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项德桢

共 5 首
京师百戏都,所少唯舟筏。
御水落漕渠,淙淙流一发。
凡目未经先,虽少亦奇绝。
何况集棠舟,游遨似吴越。
茭蒲得水长,凫鸳避沙热。
朱碧好亭子,稀疏出抹樾。
双航无定质,随波作周拆。
遇树即停帆,因风或回楫。
闸水高十仞,百斛量珠屑。
骏马下危坡,疾雷震空碣。
西门亦有水,宽丈深寸尺。
计较今昔游,居然分胜劣。
长跪谢主人,举酒旌劳伐。
朝日照来骑,𡹙途见微月。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
矛攒有森束,玉立(一作粒)无蹉跎
纤粉妍腻质,细琼翠柯
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
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
烟含胧胧影(含:蜀本、英华作“涵”。),月泛鳞鳞(一作鲜鲜)波。
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
幽姿媚庭实,颢气爽(一作陵)天涯
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
托身仙坛上(“托身”句:《穆天子传》卷二:“庚戌,天子西征,至于玄池。天子三日休于玄池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是曰乐池。天子乃树之竹,是曰竹林。”),灵物神所呵。
时与天籁合,日闻阳春歌
应怜孤生者,摧折成病(一作沈,一作卧)痾。
⑴ 瑶华:美玉。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
⑵ 立:原作“粒”,据蜀本、杨本、董本、英华、全诗一作改。蹉跎:跌倒,倒伏。《楚辞·王褒〈九怀·株昭〉》:“骥垂两耳兮,中阪蹉跎。”洪兴祖补注:“蹉跎,失足。”
⑶ 《箫韶》:舜乐名。《尚书·虞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孔传:“《韶》,舜乐名。言‘箫’见细器之备。”孔颖达疏:“箫是乐器之小者,‘言箫见细器之备’,谓作乐之时,小大之器皆备也。”此处形容风吹过竹丛所发出美妙之声响。
⑷ “鸾凤”句:《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成玄英疏:“练实,竹实也。”《庄子·秋水》:“鹓雏,鸾凤之属,亦言凤子也。”
⑸ 颢气:秋天之气。《吕氏春秋·有始》:“西方曰颢天。”爽:卢本、钱校、英华、钱校、全诗一作“陵”,季本一作“凌”。
⑹ (音閤)。(天籁:自然界天然之声响。《庄子·齐物论》:“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疏:“籁,箫也。……夫箫管参差,所受各足,况之风物,咸禀自然。”合:蜀本、卢本、杨本、全诗、英华下有小注“音閤”)
⑺ 《阳春歌》:战国宋玉《对襄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俚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郢,春秋战国时楚国之都城。
寺院新竹(814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伶伦 子猷
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
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
冰碧林外寒,峰峦眼前耸。
槎枒矛戟合(槎枒:错杂不齐貌。)屹仡龙蛇动(屹仡:挺拔雄劲貌。)
烟泛翠光流,岁馀霜彩重。
风朝竽籁过,雨夜鬼神恐。
佳色有鲜妍,修茎无拥(一作臃)肿。
节高迷玉镞,箨缀疑花捧
讵必太山根,本自仙坛种(“本”句:《穆天子传》卷二:“天子西征,休于玄池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是曰乐池。乃树之竹,是曰竹林。”)
谁令植幽壤,复此依闲冗。
居然霄汉姿,坐受藩篱壅。
噪集勌鸱乌,炎昏繁蠛蠓
未遭伶伦,非安子猷
威凤来有时,虚心岂无奉(虚:蜀本作“灵”。)
⑴ 琉璃坼:形容地表如琉璃炸裂般裂开。坼,《说文·土部》:“坼,裂也。”又,寺院称琉璃地。
⑵ 紫苞:指刚出土之笋苞。琅玕:见卷2《种竹》注。
⑶ 竽籁:竽与箫。《文选·宋玉〈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籁。”吕向注:“竽,笙属。籁,箫也。”
⑷ 玉镞:玉质之箭头,此处喻指笋尖。
⑸ 箨:竹笋皮,笋壳。《集韵·铎韵》:“箨,竹皮也。”
⑹ “讵”句:太山,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境内。《古诗十九首》之八:“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⑺ 鸱乌:即鸱鸮(猫头鹰)与乌鸦,古人以为不祥之鸟。
⑻ 蠛蠓:蚊类虫名,体微细,将雨,群飞塞路。
⑼ 伶伦:黄帝时之乐官,曾订正乐律。《吕氏春秋·古乐》(卷五):“昔黄帝令伶伦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
⑽ 子猷宠:东晋王徽之字子猷。据《晋书》本传,子猷嗜竹,曾云“何可一日无此君”。
⑾ 威凤:旧说凤有威仪,故称。《关尹子·九药》:“威凤以难见为神,是以圣人以深为根。”
秋风吹紫塞,木叶不能闻。
慷慨空如此,多愧武安君。
平生秉微尚,归梦一何勤。
手弄玄池水,足蹑灵岳云。
终当谢明时,我言岂徒云。
清 · 陆翔华
五言律诗
原过初传简,张骞已拜侯。
一丛枝更密,千亩节还修。
乐向玄池奏,音从嶰谷求。
离离芳实好,只许凤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