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廷爱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五
释际圣,字了凡,姓薛氏,海宁人也。
父觉原,母曰慈荫老人,后就养于寺,修念佛三昧坐化者。
际圣初生不啼,五岁始能言。
年十二读《战国策》云“生王之头,不若死士之垄也”,即有触发。
年二十四读《兰峰语录》,念生死事,怦怦心动,不觉流涕掩卷,凄然惘惘。
出门至耀岩山,徜佯半载,始投中岩慧薙染,复受具于圆妙,乃事参求。
雍正五年,谒怡然于杭州大雄山崇福寺,入禅堂时,天慧居首座,令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经数月无入处,泫然久之。
一日方举前话,胸中若有物脱落,了无一念可得。
天慧曰:“参禅须参活句。
”问:“如何是活句?
”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殊未达,徘徊庭间,闻弹指声,忽有省,左顾右盼,无非自家受用处。
举呈天慧,乃诘之曰:“既知万法归一,毕竟一归何处?
”又不能对。
天慧曰:“汝今得处与萌芽相似,须更加精进。
”乃兀坐枯寂七昼夜,忘寝食。
闻人举肇法师会万法为自己语,忽有会。
天慧问曰:“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触不背,当作何观感。
”际圣曰:“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天慧曰:“未也,更道。
”乃曰:“摩醯首罗三只眼。
”天慧曰:“孰是正眼?
”际圣一偈,天慧曰:“见处虽是,生死岸头,犹未了得。
”其警策如是。
明年,居崇福依迅机,得疾甚剧,趺坐顷,力不能支,平日所得处俱不相应。
疾愈,益自励,度夏江宁香林寺。
一日见《金刚解》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
”欢悦无量,出随众工作,上瓦于檐,相次递举,忽尔忘失从前,三际俱断,瓦犹在手,不知所以,众诃之。
际圣曰:“非尔境界。
”自此一切不疑。
语人曰:“虽古佛现身说法,不复参叩矣。
”十一年,宪庙念大法陵迟,禅林凋丧,思所振之。
诏访玉林正派,天慧应召入京。
进见,询向上事,应机无滞,宪庙殊未深许。
掩关拈华寺,重加策发,久之忽大彻。
进对契旨,赐紫衣。
归江东,住磬山圣月寺,乃招际圣入院,警语重提,勘发尤殷,尝于辩论时,目际圣曰:“汝向中间说。
”际圣曰:“说即不中。
”天慧曰:“颟顸佛性,囵囫真如。
”然由此服膺愈深,精进更勇。
旋住扬州福缘寺,礼佛次,举头见露拄,遂大彻,了知“情与无情,悉皆成佛”。
及还磬山,天慧屡举古德淆讹公案试之,一一透脱无滞。
天慧既主高旻,乃命分座说法。
已而去之天目,复之天台华顶。
乾隆十年,天慧将示寂,疾甚,遣使赍衣钵、遗书敦促继席高旻。
道问傍流,遐迩慕德。
自是历主镇江嘉山、真州寿宁、常州开利,而终归于高旻。
每结制,衲子云集,开悟者岁得三五人。
二十年,江东大饥,诸山缁侣多赴高旻,食指数千,恒虞不给,亲出叩募,劬劳备至。
明年春,大疫,寺僧多病,遍候寒热,视食与药,夜以继昼。
夏五月朔,患心疾,以席传弟子了贞,病七日,安坐而逝。
以乾隆二十一年五月七日寂,后十二年建塔于镇江九华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