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文烶

相关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南城人,字文实。
永乐间为国子生,选擢吏部司务。
为人端庄勤谨,历文选员外郎、郎中,掌选精密。
宣德初,官至本部右侍郎。
孙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5—1594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文中,号立峰。
孙升子。
嘉靖三十五年进士。
授武库主事,历武选郎中。
世宗斋居二十年,谏者都获罪,鑨请朝群臣,且力诋近臣方士,不报,遂引疾归。
隆庆元年起南京文选郎中。
万历初累迁光禄卿,又引疾归,里居十年。
再起原官,进大理卿,历南京吏部尚书,入为吏部尚书。
大计京官,力杜请谒。
首斥其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
凡政府私人,贬黜殆尽,执政皆不悦。
乞休归,卒谥清简。
维基
孙鑨(1525年—1594年),后人有误传作“孙龙”,字文中,号立峰,锦衣卫官籍浙江余姚县(今属浙江省慈溪市)横河孙家境人,明朝大臣。时与平湖陆光祖、余姚陈有年并称为“浙中三贤太宰”,闻名天下。嘉靖二十二年癸卯科顺天府乡试第二十名举人,三十五年丙辰科会试二百十名,廷试二甲第二名进士,吏部观政,授兵部武库司主事,三十七年升员外郎,四十二年复除原职,升郎中。任武选司郎中的时候,当时的尚书杨博很器重孙鑨。明世宗好仙道之术,斋居深宫长达二十年,官员进谏即获罪,孙鑨仍竭力指出宠幸方士术士之害。孙鑨之言少有人听,于是他只好告病回乡。隆庆元年,起用任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三年正月升南京尚宝司卿,六年正月升南京鸿胪寺卿。万历三年(1575年)三月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卿,十月升通政司右通政,四年十月升光禄寺卿。后告病还乡,一住十年,居于故里一小楼,宾客很少能见到他。十五年再次启用,官复原职,九月进大理寺卿。常据理力争,帝均从其议。十六年七月升刑部右侍郎,十七年六月升左侍郎,八月改吏部左侍郎,十八年五月升南京吏部尚书,二十年三月改任南京兵部,参赞机务,几日后又改任吏部尚书。二十一年曾卧病三月,上书十次请求辞官回乡,至七月才被允许回籍。二十二年(1594年)逝世后,二十三年六月赐祭葬,二十七年赠太子太保,谥清简,葬于会稽铸浦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4—1626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景文,号蓼洲。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授福州推官。
捕治税监高寀爪牙。
天启中历文选员外郎,力杜请托,抑侥幸。
不久辞官回乡。
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曾□手呼魏忠贤名,骂不绝口。
魏党矫旨派旗尉赴苏逮捕,吴中为之发生民变。
至京后,在狱中遇害。
崇祯初谥忠介。
有《烬余集》。
维基
周顺昌(1584年—1626年),字景文,号蓼洲,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东林七贤之一,被宦官魏忠贤所害,引爆了苏州抗议事件,最后被酷刑虐死于狱中。善画墨兰,著有《烬馀集》。谥忠介。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授福州府推官,升吏部文选司员外郎。正直清廉,疾恶如仇。天启五年(1625年)魏大中被宦官魏忠贤陷害逮捕,路过苏州吴门时,顺昌亲诣其船,要将女儿许配给大中之孙。抻解囚犯的旗尉赶忙催促上路,顺昌破口大骂:“你不知道世间有不怕死的男子汉么?回去告诉魏忠贤,我就是以前的吏部郎周顺昌!”魏忠贤自恨之,而魏忠贤的义子倪文焕,也趁机弹劾周顺昌与魏大中家通婚,并且诬告周贪污钜款,周顺昌于是被革职,但是魏忠贤仍未息怒。应天巡抚周起元罢官,周顺昌曾作文送他,文章有斥责魏忠贤阉党之语。天启六年魏忠贤假苏杭织造太监李实诬攀,将顺昌下锦衣卫镇抚司诏狱。逮捕时激起苏州人民反感,由于周顺昌平日有德于民,上万民众上街争夺周顺昌,两名东厂锦衣卫被当众打死,后来五位民众出面顶罪,避免苏州居民被官府法办,也被处死。复社领导人张溥《五人墓碑记》就是纪念这五人的作品。顺昌在狱中被锦衣卫许显纯拷打,要求他交出赃款三千两银,牙齿尽落,负责拷问的显纯问道“复能骂魏上公否?”,周顺昌把满口鲜血喷到许显纯脸上,骂声更厉。许显纯只好半夜偷偷杀了顺昌,年四十三。

人物简介

维基
胡嘉谟(?
—1595年),字子忠,别号进庵,后又号止吾,陕西西安府泾阳县人,民籍。
壬子科(1552年)陕西乡试第三十四名举人。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三十七名进士。
初授章丘县知县,无何丁母忧,服阕补南宫县。
又丁父忧,服阕再补南宫。
岁余召授吏部考功主事,历稽勋、验封、考功、文选员外郎
在考功时,主持万历三年(1575年)乙亥京察,时张居正为首辅,四年十一月转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六年九月升太仆寺卿,八年闰四月改光禄寺卿,七月升提督操江右佥都御史,九年四月以被劾引疾归,十年被降职。
家居十年,台谏交荐,万历十九年(1591年)十月起贵州左参议,十二月转南太仆少卿。
无何,转南光禄卿,二十一年四月改南太常卿,九月升大理寺卿,十月升刑部右侍郎。
会尚书缺,署部慎奏当。
二十二年九月转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署太仓。
会南都察院掌院右都御史缺,二十三年(1595年)二月以公推补,命下辞朝,七月行次涿鹿,以疾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笃之。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户科给事中。崇祯时,尝谏裁驿递之议,帝不纳。后李自成以驿卒被裁,入高迎祥部。朝论遂谓嘉庆有远见。明亡,为僧,名函潜,又名大然,字笑峰。有《灵潭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笃之,江宁人。天启壬戌进士,除户部主事历户科给事中,有《灵潭集》。
维基
倪嘉庆(1580年代—1650年代),字笃之,号朴庵,应天府上元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倪嘉庆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举人,次年(1622年)联捷进士,大理寺观政。
天启三年(1623年),授户部浙江清吏司主事,管南新凤阳仓。
兵科给事中刘徽请求裁撤驿递,朝廷下旨淘汰十三省邮传银六十万;倪嘉庆上奏指出驿递是朝廷的一大养济院,强悍的游手之徒依赖它生存,裁撤驿递会令他们成为心腹之患。
不久,王嘉胤、李自成等人以裁驿走到高迎祥军队,使得中原形势动乱。
杨嗣昌提出增兵请求同时增加粮饷,倪嘉庆上疏:「国库入不敷支,岁额尚欠二百三十馀万,何以支持加饷。
今日的问题,不在士兵太少而在纳饷太多。
纳饷多则伤害农夫,伤害农夫则人民贫穷,人民贫穷则愈多人铤而走险,倒不如练兵减饷,消除寇盗根源。
」未被理会。
四年差回,五年丁父忧。
六年起陕西司员外。
崇祯元年(1628年),起补职方员外郎,二年升车驾郎中,因为对王府奸官施行杖刑,被贬谪为浙江布政司经历,崇祯五年(1632年),再获起用户部浙江司主事,崇祯六年升山东司郎中。
崇祯九年,温体仁因为侯恂决定魏忠贤案而在任命官员上争持,排挤东林党人;杨嗣昌亦以加饷一事憎恨倪嘉庆,故利用豆案诬陷他,判入狱七年。
他端坐研易经,很快改为戍边;范景文、倪元璐互相推荐下复官,但未赴任。
弘光帝即位,起用他担任文选员外郎,又转为户科给事中,负责查核直隶钱粮,与曹景参、沈应旦、郭充、蒋鸣玉、刘天斗、左光明、陈鸣珂一同受命。
他上疏论杨嗣昌调度失当,请求削其官荫,未得准许。
不久,调任刑科右给事中,因忤逆马士英而被外任巡盐御史兼河道,和中书舍人胡承善在瓜洲渡、仪真县抽查盐斤。
南京失陷,倪嘉庆在青山出家为僧,法名大然,字啸风,七十二岁时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7—1641 【介绍】: 明河南新安人,字介孺,号豫石。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兖州推官,擢吏部主事。天启间,累迁验封郎中,告归。开封建魏忠贤生祠,维祺遗书士大夫,戒勿参预。崇祯初起尚宝卿,累迁为南京兵部尚书。以义军破凤阳,复牵他故,除名。还居洛阳。河南大饥,出私财赈灾。李自成攻洛阳,维祺分守北城,城破被执。义军知为“赈饥公尚书”,欲释之。不从,遂死。福王立,谥忠节。维祺精通等韵学,学者称明德先生。有《音韵日月灯》、《明德堂文集》、《孝经本义》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介孺,河南新安人。万历癸丑进士,除兖州推官累迁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粮储进兵部尚书殉流寇难赠太傅谥忠节
维基
吕维祺(1587年—1641年—吕维祺),字介孺,号恒栖,新安(今属河南)人。
谥忠节,清朝谥忠敬。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授兖州推官,擢吏部主事,更历四司。
历考功、文选员外郎,进验封郎中。
魏忠贤禁毁书院,维祺立芝泉讲会,与杨涟、左光斗相唱和。
崇祯元年,起尚宝司卿,迁太常少卿,督四夷馆。
崇祯三年(1630年),擢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
六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被劾辞。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军克洛阳,维祺劝福王朱常洵散财饷士,福王不从,维祺乃尽出家私,设局赈济。
福王匿迎恩寺,遇维祺。
维祺道:「名义甚重,王毋自辱!
」,一并被俘,维祺在周公庙被杀,年五十五,赠太子少保。
有《明德先生文集》。
共 16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