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于京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何玮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5—1310 【介绍】: 元易州易县人,字仲韫,何伯祥子。
袭父职,知易州。
从围宋襄樊,又从伯颜灭宋,为帐前都镇抚,任太平路达鲁花赤,升两淮都转运使。
世祖至元三十一年,拜中书参知政事,时宰执凡十一人,玮以政出乡门,请减之,不从,遂乞代。
成宗大德间,授御史中丞,陈当世要务十条,帝嘉纳。
武宗时官至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立朝正直不阿。
卒谥文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字孝若。
茅坤子。
工诗,亦善作杂剧。
与臧懋循、吴稼竳、吴梦旸称四子。
不得志于科举,以经世自负,尝诣阙上书,希得召见。
陈当世大事,不报。
有《嘉靖大政记》、《论衡》、《表衡》、《策衡》、《十赉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全宋诗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
历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为群牧判官。
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
嘉祐三年(一○五八),入为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
六年,知制诰。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
寻召为翰林学士。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
八年,复相。
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十年,免府任,为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
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
后改封荆。
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
赠太傅。
绍圣中谥文。
著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
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著《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
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
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为底本。
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为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證,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
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为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
为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词学图录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全宋文·卷一三六三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庆历二年进士及第,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朝历官至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起知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法遭保守势力强烈反对,七年,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半山园。次年封舒国公,元丰三年改封荆国公。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绍圣中,谥曰文。崇宁三年,追封舒王。安石善属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百卷传世。另著有《三经新义》(已佚,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字说》等。《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6—1173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初字元履,后字子实。
师胡宪,与朱熹游。
试礼部不第,归乡里,筑室“艮斋”读书,人称艮斋先生。
孝宗乾道中,宰相陈俊卿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世之务,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学录。
累疏谏反对召还幸臣曾觌,又遗书责俊卿甚切,罢为台州教授。
推行古社仓法以惠民,开诸乡置社仓之先例。
全宋文·卷四六七八
魏掞之(一一一六——一一七三),旧名挺之,字元履,更名掞之,字子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
少游郡庠,与朱熹同师胡宪,宪器之。
已而遍从乡之儒先长者游,又往四方,尽交先达名士,闻见日广,声称日大。
两试礼部不第,遂不复出,筑室读书,榜以「艮斋」,人称艮斋先生。
乾道四年诏举遗逸,以布衣入见,极陈当世急务,赐同进士出身,授左迪功郎,守太学录。
在太学,多所建明。
未半年,以忤时相罢为台州州学教授,慨然以归。
乾道九年闰正月卒,年五十八。
见《晦庵集》卷九一《国录魏公墓志铭》,《南轩集》卷四○《教授魏元履墓表》,《宋史》卷四五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