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许善心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50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祖德本贻谋,纂承竟无据。
忠厚可绵延,胡为舍之去。
寡妻哭向天,岁月泪中度。
后起已有人,保抱尚童孺。
他年读父书,为期正迟莫。
人生重好脩,耽道若驰骛。
守轨倘脆折,斯增君子惧。
脩短亦偶然,年命听诸数。
不悔嗜善心,颜子其可庶。
南中今士风,似不如古厚。
我来长杜门,无日无人扣。
蝇头利相关,茧足争屑就。
夫君何为哉,所见乃独否。
曳裾投长笺,过眼惊大手。
晴窗一炉薰,细与勘关钮。
锋芒已经磨,筋骨犹欠揉。
舜峰久裒精,韶石俄茁秀。
蔚为曲江公,未有继其后。
君姑事文章,亦可传不朽。
小徒为秦张,大止到韩柳。
缅焉洙泗间,道统相授受。
点破舌头机,塞断天下口。
三传至孟轲,轲死寂寥久。
我少有志焉,老未脱刍狗。
回头万物初,著脚诸子右。
乾坤化气形,火者水之妇。
语孟发乾坤,钥者关之牡。
钥通关自开,火彻水自透。
要令方寸间,可与太虚偶。
事业出个中,始得免于陋。
圣门二三子,十仅能八九。
傥更出一尘,是为吾儒首。
古人责善心,敢以谢吾友。
归求有馀师,莫拥扫门帚。
⑴ 明本、四库本作俱
孙生庆泽以母状求诗(丙寅)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能仁为教一于慈,爱物要自亲亲基。
母贤子孝神所劳,况以大耋勤修持。
既多福德心上净,生彼极乐夫何疑?
仙耶鬼耶忽双至,栩栩若与魂气期。
我闻李铎卒官日,有蝶万数绕殡飞。
又闻杨妻谢未殓,紫褐如扇翔房帷。
隆冬北地胡有此?得非接引真西归。
善心肖翘视平等,戒杀功絜持名齐。
孤忠昔可致大鸟,史载鹤吊宁无稽?
援儒入释近语怪,表懿兼塞诸孤悲。
叶浦荪课孙娱母图(丙寅)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清白儿孙有寿母,孙又生子为母娱。
课孙娱母自忘老,有婴儿色弥婉愉。
母虽不言已身教,胸无所战何肥臞?
善心入人积元气,还以自养妙且殊。
继今聪强八九十,迭看龙凤生驹雏。
清门贻厥食旧德,人纪能废邹鲁儒?
生朝诗讽新安朱,一庭皞皞犹黄虞,豪家亦有此乐无?
① 上淡水社〖此诗又载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
水向南趋,乘涨多纡折
古社依上流,番社参差列。
日暮乃停骖,乍望心如结。
篱缺见溪光,沙岸水方齧。
谋将社寮移,众番情辞切。
我与番众谋,非可一言决。
相度宜周详,经费宜樽节。
暂施堤防功,且待秋潦竭。
秉烛坐中庭,劝谕均晓彻。
老番共扶携,幼番各持挈。
惇庞诚可嘉,整肃尤可悦。
忧劳长善心,此理信前哲(江宝钗编校)
⑴ 编者按:「淡」,连横《台湾诗乘》作「溪」。
⑵ 编者按:「纡折」,连横《台湾诗乘》作「转折」。
⑶ 编者按:「乍」,连横《台湾诗乘》作「怅」。
⑷ 编者按:「缺」,连横《台湾诗乘》作「隙」。
⑸ 编者按:「寮」,连横《台湾诗乘》作「藔」。
⑹ 编者按:「樽」,陈培桂《淡水厅志》、连横《台湾诗乘》作「撙」。
齐有梁丘据,晋有乐王鲋。
据能爱晏婴,鲋欲残叔誉。
二臣嬖两朝,事君为悦豫。
景有尚贤志,据逆以为助。
平失宥善心,鲋乃速其去。
毋以据为贤,易地则同趣。
丈夫处世间,必有遇不遇。
岂无觉者乎,正色君亦悟。
区区嬖幸徒,何忍就朋附。
祇陀园里布黄金,王子因生向善心
酷爱好山联十锦,故依净土结双林。
洞门云出有闲态,花径鸟啼无俗音。
耸翠楼高宜览胜,题诗为记一登临。
一雨谁之力,因公发善心
同为上公请,小作傅岩霖。
高廪行将实,南风日已骎。
涓辰祈善利,感应亦犹今。
逍遥咏 其五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一法从何有,三皇五帝前
周知多异境,猛利要精专
我命须依道,阴功及物缘
善心通感应,动静理深玄
⑴ 原注:一法者,大道也。欲究其元始,明其旨归,故云从何有也。
⑵ 原注:胚浑既坼,妙道随著。所以三皇得之。大朴不散;五帝用之,淳风不荡。若论其前,则象帝之先也。
⑶ 原注:智周乎万物者,其惟圣人乎,故能识于未识,详于未详。况异境奇状,岂不能穷览哉。
⑷ 原注:求道之士,若救头燃。心猛志专,事无不果也。
⑸ 原注:顺天之化,依道之本。是以乐天知命故不忧。语云志于道,据于德也。
⑹ 原注:情忘取舍,恩被亲疏。博施弥勤,阴功渐著。庆延百世,可验格言。
⑺ 原注:心同弦直,志类霜明。见善即迁,逢恶即改。积累功业,感应玄通也。
⑻ 原注:其动也直,其静也专。既专一刚正,深玄之理自然符契矣。
缘识 其六 北宋 · 赵炅
七言律诗
随机发问绝亲疏,法界明文本不殊。
厌苦群生含万像,归依大觉达三无。
莲开湛寂真如境,屋里空劳总是虚。
缘起性中平等用,直须乐(原作:宋作迁)善心居。
共 50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