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景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 【介绍】: 明河南永城人,字彭伯。万历二十九年进士。由荆州推官入为吏部主事。累迁太常少卿。天启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时奢崇明已陷重庆,次年安邦彦亦围贵阳。三善驻沅州调兵食,进屯平越,决策进兵,解贵阳围。次年,督师深入,破安邦彦军,进克大方。屯兵日久,以食尽退师,被围兵败,自刎不死,被执遇害。
维基
王三善(1565年—1624年),字彭伯、尤名,河南省永城人,在贵州巡抚任内,殉难于奢安之乱,崇祯时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据考中国传奇故事《苏三起解》,苏三的夫婿王景隆原型即是王三善。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由荆州府推官入为吏部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进太常寺少卿。
天启元年(1621年)十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天启二年(1622年),奢安之乱,安邦彦军队进围贵阳。
至十二月,王三善三路进兵,以二万人破敌十万,解贵阳之围。
后率军直捣大方,敌方安位偕母奢社辉逃离,安邦彦逃往织金。
三善屯大方日久食尽,不得已而退师,遂于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尽焚大方退军,被安邦彦追击,中军参将王建中、副总兵秦民屏战死。
王三善被诈降的陈其愚故意冲击落马,欲自杀却被被俘,最后遇害。
同知梁思泰、主事田景猷等四十馀人皆死 。
崇祯初年,赐王三善兵部尚书,世荫锦衣卫佥事。
崇祯九年,赠太子少保。
著《周易象注》、《四书解》、《醉石轩诗集》,皆佚。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赵钟麒(1863~1936),字麟士,号云石,别署畸云,晚号老云、老云,清台湾府治清水寺街(今台南市)人。
幼时曾入府城富绅吴朝宗家塾,与其长子吴天诚共读诗书古籍,并习书法。
光绪四年(1878)入泮,列邑庠生,曾入台南崇文及蓬壶两书院就读,同时为蒙馆师。
与郡城青年名流吴国华、苏哲如、王景、陈春木、张嵌等交游。
光绪十三年(1887)因岁试成绩优异,补廪生;其后四次赴福建参加乡试,皆未能如愿取中。
光绪十七年(1891)与许南英、蔡国琳、胡殿鹏、陈渭川等于台南创立「浪吟诗社」。
乙未割台后,任台南地方法院通译。
明治三十年(1897)许南英返乡扫墓,赵氏邀之与蔡国琳、胡殿鹏重振「浪吟诗社」。
明治三十九年(1906)又与蔡国琳、连雅堂、胡殿鹏等台南诗友创办「南社」,并继蔡国琳之后于明治四十二年(1909)担任社长,直至昭和十一年(1936)过世,始由黄欣接任。
昭和五年(1930),赵氏与连雅堂、洪铁涛等友人创办休閒性质的杂志《三六九小报》,由长子赵雅福(剑泉)任发行人兼主编。
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谓赵氏有《畸云小稿》诗集,由台南铨文堂刊印,不著发行年月,共计诗一百九十二首,古、今体诗兼善,惜今尚未得见。
〖参考卢嘉兴〈记台南府城诗坛领袖赵云石乔梓〉,《台湾研究汇集》第十五辑,1976年9月30日;石万寿〈赵云石乔梓诗文初辑—诗〉,《南瀛文献》,二十八卷,1983年6月。
〗今赵氏诗作乃自《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庆飨老典录》、《鸟松阁唱和集》、《采诗集》、《台湾文艺丛志》、《寿星集》、《栎社课卷》、《台湾时报》、《开元寺徵诗录》、《东阁倡和集》、《三六九小报》、《诗报》、《东宁击钵吟前后集》、《台湾诗醇》、《铁峰诗话》、《拾零集》、《瀛海诗集》、《潜园寓录》、《蕉窗随笔》、《南瀛诗选》、卢嘉兴〈记台南府城诗坛领袖赵云石乔梓〉(简称卢本)、石万寿〈赵云石乔梓诗文初辑—诗〉(简称石本)等报刊杂志及其他相关研究论文,辑录编校,并依写作时间先后呈现。
(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