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智满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僧昙选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1—625 【介绍】: 隋唐时僧。瀛州高阳人。俗姓崔。博通经术,以《涅槃》著名。晚住并州兴国寺,时奉为师傅。隋杨谅反,占寺为甲坊。乱平,杨素将诛寺僧,昙选挺身以救,僧众终获免。炀帝大业末,兵饥交接,昙选施食救饥,广行善业。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姓崔。
高阳人。
天恣镶玮。
不偶时俗。
通经惟务大义而已。
不以文句琑屑为学。
然尤𨗉于涅槃。
晚居并部之兴国寺。
每众集。
必推坐端。
詶问之间。
辞辨宏放。
婴其锋辄推挫。
时人以豹选。
目人扬谅之乱。
贼以兴国寺为甲坊。
以武德寺为食坊。
及扬素以官军入城贼皆就擒。
且责问诸僧。
为贼巢穴状。
僧辞曰。
王力严切。
不敢遮约。
盖谓镇守者。
有以激变之也。
于是素怒曰。
初激变时。
且有几僧谏王而被杀者。
所云王力严切。
不亦诬乎。
此其情皆同反。
可依军法行事。
时选出众对曰。
比者不轨之民。
动于天纪。
皆由慈悲之化。
陵迟至此。
诚僧等之罪。
公幸见教。
岂敢逃责。
素乃悦。
因悉屏退僧众。
而独留选论议。
迫莫始罢去。
馀僧亦无所问。
大业之季。
兵饥荐臻。
分卫莫足给。
兴国仓廪虽富。
客僧尤为阍守者拒绝。
选念以为此灭法徵。
每操杖逐阍者。
而进客于堂。
日盈座。
子弟以卑少。
噤莫敢语。
久之众约。
独许选纳。
客馀不得为例。
后置大鎗房中。
日以所受于常住。
与诸乞丐。
而得者并为饘粥手斟酌。
列坐群饿。
而赋之惟均。
迄岁稔罔怠。
众赖以活。
国初沙门智满
有重名。
居义兴新寺。
听学去来。
馀三百人。
规制严整。
一日选竟造寺庭诘曰。
卿等饱食暖衣。
政复何所进脩。
而风声洋溢。
其无乃罔冒欤。
且吾徒之所行。
必据经诰。
今兹所据。
寔何经。
曰方等经忏。
曰试为我读之。
才阅首卷曰。
此经有四卷。
可使四人一时读也。
沙门道绰从旁曰一时读。
则听者或至昏乱。
曰吾听岂同汝听耶。
于是四卷一时读。
读未竟遽止之曰。
陀罗尼力。
有如此者。
又曰。
流俗矫诈。
蠹蚀佛法。
汝能知所凭藉则庶几。
武德八年。
闭门养痾。
益自省。
问候者充牣庑宇。
选尸卧。
引衣舒足曰。
吾兹定生何处乎。
道绰曰。
阿阇黎西方乐土。
名安养国。
彼佛愿重。
欲往生者。
无不摄受。
选咄之曰。
为身求乐吾非汝俦。
绰曰审若尔则无生耶。
曰无生则无所不生。
遂掩息。
寿九十五。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释昙选。
姓崔。
高阳人。
神慧谲诡不偶时俗。
虽博通经术。
而以涅槃著名。
不存文句。
护法为虑本。
晚住并部兴国寺。
川邑奉之以为师傅。
每有众集居于座元。
酬问往还以系节为要。
吐言开令宏放终古。
僧侣乃多莫敢摧挫。
时人目为豹选者也。
及杨谅逆节中外相叛。
招募军兵缮造牟甲。
以兴国寺为甲坊。
以武德寺为食坊。
后于武南置阵。
杨素败之。
官军入郭搜求逆党。
总集诸僧责供反者。
僧等辞曰。
王力严切不敢遮约。
素曰。
有几僧谏王被杀。
而云王力严切。
此并同反。
不劳分疏可依军法。
选时在众不忍斯祸。
乃出对曰。
比佛法陵迟。
特由僧无有德可以动俗。
致有乱阶。
结聚不能诲以忠信。
此诚如公所教。
今被理责陷身无地。
素乃舒颜曰。
僧等且还。
留向对僧。
拟论机务。
自尔昼参军将开散僧诛。
晚还寺宿。
不久炀帝下敕通被放免。
故合众获安。
诚其功也。
及大业末岁。
兵饥交接。
四方僧游寄食无地。
兴国虽富俭啬者多。
每食时禁门自守。
客僧拥结终不之前。
选不胜灭法。
愤激身心。
每日拄杖在门驱趁防者携引羁僧。
供给钵器。
送至食堂。
众多是其子弟不敢违逆。
由是众开僧制。
许选停客。
自馀不得然。
其慈济之深感激府俞。
房内廓然财什不积。
唯置大钵一口。
每日引诸乞儿。
所得食调总钵中。
选请食分。
亦和其内。
杂为饘粥。
便行坐乞人。
手自斟酌。
见其褴缕皴错形容癯瘦。
流泪盈脸不能自胜。
选亦依行受粥而食。
日别如此。
遂及有年。
皇运伊始人情安泰。
义兴新寺法纲大张。
沙门智满
当涂众主。
一川乡望。
王臣倾重创开诸宇严位道场。
三百馀僧受其制约。
夏中方等清众肃然。
风声洋溢流润遐迩。
选闻之乃诣其寺。
庭满徒闻来崩腾下。
赴告曰。
卿等结聚作何物。
在依何经诰。
不有冒罔后生乎。
曰。
依方等经行方等忏。
选曰。
经在何处将来对读。
遂将一卷来。
选曰。
经有四卷。
何不一时读之沙门道绰曰。
经文次第。
识不俱闻。
选曰。
吾识可共尔识同耶。
但四卷齐读。
文言未了。
便曰。
依咒灭罪耳。
可罢之。
又曰。
自佛法东流。
矫诈非少。
前代大乘之贼。
近时弥勒之妖。
诖误无识其徒不一。
闻尔结众。
恐坏吾法。
故力疾来问。
虽尔手把瓶子。
倚傍犹可。
遂杖策而返。
武德八年。
遘疾淹积。
问疾者充牣房宇。
乃尸卧引衣申脚曰。
吾命将尽何处生乎名行僧道绰曰。
阿阇黎。
西方乐土名为安养。
可愿生彼选曰。
咄为身求乐。
吾非尔俦。
绰曰。
若尔可无生耶。
答曰。
须见我者而为生乎。
乃潜息久之。
不觉已逝。
时年九十有五。
道俗哀惨。
送于西山之阴。
传者亲往其寺不及其人。
观其行事遗绩。
庶可澡雪形心顿祛鄙吝。
叔绪护法开士。
抑斯人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8—763 【介绍】: 唐僧。
扬州江阳人,俗姓淳于。
器度宏博。
武则天时就智满禅师,循其奖训。
二十二岁受具足戒。
寻游二京,遍研三藏。
后住扬州大云寺,专宏戒律。
玄宗开元中,日本国遣使延之,遂东渡,前五次均未成功,天宝十二载,第六次航行始达日本国,时鉴真已失明。
日本天皇授“传灯大法师”,后又造唐招提寺使居之,教法大行,号“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为日本国传戒律之始祖。
卒于日本。
鉴真精医学、通《本草》,传有《鉴真上人秘方》,其随行弟子思托、如宝、法力等又精于塑造佛像与建造寺塔,故于日本医学、雕塑、建筑等颇有影响。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淳于氏。
广陵江阳县人也。
总丱之岁。
侍父入大云寺。
见佛像感悟。
求出家。
父奇其志许之。
遂依智满禅师
听训诲。
长安元年。
诏天下度僧。
因获隶寺为息慈。
大云即今之隆兴寺也。
神龙初。
从道岸律师先受菩萨戒。
景龙初乃复诣长安实际寺。
从荆州恒景律师。
登具足戒。
观光两京。
陶冶三藏。
阅数稔。
言旋淮海。
以戒律利物。
郁为一方宗首。
开元中。
日本国沙门荣睿普照等。
礼真足而请曰。
吾国居大海中。
距华夏。
以风之逆顺。
为近远。
而未易以道路计。
然佛法于天下。
固无彼此之沮。
而师范之来。
或难之。
此三宗之传。
所以犹缺然也。
和尚其能辍此方之化。
为吾国之行。
则善矣。
真因感其意。
而问曰。
昔闻南岳思禅师生彼为王。
兴起大教。
又闻国相长屋。
造千袈裟附舶。
施中国名德。
且绣偈于衣缘曰。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
共结来缘。
以此言之。
则诚善地也。
吾何为自弃。
而不为是行哉。
乃募比丘思托等十四人。
天宝二年六月。
买舟载经律。
由杨子江至越州浦止。
署风山出洋。
遇风涛盛壮。
舟几溺。
俄见空中。
神将介甲而立。
风涛寻定。
所历蛇海鱼海鸟海之异。
而后抵岸达日本。
王躬迎导入城。
安止大寺中。
遽即其寺之卢遮那殿立坛。
以为王受菩萨戒。
次及夫人王子等。
且选本土有德行沙门十人为师。
度沙弥澄脩等四百人。
教以白羯磨法。
国之造寺施田者日至。
号大和尚。
后无疾辞众。
逝于天平宝寺。
七年癸卯岁。
五月五日。
即代宗广德元年也。
寿七十七。
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鉴真。
姓淳于氏。
广陵江阳县人也。
总丱俊明器度宏博能典谒矣。
随父入大云寺。
见佛像感动夙心。
因白父求出家。
父奇其志许焉。
登便就智满禅师循其奖训。
属天后长安元年诏于天下度僧。
乃为息慈配住本寺。
后改为龙兴。
殆中宗孝和帝神龙元年。
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
景龙元年诣长安。
至二年三月二十八日于实际寺依荆州恒景律师边得戒。
虽新发意有老成风。
观光两京名师陶诱。
三藏教法数稔该通。
动必研几曾无矜伐。
言旋淮海以戒律化诱。
郁为一方宗首。
冰池印月适足清明。
貌座扬音良多响答。
时日本国有沙门荣睿普照等。
东来募法用补缺然。
于开元年中达于扬州。
爰来请问。
礼真足曰。
我国在海之中。
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
虽有法而无传法人。
譬犹终夜有求于幽室非烛何见乎。
愿师可能辍此方之利乐为海东之导师乎。
真观其所以察其翘勤。
乃问之曰。
昔闻南岳思禅师生彼为国王兴隆佛法。
是乎。
又闻彼国长屋曾造千袈裟来施中华名德。
复于衣缘绣偈云。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以此思之诚是佛法有缘之地也。
默许行焉。
所言长屋者则相国也。
真乃慕比丘思托等一十四人。
买舟自广陵赍经律法离岸。
乃天宝二载六月也。
至越州浦止署风山。
真夜梦甚灵异。
才出洋遇恶风涛。
舟人顾其垂没。
有投弃𣝕香木者。
闻空中声云。
勿弃投。
时见舳舻各有神将介甲操仗焉。
寻时风定俄漂入蛇海。
其蛇长三丈馀。
色若锦文。
后入鱼海。
鱼长尺馀。
空中。
次一洋纯见飞鸟。
集于舟背压之几没洎出鸟海乏水。
俄泊一岛。
池且泓澄人饮甘美。
相次达于日本。
其国王欢喜迎入城大寺安止。
初于卢遮那殿前立坛。
为国王授菩萨戒。
次夫人王子等。
然后教本土有德沙门足十员。
度沙弥澄修等四百人。
用白四羯磨法也。
又有王子一品亲田。
舍宅造寺号招提。
施水田一百顷。
自是已来长敷律藏受教者多。
彼国号大和尚。
传戒律之始祖也。
以日本天平宝字七年癸卯岁五月五日无疾辞众坐亡。
身不倾坏。
乃唐代宗广德元年矣。
春秋七十七。
至今其身不施苧漆。
国王贵人信士时将宝香涂之。
僧思托著东征传祥述焉。
神僧传·卷第八
释鉴真。姓淳于氏。广陵江阳县人也。总角随父入大云寺。见佛像感动夙心。因白父求出家。父奇其志许焉。后为一方宗首。时日本国有沙门荣睿普照等。东来募法。真许往。遂买舟自广陵赍经律法离岸。至越州浦止署风山。真夜梦甚灵异。才出洋遇恶风涛。舟人顾其垂没。有投弃𣝕(音笺)香木者。闻空中声云。勿投弃。时见舳舻各有神将介甲操仗焉。寻时风定俄漂入蛇海。其蛇长三丈馀。色若锦文。后入鱼海。鱼长尺馀。飞满空中。次一洋纯见飞鸟。集于舟背压之几没。洎出鸟海乏水。俄泊一岛。池且泓澄人饮甘美。相次达于日本。其国王欢喜迎入城大寺安止。号大和尚。以代宗广德元年无疾辞众坐亡。身不倾坏。至今其身不施苧漆。其国国王贵人信士。时将宝香涂之。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淳于。
广陵江阳县人。
总丱俊明。
随父母入大云寺。
见佛像。
白父求出家。
父奇其志许焉。
便就智满禅师
循其奖训。
属天后长安元年。
诏于天下度僧。
乃为息慈配住本寺。
后改为龙兴。
殆中宗孝和帝。
神龙元年。
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
以戒律化诱。
郁为宗首。
时日本国有沙门荣睿普照等。
东来募法。
于开元年中。
达于杨州。
爰来请问。
礼真足曰。
我国在海之中。
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
虽有法而无传法人。
譬犹终夜有求于幽室。
非烛何见乎。
愿师辍此方之利乐。
为海东之导师。
真问之曰。
昔闻南岳思禅师。
生彼为国王兴隆佛法。
是乎。
又闻彼国长屋(相国名)曾造千袈裟。
来施中华。
名德。
复于衣缘绣偈云。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
共结来缘。
以此思之。
诚是佛法有缘之地也。
点许行焉。
真乃募比丘思托等十四人。
买舟自广陵。
赍经律法。
离岸。
天宝二年六月。
至越州浦。
止署风山。
才出洋。
遇恶风涛。
舟人顾其垂没。
有投弃[亻笺]香木者。
闻空中声云。
勿投弃。
时见舳舻各有。
神将介甲操仗焉。
寻时风定。
俄漂入蛇海。
其蛇长三丈馀。
色若锦文。
后入鱼。
海鱼长尺馀。
空中。
次一洋。
纯见飞鸟。
集于舟背压之几没。
洎出鸟海乏水。
俄泊一岛。
池且泓澄人饮甘美。
次达日本。
其国王欢喜。
迎入城大寺安止。
初于卢遮那殿前立坛。
为国王授菩萨戒。
次夫人王子等。
然后教本土有德沙门度沙弥澄修等四百人。
用白四羯磨法也。
又有王子一品亲田。
舍宅造寺。
号招提。
施水田一百顷。
自是已来。
长敷律藏。
受教者多。
彼国传戒律之始祖也。
以日本天平宝字七年。
癸卯岁。
五月五日。
无疾辞众坐亡。
乃唐代宗广德元年。
春秋七十七。