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继登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宋琮(1597年—1637年),字宗玉,号五河,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
宋琮是南京鸿胪寺卿宋继登之子,工部右侍郎宋玫之兄。
天启元年(1621年)中辛酉科山东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戊辰科进士,初任河南祥符县知县,六年(1633年)因父母去世回乡归。
八年(1635年)起补金坛县知县,能决断疑狱、对囚立办。
十年(1637年)行取入京,在京城太仆寺街去世,年四十一岁。
他生平博学擅长文章,工于书法,名动一时。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五
释海印,字端章,号葆光。
姓张氏,德人也。
父性纯,母氏陈,生甫一周即失所恃,育于外祖母家。
年十七丧父,乃有空门之志。
丁丑就开元云齐阁出家,礼道岸为师,己卯受戒于鼓山为公。
自是奋励参究,凡宗门硕德,莫不愿入其门,未几,叩雪峰道余,机谭心契,最垂珍赏。
甲申,道余示疾,召印至山,属以衣拂,遂继厥席。
是时道余方寂,院宇零落,景物凄清,印坚忍艰苦,赖以不堕。
尝参“无梦无想,主人在何处”一句,久无所入。
一夕经行,次闻风撼林树,声觉心身庆快,口占偈云:“一夜金风飘岭上,萧萧木叶尽凋残。
彻悟未生真面目,不将药汞认金丹。
”前日疑情,一时涣释。
甲寅丁巳之间,三居法座,行證昭孚。
晚岁,殚精著述,撰《心镜合明》四卷,融会易理,发明教典,为引儒入释之径。
时年已八十矣,预知时至,自作塔铭,语录有《云阁法语》及《戴云法语》,诗则有《愧轩草》。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兴福篇
真融。
楚之麻城人也。
幼有慧性。
十五为沙弥。
潜心教乘数年。
托钵行游。
涉历名山。
所至随处结缘。
嘉靖丁未。
抵建康。
入牛首山。
修苦行。
明年入燕京。
挂搭崇国寺。
讽法华经。
越数月至万寿山。
登坛受戒已。
入五台山。
禁步五年。
愈益精进。
甲寅。
往伏牛山龟背石。
炼磨三年。
持行益苦。
丁巳。
自伏牛还楚。
寓会城龙华寺转经。
明年入蜀。
住峨眉山顶。
禁步一十二年。
集众修安养行。
立丛林。
建藏阁。
名净土庵。
接纳云水。
孳孳如不及。
万历二年。
出山。
随喜止𨧿华山。
𨧿华与峨眉。
相拱向。
每见朝山人众。
山路八十里。
崎岖崄峻。
风雨不时。
措足无地。
欲为憩息之所。
而难其基。
闻山有池。
曰金莲池。
上平衍可建道场。
师大喜。
往视果然。
遂夷石为址。
伐木为材。
工勤于趋。
人乐于助。
不一二年成一大刹。
名金莲庵。
寔峨山之化城。
云水赖之。
复修千佛阁。
为金莲之镇。
既而复念。
天下三大道场。
五台峨眉。
已获朝参。
独普陀山。
乃观世音示化之地。
可弗至乎。
以万历庚辰。
渡海抵小白华。
感大士示相。
大慰夙愿。
自谓。
与此山有缘。
餔糜吃菜。
了馀生足矣。
乃于宝陀寺之左。
曰千步沙。
迤逦而东。
沙尽处有山。
曰光熙峰。
师结庵其麓。
前为楼俨然。
观沧海日出。
后为大士精舍。
其馀方丈香积。
靡不翼翼然饰矣。
庵成。
命之曰海潮。
盖视峨眉𨧿华之胜。
不相远也。
师为人。
一味真实。
捍忍勤苦。
刬灭情识。
人无贤愚少长。
一以慈眼视之。
游泳教海。
深入三昧。
终不以二门。
自居净业堂。
一单终身。
不与众异也。
尝谓人曰。
某甲苦行六十年。
岂敢妄有希图。
但愿与三宝结缘。
成人天小果。
毕吾志耳。
师住山。
多神异之迹。
痛秘之人。
有见者戒勿泄。
静极光通。
理固然耳。
吾自不惑。
焉敢惑人。
师之道岸
无涯涘矣。
故朝海者见大智禅师。
以为现在肉身大士。
丛林相传。
以为口实云。
岁□□□月。
坐化于海潮院。
宋继发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宋继发(16世纪—17世纪),原名宋荣,字华之,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
宋继发是万历十三年举人宋兆祥之子,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宋继登之弟,天启七年举人宋继澄之兄;他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中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与侄子宋琮同登戊辰科进士,获授长洲知县,次年因为父母去世回乡。
他个性孝友,乐善好施,也重视道义,县民都感激他,死后谥号惠介,入祀乡贤祠,又另立祠祭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明山东莱阳人,字文玉,号九青。天启五年进士。授虞城知县,有治绩。崇祯中,累官工部右侍郎。十五年,与大学士周延儒客盛顺相结,希入阁,以廷对忤帝意,除名归。清兵破莱阳,被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文玉,莱阳人。天启乙丑进士,历知永城杞二县擢吏科给事中历官工部右侍郎
维基
宋玫(16世纪—1643年),号九青,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
宋玫才学出众,全国知名,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宋继登的幼子、崇祯元年进士宋琮之弟,在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次年(1625年)联捷进士,获授永城知县,调任杞县,治理地方精明,修城浚池以备不时之需。
历任吏科给事中、工部右侍郎,崇祯十五年(1642年)遭削藉,因父亲逝世归里。
崇祯十六年癸未,死于城守,年未四十,朝野都哀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