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曰宁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法忠。
号敬堂。
新安曹氏子。
龆年喜端坐。
年十九。
游钱塘灵隐寺。
遇云水僧激发。
遂落发受具。
依讲庠数年。
行脚入少林。
见大千润公。
走长安。
参遍融笑岩二老。
指示心要。
稍有启悟。
寻入牛山火场。
调鍊三业。
后归匡庐。
爱仰天坪高胜。
单丁居之。
手植松十馀万本。
久之。
衲子来集。
仰天坪遂成丛林。
师为人夷坦无缘饰。
御众不立规矩。
甘苦必同。
虽粒米茎菜。
必随众乃食。
劳务必身先之。
不开禅讲门户。
一以真实示人。
依之者。
无论愚智。
浸久嘿化。
而不自知。
故来者如归家侍父母也。
且训人有方。
用人有度。
出语慨切痛至。
听者悚然。
无不心领而神会。
一众森严。
俨然一大垆鞴。
以身为教。
不用言说。
真本色住山人也。
刘云峤太史
访师。
一见心契。
乃为颜其寺。
曰云中。
憨老人为之记。
张洪阳太史。
书庐山高三字。
赠之旌其志。
庚申秋。
示微疾。
谓其徒曰。
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
吾其行矣。
言讫寂然而逝。
憨老人复为铭其塔曰。
师住云中。
二十馀年如一日。
视十方衲子如一己。
精心为众。
未尝以无有异志物我介怀。
数语盖实录。
师当之无愧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
释法忠,字敬堂,姓曹氏,歙人也。母程氏。生而颖异,幼好端坐,不随儿戏。稍长,颇厌尘苦,不治家人生产。年十九,游钱塘灵隐寺,遇云水僧大机即求出家,为染剃执侍三载,未几登坛受具,即依讲肆。久之,多所参承,然未自信。遂行脚至少林,依大千润禅师,扣单传之旨。已而走长安谒遍融月心,指示心要。寻归五台,时憨山、妙峰同居北台龙门,忠访之于冰雪中,一见心相印契,留居期年。万历壬午,妙峰之芦芽,与忠同往,遂开丛林,诸所创立忠有力焉。居三载弃去,入伏牛火场调炼三业。南还登匡卢,爱其幽胜,诛茅于讲经台,居三载,复还五老峰,匿彩四年。一日,登仰天坪,乃匡山绝顶,喜其高胜,遂居之。零丁数祀,渐缉屋宇,久之衲子渐集,忠手植松十馀万本,冀成丛林。忠恒坦夷无缘饰,御众不立规矩,凡细务必以身先,至老不倦,随缘自守,一衲之外无长物,粒米茎菜必与共之,视众如一,平等行慈,无论智愚,浸久默化而不自知。故来者如归,凡所言论慨切痛至,无不心领神会。寂于万历庚申秋七月二十一日。先示微疾,临化端坐谓其徒曰:“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吾其行矣。”言讫默然。寿八十,腊六十,荼毗收灵骨塔于桃花峰下,憨山为之铭。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我先,山阴人。万历戊戌进士,除应天教授累迁户部郎中出知广信府有吾兼堂漪漪馆二槁
维基
张履正,字我先,直隶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人。
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应天府乡试举人,二十年(1592年)联登壬辰科礼部会试二百四名,未廷试,二十六年登戊戌科廷试三甲六十五名进士。
授应天府学教授,历南京户部主事、南京国子监司业,被刘云峤称作张君南中第一真品。
擢守广信府,升江西九江道副使,闻母病,即日弃官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