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忻

相关人物:共 21 位
共 3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秋娘:悲悄。辟邪旗珠络褓。
荣华梦杳。断雨零云。
教人困咽无聊昔毛女飞金。嫦娥占月。妾虽微细。心常慕之。奇妙。
玉姜飞。灵药捣。
凌风带月飘千岁。贱妾从金陵入侍。得事我王二十馀年矣。王去修仙。弃妾何处。。冷春宵。
怎禁北斗停舂。西王侍啸。
爰自微官日,能令巨力摧。
青刍回使节,红粟抗公台。
淮右恩波阔,畿西禁网恢。
平生希曲令,今得吏民哀(自注:望江有曲令祠,公素慕之。)
千里难承玉陛欢,鲜鳞网得劝加餐。
遥知长信开函日,定荷慈颜一笑看。
予友沈千秋作花谱以郝云娘为冠评曰不知秋色落谁家又曰粗服乱头亦好予见而慕之复闻朱公朗述其艳美轶事益令色飞传巳从人自分此生缘断矣丙辰下第留都下意绪甚恶一日于友人坐见之标格采韵果出人外予方侘傺察其意亦似有所伤属有所碍不能陈叙然两意巳大解临别时斗酒相劳若远若近意更凄紧长途冰雪篮舆中重理前绪感其意作云娘行以报谢之或规予不当作予笑曰昔白香山左迁江州司马尚不废琵琶行彼在仕籍犹若此予何为者况未之东海亦何伤哉第不可使不及情者知之如千秋公朗必不可不使知也
沈郎花谱近十年,云娘倾国人人传。
每恨闻声不见面,无人为结三生缘。
今年留滞在京都,都下美人多如荼。
褰帷瞥见云娘在,喜动颜色光荣殊。
萧萧疏柳直风前,皦皦孤鹤唳重玄。
林下风流瑶阆骨,肯与妖邪争爱怜。
谋欢正剧忽欷戏,知子胸怀不暂舒。
似感故交零落尽,眼前香粉空相与。
我方坎壈重太息,睹子肝肠增偪仄。
忆昔十五入词场,烟飞纸落不可当。
纷纷余子何足道,彼其当年耻雁行。
流光荏苒廿余载,忧患经多容鬓改。
空留七尺自昂藏,难使鸡群不尽骇。
以此伤怀各自思,半面才通如旧知。
何图座上风波阻,脉脉相看不得语。
临岐把酒俨向人,转复无言但酸楚。
人生会合自有神,何必荐枕始成亲。
子尚风尘予浪迹,朱颜须慎百年身。
他时若得重相见,应费青衫作泪巾。
有鸟二十章 其一 (雍正壬子) 清 · 弘历
子教小子曰诗可以兴又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鸟兽草木中触吾性情有兴机焉若徒追琢字句强裁声韵乌可与言诗哉唐元微之作有鸟二十章备载鸱鸮老乌诸恶鸟之可憎虽疾世之愤辞然不失三百诗人之旨余读而慕之仿其体亦成二十章所咏者皆凤皇鹓鹭诸名禽微之以刺而示戒余以美而示劝其有助于性情一也至于风格之高锤鍊之雅余固未能及古人观者取其意而略其辞焉
有鸟有鸟百鸟王,雄为凤兮雌为皇。
朝栖昆圃饮玉露,夕宿蓬岛餐琳琅。
九苞六德耀文明,恢恢天宇恣翱翔。
厥惟圣人修至德,来巢阿阁呈嘉祥。
蔼蔼吉士驰王路,千秋万载邦家光。
林丙卿福清人生平倜傥好游侠邪遇当意挥千金不顾刘姬凤台者年十五有声教坊贵游争慕之姬不与狎一见丙卿驩甚托以终身丙卿破数百金纳为妾久之丙卿游吴越间道闻姬死恸哭几绝疾驰抵燕日夜哀痛刻玉为主提携不去左右为赋长短句题玉上曰入时倒郎怀出时对郎面随郎南北复东西芳草天涯堪绕遍胜写丹青图胜妆水月殿玉魄与香魂都在此一片愿作巫山枕畔云愿作卢家梁上燕莫似生前轻别离教人看作班妃扇岁丁酉丙卿去燕复游西粤僦舟东下为舟人陈亚三所杀沉其尸于江掠其赀以去苍梧林司理丙卿友也半夜忽见妇人称冤状因呼逻卒严捕禦人者卒搜亚三橐得玉主司理大惊穷索馀党伏辜求得尸颜面如生肌肉不损观者异之叶太史传其事余为作玉主行
燕山幻出蛾眉质,翠羽鸣珰金屈膝。
就中百万倚门倡,若个轻盈称第一。
倾城少女长刘家,十五妖娆未破瓜。
到处名姬羞粉黛,一时佳冶避铅华。
樱唇半启飘金缕,百啭娇喉莺乍乳。
间拂朱弦奏凤凰,时抛红豆调鹦鹉。
对客閒参湖上禅,桃花重制蜀中笺。
芙蓉学绣相思枕,榆荚羞看买笑钱。
五陵侠客纷无数,争进千金求一顾。
妾貌虽同解语花,妾心已作沾泥絮。
风流闽海说林郎,年年曾登游冶场。
黄金尽买缠头锦,赢得声名遍教坊。
明珠欲换娉婷女,金谷园中贮歌舞。
满眼无人荷目成,刘姬一见心相许。
结束驩然出侠邪,九枝银烛七香车。
鸳鸯忽比双飞翼,菡萏俄开并蒂花。
珊瑚宝玦流苏帐,蜀锦紫丝萦步幛。
占断春风岁复年,秦筝赵瑟搊相傍。
可怜行乐在须臾,夫婿长游入五湖。
膏沐懒施云鬓乱,空床独守夜灯孤。
春花秋月无情去,误妾佳期等閒度。
婉意柔情孰与伸,千愁万恨凭谁诉。
明河耿耿路迢迢,望绝音书叹寂寥。
红颊每于愁处损,朱颜多向暗中凋。
思君不见令人老,柳叶双眉昼慵扫。
香魂渺渺落黄泉,玉骨累累瘗芳草。
人传消息五湖西,夫婿伤情掩面啼。
碧沼游鱼乖比目,雕梁飞燕失双栖。
哀弦声断丝难续,死别生离成一哭。
沉思无计表深情,售得连城旧明玉。
磨砻朗润复辉光,赋得悲哀句短长。
中间自镂芳卿字,未下金刀先断肠。
锦囊装贮殷勤记,镇日重重牢系臂。
东西南北但身随,旦夕何曾暂相离。
携向苍梧万里游,逢人开取泪先流。
鹧鸪叫月悲长夜,蛤蚧鸣风感素秋。
江头忽遇探丸客,化作杜鹃归不得。
黄昏野魅泣精灵,暮雨游燐啼怨魄。
玉主漂零何处归,芳魂长绕粤江飞。
夜台饮恨重相见,朽骨含冤事已非。
苍梧司理眠官阁,忽睹仙姬来绰约。
含怨含颦若有词,半羞半怯如相托。
索索阴风毛骨寒,分明环佩韵珊珊。
渐听鸣咽声初远,起视星河漏欲残。
心知非幻仍非梦,定有幽魂抱深痛。
䌽线缝裾获赭衣,骤看玉主神惊动。
由来此物属林郎,刻玉题诗为悼亡。
珍藏久识依怀袖,流落何因在异乡。
伤心细向公庭鞫,旧鬼呼哀新鬼哭。
始觉孤身入虎牙,更悲侠骨填鱼腹。
讵信蛟龙不忍吞,随波逐浪几朝昏。
千秋重阅曹旴事,九辩难招屈子魂。
吁嗟此事何奇绝,名姓从兹播西粤。
真回白日照重泉,果有严霜飞六月。
片玉堪将恩遇酬,生死肝胆在红楼。
方知白璧能伸恨,不独青萍解报雠。
有溪有竹有桑麻,隐隐烟村澹澹花。
瓦屋几间田几亩,几生修到那人家。
赠林三阳歌者(有引) 明末清初 · 何吾驺
七言律诗
林生三阳,寄迹梨园。一日寓吾里,钟茂才宜申过焉。宜申祖御史常巡方金陵,卒于官,有曰:“林生,予死友也。”而家人向道林生义甚高,治御史公后事罔不虔,三十年矣。宜申初见三阳,戏曰:“予幼闻林生,毋乃其人乎?”实不知三阳果其人也。询之,则林生。道宜申祖宦邸归途,当日相与甚悉。宜申于是相抱而哭。予匿影林中,闻而慕之。夫林生陆沈梨园,讵知其高谊若此。古之夷门抱关辈,何以过焉?今人杯酒殷勤,谈笑莫逆,秋风捐置,谁为相寻?如林生,宁可多得?因赋近体一首赠之。
当时高义重金台,三十年来事未灰。
死矣故人犹有后,晤来贤嗣不胜哀。
徐君宿草谁曾往,谢傅西州首重回。
莫向柏台论旧事,今人翻覆恐生猜。
高阳台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题黄皆令《为王渔洋画虹桥影事图》,自叙云:“吴江叶元礼过平望酒家,一女子慕之成疾,将死,谓其母曰:‘儿为叶郎而死,再来当告之。’如其言。叶哭之。慢贻师追感前事,为赋绝句,而命媛介为之图”云云。其后灵芬馆亦赋《高阳台》词,芝瑛夫人录入帧眉,石甫谓竹垞词时郭为工,当补入,即“盼长堤草尽红心者”是也。余记宋人说部,有书生泊舟柳下,楼上一女郎见而悦之,无缘自达,竟得疾以死。其家付诸火葬,惟心不灰,锯解之,片片有柳阴系船妆。竹垞词似咏此事,非叶元礼也。然其事绝相类,即移朱词于此,亦甚清切。皆令富于才色,从诸名士游,而所天为茶博士,且受多男之累,转不若以相思死者为皦然不污也。
杨柳妆楼,杏花江店,墙西玉貌曾窥。
直到吴江,流红不断相思。
小桃憔悴清明后,怪明年、崔护来迟。
认青旗。
一酬春醪,墓草离离。

佳人善解新城意,祝鸳鸯同梦,莺脰湖西。
卿是才人,邯郸厮养为谁。
可怜如玉煎茶手,更不如、党尉家姬。
愿身为、九子金铃。
稳护花枝
⑴ 渔洋诗:“莺脰湖边逐春水,化为七十二鸳鸯。”
共 3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