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密

相关人物:共 50 位
共 7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① 铁厓杨先生以杀田舍翁为文皇根心语。盖徵好直谏,忤意者数矣,是必有弗堪其直者,故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不觉其言之出口也,此则是也。然谓徵东宫臣节之亏,故为太宗所薄而呼为田舍翁者,此则非也。徵能入梦于太宗,而不能自明其事。故《代田舍翁词》,补徵谏录云。
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
迢递乡关路,微茫宦海沙。
乞身原李密,杜口已田巴。
晚景催黄耇,春觞泛紫霞。
三公犹不易,岂恋此虫虾。
北客南归数千里,闻君适过长干寺。
牵衣入寺历讯之,扁舟又向吴淞水。
君数贻我书,我未识君面。
肠中宛转如车轮,长江漫漫不相见。
江上水凫入户啼,衰烟断柳风凄凄。
横江破巢不忍归,天涯谁是心相知?
正欲拿舟渡江去,闻君复就长干路。
君出南城我入城,千万人中恰相遇。
城头戎马骄且嘶,与君同著妇人衣。
侈言得志此何时,可怜头发如青丝。
酌酒寿君跽复起,郁郁钟山气还紫。
莫遣腰下青芙蓉,化作双飞入江水。
酒酣歌放不可休,记得升州是蒋州。
来朝同买钓竿去,矫矫万里随白鸥(历叙离合情事,曲折如话。“同著妇人衣”,为避乱也,用李密故实)
挽叔章兄 元 · 梅致和
七言律诗
壮年负笈旅京华,芹泮花封屡及瓜。
陶令到官寻解篆,潘郎奉母自扶车。
支宗共出南昌谱,贫族常依北阮家。
赖有佳儿追李密,时于堂上奉萱花。
题画牛 其一 李密 明 · 王鏊
七言绝句
牛背蒲鞯稳若舟,吾伊声里触前驺。
当时项羽成何事,能使郎君读未休。
昔年君去西川时,白头慈母纫征衣。
衣成五彩相陆离,出门意气生光辉。
扁舟溯尽瞿塘险,料想一险一度思庭闱。
白头慈母中夜叹,严父寄书令子归。
归来复向西川去,相看又作明年期。
人生倏忽百年内,春叶青青秋已稀。
辞亲掩卷怀李密,酒酣击筑思渐离。
丈夫孝子俱可怜,明年与君重相违。
君行慷慨当恐惧,父母之年不可以不知,父母许尔行勿疑。
堂堂魏公。
崇节大志。
乔干直耸。
摩天自致。
遭风云时。
得霸王器。
一言委质。
有死无二。
抚我则后。
各尽其志(尝事李密隐太子)
沈浮变通。
吾道不穷。
龙战既息。
皇建其极。
俾补衮职。
其绳则直。
谔谔嶷嶷。
危言正色。
保太宗德。
弼违替否。
日月不蚀。
黜汉霸杂。
行周王道。
人或有言。
秉德不挠(与封德彝廷论)
礼兴乐崇。
德洽道丰。
保合太和。
昭明有融。
起四年中。
复三代风。
言出化成。
神哉厥功。
伊躬佐商。
有耻于汤。
公以其志。
匡饬圣唐。
为唐宗臣。
致唐无疆。
致唐无疆。
永式万邦。
夫讴来斥苦庄生引绋之章歌在挽留汉史吹箫之节则辞铭未尽藉以申哀碑碣难忘用彰遗德无他母仪已极显融史诵必开幽竁也黄母者龙舒黄畏庵先生之母平子先生之大母也阀阅攸传本娴家训英华所馀及闺则故谢家柳絮咏之庭前姬氏葛覃习诸壸内不惟扶风之诫旦晚堪型抑且德曜之光后先难纪宜乎经贻子而有丸熊之风砚与孙而具戴鳌之庆矣乃当先生出宰西陵忆太母咸来湘水潘郎西去共传板舆御母之文曹氏东征犹有农野安民之句虽莱芜介吏贫自生鱼奈浔阳哲帏力能封鲊以故人之称之者可谓使众以慈而已之推本之必曰伊予有母无如月蚀中闺星流古署玉棺降于邺下白帽裂之南徐陶侃自亡母浔阳二客欲冲天安石未还山江左遗民如丧妣故既礼夺苴麻节哀邳国权移金革屈职山涛然而灵旗摇曳于江令之祠丹綍牵援于许公之宅龙门虽远刍前酒多人马鬣未加石上留题有字返舒江而会葬发哀者定多武昌名士之车渡浙水而停绥留殡者岂无杜曲惊人之调况乎洛阳贾谊久著膝前江夏黄童并推孙子歌鹿鸣而嗣服骋龙驹于再传是则百药因大母命名文若以小孙起誉犹且心摧洗马不育于母而育于刘腹痛元卿不慈于亲而慈于祖四龄哺育口授毛诗十载艰难躬先颜训彼抚琴长恸本多罔极之思乃负柳将归又有陈情之请则仁人孝子安少蔡邕罔愧之辞晓盖晨辒可乏袁子难行之唱哉因作哀歌各成长句
涂车且勿行,刍马且勿追。
劝君摇大铃,听我歌挽词。
君不见尸乡从人惜朝露,白日婆娑郭东路。
又不见浔阳处士怨空水,湛湛春觞夜浮绿。
人生修短安足知,芳名要在能留贻。
不见舒城黄母今还归,輤帷缥缈江之涯。
江东士女咸哀思,不减伊吾执绋为。
歌词问母何以竟,得之母之扶桐倚。
车者曰萧之父母,躬导亲舆莅兹土。
墨绶垂来挂䌽凉,清泉煮就遗羹苦。
方春山县花满堂,后庭有母来称觞。
冰鱼自贮雕盘献,䌽凤还衔紫诰翔。
雕盘献膳接晨暮,䌽凤飞来倏飞去。
人云东海亡所师,我亦西州哭何怙。
冢孙平子对我说,四岁慈帏舍呱咥。
情苦难教李密陈,心慈早为元卿竭。
流离十载兵革间,旅茅断舶荒烟寒。
毛诗口授甫了读,蜀帽手缝犹未安。
我思太君初太息,更复闻言重唧唧。
贤哉有母长若兹,万载千秋似一日。
君不见将归召父不可求,一时台使争相留。
又不见膝前孝廉最憔悴,不作陈情亦流泪。
① 并序。元和四年为左拾遗时作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一作右)凭肩(一作左)臂折。
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惯听梨园歌管声(一作唯听骊宫歌吹声),不识旗枪与弓箭。
无何天宝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一作里胥)驱将(一作向)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一作传)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一作战)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一作悲),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一作自把)大石搥折臂。
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
此臂折来(一作臂折)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云南有万人冢,即鲜于仲通、李密曾覆军之所也)
老人言,君听取。
(一作何)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⑴ 开元初,突厥数寇边,时天武军牙将郝灵筌出使,因引特勒回鹘部落,斩突厥默啜,献首于阙下,自谓有不世之功。时宋璟为相,以天子年少好武,恐徼功者生心,痛抑其赏。逾年,始授郎将,灵筌遂恸哭呕血而死也
⑵ 天宝末,杨国忠为相,重搆阁罗凤之役,募人讨之,前后发二十馀万众,去无返者。又捉人连枷赴役,天下怨苦,人不聊生,故禄山得乘人心而盗天下。元和初,折臂翁犹存,因备歌之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挽陈其美联 近现代 · 刘蕃
对联
当代数英雄,管乐有才,关张无命;
平心论功罪,事殊李密,痛等岑彭。
共 7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