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蔡肇庆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阮文卿,又名文子,字叔野,长溪(今福建霞浦)人。
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
为国子录,官终通判肇庆府。
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三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1—1237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元晖。宁宗嘉泰二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理宗端平年中与李宗勉同除监察御史,论事鲠直劘切。迁中书舍人权吏部侍郎给事中,韩休以后戚除节度致仕,伯桂封还词头。嘉熙元年拜给事中,旋卒。
全宋诗
丁伯桂(一一七一~一二三七),字元晖,莆田(今属福建)人。
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调永春尉。
历宁德丞,知南海县,通判肇庆府。
理宗宝庆间知循州。
端平元年(一二三四),除秘书少监。
三年,迁起居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
嘉熙元年兼给事中,卒,年六十七。
事见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
全宋文·卷六九四五
丁伯桂(一一七一——一二三七),字元辉,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登嘉泰三年进士第,调任永春县尉,移宁德、定海县丞。
知南海县,通判肇庆府。
迁官告院、太常寺主簿,任枢密院编修官。
端平中除监察御史,疏论切中时弊。
迁秘书少监,改起居舍人兼直舍人院。
嘉熙元年除权吏部侍郎,拜给事中。
是年以疾卒,年六十七。
见刘克庄《丁给事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一),《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7—1222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孚若,号好庵。方崧卿子。有隽材。以父荫补番禺尉。时韩侂胄开边衅,假信孺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累知真州,因北山匮水,筑石堤二十里。后金兵来攻,守将决水退敌。坐言事责降三秩,奉祠,稍复官卒。性豪爽,挥金如土。营居室于岩窦,自放于诗酒。有《好庵游戏》、《诗境集》。
全宋诗
方信孺(一一七七~一二二三),字孚若,号好庵,自号柴帽山人,莆田(今属福建)人。
以父荫补番禺尉。
秩满改萧山丞,兼淮东随军转运属官。
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以荐假朝奉郎充枢密院参谋官使金议和。
使还,忤韩侂胄,斥临江军居住。
嘉定元年(一二○八),通判肇庆府。
三年,知韶州。
五年,知道州。
六年,提点广西刑狱。
迁提点淮东刑狱兼知真州。
十二年,以建议规复山东,罢。
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卒,年四十六。
著作大多已佚,今存《南海百咏》一卷,《两宋名贤小集》中收有《观我轩集》一卷。
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六《宝谟寺丞诗境方公行状》、《南海百咏》附清吴兰修书后,《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方信孺诗,《南海百咏》以《琳琅秘室丛书》所收影元钞本为底本,校以《宛委别藏》本,编为第一卷。
《观我轩集》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七○三八
方信孺(一一七七——一二二二),字孚若,号好庵,又号诗境甫,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崧卿子。有隽材,以荫补番禺县尉。韩侂胄开边衅,假信孺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寻知韶州,累迁淮东转运判官兼提刑。嘉定十五年卒,年四十六。著有《好庵游戏》、《诗境集》等。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六六《宝谟寺丞诗境方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9—1156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宪,号知稼翁。高宗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推官,还除秘书正字。时秦桧当国,坐讥切时政,罢归。十九年,起差肇庆府通判,摄知南恩州,重学增廪。桧死召还,终考功员外郎。有《汉书镌误》、《知稼翁集》。
全宋诗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
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
召为秘书省正字。
因忤秦桧,被论予词。
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
桧卒,召为考功员外郎。
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
有《知稼翁集》二卷。
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为底本。
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五七七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绍兴八年举进士第一,授签书平海军判官厅公事。
十五年,代还,除秘书省正字。
时秦桧当国,坐讥时政,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
二十一年,通判肇庆府,寻摄守南恩州。
决滞讼,除横敛,增学廪,邦人始有登科者。
二十六年初召还引对,切陈岭南利病,高宗面授考功员外郎。
其年八月卒,年四十八。
公度工诗词,有文集十一卷、词一卷,并存。
又著《汉书镌误》。
见龚茂良《黄公行状》,林大鼐《黄公墓志铭》(并载《莆阳知稼翁文集》卷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