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石炬

共 3 首
塔倒峰峦影,钟埋涧谷音(自注:掘溪得古钟。)
二贤苔像古(自注:寺侧有王褒、董均之祠。),四虎竹泉深(自注:寺有四虎井。)
炬火携归路(自注:诜和尚初入寺,山神以石炬照路。),经台唤隔林(自注:有唐和尚译经台。)
人头连地脉(自注:人头,山名。),古迹备幽寻。
⑴ 自注:寺有古塔,其影倒现于壁间。
① 题,康熙本作《孟夏六日宛在堂后两楼告竣宋尔孚携诸友就饮西楼台上得中字》。
楼成孟夏正薰融,枕带双扶古寺东。
有客连群呼北牖,携樽扫地向西窗。
傲睨更择深篁近,指点为寻仄径通
阶引跻攀劳转折,槛供徙倚递冥蒙。
浮空立栋依环沼,御气开棂吸远风。
明灭诸山来不了,盈虚一水出无穷。
前川碧涌林湾薄,负郭青回麦垄充。
坐对云归千岫白,起看日坠半江红。
丹霞夹照纷披映(夹照,康熙本作“摆落”。 ),霁雾横轇次第矇
恰好凉襟因友共,全收瞑色入杯同。
醉忘春去惊苍宿(苍,康熙本作“朱”。 ),卧恣天行数紫宫。
屈指不知时似箭,举头又见月如弓。
明生石炬光森漫(漫,康熙本作“缦”。寺中有双石炬。小注,康熙本作“楼对双峰,寺庭有双石炬”。 ),影拂榕阴佳郁葱。
静觉心胸消磈礧,错疑床履亦虚空。
市声迥绝虚台上(虚台,康熙本作“层霄”。 ),天语微闻广汉中。
纵目双河初倒景(倒景,康熙本作“窈窕”。 ),浩观四际弥烟丛(弥烟丛,康熙本作“倍魂熊”。 )
挹浆漫倩悬峰斗,颓玉犹誇饮涧虹。
此乐谁能推兴罢(此乐,康熙本作“对酒”。 ),因高辄欲擅词雄。
归从韵府翻图璧,移取灯檠撤锦幪。
努力夜游应有意,不堪秋至各飘蓬
⑴ 此句,康熙本作“开幽始向深篁入”。
⑵ 指点为寻,康熙本作“览旷仍求”。
⑶ 霁雾横轇、矇,康熙本作“绿霭沾濡、濛”。
⑷ 余秋末拟北征,尔孚亦束装不远。康熙本无此小注。末四句,康熙本作“微勤亦自思人力,命意还须夺化工。此日楼台留位置,千年气色自隆崇”。
石泰华 明末清初 · 程康庄
泰华恩感人,豁达吐怀素。
累觞求一醉,情神与之赴。
顾见日将昳,风尘漭回互。
常恐促欢节,酒向西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