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叔宝

相关人物:共 37 位
共 3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陈虔 朝代:南北朝

人物简介

简介
陈虔,表字承恪,南北朝时期人,陈朝南海王,陈后主陈叔宝第五子,生母为龚贵嫔。
陈伯山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0—589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静之。
陈文帝第三子。
天嘉元年,封鄱阳王。
为吴郡太守。
生母卒,居丧以孝闻,陈后主甚敬重之。
累官至镇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袁大舍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后主宫人。
有文学,为女学士。
后主每游宴,使与诸贵人及狎客共赋新诗,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义兴国山人。
陈昕少弟。
学无师受,文才俊逸。
嗜酒。
陈后主在东宫,引为学士,及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
常入禁中陪侍游宴,谓为狎客。
以俳优自居,后主甚亲昵而轻侮之。
尝倒悬于梁,临之以刃,限以时刻,命使作赋。
后傲弄转甚,发悸而死。
全陈文·卷十六
暄,义兴国山人,梁仁威将军庆之幼子。仕梁,入陈至司农卿,与江总、孔范等十馀人为后主狎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0—589 【介绍】: 即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
兵家女。
陈叔宝(后主)为太子时,选入宫,叔宝见而悦之。
后主即位,拜为贵妃,甚受宠遇。
后主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贵妃独居结绮阁,后主与之游宴无度,常置贵妃于膝上,使参与听政。
隋军攻陷建康,贵妃与后主匿井中,隋军出之,被杀。
僧智璪 朝代:隋至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6—638 【介绍】: 隋至唐初僧。台州临海人,俗姓张。年十七,双亲亡,遂投安静寺出家。寻往天台国清寺,从智顗习禅定。南朝陈后主至德四年,从师往越州,住宝林山寺,行法华三昧。隋炀帝大业元年,奉师命至江都谒见炀帝。其后又曾七度谒见,多蒙厚给。
全隋文·卷三十五
智璪,开皇中住天台修禅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出清河张氏。
晋南渡。
遂居临海。
元秀
父文怀。
皆梁陈显宦。
年十七失怙恃。
且染羸疾。
夜卧月中。
心念月光菩萨。
愿被悲济。
久之梦。
人形色非常。
曰我从东方来。
为汝治病。
即吮其身。
如此三夜。
自尔稍瘳。
且知三宝可以依赖。
遽投安静寺慧凭法师出家。
寻依智者服膺受道。
乃行法华忏悔于山中。
二七之夜。
梦九头龙。
踊地升空。
旦问智者。
智者曰。
此其谓以法华之指破无明。
入法性空耶。
陈至德四年。
永阳王智伯镇会稽。
遣使迎智者。
而璪侍行。
于是复行法华三昧于宝林寺。
夜若有撼户扇者。
问之则曰。
我来看灯耳。
寺有慧成禅师者。
其所居之房。
仅隔一壁。
具闻当时问答声。
谓其弟子曰。
此必鬼也。
璪其殆哉。
明日开户。
璪无恙。
叹异以为不可及。
次夜堂内六灯。
而灭其五。
其一仅存。
以照行道。
讫三七夜。
见一青衣者。
赞言善哉而隐。
且尝乞食于剡之孝行村。
主人误以毒蕈馔璪。
璪去而主人之党。
皆呕泄垂死。
服良药乃止。
因亦以所服药。
远遗璪。
璪无所觉。
笑谢而已。
隋大业元年。
觐炀帝于江都。
慰喻赐赉优渥。
历七年凡八觐。
其顾遇之礼不少衰。
贞观十二年卒。
春秋八十有三。
续高僧传·卷第十九 习禅四
释智璪。
俗姓张氏。
清河人。
晋室播迁寓居临海。
元秀梁仓部侍郎。
任临海内史。
父文怀陈中兵将军。
璪受经之岁。
言无虚发行不惭人。
亲里乡邻深加敬爱。
年登十七二亲俱逝。
惨服才释便染疾病。
频经岁月医药无效。
仍于静夜策杖曳疾。
出到中庭向月而卧。
至心专念。
月光菩萨惟愿大悲济我沈痾。
如是系念遂经旬朔。
于中夜间梦见一人。
形色非常。
从东方来。
谓璪曰。
我今故来为汝治病。
即以口就璪身。
次第吸𡂡。
三夜如此。
因尔稍痊。
深知三宝是我依救。
遂求离俗。
便投安宁寺慧凭法师以为弟子。
逖闻智者轨行超群为世良导。
即泛舸丰流直指台岫。
伏膺受道。
乃遣行法华忏悔。
第二七日初夜忏讫。
还就禅床始欲安坐。
乃见九头龙从地涌出上升虚空。
明旦咨白。
云此是表九道众生闻法华经。
将来之世破无明地入法性空耳。
又陈至德四年永阳王伯智。
作牧仙都。
迎屈智者来于镇所。
璪随师受请同赴稽山。
九旬坐讫仍即辞王。
往宝林山寺行法华三昧。
初日初夜如有人来摇动户扇。
璪即问之。
汝是何人夜来摇户。
即长声答云。
我来看灯耳。
频经数过。
问答如前。
其寺内先有大德慧成禅师。
夜具闻之。
谓弟子曰。
彼堂内从来有大恶鬼。
今闻此声必是鬼来取一人也。
天将欲晓。
成师扣户而唤璪。
未暇得应便绕堂唱云。
苦哉苦哉其人了也。
璪即开户问意。
答云。
汝犹在耶。
吾谓昨夜鬼已害汝。
故此嗟耳。
成师以事咨王。
王遣数十人执仗防护。
璪谓防人曰。
命由业也。
岂是防护之所加乎。
愿诸仁者将领还城。
启王云尔。
防人去后。
第二日夜鬼入堂内。
搥壁打柱周遍东西。
堂内六灯。
璪即灭五留一。
行道坐禅诵经坦然无惧。
于三七日中事恒如此。
行法将讫。
见一青衣童子。
称赞善哉言已不现。
虽值此二缘心无忧喜。
璪又因事出往会稽。
路由剡县孝行村乞食。
主人误煮毒椹设。
璪食竟进趣前途。
主人于后啖此馀残。
并皆吐痢若死等苦。
邻人见之。
即持药追璪。
十里方及。
见璪快行无恙。
问曰。
何故见寻。
具陈上事。
便笑而答曰。
贫道无他可弃药反踪。
不须见逐。
验之道力所薰。
故毒不能伤也。
又隋大业元年。
驾幸江都。
璪衔僧命出参引见内殿。
御遥见璪即便避席命令前坐。
种种顾问。
便遣通事舍人卢正方。
送璪还山。
为智者设一千僧斋。
度四十九人出家。
施寺物二千段米三千石并香酥等。
又为寺造四周土墙。
大业六年又往杨州参见。
仍遣给事侍郎许善心。
送还山。
又为智者设一千僧斋。
度一百人出家。
施寺物一千段。
嚫斋僧人绢一匹。
七年又往涿郡参。
劳谢远来。
施寺物五百段。
遣五十人执仗防援还山。
凡经八回参见天子。
并蒙喜悦供给丰厚。
以贞观十二年卒于寺。
春秋八十三矣。
神僧传·卷第五
释智璪。俗姓张氏。清河人。年二十。二亲俱逝。惨服才释便染疾病。经岁月医药无效。仍于静夜策杖曳疾出中庭向月而卧。至心专念月光菩萨。唯愿大悲济我沈痾。如是系念。遂经旬朔。于中夜间忽梦见一人形色非常。从东方来谓璪曰。我今故来为汝治病。即以口就璪身次第吸嗽(音朔)三夜如此。因尔稍痊。遂求离俗。投安静寺慧凭法师以为弟子。闻智者轨行超群为世良导。即泛舸丰流直指台岫。伏膺受道。乃遣行法华忏悔。第二七日初夜忏讫。还就禅床如欲安坐仍见九头龙从地涌出上升虚空。明旦咨白者云。此是表九道众生闻法华经将来之世破无明地入法性空尔。陈法德四年永阳王伯智作牧仙都。延屈智者来于镇所。璪随师受请。同赴会稽山。九旬坐讫仍即辞王。住宝林山寺行法华三昧。初日初夜如有人来摇动户扇。璪问之。汝是何人。夜来摇户。即长声答云。我来看灯尔。频经数过问答如前。其寺内先有大德慧成禅师。夜具闻之。谓弟子曰。彼堂内从来有大恶鬼。今闻此声必是鬼来取人也。天将欲晓成师扣户而唤璪。未暇得应便绕堂唱云。苦哉苦哉。其人了矣。璪即开户问意。答云。汝犹在耶。吾谓昨夜鬼已害汝。故此嗟耳。第二日夜鬼入堂内。槌壁打柱。周遍东西。堂内六灯。璪即灭五。留一行道。坐禅诵经坦然无惧。于三七日中事恒如此。行法将讫。见一青衣童子称赞善哉。言已不见。璪又因事出往会稽路。由剡县孝行村乞食。主人误煮毒蕈设璪食竟进趣前途。主人于后啖此馀残。并皆吐痢若死等苦。邻人见之即持药追璪。十里方及。见璪快行无恙。问曰。何故见寻具陈上事。便笑而答曰。贫道无他。可弃药反踪不须见逐。以贞观十二年卒于寺。春秋八十三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杭州钱塘人,其先居阳翟,字希明。
褚玠子。
少博览图史,能诗。
年十八,为南朝陈仆射徐陵及陈后主称赏,擢尚书殿中侍郎。
隋时为太常博士,坐事贬。
入唐,授秦王府文学。
太宗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为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
致仕归,卒年八十八。
谥康。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60—647 字希明,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
幼聪敏,好学善属文。
18岁访徐陵,商榷文章,陵深为惊异。
陈后主闻而召见,累迁为尚书殿中侍郎。
入隋,为东宫学士,迁太常博士。
归唐,初授秦王文学,预文学馆十八学士之列。
历太子舍人、太子中允。
贞观中,为弘文馆学士,迁散骑常侍,进封阳翟县侯。
卒,赠太常卿,谥曰康。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亮为太宗朝宫廷诗人,与虞世南齐名。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褚亮集》2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题1则。
唐诗汇评
褚亮(560-647),字希明,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幼警敏能诗,江总等服其工。仕陈,为尚书殿中侍郎。入隋,大业中授太常博士,坐与杨玄感善,贬西海郡司户。薛举僭号陇西,以亮为黄门侍郎。举灭,从秦王李世民还京,授秦王府文学,为十八学士之一。贞观中,累迁员外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致仕,终老于家。有《褚亮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其中杂有在隋之作。
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七
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初授秦王文学。预十八学士之列。贞观初为宏文馆学士。拜通直郎散骑常侍。十六年封阳翟县侯。卒年八十八。赠太常卿。谥曰康。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亮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
喜游名贤,尤善谈论。
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
陈后主闻而召见,使赋诗,江总及诸辞人在坐,莫不推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后主妹。
貌美而艳,嫁太子舍人徐德言。
时陈将亡,德言计国破公主必被虏入权豪家,乃破一镜各执其半,约他日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冀可复聚。
陈亡,公主为杨素所得。
后德言至京师,如期遇苍头卖半镜者,德言出半镜合之,且题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得诗,悲感欲绝。
杨素知之,乃召德言以公主归之,使终老。
沈皇后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武康人,名婺华。
后主后。
沈君理女。
宣帝太建三年,皇太子陈叔宝(后主)纳为妃。
后主即位,立为皇后。
性端静,有识量,涉猎经史,工书翰。
后主宠张贵妃,荒淫国亡身死,乃自为哀辞,文甚酸切。
隋末,于毗陵天静寺为尼,法名观音。
唐太宗贞观初卒。
全陈文·卷四
后讳婺华,吴兴武康人,仪同沈君理女。太建三年,纳为皇太子妃。后主即位,立为皇后。陈亡入隋,大业末过江,于毗陵天静寺为尼,名观音,贞观初卒,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承肃。
陈后主第八子。
容貌丑陋,性严酷。
左右有不如意,辄刺人面,或加烧燕。
以母张贵妃见宠,为后主所爱。
后主至德四年,立为会稽王,任扬州刺史。
入隋,炀帝大业中为昌隆令。
共 3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