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郭之祥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王文企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文企(?
—17世纪),字仲安,徽州府歙县人,湖广江陵县籍,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王文企是天启元年(1621年)湖广乡试举人,到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担任吏科给事中。
淮扬、山东等地发生饥荒,他上陈赋税繁重,令人民有怨言,被贬谪为南京国子监典籍,迁任大理左寺副。
弘光年间,王文企改任太仆丞、大理少卿;隆武帝同时召用他和周廷鑨、徐开禧、郭之祥、姚宗衡、严似祖、何九云、张之奇、孟应春,任命他为詹事掌管翰林院;福京失守后不再出仕。
严似祖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严似祖(?
—1654年),字亦如,云南云南府昆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严似祖是尚书严清的孙子,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举人,次年(1640年)联捷进士,获授翰林院检讨,负责纂修《会典》,掌管起居注,管理六科奏章,又主持册封荣王朱由桢,兼任吏部与礼部郎中。
隆武帝继位,召用严似祖和周廷鑨、王文企、徐开禧、郭之祥、姚宗衡、何九云、张之奇、孟应春等人,似祖任左中允、侍读,福京沦陷后归乡。
永历元年(1647年),孙可望起用严似祖为其行营的礼部尚书、翰林学士,他不应召。
不久,奉命前往云南典试,取士三十三人,补任官职。
因祭祀孔子不周而入狱,不久得释。
孙可望阴谋篡位,严似祖力陈不可行而遭杖杀,但称帝之事亦告寝。
张之奇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之奇,字东尼,号平子,江西建昌府新城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江西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礼部观政,考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
明亡降顺,授弘文馆编修(《甲申传信录》言授顺庆府府尹)。
隆武帝继位后,同时召任周廷鑨、王文企、徐开禧、郭之祥、姚宗衡、严似祖、何九云、张之奇、孟应春,未出。

人物简介

维基
徐开禧(?
—17世纪),字锡馀,号念庵,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应天乡试第二名举人,到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获授临武知县,改翰林院庶吉士,后辞官归乡,写下效法以前贤臣的文章,让讲授的文人学习。
弘光帝即位,起用他为翰林院编修、詹事府右中允、左谕德、经筵讲官,因父母逝世归乡,南京失陷后曾在昆山起兵;隆武帝继位后,同时召任他和周廷鑨、王文企、郭之祥、姚宗衡、严似祖、何九云、张之奇、孟应春,他得任命为詹事,协理翰林院事,福京失守后不接受清朝荐举隐逸,不再出仕。
姚宗衡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姚宗衡(?
—1646年),字幼舆,号霞溆,广信府歙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姚宗衡是崇祯六年(1633年)的举人,署任平原教谕协助县令抵禦流寇;到崇祯十三年(1637年)成进士,因召对称旨而和孙一脉、赵玉森、刘瑄、严似祖共同得授翰林院检讨。
南京失陷后,姚宗衡跟随金声起兵,兵败后前往福京,和周廷鑨、王文企、徐开禧、郭之祥、严似祖、何九云、张之奇、孟应春一同接受隆武帝召用,迁任编修、詹事府左中允,很快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