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冯之图

共 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味腴书室(乾隆辛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全书四库弆四阁,充栋纷陈不易穷。
因命研精为荟要,分藏园内及宫中。
彼曾重勘仍多舛(谓文渊等四阁),此岂独遗漫惜工(谓摛藻堂及此味腴书室缮写四库全书之始原设分校覆校总校各员细加雠勘乃丁未岁驻跸山庄时偶阅文津阁书籍见其中讹谬者连篇累牍因命在京诸皇子及大臣率大小臣工二百馀员将文渊文源二阁之书先加校对复罚令从前未能详校此二阁书籍之员往校山庄文津阁之书其文津阁原校之员罚往覆校盛京文溯阁之书既念四阁之书重加校对尚多错误岂荟要之书可信无讹上年据原充纂脩及校阅之陆锡熊等往盛京覆校全书竣事开列从前未能详校文溯阁全书之员本应予以议处姑从宽罚令将荟要二分覆加校对以赎前愆此亦国家惩劝之道应尔不独全书流传后世可称善本也)
一例校雠示惩劝,施之政亦惕于衷。
⑴ 初辑四库全书时即仿范氏天一阁规制命于大内圆明园避暑山庄盛京四处建文渊文源文津文溯四阁贮之冀得广为流播嘉惠无穷顾每阁藏书三万六千册卷帙浩如渊海洵非易究因复命司事大臣等择其尤精者亦分四库得一万二千卷别名荟要于大内之摛藻堂圆明园之味腴书室各缮录一部以备几馀披览
鸳侣天生就。
望西川、迢迢云际,佳期拖逗。
忽地鸾笺催赴约,莫怕瞿塘水溜。
正秋尽、波平时候。
好耐寒江风雪夜,待到时、绣幕围春昼。
才展尽,眉边皱。

绮窗一任鸡鸣又。
两绸缪、问今何夕,方成邂逅。
欢笑正浓还借问,来路风霜生受。
这怜惜、比常加厚。
只有关心难说与,恐深情、暗被伊猜透。
须筹画,归来后(鹿书先有如君在室。)
达人蜕尘垢,结情山水区。
我祖济物怀,平世郁未舒。
道高婴众忌,学富成独殊。
垂老得一第,不曳时相裾。
康熙盛朝彦,文酒多怡娱。
每念钓游地,久狎渔樵徒。
三山陆贺宅,选胜据镜湖。
岩壑相错峙,长桥故萦纡。
苍翠莫名状,烟云时有无。
孤屿出湖面,亭亭擢纤趺。
清流四回映,列岫长眉敷。
归隐终未遂,遐襟传画图。
退谷老诗叟,作歌散忧虞。
下噀今尽失,寝邱荒未居。
缅维旧德永,家风异时趋。
湖桑埭上路,常与轻舟俱。
会当谢簪绂,言就先人庐。
结亭绕梧柳,垂竿隐菰蒲。
先庄简公绍兴中罢相,以提举洞霄宫还居郡城新河。尝过陆少师宰千岩亭,赋诗云:「家山好处寻难遍,日日当门只卧龙。欲尽东南岩壑美,须来亭上小从容。」慈铭平生喜诵此诗。乙丑还里,赁庑新河者两载,后移寓锦鳞桥,则卧龙日在户闼矣。比年久羁郎署,极念故山,甲申岁阑,寒夜多思,谨题五言一章于后,述祖德,志息壤焉。
我祖南宋英,罢政守乡郡。
遂安新河居,千载想馀韵。
同时陆秘阁,始筑千岩亭。
放翁尚童丱,授诗闻过庭。
时见相公来,青山在眉宇。
白云不可赠,相招白云语。
藤州忽赴谪,遂落琼海边。
仙山一家乐(事见《云谷杂记》。),化鹤无归年。
至今清风生,近接水澄巷。
第宅多新开,市楼赩霞绛。
余也一廛赁,两见河水春。
时寻古松石,想见峨冠人。
龟堂久已平,快阁亦非故。
只道三山间,犹有东园树。
薄宦去乡国,欲归无寸田。
何从乞祠禄,况求一郡便。
寒夜静煮茶,冻窗闻竹折。
梦载梅花艭,探遍山阴雪。
猿鹤蕙帷寒,峰峰积翠间。
翻思锦鳞里,隐几卧龙山。
共 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