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维霖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江西新昌人,字刚长。崇祯四年进士。由宣城知县入为户科给事中。十五年冬,都城戒严,泰来陈战守数策,改授兵科,出视诸军战守方略,以功迁吏科右给事中。乞假归。南明隆武时,历右佥都御史,提督江西义军。清兵入赣后,泰来与举人曹志明等攻抚州,败死。
维基
陈泰来(?
—1645年11月14日),字刚长,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陈泰来是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到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获授宣城知县,转任户科给事中;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天北京戒严,他陈述战守的策略,总督赵光抃指出他和与同官荆祚永清楚边境军情,行间奏报适宜让二人参与,获许可。
他又曾经请假带来一万名士兵,肃清天子的车驾,让崇祯帝认为他有气魄。
很快他改任兵科,视察各军队的战守方略,上奏界岭失事,弹劾副总兵柏永镇论死;因功转为吏科右给事中,请假回乡。
弘光帝继位,起用陈泰来任职刑科,他不赴任;宁州土寇攻打新昌,他固守全城,但邑人刘弘毅因此力战而死。
隆武帝福京朝廷擢升他为太常少卿兼兵科,和万元吉共同守卫赣州,不久转为太仆卿、佥都御史,提督江西义军,任命袁应梦为参军,张天溥为司饷。
清朝军队(《明史》则指是李自成部下)侵略掠新昌,陈泰来与熊维朴共同攻破。
当初,益王朱慈𤆃于建昌起兵,陈泰来与胡维霖、李九华、熊士逵打算跟从,按察使漆嘉祉、举人戴国士认为不可,说:「先生接受朝廷任命,现在又跟随益王,打算奉益王入朝吗,益王一定不妥协。
服侍二人代表怀有贰心,先生为国事捐献身家,本来教以忠诚,但现在却先表露贰心,谁会原谅?
」陈泰来就停止此事。
然后建昌失援,新昌失守,戴国士投降,投入金声桓麾下。
陈泰来怨恨地说:「我被逆贼欺骗,你原来为敌游说,都是国事而已,益王与朝廷又有何分别?
」有意诛杀戴国士,但顾及自己力薄不敌,仍和他通好。
其时有曹志明、曹国祺、聂栋、王平东、李维桢、黄柍、晏扬勋、任汲、李淩洪、黄国彦等人在上高起兵,称「七家军」,陈泰来就和他们联合,并连黄朝宣军队。
隆武元年(1645年)十一月恢复上高,斩杀知县张朝荃,又取回新昌宁州,斩知县李全家,羞辱戴国士妻子和亲友数人,数落他的罪行。
泰来又和下园刘氏义师包围瑞州,但未攻克;金声桓引清兵攻入新昌,守将出降,他来到界埠,曹志明、王平东、黄柍、任汲、李淩洪等人自上高移师会合,进攻抚州。
十四日,上高黄鼎彝降清,带领清军,陈泰来战败,与刘诏新、谌廷桩、胡亲民一同战死。
又有说法指戴国士与陈泰来为姻亲,已经投降,权充驿传道。
金声桓使人招陈泰来,召重兵紧随其后,国士入泰来营相见,清兵就已压阵,他败走黄氏祠自刎死。

人物简介

维基
李九华(?
—17世纪),字瑞生,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七年(1627年),李九华中式丁卯科江西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登进士,授福建南安县知县,以兵部主事主持四川乡试,历任车驾郎中,出为井陉佥事,锐意整修边防、训练士兵;曾经在朝廷上陈意见但未得理会。
定州闻警,他委派妻子刘氏守城,自行带兵北上,盗寇却乘机攻入获鹿,刘氏督兵守城八天后失陷,一家被杀。
李九华来不及救援,以丢失领土遭连坐戍边,后来起用为湖广参议。
南明年间,益王朱慈𤆃于建昌起兵,他和陈泰来、胡维霖、熊士逵打算跟从,被按察使漆嘉祉、举人戴国士劝止,后事不详。

人物简介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字隐元。福建东林林氏子也。父在田。母龚氏。琦生六岁。父客于湘。家产日耗。难以攻读。渐以耕樵为业。每静夜与二三友。坐卧松下。仰观天河运转。星月流辉。谁系谁主。缠度不忒。心甚骇焉。遂有慕佛之念。年二十母与长兄欲定聘。自思身为男子。不知父之游踪。急于娶。非孝也。因告母兄。将聘金为路用。直往豫章。抵南京。至宁波舟山。见族叔。又至绍兴。经历一载。囊已空。随香船至南海。朝观音。见佛地庄严。一时凡念冰释。遂发心持斋。投潮音洞主出家。明年二月。航海归闽省母。母以为自天降下。喜不自胜。劝母奉斋归佛。越明年。母归寂。会鉴源于印林寺。方便接引。遂从削发。即发愿精修。辛酉。往绍兴显圣寺。听涅槃经。时闻本师费和尚之名。因遍处参寻。壬戌。鹦窝顶听法华。冬在夹石碧云。听楞严。忽闻密老和尚。来应金粟。即往参见。随问学人初入禅门。未知做工夫。求开示。密云。我这里无有工夫可做。要行便行。要坐便坐。要卧便卧。师云。蚊子多卧不得时如何。密云。一巴掌。师有省。便拜云。某甲会得和尚掌中意。和尚云道看。师便喝。和尚云。再道看。师又喝。和尚云。三喝四喝后如何。师云。今岁盐贵如米。自此日常活泼泼地。忽一日窗外风吹入。寒毛卓竖。通身白汗。大彻源底。便知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情与无情。尽在。一毫头。了了分明。无二无别。不可举似于人。庚午春。黄檗本寺。请老和尚进山。师同回寺。辛未。众请住狮子岩。癸酉冬。马峰请费和尚主席。命师为西堂。一日诸禅人颂百丈再参马祖。一喝三日耳聋。黄檗闻之不觉吐舌因缘。师亦颂云。一声涂毒闻皆丧。遍野髑髅没处藏。三寸舌申安国剑。千秋凛凛白如霜。呈上。费老人即圈出示众。升座云。吾有一枝拂子。是从上用不尽的。顾师云。汝作么生奉持。师喝便出。到方丈。师礼拜。老人举拂云。汝且将去行持。师接著。便打一拂。老人云。将为报恩那。又打一拂。便归寮。甲戌回狮岩隐静。丙子夏。本山请继黄檗法席。却之不能。岩下有侧石如舟。俱以不平为叹。师一夜在石中坐。持大悲咒三遍。默祝龙天。此去黄檗。吾道大行。为山增色。此石可平。默坐注香。归室次。蚤徒良哉报云。石已自平。师乃名为自平石。适法通专使送大衣源流至。丁丑仲冬。至山开堂。如腊八示云。昔日世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说甚么法。蓦竖拂云。也只是这个。今日山僧不动本际。为诸父老谈禅。谈甚么禅。也只是这个。这个又是个什么。正如八十翁翁入场屋。真诚不是小儿戏。向个里消息得恰好去。许汝入黄檗门。见黄檗人。与黄檗同条合命。共气连枝。不然。尽是门外之绕汉。要见黄檗毫毛也大难。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隆琦,字隐元。
姓林氏,黄檗人也。
生有灵徵,幼志凝重。
因父远游不归,绝意婚娶,附舟诣补陀祷祝,睹大士境界,遂欲轶尘。
乃礼黄檗鉴源为师,薙染易服。
遍造诸方,潜颖真参,心光灿发。
闻密云居金粟,径往依之,始露头角,机锋酬酢,迥出寻常,密云甚相契重。
逮受黄檗请,琦乃偕还旧山,结茅于师子岩。
隐安继主檗山,琦本同参,则延之领众,因继其法。
费隐既受别请,林御史汝翥与士众请居祖席,始出世焉。
坐夏十稔,指踰三千,鞭龙策象,声光远播。
万里扶桑,梯航申礼,祈教彼土,恳请尤挚。
琦亦自知信于东倭,实有宿缘,当为了之。
故扬帆破浪,海若效灵,遂底长琦。
岛主欣迎,万象云拥。
驻锡兴福,益以崇福,兼兹二刹,法雨所施,罔不沾溉。
受请普门,国王、大将军咸来致敬,宠锡优渥,珍服名香,络绎充积。
琦亦漠然,惟思流通正教,弘我佛旨。
但每念祖庭,时有故山之思,国王感其眷恋,乃于太和山更起梵宫,仍名黄檗,以慰其心。
移居未久,举首座性瑫自代,退隐松堂,国王为建寿塔,优游泉石,十有馀载。
预知报谢,乃示微疾,彼国王臣慰问再四,皆裁偈酬答,端居而化,康熙十二年癸丑四月三日也。
寿八十有二,腊五十有三。
得法者二十二人,有《七会语录》。
琦貌魁伟,秉性刚正,苦行高谊,具在年谱。
檗山大众仰其馀徽,为筑衣钵塔,释如幻弘为之记铭,见《瘦松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道仁,字惟诚。
姓郑氏,福唐人。
父玉立,母吴氏。
将诞之夕,祥光满室,邻里异之。
幼而失怙,养于舅氏。
仁体貌清俊,举止端凝。
毁齿之岁,便厌火宅,其种性然也。
年十三,礼福唐灵岩良真出家,左右服勤,无间寒暑。
随真入黄檗祖山,而福严费隐方开法席,仁祝发入堂。
时祖席重光,英俊云集。
有西堂时恒师,解行兼优,通内外典,仁常亲炙,奉为楷模,而默究本分,晨宵无间。
因参赵州衫子䛡,久碍胸次,一夕经行堂中,举头见琉璃灯将灭复明,瞥然有省,遂颂曰:“赵州用处天然别,提起布衫重七斤。
只是寻常家里物,令人千古乱纷纷。
”即书呈费,费颔之,自是益加奋厉。
受具后,云峰亘来继主席,见仁弥加器重,勉以法语,随众入堂,屡受钳锤。
生平所得,涣然若释,虽久往檗山,几阅炉鞴,而脚跟脱落,实在此际。
洎亘迁罗山,至住漳之报劬广严,仁皆殚力辅赞,众咸皈仰。
庚寅岁,始承属付,应青山之请。
丙申游金浦,有懒云上人请居梁山白云洞,丁酉,重兴清泉岩。
亘命专使,赍赠源流法衣。
庚子冬,受总镇王公敏斋请,出世兴教万寿禅寺。
寺自唐妙应开辟以来,已𠪾千载,香烟灰冷,钟梵无音。
仁来莅止,道风远播,四众云臻,数年间佛殿、法堂、山门、廊庑,一以新之,而金像夹辉,华丽胜昔,虽曰檀护倾输,亦仁之德诚感孚,有以致之也。
癸丑秋,偕众游月江,归而示疾,日以耗损,缁素踵至,勉以精诚。
自来知好,修书言别,若话平生。
临化之夜,呼行者汎埽曰:“吾将行矣。
”弟子元升问末后一句。
仁曰:“踏遍周沙界,脱体月明前。
”曰:“毕竟向何处去?
”仁曰:“何处不风光。
”遂奄然而寂,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也。
塔于青泉之左,释超弘为之铭。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性愿,字虚白。
姓林氏,江阴人。
少而颖异,记诵不忘,与群儿游,未尝嬉戏。
年十五,随父过城山,访无生大德,欣慕禅林,恳求二亲,允从出家。
闻天童密云开法黄檗,多以棒喝接人,心甚疑之。
有超宗自槜李还,与人言,举临济参黄檗三棒因缘,性闻之跃然,始知知识用处,回出常情。
因励志参究,尝诣狮岩叩隐元,见而契之,及应黄檗携之入山,遂登戒具。
又往参金粟费,问:“蚯蚓斩作两段,佛性在那一头?
”性请开示,即蓦然一棒,直得迷闷盈臆,寝食不宁,欲彻此怀。
因看《百丈政禅师语录》老宿见日影透窗问䛡因缘,忽有省,乃颂曰:“窗就日兮日就窗,现成一物露堂堂。
房中有客好归去,莫向渠侬问短长。
”呈似西堂玄密,密曰:“何物露堂堂?
”性举拳示之曰:“见么?
”密击一棒云:“且道,是赏、是罚?
”性喝,密亦喝,遂作礼而退。
俄随密回闽,住芙蓉。
密寂,复还檗山,后住长乐德成岩。
忽忆古人云“差别未明,住山无益。
”重诣黄檗,更进侍寮。
潜鞭密练,益臻玄奥。
及隐元乘桴浮海,倡道扶桑,性乃潜处松溪白云庵。
隐元遣使,航海万里,付与法衣以表信。
寻有江西之行,路出宁化,缁素恳留,重兴东山古刹。
寺前长桥久颓,行者病涉。
乃募千金,先为筑造,鼎建寺宇,规制弘丽,遂为甲观。
落成未几,黄檗耆宿以玉融檀信敦请继席。
性至,重法剔蠹,拣魔辨异,登堂演说,如香象渡河,径截逆流,鹅王择乳,不事乱唼。
以故诸方翘仰,龙象骈趋。
有浙僧冒称福严法糸,持数十金入山扫塔,性验其非是而郤之。
有楚僧频以怪异惑众,领宰官善信至寺设宴,性疾其邪,斥之而逃。
时或以为执拗,后两僧皆败露,人始服其卓识。
居山十载,怡养恬静,气韵孤特。
而诱进初机,唯恐不及。
挫败类之偷心,指学人于实地,皆从自證中发用,真切生平。
法利所获,悉付司库。
及将迁化,囊钵空悬。
以康熙十二年癸丑六月十四日示寂,得年五十有八,坐夏四十三,塔于黄檗宝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