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侯廷佩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0—1598 【介绍】: 明广东澄海人,字仁卿。万历二年进士。历知万年、泰和二县,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受业于永丰吕怀,深疾王守仁新说,上疏反对守仁从祀文庙。有《二程年谱》等。
全粤诗·卷四一三
唐伯元(一五四〇 — 一五九七),字仁卿,号曙台。澄海人。明神宗万历二年(一五七四)进士。初授万年令,寻改泰和。秩满,迁南京户部主事。历官至吏部郎中。致仕归。伯元受业于吕怀,践履笃实,而深疾王守仁新说。为文根极理要。有《二程年谱》、《二程类语》、《白沙文编》、《易注》、《太乙堂采芳亭稿》、《醉经楼集》。《明史》卷二八二、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唐伯元诗,以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普宁方耀重刊本《醉经楼集》为底本,并参校光绪二年(一八七六)潮州金山书院重刊本。
维基
唐伯元(1541年—1598年),字仁卿,号曙台,广东潮州府澄海县人。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广东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会试第一百八十四名,三甲第一百零三名进士。
历任万年县、泰和县知县,八年(1580年)调任南京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
崇奉程朱理学,反对王守仁的新理学即所谓“心学”。
因反对王守仁从祀文庙,上《争从祀疏》被贬为海州判官。
后得到明神宗的信任,升尚宝司丞,因与吏部尚书杨巍学术观点相同,得其赞赏,被推荐为吏部员外郎,后升考功司、文选司郎中。
任满,本可升太常寺少卿,但上疏请求罢官回乡。
因其治政和治学不错,《明史》称赞其为岭海士大夫仪表。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四三二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海阳(今潮州)人。明神宗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进士。授巴陵知县,以母丧归,服阕补将乐知县。擢户科给事中,历礼科右给事中、兵科左给事中,至工科都给事中,多所建白。万历二十三年,帝以兵部考选军政事有弊,斥去言官三十四人。熙春毅然上疏谏之,帝益怒,谪为茶陵判官,遂引疾归,家居二十六年。明光宗泰昌元年(一六二〇),复起为光禄寺少卿,历迁太仆少卿、右通政、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大理寺案牍如山积,乃力为釐剔。明熹宗天启四年(一六二四),六次上疏乞休,晋户部左侍郎,予告归。居乡多为善事。年八十以寿终。赠尚书,谥忠宣。有《赐閒草》、《赐还草》、《赐传草》、《城南书庄集》、《林忠宣全集》等。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事又见《明史》卷二三四、清冯奉初编《潮州耆旧集》卷二九、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
人物简介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司徒林忠宣公传
林熙春字志和,别号仰晋,海阳龙溪人。
登万历壬午举人,联捷癸未进士,授巴陵令。
清浮粮,豁差役,为治井然有序。
丙戌觐回,闻讣归。
服阕赴部,补将乐,视巴陵之政而更广之崇学宫,建龟山祠,前后二邑,不手民间一钱。
两邑之民去后祀之不忘。
行取,擢户科给事,历礼科右、兵科左、工科,都因事建白,具掖垣疏草中而最著者,参东封,减织造。
又如请免入彝、采回青,尊朝体而塞彝祸。
于今为制,可谓言关国计者矣。
军政拾遗之事起,一时勾斥言官三十四人,圣怒不测,阁臣疏救而各官降杂职。
蒙臣疏救而各官为民。
震叠之下,掖垣逡巡申救,公疏轮次,属刑科都侯廷佩,乃气沮色变,废然避也。
公毅然首列,率同官抗疏入宁。
不知严谴在前,窜逐在后,固不忍青琐吞声,朝堂黯色,以默为容已耳。
既而降调家食,二十六载未曾只字。
长安即政府李公廷机、叶公向高同年最昵,并绝竿牍,则他人可知矣。
丙午,从茶陵州判量移贺县。
至庚申恩诏起废,始以南仪部赐环,随转光禄少历,升添注太仆少、右通政、太仆寺卿,管少卿事,添注太常寺卿,简大理寺卿,所任各能其官。
其在囧贰,恤马户,革常例,马政赖之以脩。
值玉田兵变,叱驭而入,面谕解散,布告朝廷威德,众皆投戈,谓非素望精诚,何以猝然得此于乱卒也?
其在囧,正奉敕总理京边马政,年终命迫,一月之内,简乘三万馀骑,合武弁而殿最之,无不克当,非识力警练而能之乎?
其在廷尉,旧详堆积如山,约属分理,弊绝风清,不忍囹圄多一日之冤,因使案牍,洗数年之滞。
诸所条陈,如苏牵累、省繁文、酌参驳,与夫约民、约官十六款,俱已奉旨举行。
使公而久于其位,明刑平法,盖庶几矣。
时虽珰祸未起,然票儗中留揽权授指,其端已露。
公六疏乞休,所谓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者与!
又以忠谏老成,眷孚者素,遂晋户部左侍郎,予告,仍俞尚书李宗延等之请,敕将当日抗疏事情宣付史馆,特赐驰驿,有司优礼,真异数也。
南旋不一月,而魏、崔炎腾,缙绅祸及,知交贻书,明哲相庆,而公若惄然有大不安者。
丁卯以前,闻朝端有一举动,未尝不当食废箸,及龙飞乾奋,而后喜可知也。
盖其忠爱性成,喜愠不见,古称知有其国而不知有其身者,于公信之。
前后立朝,未尝依一门户。
今天下南北东西,惟粤东仕路最清,于公可槩见矣。
居乡,凡桑梓利病,始终不遗馀力。
诸所兴草,如争监税,释疲役,倡建凤凰台、三元塔,修玉简塔,筑铳城于海口,浚三利溪,修龙头、东集等桥,使形势增,门户固,舟楫便利,不为小补。
复倡修文庙贤祠,捐赀赎浮屠田百亩,为诸生科试卷资,此利之在一郡者。
又如筑许陇堤桥,建文昌阁,创龙溪会馆,减龙溪里役十分之四,其作兴人文,便益居户,此利之在一乡者。
至于下士恤民,隐恶扬善,虽至年爵已隆,村氓贱隶,未曾不和颜相待。
人之为所接者,如坐春风中,祥蔼披拂。
潮之众,自贵及贱,老及幼,未有不乐道林司农者,此人人所同然也。
间有匪类自弃,亦终为公所容,而其人不及知。
又或济危扶倾,趍人之事,而人又不及知。
然则公之见知于人者,犹其大槩矣。
若夫孝友,天笃踰六丁艰,孺慕不衰,抚弟昆老幼如一日。
和气所钟,膝下振振,至四十馀人。
享寿八十,考终而逝。
以当道题请,蒙恩祭葬,而郡邑绅庶奔哭几前者,至庭不容拜。
亦可以见三代之直道犹存,而上天之报施仁人不为无意矣。
余历览邑中诸先达,惟中离薛子在朝在野,气节风度,于公今昔一揆。
然每以中离坎于仕,不获竟厥施为恨。
今而得尽睹之于司农,何快如之!
又惟古所称社稷臣以安社稷为悦,及夫乡先生生有功德于民,没可祀于社者,非此不足以拟公,非公又谁足以当此耶?
公勤于著述,又喜吟咏,所著有赐閒草、赐还草、赐传草、城南书庄草、掖垣疏草行世。
学者多宗之。
嗣后朝廷追念殷切,特赠三代尚书,谥忠宣。
公论殆久而弥彰云。
赞曰:五岭之南,百粤之东。
卓生伟人,林左司农。
谦卑以牧,允出自中。
直大而方,即赋乃躬。
脩髯广额,曰貌有颙。
我闻在昔,温厉安恭。
求诸今日,庶乎见公。
揆兹素履,表厥遗丰。
两仕为令,乐只何融?
四垣既历,正色何恭?
廿载家食,敦睦何雍?
形虽三变,道本无穷。
潜见飞跃,公其犹龙。
六卿晚陟,寅协载同。
帝嘉乃德,老成直忠。
归真反朴,急流维风。
云胡能此,至至终终。
呜乎!
太山云出,天下雨濛。
朝既嘉赖,乡复被蒙。
休休仪表,烱烱德容。
仪写人目,德留人衷。
衣裳我觏,佩玉其瑢。
赞以赞德,匪像是供。
兴歌赤舄,徒仰乌弓。
永言法则,世也其宗。
维基
林熙春,字志和,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人,民籍。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广东乡试第三十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十七名,登三甲第一百五十七名进士。官至户部侍郎,赠尚书,谥忠宜。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应泰(?—1612年),字大来,号东山,直隶泾县(今属安徽)人。
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泰和县知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移河间丞,再转任南京礼部主事,不久改兵部,历升车驾司郎中,三十六年升泉州府知府,以考察降大名府通判;累升户部郎中,四十年正月升吉安府知府,未到任而卒。
著有《艺葵草》、《百门草》、《晚香亭稿》、《泾献遗音》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西全州人,字希明。万历十一年进士。历官石首、海宁知县,治行最,擢御史。万历二十四年,兵部尚书石星遣李宗城等使日本,欲以册封丰臣秀吉易取日军退出朝鲜。宗城见无成功可能,逃归。神宗听石星言,欲另遣给事中充使。学程上疏反对往封,忤帝,欲杀之,群臣请宥,系狱近十年,三十四年谪戍宁远卫。久之,放归,卒。
维基
曹学程(1554年—1608年),字希明,号心洛,广西桂林府全州人,民籍,明朝御史。
万历七年(1579年)孝廉。
十一年(公元1583年)进士,曾经因日本侵略朝鲜上书直谏,得罪万历帝,多次差点被斩首。
但仍然遭拷打、入狱十年,李太后向皇帝求情,才被流放。
出狱不久后病死,年仅五十五岁。
天启帝为之昭雪,并追赠太仆寺少卿。
广西乡试第七名,三十岁中式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九十一名,登三甲第二百二十五名进士,任石首县县令,后改宁海县县令,十八年(1590年)修《宁海县志》。
政绩卓著,二十年升广东道御史。
二十三年清理屯田,二十四年巡按直隶。
后来日本侵略朝鲜,万历和战失据,又想派宋应昌等出援;一面又想与日军议和。
曹学程上疏反对议和,触怒万历,万历称其受指使,刻意攻击皇帝,命逮下锦衣卫严讯。
学程被拷打成体无完肤,也不说出所谓的指使者,改由刑部定罪。
朝中大臣萧大亨、侯廷佩、陈于陛、沈一贯、赵志皋等不分东林党、齐楚浙党,都为他上书陈情,并说曹学程其母九十馀岁,希望能释放,但万历都无动于衷。
万历非常恨曹学程,多次赦免罪人,惟独不肯释放曹学程。
曹学程身陷囹圄十年,三次令押赴法场陪斩,有一次万历想斩杀他,但因出现龙捲风吹翻屋瓦,监斩官乞求延期。
学程之子曹正儒上血书,乞求代父一死,皇帝也不答应。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九月,李太后得知曹学程其母九十馀岁,于是帮他向万历帝求情,阁老朱赓、东厂提督陈万化也看他可怜,乘机向皇帝跪求。
万历看在太后、朱赓与陈万化的面子,才让曹学程出狱,但依然发命其发配湖广宁远。
曹学程因多年牢狱、拷打,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不久后病逝,年五十五。
天启初,天启帝认为他忠义可风,为其平反,赠太仆寺少卿。
崇祯帝旌表曹正儒为孝子,立牌坊。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寅(1494年—1557年),字仲明,号晓川,直隶苏州府太仓卫军籍,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人。
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应天乡试第四十三名举人,十五年(1520年)联捷庚辰科会试第二十二名,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三甲第三十七名进士。
曾任江西高安县知县、宜春县知县、泰和县知县
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选授试监察御史,八年(1529年)实任河南道监察御史,曾经弹劾南京礼部左侍郎黄绾、右都御史汪鋐。
嘉靖帝大怒,贬为高唐州判官。
屡迁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升右春坊右司直郎兼翰林院检讨,不久被弹劾罢免。
三十六年(1557年)卒,年六十四。
巫继咸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巫继咸(1516年—?
),字宗臣,直隶广德州人,民籍。
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九名,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登庚戌科三甲182名进士。
泰和县知县,调清苑县,三十八年九月改湖广道试监察御史,三十九年三月实授。
张士良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士良,福建云霄菜埔人,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年壬子科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三甲109名进士,授泰和县知县,调贵池县,崇祯三年(1630年)任宁波府知府,官至河南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4—1519 【介绍】: 明浙江兰溪人,字汝亨,号鹤山。
从章懋学,以学行知名。
正德三年进士。
泰和知县,有政声。
官至兵部员外郎。
以谏武宗南巡,被杖死。
明诗纪事·戊签·卷十
震字汝亨,兰溪人。正德戊辰进士,除太和知县。徵为兵部主事,进员外,谏南巡下诏狱,杖死。嘉靖初,赠太常少卿。
维基
陆震(1462年—1519年),字汝亨,号鹤山,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华府兰溪县(今浙江省兰溪县)人,正德戊辰进士。
正德末,官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因谏武宗南巡遭廷杖身死。
陆震早年受业于同县章懋,以学行知名。
弘治二年(1489年)举己酉科浙江乡试,正德三年(1508年)登进士,授泰和县知县
当时刘瑾独揽朝政。
因拖欠盐税督责县民偿还者牵连数百人,陆震极力向上陈述,得以免除。
成镇守太监每年徵收进贡的细葛布,陆震均减少数额。
增建学校供诸生居住,捣毁过多的祠堂,祭祀有忠贞品操的人。
定额外的钱粮税款,陆震调查后多达一万五千石。
他还在县旁建造粮仓,储存粮食以备赈灾饥荒。
他还亲自巡行乡间村落,鼓励农桑。
他还制定防备盗贼的措施,并修砖城七里,外以土城十里包围。
当时,朝廷派广西狼兵讨伐盗贼,所到之处均扰民不止。
陆震告诉总督,命其不要任意停泊,官府准备粮草,按次序进食,士兵行进秩序井然。
他还继监督搜捕永丰、新淦盗贼,因功受赏。
巡抚、巡按御史纷纷举荐,被徵召为兵部主事。
泰和人建生祠奉敬他。
他在兵部,主管各司奏章,并与宦官势力对抗,改任巡察紫荆关等地。
后因进言都御史彭泽、副使胡世宁无罪,而得罪尚书王琼、陆完。
孝贞皇后去世后,明武宗从宣府赶回。
举办丧事数日后,又想北行。
陆震向皇帝直接上疏称:奏疏没有得到武宗回应。
但不久,陆震升任兵部武选员外郎。
在明武宗南巡之争中,他与黄巩联名上疏劝阻武宗南巡,于是被打入诏狱。
在狱中,他与黄巩研究《易经》的九卦,阐明忧患之道。
一同被逮捕入狱的人都在处理后事,只有陆震一语不发。
他被施杖刑,受了重伤,便写信给他的儿子们称:“我虽然死了,你等应当勤勉竭忠尽孝。
我虽然笔记草乱,但是心神不乱。
”随后去世。
明世宗即位后,赠太常寺少卿,并赐予祭祀。
崇祯十七年(1644年),安宗朝廷追谥忠定。

人物简介

维基
祝教(1528年—?
),字子敷,号乐泉,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民籍。
浙江乡试第八名举人。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四十八名进士。
都察院观政,本年六月授泰和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升工部主事,六年二月复除礼部,万历三年(1575年)七月复除本部,六年四月升员外,七年十月升郎中,九年二月降无为州同知,十年八月升东昌府通判,十一年十二月升卫辉府同知,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6—1856 【介绍】: 清安徽石埭人,字子符,号槐卿。道光十五年进士。任鄱阳知县时,两遇水灾,尽力赈济。咸丰间,御太平军,城破而死。有《槐卿遗稿》、《槐卿政绩》等。
人物简介
沈衍庆,字槐卿,安徽池州府石埭人,道光乙未进士,官江西鄱阳知县,咸丰癸丑寇陷饶州,殉难,年四十一,赠道衔,著《槐卿遗稿》。
维基
沈衍庆(1813年—1853年),字槐卿,安徽石埭人。
清朝进士、知县。
沈衍庆为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先后任江西兴国、泰和知县
道光二十五年(1645年),调鄱阳县,期间尽力围剿盗贼,赈抚水灾。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占湖北武昌,衍庆请兵驻守康山,控制鄱阳门户。
三年(1853年),九江陷落,谣言四起,居民逃亡,无法禁止。
衍庆率兵勇巡视东门,人心始定。
因南昌被围,衍庆应江西巡抚张芾檄文前往救援,并会同各省清军与太平军交战获胜。
太平军残部转而向东,衍庆恐怕鄱阳有危,向巡抚申请返回。
当时鄱阳县事务暂时交与乐平令李仁元统摄,衍庆与其商议防守事宜。
最终太平军攻至鄱阳,衍庆与仁元共同力战,城破而死。
朝廷追赠道衔,并在鄱阳立祠纪念。
清史稿》将其列入《忠义传》。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