚、陈谦、汪姬生、贾应宠共事,担任四川司郎中。
不久因丁忧去职,再出家为僧。
袁定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袁定(?
—17世纪),字与立,松江府华亭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袁定原名国休,选贡出身,崇祯九年(1636年)中应天乡试举人,次年(1637年)联捷进士,获授馀姚县知县;任内有贫民聚众抢掠,他拘捕得数人后,尚未上报就已经用杖打死他们,因此自行弹劾失职,设法赈灾,救活不少人民。
之后他历任大理评事、刑部河南司主事、员外郎;到弘光年间改任广东司郎中,和卜象乾、王效通、郑洪猷、潘湛、刘延禟、朱辂、孔尚则、傅箕孺、宋祖乙、费景烷、张万选、张景韶、夏供佑、王质、董祖尝、曾守意、王政敏、陆庆衍、汪铉、陈儒朴、吴伯尚、陈谦、汪姬生、贾应宠共事,后事不详,有子袁龄。
王政敏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政敏(?
—17世纪),字宇立,兖州府费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王政敏是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获授行人,弘光年间和卜象乾、王效通、郑洪猷、潘湛、袁定、刘延禟、朱辂、孔尚则、傅箕孺、宋祖乙、费景烷、张万选、张景韶、夏供佑、王质、董祖尝、曾守意、陆庆衍、汪铉、陈儒朴、吴伯尚、陈谦、汪姬生、贾应宠共事,担任广西司员外郎。
不久他不再出仕,在家乡讲学,人称「介节先生」;女儿嫁给琅邪宋氏,写下《绿窗诗草》诗集。

人物简介

维基
汪铉(?
—17世纪),字以玉,安庆府怀宁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汪铉是嘉靖二年进士汪汉的曾孙,年少即工于八股文,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举人,三次到礼部受荐失败后署任高淳教谕,任内多有成就。
同县的颜浑、宣国柱上表他召对称旨荐任为清要官,他以年老婉拒;其后他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获授行人,弘光帝时到庐州、凤阳等地颁下追尊谥号诏,迁任刑部福建司员外郎,和卜象乾、王效通、郑洪猷、潘湛、袁定、刘延禟、朱辂、孔尚则、傅箕孺、宋祖乙、费景烷、张万选、张景韶、夏供佑、王质、董祖尝、曾守意、王政敏、陆庆衍、陈儒朴、吴伯尚、陈谦、汪姬生、贾应宠共事,后事不详。
刘延禟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延禟(17世纪—17世纪),字宜绥,湖广承天府荆门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刘延禟是崇祯九年(1636年)的举人,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获授行人,弘光年间他和卜象乾、王效通、郑洪猷、潘湛、袁定、朱辂、孔尚则、傅箕孺、宋祖乙、费景烷、张万选、张景韶、夏供佑、王质、董祖尝、曾守意、王政敏、陆庆衍、汪铉、陈儒朴、吴伯尚、陈谦、汪姬生、贾应宠在刑部共事,累擢山东司郎中,之后归乡,曾引左良玉部将张九儒自兴山收复当阳,事败后授徒。
清朝顺治年间,刘延禟主持修建明伦堂,儿子刘庆昌、侄子刘庆宏、孙子刘效祖、曾孙孙刘邦翰都相继重修。
阎当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Charles Maigrot(1652—1730) 亦称严裆或颜珰。
清初来华天主教传教士。
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
康熙二十三年为浙、赣、闽、湘署理代牧,兼全国教务副总理。
三十三年,任福建宗座代牧。
在中国礼仪之争中,主张严禁祭祖祀孔,命令传教士必须对所在地主教(宗座代牧)宣誓服从。
并上书教皇,请禁止中国礼仪。
四十五年,被谕令出境。
回欧后居罗马,被视为中国礼仪专家。
后对中国礼仪问题看法有所转变,建议容许若干敬祖礼节。
此建议影响了教皇使臣嘉乐对中国礼仪之争的态度。
艾若瑟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2—1720 【介绍】: 清初来华天主教传教士。
意大利人。
一名逊爵,以字行。
1678年入耶稣会。
康熙三十四年抵澳门,在山西、陕西、河南传教。
四十一年,奉派赴京,得康熙帝器重。
奉康熙命出使教廷,四十八年抵罗马,报告铎罗使华情形,使教皇较了解中国礼仪之争。
因病留居欧洲六年,五十七年,返华复命。
五十九年,航海至小西洋大浪山(好望角附近)病逝。
灵柩运至广州,葬城外瑶台乡。
陈儒朴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儒朴(?
—17世纪),黄州府麻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陈儒朴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陈以闻之子,在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获授行人,弘光年间他和卜象乾、王效通、郑洪猷、潘湛、袁定、刘延禟、朱辂、孔尚则、傅箕孺、宋祖乙、费景烷、张万选、张景韶、夏供佑、王质、董祖尝、曾守意、王政敏、陆庆衍、汪铉、吴伯尚、陈谦、汪姬生、贾应宠在刑部共事,担任河南司员外郎。
南京失陷后,陈儒朴在墩阳区渐山兴建泊石庵隐居,有子陈发祥。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