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文烶

相关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孙必显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38 【介绍】: 明潼关卫人,字克孝。
孙振基子。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文选员外郎,为尚书赵南星所重。
天启五年冬,魏忠贤罗织清流,被劾削籍。
崇祯初起吏部郎中,以尚书王永先不喜东林,被劾。
谪山西按察司经历,量移南京礼部主事。
道出柘城、归德,为设守备御农民军。
杨嗣昌荐擢兵部右侍郎,旋卒。
维基
孙必显(1591年—1638年),右军都督府潼关卫(今陕西省潼关县港口镇)军籍西安府三原县人,字克孝,号意白。进士出身。孙振基子。万历四十年壬子科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为吏部尚书赵南星重用。天启五年(1625年),被魏忠贤罗织清流,被劾削籍。崇祯二年(1629年),起用为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历任考功司、文选司。次年升文选司郎中。后因给事中常自裕弹劾,而被贬为山西按察司经历,后升任南京礼部主事,平定当地流寇。九年(1636年)调南吏部考功司,擢尚宝司丞,十年五月升大理寺左寺丞。崇祯十一年十月,兵部尚书杨嗣昌请提拔孙必显越级升任兵部右侍郎,才一个月就暴病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人物简介

维基
萧宽,字雅容,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进士出身。
永乐二年,登进士,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乐大典。
,擢兵部主事,升吏部文选员外郎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礼,德清人。万历庚辰进士,累官大理寺丞有姑孰集南征集中林草
维基
章嘉桢(1552年—年?
),字元礼,号衡阳,浙江省湖州府德清县人,民籍,治《诗经》。
由府学生中式浙江乡。
第四十九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一百十名。
万历八年(1580年)中式万历八年庚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七名进士,授湖广蒲圻县知县,任内发动民众筑圩治水,政绩卓著,补当涂知县。
擢拔为兵部主事,再移礼部。
万历二十年,吏部尚书陈有年调为己用,后历官文选员外郎
因顾宪成案牵连,解职归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27 【介绍】: 明真定府高邑人,字梦白,号侪鹤,又号清都散客。
万历二年进士。
除汝宁推官。
迁户部主事,调吏部考功,历文选员外郎
上疏陈干进、倾危、州县、乡官四大害,触时相忌,几获谴。
旋以病归。
再起为考功郎中。
二十一年主京察,要路私人,贬斥殆尽。
被严旨落职。
名益高,与邹元标、顾宪成海内拟之汉朝“三君”。
光宗立,起为太常少卿,继迁左都御史。
寻任吏部尚书。
在官慨然以整齐天下为己任,锐意澄清,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
魏忠贤初颇重之,以介一中书被拒,始生恶感。
故人子魏广微入阁,三至南星门,皆拒不见。
广微恨刺骨,乃与忠贤共排南星。
南星搜罗遗佚,中外方忻忻望治。
四年,魏忠贤责南星等“朋谋结党”,矫旨放归。
又诬以赃罪,削籍,戍代州卒。
崇祯初谥忠毅。
有《史韵》、《学庸正说》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梦白,高邑人。万历甲戌进士,除汝宁推官,入历吏部郎中,谪判平定州。天启初,起太常卿,历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谪戍代州。崇禛初,赐谥忠毅,有集。
维基
赵南星(1550年—1628年1月23日),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直隶高邑县(今河北)人,明朝东林党政治人物、文学家,万历甲戌进士。
天启间,官至吏部尚书,因不受魏忠贤拉拢,遣戍代州。
崇祯时平反,追谥忠毅。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七十一名。
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任河南汝宁府(今汝南县)推官,治行廉平。
后历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文选员外郎
为人嫉恶如仇,因直言上疏,陈述时政四大害,触犯时忌,乞归乡里。
再起考郎中,主京察,罢黜贪官污吏,不久遭诬陷,斥为民。
后来居于家乡的赵南星名声日益高涨,与顾宪成、邹元标并称「东林三君」,朝野请求起用赵南星的上书数以百计,但都没有被采纳。
明光宗时,起为太常少卿、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大力打击不法官吏。
天启三年(1623年),改任吏部尚书,期间公正无私,拒绝了权贵的求官请托,另一方面又起用有清廉正直名声、广被百姓赞誉的正人于朝列庶位。
史称当时朝廷「众正盈朝」、「群贤满朝」、「中外忻忻望治」,熹宗也曾称赞赵南星「老成清正」、「深切铨政」。
宦官魏忠贤曾雅重他,在熹宗面前称赞他是能臣,但他不接受其拉拢,反而正色警戒魏忠贤说「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
」,终于得罪魏忠贤。
大学士魏广微是万历名臣魏允贞之子,赵南星向与魏允贞相熟,但因魏广微后来谄附魏忠贤,因而叹息说「见存(魏允贞的字号)无儿。
」,又责怪魏广微曾议论东林前辈李三才,因而使得魏广微也深恨赵南星。
后来在廷推山西巡抚时,赵南星知道谢应祥为人清廉,于是为谢应祥美言「沉静有为,能称其职」,力荐起用其为山西巡抚,但被大学士魏广微从中作梗,并被御使陈九畴弹劾赵南星在廷推力挺谢应祥,是为了报答谢应祥曾经提拔魏大中,使得熹宗对「朋谋结党」而震怒,赵南星也因而被逼乞休请辞。
御使张讷也因为其兄张朴没有得到山西巡抚官职,而诬蔑赵南星有坏政十罪,使赵南星被削籍。
阉党后来诋毁赵南星贪赃一万五千两,赵南星素清贫,幸好亲朋故友的捐助凑齐后,才倖幸获释,但仍被谪戍代州。
四年后病卒。
崇祯初,追赠为太子太保,追谥为忠毅。
世以赵南星、邹元标、顾宪成称“东林三君”。
周卿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卿(1494年—1571年),字克果,号东山,河南省开封府延津县人。
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河南乡试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四十九名进士。
观大理寺政,升吏部验封司主事,文选员外郎,验封司郎中,甲辰岁首失朝谪庐州府推官,升常州府同知,未任,万历甲申子评以同知奏复原职,从祀名宦乡贤,寿七十八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6—1647 【介绍】: 明福建侯官人,字子野。
崇祯十六年进士。
授海宁知县。
明亡,弃官归。
隆武帝时召为御史,改文选员外郎,募兵福宁。
闻隆武帝被杀,走匿山中。
既而率福清乡兵与林汝翥攻城,阵亡。
维基
林垐(1606年—1647年),字子野。福建侯官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授海宁县知县。杭州失守后离职。黄宗羲《鲁纪年》载:初,垐于隆武朝主铨政;曰:「此润色太平之事,顾今日之所急耶」?乃辞去。募兵数千人,为郑芝龙所阻,不得志;复散兵入山,制棺一具,布衣一袭,书「大明孤臣之柩」以待死。闻上(鲁王)至而起兵。鲁王航海至长垣,林垐与林汝翥攻福清;兵败,皆死之。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3—1541 【介绍】: 明山东平度州人,字正夫。
嘉靖五年进士。
任永平府推官,数决滞狱。
入为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员外郎,改翰林编修。
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修撰。
维基
李学诗(1503年—1541年),字正夫,号方泉,明朝翰林,山东平度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兼修撰。李学诗少时在平度两髻山前桃花洞畔读书。嘉靖四年(1525年)考中举人,次年联捷丙戌科进士。任直隶永平府推官,因治绩优异,升吏部稽勋司主事,又升为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嘉靖十一年(1532年),李学诗与唐顺之等共十二人被特选入翰林院,任编修。嘉靖十七年(1538年),任会试同考官,所取进士中有茅坤等人,成为其门生。嘉靖十八年(1539年),升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修撰,充经筵讲官。次年,任顺天乡试主考官。嘉靖二十年(1541年),病逝于京师。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文煇(1614年5月4日—1645年9月19日),字仲文,号闇生,北直隶顺天府通州籍,浙江宁波府鄞县人,顺天府通州官籍,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张文煇是崇祯六年(1633年)顺天乡试举人,七年(1634年)与兄长张文烶一起成进士,在都察院观政,曾任国子监博士,九年(1636年)升户部福建司主事,十二年(1639年)连升福建司员外郎、浙江司郎中,十三年(1640年)迁浙江徽宁道参议,曾在芜湖抵挡左良玉军队南下,后和张晋徵、罗万爵、李允佐、班衣、陈绩、郭轲、杨升诚等人迎立隆武帝,升建宁道参政,加大理寺少卿,多次拒守清朝军队保卫地方,隆武二年(1645年)八月独松关、建宁失陷后,他绑者印信投水而死,著有《怡怡堂集》,雍正二年(1724年)入祀乡贤祠。
张振秀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振秀(?
—1642年),山东临清县人。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
知肥乡县、永平县,迁兵部主事。
泰昌元年(1626年)改吏部,更历四司,至文选员外郎,乞假归里。
崇祯改元,起验封郎中,历考功、文选,擢太常寺少卿,因事牵连,落职归。
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兵入关,围河间,远近震动。
临清总兵官刘源清偕榷关主事陈兴言、同知路如瀛、判官徐应芳、吏目陈翔龙、在籍兵部侍郎张宗衡、员外郎邢泰吉、临汾知县尹任及振秀等合力备禦。
不久,城池被围,力拒数日,孤立无援。
城破,张振秀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 【介绍】: 明河南商丘人,字伯敬,号栗庵。嘉靖三十八年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万历初,与张居正不合,引疾归。居正卒,起故官,官至吏部尚书。奖廉抑贪,责罚黠吏百余人,而不向执政请命。大学士申时行不悦,屡假小事为梗。卒官。有《四礼初稿》。
维基
宋纁(1522年—1591年),字伯敬,号栗庵(栗亭)。
河南归德府商丘县人。
同进士出身,官至吏部尚书、户部尚书,谥庄敬(一说庄敏)。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河南乡试五十一名举人。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登丙辰科会试二百六十四名,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廷试三甲八十三名进士,兵部观政,初授永平府推官。
四十一年升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出视西关,巡按应天府等地。
隆庆元年(1567年)改巡按山西。
当时俺答汗攻陷石州,将士捕七十七人,这些人当斩。
而宋纁通过讯问后,释放其中一半多人。
隆庆四年(1570年)升任顺天府府丞,之后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期间核对兵卒并淘汰多馀的部队,节省开支。
万历初年(1573年)因与张居正不合,称病辞职,后张居正去世,朝廷官员纷举荐。
他因此恢复官职,担任保定巡抚,成功赈灾获鹿县的饥荒。
之后升任南京户部右侍郎。
万历十二年(1574年)后召为北京户部左侍郎,改督仓场。
万历十四年(1576年)升任户部尚书,当时明朝国运开始衰退,他力主减少山西灾荒地区的税费,并增加边疆屯田。
当时万历帝弟潞王从京师返回封国新乡,万历帝用三十万白银为他购买珠宝,后在宋纁强烈要求下,减少了十万两。
万历帝为自己庆贺增加二十万白银,宋纁坚决反对,最终万历帝方才罢免此事。
宋纁在户部的五年,正值各地多灾多难。
他坚持反对奢华浪费以解决开支,并将资金分成轻重缓急以筹资。
都御史吴时来以吏部尚书杨巍年老求去,忌惮宋纁名望在自己之上,于是两次上疏弹劾,宋纁两次请求辞职,万历帝均没有许可。
而杨巍离开后,宋纁代替出任吏部尚书。
杨巍在吏部时,不能阻止官员贪污,遇到事情则动辄请求上级指示。
宋纁上任后,决断官员卖官鬻爵,并罢免贪污受贿的上百名官员,受到朝廷一致赞誉。
他不徇私也不结党,然而在选择文选员外郎缺官中,他计划起用邹元标,却招致大学士申时行反对。
宋纁无奈只得上疏五次请求辞职归乡,不久死于任内。
赠太子太保,谥庄敬。
宋纁为官凝重,有识力。
当时石星代任户部尚书,曾对宋纁说到某地截留巨额赋税盈馀,可以收为国有。
而宋纁则认为“朝廷的赋税盈馀,应当储蓄,而不要动辄搜刮。
如果皇帝知道地方赋税盈馀的话,则会升贪侈之心。
”当时官员建议将漕运粮储折价换成白银,宋纁则执意反对,称“太仓的粮储,宁可腐烂也不能亏空,一旦粮食不继,则没有解决措施了。
”宋纁死后,灵柩迁回家乡,葬于商丘三陵台,与宋惠公、宋哀公、宋戴公三陵台的中峰前怀。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