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惠世扬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3 首
读樊山后数斗血歌作后歌(癸丑)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无真性情者不能读我诗。
我诗得失我非不自知。
时至今日身之得失且勿计,尚何计及诗之得失为。
我诗本来又非诗,我诗乃合屈原庄周而为之。
我诗皆我之面目。
我诗皆我之歌哭。
我不能学他人日戴假面如牵猴,又不能学他人佯歌伪哭如俳优。
又不能学他人欲歌不敢歌、欲哭不敢哭,若有一物塞其喉。
歌又恐被谤,哭又恐招尤。
此名诗界之诗囚。
时至今日世界已无界。
一切界说皆破坏。
岂复尚有诗界能存在。
若谓我诗凌乱放恣不得谓之诗,是必欲尽令天下人欲歌不敢歌、欲哭不敢哭,如曹蜍李志而后快。
其人眼光毋乃隘。
此名诗界之诗械。
嗟我不思两庑之特豚。
岂尚欲与苏、李、曹、陆、陶、谢、李、杜来争墩。
诸君此时犹复斤斤分唐与分宋。
真唐真宋复何用。
真所谓痴人前说不得梦。
嗟我作诗未下笔以前胸中本有无数古人之精魂。
及其下笔时无数古人早为我所吞。
此时胸中已无一二之古人。
此时胸中岂复尚有一二之今人。
他人下笔动作千秋想,我下笔时早视千秋万岁如埃尘。
他人下笔皆欲人赞好,我下笔时早拚人嘲人骂、不畏天变兼人言。
萧统小儿讵解事,赵陀大长聊称尊。
陶弘景云山中何所有,山中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我之诗即我之白云。
自舒自卷长氤氲。
陶元亮云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我之诗即我之桃花源。
世上无人能问津。
樊山述他人语云,我诗数斗血歌,下者浅者不能作,高者深者不屑作,我亦不知如何为高,如何为深。
高者何人,深者何人。
我自作诗何预他人事,且自大嚼兮过我之屠门。
遑持布鼓兮过人之雷门。
樊山又有诗谓我贪财好色不怕死。
谓我好色不怕死。
诚哉乃我之知己。
不知贪财何所指。
他人视钱如性命,倾身障簏家家是。
我无一钱人共知,展转沟壑将饿死。
典衣买醉尚挥金,未向陶胡奴乞米。
人言樊山颇多财,我亦未假盖于彼。
不知人贪抑我贪,此语一笑置之斯可矣。
又谓我诗拉杂复鄙俚。
我诗拉杂诚有之,果何句俚何句鄙。
我诗虽恶人难学,似我者病学我死。
强学我者必至鄙俚而后已。
若以贪财鄙俚四字妄加入,正恐出乎尔者反乎尔。
樊山又谓京师十一女伶我所誇,我之好色乃好鸠槃茶。
顾五亦谓我,看到人间鼓子花。
樊山顾五并未见此十一女伶面,岂有不采舆论、不考声价,又未见其一面而以武断专制来相加。
然则如贾璧云王克琴亦皆我所好之色,樊山屡作歌咏相褒嘉。
可见我所好之色并非鸠槃茶。
何以未见者则不表同情,已见者又表同情耶。
忆昔懒残云那有工夫为俗人拭涕。
此语自来颇难解,不知拭涕者即懒残自拭。
俗人者即懒残自谓。
懒残尚无工夫为自己拭涕。
哭庵岂有工夫与他人置喙。
樊山先生非他人,我姑与之一游戏。
而且樊山先生爱我深,我方流涕感其意。
笑矣乎,他人以东风吹我之马耳,我以目光出他人之牛背。
我昔未遇君,先与君兄交(渭琴士鹾尹)
闻有弱冠弟,关览凌群髦。
但视兄卓奇,知非人过褒。
邻郡面易谋,鄙愿胸久操。
意外君能来,来适与我遭。
炯炯秋虹姿,天云轩之高。
我意颇自雄,为君嗒焉挠。
应使大地春,黯色惭蓬蒿。
抑我壮犹废,畏厕后生豪。
芜陋膺滥名,讵能君识逃?
矧得应与刘,左右森联镳。
一席罗众奇,谁复分鹬鷮?
不知何善缘,投漆尽如胶。
使我宛转肠,辘轳等所劳。
急敞庭东楹,拂拭檐蟏蛸。
濯露江城岚,合束孤篁梢。
篁底三五莺,静翼纠缠牢。
照以苔光澄,绮谢花云包。
轧轧清语声,冰茧空机缫。
为呼灶下童,挈瓶沽邻醪。
真性挟与流,未容禁酕醄。
我箧长物无,尚有鸊鹈刀。
日夕愁露芒,至此更难韬。
委蒙君等爱,幸弗讥狂骚。
天壤万路宽,势独穷吾曹。
中原气清旷,坐看诸君翱。
弗忘秃羽鹙,伏病荆榛巢。
杯酒屋漏中,誓已千秋要。
千秋绵寸心,古哲通兰虈。
而况咫尺踪,不隔山川遥。
撤樽风雨来,入夜闻颾颾。
浩歌君子行,壁影舒裳袍。
游行经 其四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所习原无坏本根,孰为淫女孰贤媛?
一时哀悯随宜住,毗舍离城最胜园。
注:《长阿含经·游行经》:“到毗舍离,坐一树下。有一淫女,名庵婆婆梨。”又:“女手执金瓶,行澡水毕,前白佛言:‘此毗舍离城所有园观,我园最胜,今以此园贡上如来,哀悯我故,愿垂纳受。’……佛悯彼故,即为受之。”又:“尔时,世尊知彼女意柔软和悦,荫盖微薄,易可开化,如诸佛法,即为彼女说苦圣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时,彼女从佛受五戒已,舍本所习,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释:佛说梨女,阿难不言;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岂阿难贤于子路?抑我佛幸乎夫子?虽曰和光同尘,岂宜纳履整冠。所以知其易化,已为智不可及;除其所习,尤是勇无可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