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毕佐周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诗酒刘家代有人,不烦事事乞诸邻。
篇章分得随州派,酿法争传白堕神(来诗用贾岛杜康故以此荅)
乐岁人情初见雪,他乡时序怯逢春。
凭君对我誇张少,莫把生申比降寅(大山)。(丙申生偶借用嵩高语)
云樵舜山之东麓,为山人大仲明故居。松竹掩映,蔚然深秀,依岩架屋,就涧成桥,备极曲折。余童时往游,即心契焉。后奔走道路,不至者,十有馀年矣。壬寅九月,望前一夕,星月交辉,光鉴毛发,数觞之后,拂衣起舞,远眺是山,与余若隐,有期者,因款同志之门,得三人,与偕越陌度阡,行歌相答,不知兴之所以起,与兴之所以止也。少焉,林开岫耸,松竹交响,谡谡雨耳闻,或曰由中峰而上,或曰是山之胜在东,宜从东,遂历级升,过柴扉,剥啄久之,一少年披衣出,盖卧而复起者。嗟乎,吾侪不惮跋涉,乘月夜为兹山游,岂山中人忘之而顾寝耶,抑日习而安焉者乎。观其人,诚笃娴雅,非农家流,询之为郑氏子,自山人亡后,其子孙不能守,故郑氏居焉。因与跻通志之桥,沐洗心之泉,攀藤罗,坐盘石,玩月其间。前则为大江澄明千里,一望如襟带,后为秦望,青嶂排空,苍翠接天,窿窟崔崒,俯仰万状。其两旁树木葱茜,虽时际深秋,不少彫落。山腰环顾,莫知首尾。但见飞光林樾,侵袭衣裾,其下即山人墓也。宿草凄其,残碑露冷,曾几何时,而逝者已如斯耶。昔王子敬有云,秋冬之间,倍难为怀,不其然与!然吾足迹所至,几半天下,所过崇山峻岭,如泰华终南,嵩高少室,以及岱宗云亭,𡽑蒙凫绎,莫不低徊,俯仰歌咏,将之而终,不若兹游之快。且适者亦以风尘面目鲜不为山灵之所笑也。夫山不贵高而贵幽,月不贵圆而贵清,窃以为幽与清,而不在山月之中,而在吾人之心。不然,樵夫牧竖,岂真不知山月者乎,而必俟旷逸之士,始足以领之也。爰为之序,以徵同游之诗。
古人有言秋气逸,眼前何必悲萧瑟。
兴来时复引一觞,还向空山弄明月。
人生快意随所之,安能戚戚藏一室。
烟霞痼疾洵难愈,但得我死心便毕。
同人导我山人庐,山人一往池馆虚。
孤云来从檐下宿,古木点缀成公乌。
更跻绝壁踞盘石,瘦者怯立懦者画。
手招二子不肯前,异景不觉真可惜。
回峰列岫竞起伏,长江一泓天际碧。
微闻虚籁清我心,凉飙习习生两腋。
还丹百鍊苦未成,会须一检蓬壶籍。
俯观醉影忽而哂,扑涧犹疑吸云液。
划然一啸彻三垣,岩前列宿手可摘。
卢生何必八极游,即此便是神仙宅。
吾侪抗志出嚣尘,笑谈岂顾东方白。
高风向长如可追,从今请整谢公屐。
去余家五十里而近有山曰嵩穹窿崒嵂峭茜幽邃视洛之嵩高不知孰为伯仲也旁一峰千仞秀出巀嵲云际若轩辕浮丘所尝居者余因以嵩之少室名之且为作长歌以纪其胜异日者采三花携玉女归将结茅于兹老焉
君不见嵩高之山,高高出天半。
万古扶舆结葱旧,孤标突兀回日星,秀出苍茫界河汉。
恍疑帝遣夸娥负中岳,掷向东南镇磅礴。
又疑巨灵一夜排风雷,空中掣此青崔嵬。
仰观宇宙豁,俯瞰沧溟开。
天倾锦绣壁,地涌金银台。
飞鸟不敢度,猿猱为之摧。
层峦叠崿何奇哉,倒影下坠扶桑隈。
会稽秦望相去但咫尺,赤城天目左右罗列如浮埃。
绝壑迤逦,飞梁萦洄。
空青水碧,划然蓬莱。
天仙跨鸾鹄,时时下九垓。
遥峰插天更奇绝,天柱嵯峨象纬列。
云是嵩高列峰三十六,其一飞来堕吴越。
参差太华十丈莲,重叠娥眉万年雪。
云中之君纷纷拾瑶草,散发长歌弄明月。
朝来忽见黄帝车,方明前导昌宇趋。
七圣尽迷襄城辙,却望天坛寻故庐。
顷刻笙歌起岩际,白鹤凌空舞瑶砌。
乃是缑山王子乔,金支翠旗朝玉帝。
真人一去不复还,玉书灵笈埋空山。
俗流往往轻飞仙,不见此后三千年,少室山人结庐长啸卧其巅。
峰头一室但盈丈,大易黄庭坐相傍。
紫芝空谷纷葳蕤,真气关门浩排荡。
朝飧玉池露,夜濯金屑泉。
明霞翼我体,白云怡我颜。
山灵候余户,跂息不得眠。
一行卧此三十载,上元夫人时往还。
俯视城郭真嚣烦,缟衣素氅何翩翩,乘风几欲凌苍烟。
胡为羽驾尚踯躅,惆怅孤峰夕阳落。
仰天大笑寒风生,徙倚青藜望名岳,无乃未践三花诺。
寄言广成子、浮丘公,吾将跨白鹿、骑苍龙,访尔三十六峰中。
横绝具茨凌空同,归来却卧此峰上,千年一视轻鸿濛。
夫蹈道而不获乎上。育德而不尊其位。有之矣。在西汉有东海于公。在东汉有□□□□□其□也□范□福好德□□乃知道者善之□德者福之□苟茂其道。丰其德。而福不在乎其身。必钟其后嗣。稽之行义。质诸圣谟。□德于□陈者李公其人矣。公讳广业。字□□陇西成纪人也。惟我景皇帝仕魏八柱国唐国公。公五代祖也。若后稷肇封。将嗣八百之运。□海州刺史亮惟我神尧皇帝受昊穹灵命。行敦叙之典。追封郑王。赠司空。公高祖也。若夫□没廿方受勾□之□皇朝□□□行台尚书□州牧淮安王神通。公曾祖也。若毛毕佐周剪商。功参十乱。皇朝左骁卫将军淄川郡王李同。公王父也。□皇太后临朝。□朱虚□禄□之窃威□平□以定国皇朝云麾将军璲。公之烈考也。原夫至道元气之化成也。融而为川泽。结而为山阜。崇功大业之□美也。散而为英雄。聚而为哲贤。惟公祖曾盛烈。昭配上元。储孕福裕。郁生才彦。□□中庸□□□知□□服膺一善以□□能年踰弱冠。□□□□□天子有事于郊丘。宗室陪位。国庆覃恩。释褐授宁州参军。□而就列非□□□后以序迁左威卫(阙二字)参军右金吾卫□曹参军许州扶沟县丞右羽林司阶陕王府典军渭州别驾剑州长史。□用体道冲让□闻政□□□□□服(阙八字)抱关之禄故□□□百辙自退焉圭组贵冑。对有惭德。本仁为行。施之则诚。于君为忠。在亲为孝。□岁丁云麾忧。□□□节力能□□□□灭性甘淡□□人无所加。洎府就礼经。衣裳外释。莅官居处。动思扬名。敬慎肤体。归于□□□□乡里过于刑赏信□□朋□非久要公以微言既绝。是非莫分。春秋经旨。仲尼所志。三代之礼。家分糅杂。淹中之说。最符孔氏。故畅二□旨义成一家师法。□□情性□□乐道。以开元十八年八月二日。终于剑州官舍。春秋五十有一。以其年十二月。迁祔于京兆府三原县□原乡之北原先茔。礼也。呜呼。以公之成德也。宜其臻□□登□位而年屈中寿。位穷纲佐。仲尼有丧予之叹。其在兹乎。厥后(阙二十七字)少卿□州刺史呜呼。生得天爵之贵。殁有庙享之尊。盛矣哉。阙里之□也。公之元子□□皇户部尚书河东朔方六道节度都统。□□间秀风云毓德。当莽卓盗国之际。总齐晋勤王之师。隐如长城。克固磐石。次子若水。皇金吾卫大将军兼□□舍人(阙九字)巡禁卫玉帐增威。宣导王言。彤庭让德。公之元孙锜。即地官之冢嗣也。今任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及诸□盐铁转运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使持节润州诸军事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天挺俊哲。才为时生。承先王丕搆之□贻燕翼无穷之烈。出作藩垣。入为柱石。总榷筦转输之任。亘吴楚服岭之封。事绝争承。赋皆合彻。利泽浃天下。衣食赡□归□萧□□□□□河内□□□□□□惟皇祖懿德。为代师范。琬玉未刻。光灵不扬。谓云逵尝学旧史。庶闻前修。故纂□绪业。□□铭表。其词曰。
(阙十八字)宪宪李公,禀气冲清。
涉世居厚,闲邪性情。
□仁为重,撰德无形。
负之致远,克举而诚。
服膺中庸,乐□□□□言□□忠孝□致书□□□□□当味隐雾豹文。
瑞时麟趾,德猷福履。
翼子谋孙,祉流道广。
庆兆高门,光光前烈。
显显后昆,于□定国陈类长□于陈伊何。
□□而盛惟□□之奕代流庆,后之二叶。
俱登八命,官同曳履。
职传戎柄,树官贻远。
厥配孔明,至德参化。
苍穹□祯,封表□□荣耀佳城。
刻颂贞石,将来作程。
丽川中丞五十寿诗 其一 (甲寅) 清 · 袁枚
七言律诗
寿诗非古也。古之人随时可以为寿,诗所称「介寿」,史书所称「为某寿」者,俱不指生日而言。今之人以生日为寿,隔十年而一大庆,必有诗文申其颂扬,其中有公焉,有私焉。公者,其人之德之才克副所称,如欧公之《昼锦堂记》是也。其私者,各有恩知,不得不以文报德,如高僧智之于高令公是也。有公无私,则铺叙陈迹,尊而不亲。有私无公,则但可作一家言,而不可以供众览。其他敷衍酬应者更无讥焉。枚之以诗寿丽川中丞也,其在公与私之间乎?枚受公知,从皖江始。闻人称公之贤,亦从皖江始。未几,公迁粤西矣。枚到粤西,闻贤公者如在皖江也。未几,公迁苏州矣。枚到苏州,闻贤公者如在粤西也。又未几,公以方伯迁巡抚矣。枚在金陵,闻贤公者如作方伯时也。公如明月在天,南北东西,照临如一,而枚恰如微星萤火,往往附月而飞。公之贤久而不变,枚之受知则久而愈深。初以文字相契,继以缟纻相贻,继而观过知仁,再继而略形骸,忘贵贱,衣公之衣,眠公之榻,坐公之舟,或千里相迎,或数旬留宿。其神交意合光景,旁观者不知其所以然,公与枚亦不知其所以然。惟其必不然而竟然,无所为而为之,是以天合,非以人合也。古之英雄,爱其人者,至于镌金铸像,报其人者,至于摩顶捐躯,大率类是哉。今当公五十生辰,一时士大夫祝釐者道枚必有诗。枚自问当有诗,即公亦未必不料枚之必有诗也。然而枚衰矣,才尽气索,何能操秃管美盛德之形容?况寂处空山,久不与人间事。凡公尊主隆民之勋业,无从探听而张皇之,只可就其所见者、所闻者、所身受者,学《嵩高》之颂申伯,《閟宫》之祝鲁侯,韵其词以献。所以数止于九者,亦古人九如称祝之义也。
两江何处不恩波(公本皖江布政。),五十中丞鬓未皤。
邓尉刚飞千尺雪,吴娘齐唱百年歌。
生逢冬日人原爱,开到梅花春正多。
我欲借诗当图画,将公丰采一描摩。
秋夜梦作看梅人,七年倩图已壬辰。
后壬辰恰贤孙值,犹见先生梦里身。
图成初白即题句,诎指我时才五龄。
六十年来春可念,东南名第几先型。
如我座师陈相国,霜须鹤发寸心丹。
乞身诏许身加病,不及梅花故里看
⑴ 查初白先生、陈文勤公,皆登先生榜。
会稽万玉图尝得,遂自轩题万玉眉。
梦固欣然醒亦可,况论少萼与多枝。
家梅野梅好在无,廿年人隔钱唐湖。
今朝那不檐间数,东十一株西二株。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