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智琰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僧智脱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1—607 【介绍】: 隋僧。济阳考城人,俗姓蔡。其先人流宦江都而家焉。七岁出家,为邺下颖法师弟子。深研幽旨,清谈玄论,为时所重。入隋,文帝于岐阳宫建斋发讲,诏智脱先升座主讲。发言抗论,剖析如流,听者忘倦。初居扬州慧日道场,后随炀帝入京。著有《释二乘名教》、《净名疏》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其先济阳考城蔡氏。后因宦游故。复为江都人。祖平齐新昌大守。父远珍梁北兖州司马。脱初娩。暗室光生。眢井泉涌。识者以为出家之瑞徵。七岁师事邺下颖法师。禀华严十地。久之依江都强师。究成实毗昙。及覆述瓶泻珠贯。众叹伏。时丹阳兴严寺爝法师。善成论。卒趋轮下。每燕语玄要亹亹。爝师深加赏识。未几云亡。其徒皆属意于脱。以嗣义席。故兴严之部。至于今犹盛。陈至德中。屡诏入内弘演。自鄱阳王伯山兄弟。仆射王克。中书王固等。并申北面之敬。隋初再隆至教。尝于岐阳宫设斋。诸德咸集。诏脱先升法座。且使舍人崔君德宣旨曰。法师昔者独步一方。未足以称所学。乃今四海一家。推为论主。则英材始见矣。 炀帝在蕃邸。出牧维扬。新营慧日寺。起脱居之。脱益励业。无所不通。后随入京。止日严寺。每被教开阐。而辇毂下。声闻尤振。初成实未尝有疏。脱念必出此。而恐致异议。会帝正位东宫。下令俾脩缮。遂成四十卷。以进。献后升遐。荐严相继。下令于日严寺。选耆硕五十馀人。入承明内殿行道。寻下令讲净名经。仍使沙门吉藏命章。脱始相让未遽尽。藏稍自矜。微加指斥。文至三解脱门。脱问。三解脱门。以何箭射。藏曰。未解弯弧。何论放箭。脱遂引据。徵勘纷纭。而藏欲救解。莫能也。东宫时亲临视。下令无辩。但依本义剖析。又令与道庄法师。谈玄理。宾主无竭。复遣庶子张衡。殷勤称叙曰。法师该博。古今罕例。若所谈说。实而不虚。览所撰论疏。诚无遗恨。可更造净名疏。又大小乘名教。便给书吏钞录。就释二乘名教四卷。净名疏十卷。旋督工图其形貌。于宝台供养。仁寿之季。帝龙飞。以脱旧恩。赐帛四百匹。 大业初随驾幸洛。二年冬暮。始属疾。犹拥席授徒如平常。三年正月九日。有异香赤光之祥。夜盥漱遗疏周悉。端坐而逝。春秋六十七。帝闻震悼。诏赙帛三百匹。有司供给丧事。黄门侍郎张衡监护。 脱音吐清彻。虽众喧聒。终莫之掩。每承诏发题。畴昔之夜。必梦优填瑞像齐立。义或未了。辄见梵僧解释。先尝梦。童子手执莲华云。天帝遣请。临终之夕。又梦如之。 凡讲大品涅槃净名思益。各三十馀遍。成论玄文各五十遍。弟子慧诠道灌诠声德双扬。灌知名当世。其年二月二十五日。窆雒阳金谷里北邙山之方坟。秘书郎会稽虞世南。作文勒碑其侧。 或谓后又托识于病僧慧畟。与吉藏论议。倾心尽礼。以袪宿憾。宛如平昔云。
续高僧传·卷第九 义解篇五
释智脱。
俗姓蔡氏。
其先济阳考城人也。
后因流宦故复为江都郡人焉。
祖平齐新昌太守。
父远珍梁北兖州司马。
脱初诞之夕神光照室。
旬日之间枯泉自涌。
斯盖智炬欲明法流将导之徵也。
然其幼而风仪颖秀气调清远。
七岁出家。
为邺下颖法师帝子。
颖法侣鸳鸿释门龙象。
华严十地冠绝漳流。
乃专经请道分阴无弃。
宫墙重仞咸得其门。
久之又睹强师成实及毗昙论。
分流异派滥觞必尽。
盘根错节游刃有馀。
即于大众便事覆讲。
写瓶珠贯验在于兹。
缁素嗟服咸高神略。
时丹阳庄严寺㬭法师。
成论之美名实腾涌。
远近朝宗独步江表。
脱乃服义下风思餐法味。
既适金陵研几幽旨。
精统词理驰誉两都。
每宴居避席请谈玄论。
㬭师深加赏赞。
称为重器。
及高座云亡三千咸在。
爰命门徒以相付嘱。
乃续敷义席常转法轮。
庄严之部于斯荣盛。
既揖论主之知人。
又叹传灯之弘教。
故彫琢门侣无辍于时。
众侣百馀一期俊乂。
成其器者九十许人。
据此敷扬之功。
今古罕类也。
陈至德中。
帝请入内。
讲说开悟亟动神机。
自鄱阳王伯山兄弟仆射王克中书王固等。
敬仰惟深并伸北面。
隋祖留心法宝阐扬至教。
于岐阳宫建斋发讲。
有诏于脱先升宝座。
乃遣舍人崔君德宣旨曰。
昔独步一方未足为贵。
今为四海论主始见英才云云。
脱即发言抗论剖断如流。
莫不缄口卷舌回车复路。
冕旒清耳屡动晬容。
群辟解颐日仄忘倦。
炀帝作牧䢴江。
初建慧日盛搜异艺。
海岳搜扬。
脱以慧业超悟。
爰始沾预。
既处齐衡功倍励业。
日夕相系通眄诸部。
而标勇无前出言成论。
鼓激支派深有会宗。
故道场英贤学门崇仰而脱雅为论士众所推焉。
后随帝入京。
住日严寺。
遣学士诸葛颖赍教书请讲。
于即奉命成化宣誉天朝。
自江南成实并述义章。
至于论文曾无顾涉。
脱愤激先达。
创问其论。
命笔制疏消散有闻。
更使德溢由来。
重新其美自帝居望苑大缉玄猷。
以脱誉动物情。
下令使修论疏。
素已条贯卷帙将成。
乃结为四十卷。
寻用奏闻。
及献后既崩福事宏显。
乃召日严英达五十许人。
承明内殿连时行道。
寻又下令讲净名经。
储后亲临时为盛集。
沙门吉藏命章元坐。
词锋奋发掩盖玄儒。
道俗翕然莫不倾首。
脱以同法相让。
未得尽言。
藏乃显德自矜。
微相指斥。
文至三解脱门。
脱问曰。
三解脱门以何箭射。
藏曰。
未解弯弧。
何论放箭。
脱即引据徵勘超拔新奇。
遂使投解莫从处坐缄默。
殿下乃分品量德依位演之。
既即席端便尽胸臆。
仍令与道庄法师递升高座共谈玄理。
宾主无竭贵达咸欣。
嗣后嗟味载形音旨。
频遣庶子张衡。
殷勤称叙曰。
法师才学钩深。
古今罕例。
仰观谈说称实不虚。
览所撰论疏。
光溢心目。
可更造净名疏及大小名教。
便给书吏寻录勒成。
释二乘名教四卷。
净名疏十卷。
常自披玩。
又遣画工图其形于宝台供养。
每彫辇来仪。
未尝不鞠躬致敬。
瞻仰遗尘有若真对。
初梁代琰法师
撰成论玄义十七卷。
文词繁富难于寻阅。
学者相传莫敢删正。
脱乃研详领要演畅惟新。
理在忘筌义深功倍。
卷轴因旧宗旨不殊。
当世盛行无不欣庆。
斯可谓悬镜拂而逾明。
宝珠蓥而加彩是也。
仁寿末年龙飞之始。
以脱夙昔敦厚情在深衷。
赐帛四百段。
用隆厥德也。
大业元年随驾雒邑。
二年暮冬见身有疾。
自强不息犹事法筵。
三年正月九日。
弟子智翔智僔侍疾。
忽有异香满室赤光照牖。
即夜香水盥漱。
遗疏周悉。
端坐正念以至无常。
时年六十有七乘舆震悼赙赠优厚。
敕施物三百段。
丧事所须随由供给。
又敕黄门侍郎张衡监护。
自脱之传道也。
声辩清彻众莫之諠。
标宗控引咸有联类。
章疏虽古陈解若新。
每至隐括必重叠研覈。
预在讲肆永祛昏漠求文检义功不虚筵。
自见弘诱而成清范者。
罕继斯尘矣。
初脱每开讲题。
必梦与优填瑞像齐立。
岂非住持三宝功用均也。
又诸有疑义昔所未了。
辄见梵僧随方解释。
未亡之前梦一童子。
手执莲华云。
天帝释遣来请讲。
临终之日又见此相。
观其睿思通微名高宇内妙感灵应。
夫岂徒然。
凡讲大品涅槃净名思益各三十许遍。
成论文玄各五十遍。
传业学士慧诠道灌诠声德双扬灌复立贞梗。
各踵敷弘知名当世。
又以其年二月二十五日。
式建方坟于雒阳县金谷里之北邙山。
树碑于侧。
其文隋秘书郎会稽虞世南撰(大业中年。
脱之亡后。
昔与藏公素情不狎。
乃托形于病僧惠畟具述前缘。
藏闻而见之。
与共论议。
倾心尽礼愿托旧情。
故幽明不坠其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