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裴政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崔豹称明君,如月有规轮。
戴皓论副德,桂满自长春(自注:梁戴皓《月重轮》云:皇基属明两,副德表重轮。重轮非是晕,桂满自长春。)
况乃秋夜永,万里无纤尘。
愿歌重轮句,照耀率土滨。
竹外溪边沙石幽,欲招诗客赋临流。
万竿深锁藏书屋,百丈(四库本作尺)清潭绕橘州。
千里水烟渔唱晚,一堂风月暮云收。
何当挽取六君子,占此佳名作胜游。
⑴ 原作晚,据四库本、傅校改
山斗人能仰旧名,岂徒词垒称长城。
教贻后裔惟清白,德表门闾自准程。
薇省恩波同海阔,臬台霜月彻霄明。
痴儿拜睹儒英诵,感恋难忘表劝声。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740年冬) 盛唐 · 李白
猎客兔罝,不能挂龙虎。
所以青云人,高(一作浩)歌在岩户
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
孔侯复秀出,俱与云霞亲。
峻节凌远松,同衾卧盘石。
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
时时或乘兴,往往云无心。
出山揖牧伯,长啸轻衣簪。
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
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
雪崖滑去马,萝径迷归人。
相思若烟草,历乱无冬春。
夫君所以为天下重者。以其宝位。
鼎所以为天下贵者。以其神器。
则君得鼎以祚长。鼎应君以时昌。
故黄帝徵大匠。稽旧章。
异国贡物。远人来王。
铲铜于雷首之下。合冶于荆山之傍。
声沓沓以海沸。气瞳瞳而电光。
乾坤于是震动。日月于是昭彰。
歘然烟收而烬灭。卓尔成功而效祥。
焕以雕文。错虬龙之鳞介。
腾乎瑞色。杂天地之元黄。
盖圣人所以享帝养贤。烹饪荐祉。
重以安国。利以出否。
纳之不以其道。则君失其人。
听之不以其聪。则雉鸣于耳。
是以囊括众汇。恢模崇深。
苞木火于六爻之象。镂山川于九牧之金。
于是总百灵之异。见万国之心。
然美其影射金晶。光飞玉铉。
论者徒议其小大。观者宁识其深浅。
故道归天命。无劳楚子之言。
德自休明。实赖王孙之辨。
尔其法刚柔之节。顺行藏之志。
乃有道则见生于汾水之阴。无道则隐没于彭城之地。
可以斥奸慝。可以禦魑魅。
应时而动。吉无不利。
故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何明圣之至神。契阴阳之至精。
德表先知。火不然而自沸。
量含光大。水不汲而自盈。
既去故以元吉。终取新而利贞。
则知执虚以待物者正乎位。体柔而进已者宜乎亨。
故能应皇家之至德。垂不朽之鸿名。
我皇以合天为德。
神化为勋。
鄙铭功于彝器。
思播德于乐文。
由是播大章大夏。
表克长克君。
美韶者舜。
惭濩惟殷。
未足方其至美。
而且让其乐云。
于是俗泰时康。
近服远信。
声谐六律。
事从百顺。
乐府爰辟。
宫悬始震。
树干羽而骈罗。
列镛鼓而充牣。
八佾之疾徐无失。
九成之洪杀克慎。
惉懘不生。
子谅咸进。
洋洋元化。
流于筦磬之中。
泱泱大风。
发于丝竹之韵。
观夫崇德之祭也。
郊上帝。
祀方祗。
配祖列位。
崇坛奉牺。
六代明备。
千官肃祇。
殷荐咸若。
嘉肴孔时。
声音上闻。
同韶之尽美。
戬谷下降。
知神之格思。
于时曙色初分。
祥风微扇。
肃肃严配。
阴阴嘉荐。
声明动于皇天。
文物惊于赤县。
至矣哉。
德不崇无以表金石之娱。
乐不作无以表天地之符。
乐作而万方草偃。
德表而八裔风趋。
昔先王之荐也。
或中和罔纪。
铿锵罔假。
徒载考而载击。
非大者而远者。
孰若奋至圣之光。
荐明德之香。
陋咸池于尧帝。
笑舞象于周王。
秦穆之钧天远设。
轩皇之广乐空张。
圣上犹兢自持。
非礼勿动。
郑卫斯斥。
溺音是恐。
客有闻至德之音。
知我皇之所以垂拱。
南山之阳。
何珍不藏。
昭皇家之至德。
发紫玉之祯祥。
荧荧兮千岩动色。
炯炯兮万壑生光。
映于林谓偫凤之集上。
据于石辨众珉之居旁。
固已闻于往牒。
遂荐臻于我皇。
稽夫所自。
无胫而至。
每隐曜而不欺。
曷招携之可致。
所以瑞于有道。
将委质而式孚。
出非其时。
则韬光而自弃。
南眺穹崇。
玉见于中。
贞姿岂琢。
劲质非砻。
远而望焉。
与彩云而摇曳。
即而察也。
杂嘉气之葱茏。
对白璧而即异。
配元圭而攸同。
故瑞无应而不至。
事有感而遂通。
通人莫测。
孰知其色。
由是王者凭之而致理。
君子观之而比德。
明琬玉之在兹。
岂瑕瑜之有匿。
原乎玉之处幽。
俭德是修。
德表玉而应瑞。
玉用德而降休。
盖真宰之潜运。
知神功之所由。
不然。
安得挹至宝于潜谷。
阐皇风于大猷而已哉。
若乃外彻中朗。
泠然如响。
佩服之处。
虽贵乎山元。
抵鹊之时。
罔怀于土壤。
大矣哉。
瑞无常居。
因化所如。
惟德是依。
彼自彰于符契。
不贪为宝。
我何待而沽诸。
故客有观光而歌曰。
归太素兮远蛮屏。
有瑞玉兮见霄岭。
浮紫色于云际。
混清辉于水影。
庶南山之不骞。
期我皇之惟永。
元化陶钧外,中枢斗极边。
济时俱陟降,均逸暂蕃宣。
近辅城连十,东方骑累千。
亲欢主于适,时论老而传。
养志古何有,承颜能浩然。
君羹鼎味在,䌽服衮衣联。
德表真希世,天伦略比肩。
名今万石最,学肯一经专。
相戒南陔养,赓歌棠树篇。
埙篪盛迭奏,金玉烂相鲜。
锡类迂深眷,怀归私自怜。
一闻诗礼意,特悟昔人贤
⑴ 自注:景帝曰,石君四子俱二千石,于是举集其门号万石。
⑵ 自注:陈亢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某违亲外补,自以不足,读仲卿之篇,闻一得三矣。
缣素巧貌溪山姿,宝藏肯笑虎头痴。
何人夜半胠箧去,信为羽化无疑迟。
魏明不惜万夫力,凿山累土誇神奇。
景阳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参差。
叶公好龙广射虎,大方安能不笑之。
至人于物特寓目,远象过眼心弗随。
我公看山正如此,肯趁儿童脚力疲。
胸中五岳镇地轴,眼底三辰昭旂旗。
擢由汉庭宠分钺,来抚蜀土初褰帷。
巫山一览窥妙处,写入长歌赓竹枝。
坐令十二峰增重,已觉气压嵩华低。
太室少室敢辈行,小孤大孤何儿嬉。
岱宗日观峻徒尔,昆崙天柱高安为。
出云作雨均有是,泥金镂玉彼一时。
所谓造化一尤物,不在九华真在兹。
中山前言恐遂废,公之妙论已四驰。
半语犹存大公正,蟠胸经济看设施。
要令利济均四海,无间山崖与水湄。
只今苍生方属望,休戚在公颦伸眉。
愿公更为天下重,所养自养观诸颐。
量陂谁复能澄挠,德表居然无磷缁。
岩石巍巍具瞻在,孰不叹仰声噫嘻。
又何必东望瀛,南望嶷,北有天后之峻岭,西有云表之峨嵋。
与公高名并不朽,配以今日巫山诗(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九)
挽毛俊臣太夫人 近现代 · 顾燮光
对联
哲嗣为当代通儒,看德表泷冈,慈训昔年劳荻画;
懿范辉千秋彤史,惊驾归瑶岛,仙云上界拥莲花。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