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绍吉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李灿然(?
—1654年),字伯韬,号任明,浙江处州府缙云县人。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四十八年授福建同安县知县,天启四年(1624年)福建官兵破走红夷,焚其城献俘,福建巡抚南居益上捷奏,列名其上,五年四月考选,授福建道御史。
疏荐许弘纲、何熊祥、潘汝祯等,下旨言官职在纠弹,以后不许妄举市恩。
疏纠太仆寺少卿金士衡力救李三才,垂涎节钺,乞立斥之。
五年九月,疏请储边才,广积粟,内参兵部左侍郎王国祯奉旨逾年,杳不赴任,视国事漠不相关,国祯削籍追夺诰命。
六年五月,京师王恭厂火药自焚爆炸,上命西城御史李灿然查报,分别轻重,作速优恤。
闰六月,疏参户部侍郎徐绍吉、职方郎中郑履祥等,寻奉命巡盐河东,以宁夏四路商籍生员之请,议择适中地方小盐池堡创立学宫。
七年巡按山西,会同抚臣牟志夔、按臣刘弘化请于河东建魏忠贤祠,内有“丹心许国,精忠贯日,无双雅志,忧民伟代,参天第一”等语,祠名褒勋。
又巡按宣大,崇祯继位,以款贡卜石兔有劳,升一级,加太仆寺少卿。
崇祯元年二月,疏请停免河东加派大工盐课。
二年四月以阉党被削籍。
卒于顺治十一年。
陈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祁阳人,字君庸,号楚石。隆庆五年进士。官御史,忤中官冯保,称病归。后复起,万历十年按陕西。时三秦荒旱,上疏请赈,全活甚众。历督漕侍郎,黄淮屡决改道,舟多覆者。荐开疏河道,粮运利之,民亦称便。累官吏部尚书。有《古今衷辨》。
维基
陈荐(1545年—1632年),字君庸,号楚石,湖广永州府祁阳县人,民籍。
湖广乡试第三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十二名,三甲第十八名进士。
初授松江府推官,万历四年(1576年)考选,授试御史,补监察御史,九年巡按应天,十年巡按陕西,时三秦荒旱,荐清赎锾,得四万馀金,疏请蠲赈,全活者甚众。
十二年二月升河南副使,十五年七月升江西左参政、分守南昌道,历四川按察使、山西布政使,二十年十一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
二十三年六月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条陈七议:一禁官军改差、一议营基营房、一议改造战船、一议请给关防、一议选任捕职、一议核实功迹、一议江海要区,得旨如议行。
二十六年十二月改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三十年陈情乞归。
三十六年八月起升刑部右侍郎,屡疏乞休未允,自陈乞南,遂于三十七年八月改任南京刑部侍郎。
四十年任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都御史,加户部右侍郎,四十三年因与道臣邓云霄相讦,屡疏引病乞归,前后得旨慰留者数次,其年十月三年满考,升为户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如旧。
四十五年三月为给事中徐绍吉等纠拾,令致仕。
天启元年七月起复任南京刑部尚书,二年二月改南京户部尚书,九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未任而乞休。
卒年八十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 【介绍】: 明和州人,字腾仲。
天启二年进士,知山阴县。
崇祯初擢御史,劾罢魏忠贤党徐绍吉、张讷。
出按四川,革除奸民以他人田产寄势家之弊。
还朝,监武会试。
以武举董姓入试被黜,帝怒,落职归。
八年,在乡助州官拒农民军,被杀。
维基
马如蛟(1600年—1635年),字腾仲,号讷斋,直隶和州(今安徽省和县)人。
天启壬戌进士。
崇祯间官至监察御史,因事罢官乡居。
张献忠破和州,马如蛟力战殉国。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第十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
刑部观政,三年四月授浙江山阴县知县,为官有清操。
崇祯元年(1628年)选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劾罢魏忠贤馀党徐绍吉、张讷。
二年(1629年)出按四川,列上十事,永革当地兼并田地之弊。
还朝,监武会试。
有武举董某,以技勇闻名,崇祯帝亦有所耳闻,然而因文不合格被黜。
崇祯帝怒,罢黜考官,马如蛟亦落职。
八年(1635年)论平安邦彦之功,复故官,因父丧未赴。
同年,张献忠农民军逼近和州,马如蛟倾赀募士,辅佐和州知州黎弘业固守。
城破,巷战力屈而死。
阖门自兄马如虬而下男女死义者十四人。
事闻,赠太仆寺少卿。
明史·忠义》有传。
李若梓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若梓(16世纪—17世纪),四川顺庆府南充县人。
李若梓是隆庆元年举人李益之孙,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式乙卯科四川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成进士,获授襄城知县。
县内有面油航税困扰商人,他一一免除,三年后调任洪洞,襄城人民上书请求他留任,但奏准的旨令在他就任洪洞数月才送达,山西巡抚徐绍吉也说:「襄城洪洞人民都是赤子,夺此还彼,那么洪洞人怎办?
」最后依旧在洪洞出任知县。
其后李若梓升为陕西兵备道副使,擒斩流寇神一元、普天飞,因为劳累致病,迁任河南布政使后去世,入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7 【介绍】: 明陕西朝邑人,字心一。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清苑知县,迁刑部主事。张差挺击案起,问官初以疯癫具狱。之寀严讯得实,首发其事。其后乃以京察,用贪污罪削籍。天启初廷臣多为之讼冤,召复故官。二年,上复仇疏,言方从哲、崔文升等用药之罪。累迁刑部侍郎。魏忠贤窃柄,首翻挺击案,下之寀狱,竟瘐死。崇祯初得昭雪。
维基
王之寀(1571年—1626年),字心一,陕西朝邑县(今大荔)人。
晚明政治人物,属东林党。
王之寀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
除清苑知县,迁刑部主事。
曾处理梃击案的主角张差,用饭菜引诱他:「实招与饭,不招当饥死。
」张差低头,又说:「不敢说。
」王之寀命众人回避,亲自审问。
张差的供言,结果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指使。
当时万历帝不见群臣二十五年,力主从轻发落。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京官考核,给事中徐绍吉、御史韩浚弹劾王之寀贪财,于是削籍为民。
天启初年,廷臣多为他伸冤,召回恢复旧职。
历任尚宝少卿、太仆少卿、太仆寺卿。
天启四年(1624年)秋天,拜刑部右侍郎。
天启五年捲入汪文言案中,岳骏声又控其勒索郑国泰二万两,下诏追查。
魏忠贤专权,修《三朝要典》时,“梃击案”以王之寀为首犯。
后又被府尹刘志选弹劾,逮下诏狱,坐赃八千,之寀竟瘐死狱中。
崇祯初年,得到平反,复官,赐予救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凝远。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户部郎中。曾请减福王就国赐田,严究梃击案主使者,皆不果,出为抚州知府,以清廉著称。后以京察夺官。天启初,起补韶州,卒。
维基
陆大受(1577年—1621年),字凝远,号镜澄,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军籍。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七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授行人。
升任行人司副、司正、户部郎中、户部浙江司署郎中事。
之后出任江西抚州府知府。
两年后,徐绍吉、韩浚以京察夺其官。
天启初年,御史张慎言、方震孺、魏光绪、杨新期交章提出陆大受、张庭、李俸三人有冤。
陆大受出任广东韶州府知府,不久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讷,四川保宁守禦千户所军籍保宁府阆中县人,同进士出身。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
天启中由行人司行人升浙江道御史,天启五年(1625年)十二月,差浙江道御史张讷巡按直隶苏松。
党附魏忠贤,承其意首劾吏部尚书赵南星,请毁东林、关中、江右、徽州诸书院。
与魏广微、徐绍吉、谢启光号称四奸。
任用其兄张朴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崇祯元年(1628年)削籍为民,兄弟并列名魏党逆案。
后判充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襄阳人,字伯孝。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馀干知县,万历间累迁至吏部尚书。时言官多属齐、楚、浙三党,大僚进退,惟其喜怒。继之素有清望,及掌铨政,年老昏庸,一听楚党意指,论者诋之,乃以老累疏乞休。卒年九十二。
维基
郑继之(1535年—1623年),字伯孝,号鸣岘,湖广襄阳仪卫司人。
郑继之为嘉靖四十三年辛酉科湖广乡试五十一名,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二百五十二名,廷试三甲一百九十五名进士。
大理寺观政,本年十月初任馀干知县,人称郑铁耳。
隆庆三年(1569年)四月迁户部主事,舟次九江,大父告殂。
服阕,六年(1572年)十月复除本部,万历四年(1576年)十一月升员外,五年三月升郎中,七月擢宁国府知府,十年(1582年)四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告归侍养。
二十年(1592年)五月起任江西按察副使,次年七月拜布政司右参政,二十三年八月升任太仆寺少卿,二十四年二月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七月升通政司右通政,二十六年五月升南京太仆寺卿,二十七年三月升南京大理寺卿,五月升大理寺卿,三十五年八月知武举,三十七年升南京户部尚书,四十年六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四十二年二月官至吏部尚书。
万历四十年(1616年)为《襄阳县志》作序,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以吏部尚书身份与徐绍吉、韩浚等主持丁巳京察,期间大力扶植东林党人,「世之所谓清流者,一网尽矣」。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二月去职。
天启三年十月十九日卒,年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