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讳正华,字本素,邺嗣七世祖也。少传大父父家学,工于诗。性不乐仕进,慕义,专赴人之急。诸弟与贡使互市,负其钱十馀万,罪死,先生为破产偿,得免。族中女将嫁有期,而父母死,无所办。适先生亦遣女,乃迎族女归,为并治装,同日嫁与钧。且先生隐德多,尝夜闻别室有声,起伺之,乃其邻人子,方盗裂布,蒲伏曰:适举一子,天寒恐儿僵,仓卒盗先生布,死罪。先生虑其愧,曰:夜生子,此真急时,奚暇问,奚不疾举去?邻人子曰:裹儿布数尺足,念先生长者物,故裂取足耳。先生乃并与之,谓曰:可去矣,此惟吾知之。家人巳爝火至,先生曰:无有,鼠鬨耳。后邻人子竟折节为善。及垂死,乃与人述其事曰:李先生真长者,虽先生长者,终不言,然吾岂敢自蔽其丑,以蔽先生。先生又尝被酒夜行,前触盗,误创其颊,先生闇中识为某氏子,亦竟不言。人亦不知先生是何等创也。先生以故,家亦稍稍落,乃尽以砌街大宅让诸弟,使分治,而身自居东皋草堂耕牧。初,先生常客白下,造书林纵观,乃悉以橐中金买书还,日课其诸子,且耕且读。数年,次子循义遂以进士起家,为名御史。先生乃稍葺所栖草堂,导泉匝舍,手植双楝于门。塘上遍种四时嘉果,极望先生箨冠鸠杖,澹荡其间。客至,命童子采所植树果,就水击鲜作供,笑谓客曰:“吾塘上仰有取,俯有拾。”先生风格既高,草堂复当山水交会处,以故四方名荐绅词客,俱题诗咏楝塘。先生隐居传于远近,尝有太守秦君造谒,先生款客语止宿,已见十馀人从田间辍耕归,俱笠而荷锄犁,中有二丈夫须眉甚伟,与诸田奴别。秦君心异之,使遣问,则先生第三四辈子也。秦君大惊曰:是俱御史介弟,奚至使执苦若此?先生笑谢曰:若兄虽贵,何与弟?且人生岂可使失业?因启箧取所自咏诗示客,指其中二语曰:“人薄利名何患老,子分耕读不妨多。”秦君绝叹服而去。
人物简介
刘时俊(16世纪—17世纪),号勿所,四川叙州府隆昌县民籍富顺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五年丁酉科四川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登戊戌科进士,初授庐江县知县,调繁桐城、吴江,捐俸筑平望堤八十里,防苏湖、太湖水患,人呼刘公堤,立祠奉祀。三十六年考选为南京刑科给事中,疏劾南京守备抚宁侯朱继勋,又疏上十事。三十八年升为福建佥事,三十九年京察以浮躁去职。起复尚宝司丞,泰昌元年被弹劾去职。天启元年(1621年),奢安之乱起,起升太仆寺少卿,赞画川湖云贵军务,募兵助练,收复重庆。后为总督张我续题参通夷,被逮入京审讯,上疏辩雪,加兵部右侍郎。天启六年丙寅(1626年)正月十九日卒。后追赠太仆寺卿,崇祯二年赠兵部尚书。妻喻氏封夫人。子刘潜、崇祯九年解元刘泌。著有《大易统要》、《居官冰镜》、《治安文献》。
人物简介
【生卒】:1730—1802 【介绍】: 清江苏丹徒人,字禹卿,号梦楼。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工书法,以风韵胜。诗亦超拔不群。年未五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九
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人。乾隆庚辰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临安知府。有《梦楼集》。词学图录
王文治(1730-1802) 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探花,官翰林侍读、云南临安知府。清代著名书法家,与梁同书齐名,与姚鼐交密。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现潇疏秀逸之神韵,时称"淡墨探花","淡墨翰林",与喜用浓墨之刘墉鲜明对照。善画墨梅,韵致卓绝。诗词自成一家,并精音律之学。筑"梦楼"。自滇归,买僮度曲,行无远近,必以歌伶自随。有《快雨堂题跋》、《梦楼诗迹》等。梦楼诗集·自序
余年未弱冠即习为诗,然未敢以示人。甲戌春,至京师,时年二十五岁矣。与辽东朱子颍、桐城姚姬传论诗,心甚惬,因各出其所作以相质。子颍诗豪宕感激,有高达夫、李太白之风;姬传深于古文,以诗为馀技,然颇能兼杜少陵、黄山谷之长。二人者与余异趋而相赏特甚,遂相与订交,此外仍不敢以示人也。通籍后,官翰林,以诗为职业,人或以为能,然多进御及应试之篇。至于抒写怀抱、赠答友生,古人所谓缘情之作,则依然不敢骤示人也。余自临安解官归,子颍官两淮运使,延姬传主梅花书院,于是三人者复相聚于江淮之间。子颍欲刻余诗,姬传欣然为之序。余自取视之,颇不敢信,故板已锓而复毁,是时余年将五十矣。厥后余访友于长沙,舟行湘水中,日夕无事,因取旧所作诗删定之。同人及门弟子皆怂余锓板,余不获已,从其请,今始竣工,是时余年已六十有六矣。余尝谓,人之所得于天者,其已定者也,然必得古人之书以培养之,又必得名山大川及世间可喜可怖可爱可恶之事以淬厉之,又得良师友相与讨论而辨难之,而后所得于天者日出而不穷。及其发之既尽,与始之所得者,初无加也。然人之得之而不能尽其所发者多矣。余之所得于天者有限,今年将七十,始自觉所发之不可尽焉,顾一息尚存,正未知所发者之能尽否也。以今日之所成就證之,少时之所向往颇觉未尽;然少时不能言者,今亦或能言之,然则余之所造,其将尽于是乎?抑犹有待乎?今且以余之所就者质之当时同好之士,当必有从而勖余之未尽者矣。乾隆六十年岁在乙卯夏五月,丹徒王文治自序。梦楼诗集·姚鼐序
丹徒王禹卿先生,少则以诗称于丹徒,长入京师,则称于京师。负气好奇,欲尽取天下异境以成其文。乾隆二十一年,翰林侍读全魁使琉球,邀先生同渡海,即欣然往。故人相聚涕泣,留先生,不听。入海,覆其舟,幸得救,不死。乃益自喜,曰:「此天所以成吾诗也。」为之益多且奇,今集中名「海天游草」者是也。鼐初不解诗,尝漫咏之以自娱而已。遇先生于京师,顾称许以为善,后遂与交密,居閒盖无日不相求也。一日,值天寒晦,与先生及辽东朱子颍登城西黑窑厂,据地饮酒,相对悲歌至暮,见者皆怪之。其后先生自海外归,以第三人登第,进至侍读,出为临安府知府。赴任过扬州,时鼐在扬州,赋诗别去。鼐旋仕京师,而子颍亦入蜀,皆不得见。时有人自西南来者,传两人滇、蜀诗,雄杰瑰异,如不可测,盖称其山川云。先生在临安三年,竟以吏议镌级。先生遂返丹徒,来往于吴越,多徜徉之辞。久之,鼐以病还江南,而子颍为两淮运使,兴建书院,邀余主之。于是与先生别十四年矣,而复于扬州相见。其聚散若此,岂非天耶?先生好浮屠道,近所得日进。尝同鼐宿运使院,鼐又渡江宿其家食旧堂内,共语穷日夜,教以屏欲澄心,反求本性。其言绝善,鼐生平未尝闻诸人也。然先生豪纵之气,亦渐衰减,不如其少壮。然则昔者周历山水伟丽奇变之篇,先生自是将不复作乎?鼐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有。子颍俾人钞之为十几卷,曰「食旧堂集」,将雕板传诸人,而鼐为之序。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八日,桐城姚鼐撰。梦楼诗集·张锡蕃跋
梦楼诗集·王光杰识语余束发受书,后得读先生诗,以为古之人。先大父诏余曰:「先生为大父挚友。大父宰怀远,先生来游,时汝在襁褓,曾见之。」并为述先生文章、学问、里居、科第甚详。景仰而私淑者,已数十馀年矣。岁次戊申,余来守皖郡,适先生之孙光杰权郡属参军。言及先生之诗,知诗板散佚,检家藏初印本重付手民,且乞为之序。夫先生之诗,如日月江河,为有目者所共睹,后生小子何敢赘一词?第念先生往矣,先生之诗脍炙人口久矣,孰不愿家置一编者?今于原刻既失之馀,参军复镌板以行诸世,余以世交为同官,得观厥成,不可谓非幸也。因谨识数语于卷后。道光二十九年岁次己酉四月后学张锡蕃敬跋。
先大父翰墨流播海内,凡海外朝鲜、日本诸国莫不重价购求。至诗集刊行,尤为脍炙人口。而印刷既多,字迹日渐漶漫,并有残缺者。光杰宦游来皖,所遇士大夫索观者多,箧笥所携,惧无以应。而顾君蒹塘、李君佩留酷嗜风雅,请重梓之以广其传,复身任校雠之役。迨张鹤生先生来守安庆,并为文序之,以趣其成。凡五阅月,剞劂始竟。不揣固陋,用志数言,因以见先泽之不敢忘,亦以知友朋之谊之不可諠也。道光二十有九年岁次己酉九月朔日孙男光杰敬识。(录入:顾青翎)维基
王文治(1730年—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清朝翰林、诗人、书法家。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出使琉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升侍读,后又任云南临安府(今建水县)知府,罢归,遂绝意仕途,而与姚鼐等文人墨客交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